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防治方法:(1)要搞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在清料前菇房要先用70℃的蒸汽消毒。清场后菇房要清洗和消毒。菇房内外的杂物要清理干净。(2)认真做好堆肥的巴氏消毒工作。(3)菇房门窗要安小孔的纱窗,防止害虫飞入(4)控制好菇房的温度和湿度。(5)化学药剂防治,可用敌敌畏、辛硫磷和菊酯类杀虫剂。或在堆肥中拌0.1%的二嗪农杀虫剂。
(三)瘿蚊(Mycophila fungicola),主要危害期在秋、冬、春季的中低温时期,以幼虫侵害多种食用菌的菌丝和菇体。在丰富的食源中,害虫以幼体繁殖形式,很快就在培养料和菇体的菌褶内爬满了幼虫。幼虫咬食菌丝和菇体,带虫的菇体降低了商品性。瘿蚊幼虫在伤口上侵入而引发病害。
1、发生规律:在5-25℃之间,在菌丝和菇体上,瘿蚊能以此取食并以母体繁殖,3-5天繁殖1代,每只雌虫可产20多条幼虫,虫口数量迅速递增,很短的时间就在菇床的料面和菇体中出现橘红色的虫体。虫体多时,结成球状,以保护其生存。温度在5℃以下时,以幼虫形式在料中休眠越冬。在30℃以上时,虫体转为蛹的形式越夏,等待温湿度适宜时成虫产卵,进入下一世代的繁殖。
2、防治方法:认真做好堆肥的巴氏消毒工作。蘑菇堆肥要进行二次发酵,杀死料中的虫卵,减少出菇期的虫源。在常年发生瘿蚊危害的老菇房内栽培蘑菇其堆肥和覆土材料均宜预先拌药处理,可有效地减少虫口数量。菇房门窗要安小孔的纱窗,防止害虫飞入。其它方法同闽菇迟眼菇蚊的防治。
(四)蚤蝇:(Scatopsicac)又称粪蝇。
1、为害症状:以幼虫危害,幼虫在培养料中活动,取食菌丝及培养料,在取食过程中幼虫会分泌并排泄出对蘑菇菌丝体有害的物质,抑制菌丝生长,使菌丝颜色变红。幼虫还取食子实体,用口钩撕裂组织,取食其汁液,有的可钻进子实体组织内,在菇柄和盖中蛀成遂孔,使受害子实体生长受阻,直至萎缩死亡腐烂。
2、生活习性:在自然界分布广食性较复杂,平时生活在厩肥、有机物残体中及野生菇类上,一年发生多代,在适宜的温湿度及食料充足环境下,卵期4—5天,幼虫期14天,蛹期6—7天,成虫期7天。
3、防治方法:(1)做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防止积水,做好堆肥发酵、菇房和覆土的消毒工作。(2)做好栽培过程中的害虫预防工作。(3)认真做好堆肥的巴氏消毒工作。(4)尽量保持菇房内的暗光条件,抑制成虫的活动。(5)药物防治:在堆肥和覆土中拌二嗪农杀虫剂,虫害发生后可用5%锐劲特3000倍液喷洒。(6)菇房门窗要安小孔的纱窗,防止害虫飞入。
二、线虫:
1、为害症状:菇床感染线虫后,菌丝生长不良或不发菌,或出现菌丝逐步消失的退菌现象,培养料变质腐烂,子实体停止生长或死亡。消耗蘑菇的生长的养分,并排泄出阻碍蘑菇生长的物质。
2、发病条件:线虫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存在于潮湿及透气不好的土壤、厩肥、草堆以及各种腐烂有机物上、不清洁的水中。堆肥、覆土及老菇房消毒不彻底,极可能造成线虫的污染。
3、防治方法:(1)一次发酵要放在水泥地板上进行。(2)巴氏消毒的温度和时间要够,要保持个床的温度均匀,堆肥不能干掉。(3)认真做好菇房和周围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工作。(4)覆土要用甲醛或蒸汽消毒。(4)认真做好堆肥的巴氏消毒工作。(6)管理工作人员的脚和所有工具都要消毒。(7)要搞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在清料前菇房要先用70℃的蒸汽消毒。清场后菇房要清洗和消毒。菇房内外的杂物要清理干净。(8)发生线虫污染后及时进行挖沟隔离,对发病部位停止喷水管理,让其处于较干燥条件下,控制线虫的活动,每平方米菇床喷0.5克的克线磷。
三、螨类:
蘑菇播种后,经常在菌床上发现螨类,并不是所有这些螨类都对蘑菇有害的,多数螨并不直接影响蘑菇,有些是捕食性螨,吃线虫、吃杂菌、吃细菌,捕食螨个体较大,肉眼较容易看到。而有害螨个体较小,肉眼不易看清楚,往往在大量发生群聚时才被发现。
