书城教材教辅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22416500000011

第11章 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1)

教学目标

理解心理调适的重要作用

掌握适合自己的心理调适方法,更好地应对求职挫折,纾解负面情绪

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

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不论技术还是经验都相对不足,竞争实力较差,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许多应届大学生十分迷茫,对未来充满了担忧与恐慌,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如何才能缓解就业压力呢?

(第一节)大学生择业心理状态

一、大学生求职择业中的心理冲突

(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

大学生是富有理想的,这种理想在头脑中的形象化即构成了大学生的理想自我,而他们本身的现实经历又构成了他们真实的自我。由于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很高,加之有利的学校教育环境,促使他们的理想自我发展相对较快,因此大学生一般都有超过现实自我发展水平的倾向。他们对自己的未来都有非常美好的追求,在求职择业中这种追求和憧憬更为强烈、更为丰富、更为远大。经过充实而丰富的大学生活,大学生知识的羽翼已渐丰满,面对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他们豪情澎湃准备搏击一番。

然而,由于他们涉世尚浅,社会经验欠缺,理想往往与严酷的现实状况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种两难状况导致他们剧烈的矛盾心理。如许多大学生梦想通过自己的艰苦创业成为企业家或大经理、大老板,但在择业中并未考虑自身的知识、能力、特长、性格、气质等是否适合从商,或者未真正考虑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家庭支持度是否允许自己独立创业,这样便出现了理想的自我膨胀和现实的自我萎缩之间的冲突。

(二)理智与情绪的冲突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独特的知识性群体,由于社会的期望和自身的定位,总渴望像成人一样稳健地处理所发生的事情,但由于他们的情绪丰富而又动荡,特别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情绪很容易走极端,往往以个人的情趣、好恶或经验、直觉为标准来处理事务,这就必然产生理智与情绪的冲突。

(三)渴望竞争与缺乏竞争勇气的冲突

当代大学生平等竞争意识较强,渴望在平等的条件下竞争一切,以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且,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求职择业提供了公开、公平的竞争环境。然而,竞争也让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感到了压力,使少数人感到了无所适从。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竞争为不正之风开辟了新的途径,双向选择滋长了不正之风,因此,他们深恶痛绝那种投机取巧、靠侵害别人的利益来获取好处的就业行为。但实际竞争又怕风险,抱怨竞争的残酷性,致使在就业过程中失去勇气,变得顾虑重重,举棋不定。

(四)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与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冲突

由于大学生社会性思维、自我意识和社会性需要的逐渐成熟和完善,他们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价值体系。尤其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所学的专业和大学期间所从事的个人感兴趣的活动,其社会任务的性质都已比较确定,它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何种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明确。因而,他们对自身人生价值的定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了基本的认识,并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大量渗透,我国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注重社会价值的同时,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渴望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就一番大事业,而不愿碌碌无为。然而,他们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不愿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从最平凡的工作做起,不愿到艰苦和偏远的地方去工作。他们虽然也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前途,但更重视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择业过程中,更多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地区,一些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却很少有人问津;绝大多数毕业生宁可选择大中城市从事一些不稳定的工作,也不愿意到艰苦、偏远的小城镇去就业;有些毕业生甚至抛弃自己所学的基层最需要的紧缺专业而进入了层次高、工作条件好的其他行业。这种既想实现个人价值又不愿艰苦奋斗的矛盾心理往往使他们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

(五)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表现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类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等。众所周知,人脑接受外界输入的信息,经过头脑的加工处理,转换成内在的心理活动,进而支配行为,此即信息加工的过程,即认知过程。部分大学生对就业环境和自我意识存在不正确认知,把社会环境臆想得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对自己能力估计过高或过低,由于对客观存在的事实认识存在偏差,导致得出不全面的结论,对未来、对前程充满渺茫感和不信任感。

1.焦虑与恐惧心理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最大的情绪当属焦虑。焦虑是指机体对环境中某些即将来临或者需要做出努力去适应新情况时,在主观上引起紧张、不愉快乃至恐惧的期待情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临种种剧烈的心理冲突该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使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们深感困惑,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

分析焦虑心理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进而产生步入社会前的心理恐惧;第二,缺乏就业的充分准备,对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选择把持不定,产生顾此失彼的彷徨心理;第三,缺失择业方向和择业方法,始终难以顺利就业,因择业挫折产生就业恐慌;第四,恋爱分合,职业取舍,由于“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而产生离别伤感,进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恐惧。

毕业对情侣来说等于陌路,为了避免劳燕分飞的伤心情景,目前,一些大学生推出“捆绑求职”,有的学生将应聘简历分成左右格式,两边分别打印着男生和女生的个人求职信息;或者一名男生的应聘材料后面又连着另一名女生的信息。一些情侣认为,为避免“毕业既失业又失恋”的双重危机,一同求职一同面试,努力进入同一家单位,有助于长相厮守、修成正果。大四信息自动化专业学生小陈说,已有不少用人单位向他伸出橄榄枝,可女友找工作却屡屡碰壁。“我只好把两份简历装订在一起,招聘单位要么两个都要,要么两个都拒绝。”但是用人单位却并不欢迎“捆绑求职”,对于组合应聘十分为难。一是担心年轻恋人一同进公司,接触机会过多影响工作,二是两人关系过密,可能会带来部门之间信息外露等问题。所以,情侣大学生找工作的路途比其他轻装上阵的大学生更加坎坷,担心自己的前途,担心感情的出路,心理压力之大,可见一斑。

对于寻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适度的焦虑可以增加就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加找到满意工作的成功率。但部分大学生由于对择业前景无法准确预期,对前途感到失控和无助,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具体表现为:情绪易激动,易产生过激行为;择业目标缺乏理性思考,行动上漫无目的;不能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每日坐立不安、心神不宁。过度焦虑会使人处于极度敏感的自我防卫状态,判断推理的能力下降,行为容易失控,对大学生择业就业产生消极影响。

2.挫折与失败心理

挫折心理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遇到障碍时,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反应。当人们经历心理挫折后,极可能陷入苦闷、失望、悔恨、愤怒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体验之中。大学生往往都有“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时”的自我满足心理,因而择业的期望值相对较高。在就业地域的趋向,单位的选择和岗位的意向等方面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自我设计。而这些就业目标的选择,往往出于功利心理、求“稳”心理和从众心理的需要,缺乏对自身条件与社会的实际需求的充分考虑,违背了职业生涯规划中关于“人职匹配”的理论基础,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同时产生偏执、幻想、自卑、虚伪等心理问题,结果必然事与愿违,最终难以顺利就业。现代大学毕业生多囿于校园,生活经历较简单,未曾经历过多少波折,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情感较为脆弱,缺乏应对挫折的心理准备。一次次就业失败的心理暗示必然导致就业挫折心理的产生,进而使大学生择业行为发生偏差。

一次一次面试失败,对于刚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最为严峻的考验,在就业“寒冬”里,有谁能轻松面对失败呢?失败之后对自己缺乏自信,妄自菲薄,找不到自己的闪光点,求职中丧失自我优势。而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学生们的总体素质较高,但在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有所欠缺,表明他们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尚需过程。小马面试完总是惴惴不安,认为失败几率很大,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每次听到考官说你不适合我们的要求,希望下次有合作的机会,我心里感觉一片黑暗,不知道希望在哪?那一刻怀疑自己是不是很差,是最没用的大学生,心理恐慌,很难准确评价自己。”毕业生小马只是失败大军一份子,大学生面对失败,心理恐慌,惧怕下次的面试,对自己的优势表示怀疑,挫折使他们失去了方向和理智。

3.自卑与自负心理

自卑与自负是大学生较为常见的人格缺陷,也是一种心理障碍。自卑是指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某些方面不如其他人的消极的主观体验。部分毕业生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和不良因素,面对激烈的竞争压力,悲观地认为自己不如其他同学,埋怨家庭和环境,在求职的时候一味选择退缩性的自我防御,错失就业良机。在求职失败后,他们又以为找到了证明“我不行”的根据。当失败一次一次发生时,便加重了他们的沮丧感和不平衡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同时对职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自负指大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高出自己的实际水平,具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值。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相对滞后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状,认为考上大学就是找到好工作的保证,对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在择业时,只选择条件较好的单位,不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在面试时,提出过分要求;求职失败后,又缺乏自知之明。在就业中自卑与自大常存在相互交织的现象,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自卑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丧失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在求职比较顺利时则容易自大,认为自己满腹经纶、学富五车,任何工作都会得心应手,在求职中自觉高人一等、自命不凡,一旦碰壁,要么趋于理智,要么转而陷入自卑的泥沼。也有的大学生自认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学生,或者所学的是紧俏专业,“皇帝女儿不愁嫁”,自己理所当然地应该能够得到一个理想的职业,给自己设定了过高的就业期望值,结果同样是不能顺利就业,陷入自卑的泥淖。

4.就业能力欠缺,缺乏综合竞争力

能力是人们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它是符合活动要求、影响活动效果的个性特征的总和。就业能力一般涵盖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包括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应聘能力等。目前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一个原因,在于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缺乏就业能力。首先,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得过且过,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缺乏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学校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不十分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使部分学生缺乏适应能力、沟通能力,不能采用恰当方法将自己推销出去。最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缺乏与我国应试教育紧密联系,大学生从小即以“考试”为指挥棒,缺乏综合素质的锻炼,而能力的培养是与幼年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的。

为什么许多大学生宁可被企业剥削甚至不计报酬地付出劳动,还要在企业工作,一方面,找到一份工作或者自己喜欢的工作很难,竞争者很多,好不容易进入企业,要珍惜留下来的机会;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许多大学生忍受这段难熬的日子,更多的是为了能够学到实际的职业技能,使自己在某个领域或行业内成为不被忽视的有用之才,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这是一个被动的职业能力学习的过程。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不十分重视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教育,这堂在学校内没有上的课,必然要在社会的大课堂上补上,而且是要迅速补上,不然要面临被淘汰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