1、为害症状:对蘑菇有害的螨是嗜菌跗线螨。有害螨以取食蘑菇的菌丝体及子实体为主,使菌丝体生长不好或出现退菌现象。子实体危害后,引起子实体泛红、变褐色,柄基部变圆,有时还把蘑菇基部的菌丝完全咬断。螨类发生多时,手放在堆肥表面,几分钟手上就爬了很多的螨虫,如爬到身上会发痒。
2、生活习性:螨虫在鸡舍、粮食仓库、饲料仓库的存在量大。
3、防治方法:(1)菇房要远离鸡舍及粮食、饲料仓库。(2)要认真做好菇房内外的环境卫生。(3)螨虫在49℃条件下20分钟就可杀死,要认真做好堆肥、覆土、菇房等的消毒工作。(4)认真做好堆肥的巴氏消毒工作。(5)药物防治:诱杀:可用一份醋、5份糖、10份敌敌畏拌进48份炒成黄焦的米糠或麦麸中,撒在菇房四周诱杀。喷杀:用20%三氯杀螨醇1000倍液、或73%的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喷杀、或用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喷杀。
(第八节)双孢蘑菇生理性病害及其防治
生理性病害是指非病源菌和害虫为害而发生的病害,主要是由于自然气候条件、菇房小环境、栽培管理措施不当等不适合蘑菇生长发育而发生的病害。生理性病害不会传染,生理性病害表现的症状主要有播种后不发菌、菌丝生长缓慢或颜色变黄、菇蕾枯死或僵化、子实体畸形生长、子实体变色、子实体开裂、菇柄空心等。生理性病害在蘑菇栽培过程中常发生,如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常导致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
一、菌丝黄萎
表现为播种后不发菌或菌丝不吃料、生长缓慢,严重时变黄枯萎。发病原因主要是:高温烧菌、培养料发酵不好质量差,培养料水分太多或过低,pH值过碱或过酸,游离氨浓度大,甲醛等农药的残留量大,菌种老化、通风过度、空气湿度太低等等,或者覆土后浇水过重、过急造成缺氧菌丝死亡。
二、菌丝徒长
覆土后土表面长出浓密菌丝,并很快结菌被,被称为“冒菌丝”和菌被病。发生原因主要有:培养料中氮源过量,覆土层含水量太高,覆土后遇高温、高湿,又通风不良等。
三、死菇
死菇是指床面上形成的菇蕾变黄枯死或呈湿腐状死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出菇期间遇高温闷热天气,菇房温度连续3天以上超过25℃,造成营养倒流;培养料、覆土含水量和空气相对湿度太低;子实体过多过密养分不足造成个体小生长弱的幼菇得不到营养死亡;菇蕾在黄豆大小前喷水,由于菇体太小对水承受力低;喷的营养液浓度太高;菇房通风不良或覆土板结;农药使用不当或浓度太高;干燥西北风直吹菇床;采收机械损伤或触动等。
四、地蕾菇
主要是指生长在覆土下层或培养料内的菇,子实体由于土壤的阻碍生长不正常或畸形,子实体不白净,泥污严重。主要原因是:覆土后菌丝培养管理不当,在菌丝还未全部长到土层表面时,就进行通风降温,造成适合子实体形成的条件,菌丝在土层中间扭结。或在培养料中混有泥土。
五、空柄白心
表现为切开菇柄后,柄中空或呈海绵状,切口处柄易开裂反卷。发生原因主要是:子实体分化成长期,覆土层含水量太低,空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下,菇房温度在18℃以上,子实体生长快,菌盖蒸发量大,造成水分供求不平衡,菌柄缺水而空心。
六、硬开伞
表现为子实体未成熟前菌膜就破裂,菌盖微开露出未成熟的菌褶。发生原因主要是:子实体生长期间突然降温,菇房温度骤降,并出现昼夜温差超过10℃以上,加上空气干燥,料温和气温差距大,子实体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长不协调,使子实体未成熟就提前开伞。
七、薄皮早开伞
表现为子实体瘦小柄长,开伞早和菌盖薄,发生原因主要是:堆肥营养和水分不足,覆土材料含水量低保水性差,用了含沙量大的土,出菇密度太大等。
八、鳞片菇
表现为子实体出现鳞片状菌皮,外观差。发生原因主要是:通风量太大,空气相对湿度太低。
九、高脚菇
表现为菌盖变小而菌柄变长和细,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菇房温度偏高,床面子实体密度大,通风不良,造成床面CO2浓度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