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这个书当然是不行的。对于一个能从农村走出来,并端上金饭碗的人来说,他的成长承载着太多人的期望。至今,他当年在蜀山县的初中升学考试中获得蜀山县第一的成绩还在被乡里乡亲们津津乐道,作为其他家长和老师勉励孩子们努力上进的典型教材。
说实话,70年代末包括整个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初期,各地的中小学教师都非常紧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留住师范毕业学生,国家采取了很多方法,其中一条就是考上师范的初中生、高中生,国家提供生活费和学费,自己只承担书本费;二是对于考试成绩分数稍低一些的学生,还有定向招生和委培生。
对于蜀山县来说,定向就是定到一些偏远的乡镇,毕业后,采取“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的原则;而委培生就是自己多交钱,国家是不负担其学费和其他费用的,具体分配应该是参照定向生,哪里委培就到哪里去,这个小萧同志那时候也不太清楚。
由于师范专业有国家扶助,工作分配好,又稳定,因此,对于那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的农村孩子来说,初中毕业考中师中专可是一个要拼命抢夺的香饽饽。其中,也衍生了一些暗箱操作和违法腐败的阴影,比如:定向生到底定谁,委培生委培谁等等。然而,对于一些读了师范学校后,有条件的、想继续读书上大学的一部分人来说,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比较残忍的选择了。
一般来说,各个初中学校为了比拼中师中专升学率,加之家长和社会的影响,招生门槛又高,同年级里只有成绩最好的极少数几个人才能考进师范(这个高中考师范的除外),很多学校每年只能考上一个甚至一个都没有。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解决了师资的短缺问题,但中等师范学生毕业出来后,才发现,他们已经被国家排除在了高考大门之外。即使是想以社会青年去考的也有诸多条条款款的限制,首先身份就通不过。再加上中等师范学校里不开设英语课程,这就斩去了有心者的一条腿,再想深造的话,只能通过成人高考了,还要尽量避开必考英语的那种,无形地在高考中你与在校高中生比起来,就已经早早的败在阵前,这也限定了中师毕业生的发展高度,心里难免也会有所缺憾:想当年在初中的时候,我们成绩还是前几名啊,结果师范毕业后,在同龄人中看来,当年成绩不如我等的,现在都考上大学了!心中难免耿耿于怀,不得舒展。
当然,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发展后劲不一样,考不起中师中专不一定就考不上大学,同样的,考上了中师的如果去读高中的话,估计也不一定就能考上大学。这题外话了。不过,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考取大学很重要,为家里节省开支也很重要,况且,即使考上了大学,家里能不能供养得起,这也是现实问题。
书归正传。
萧凌风从学区教办出来,一肚子的郁闷无处发泄。想直接回乡下家里吧,又觉得路途太远,再说了,回家也不好跟父母交代呀!无处可去之下,想到同村有一位在乡上工作多年的长辈,名叫邓利国,便想去看看在不在,也可以问问该怎么办。说实话,从小长这么大,萧凌风还不知道这位从小叫表叔的长辈到底担任的是什么职务。
来到表叔家,刚好他正准备出门。看见萧凌风来了,便亲热的把他让进屋里,并嘘长问短道:“听说你们的工作已经安排下来了?今天开始正式上班了吧?好哇!好哇!我们村算是又走出来一个端铁饭碗的了,快进来坐。”“国表叔,你就别挖苦我了,我这阵都要气疯了,我正想来问问你,看看该咋整呢,”萧凌风回答道。邓利国见他情绪不对,忙问道:“咋回事呢?快给我说说看,上面能把你分回到龙门山来,算是分得好的了,你看看,全县除了县城和城郊,还有比我们龙门山好的地方没有?正是该高兴的事情嘛,年轻轻的,哪有那么多的气怄哟!”
接下来,萧凌风就把工作安排情况具体说了一下,他的国表叔边听边“嗯、哦”的回应着。听完后,邓利国说:“等我问一下具体情况再说。”说着,他走到电话机旁,使劲的转动电话机摇柄,拨通了教办的电话,“喂,简主任在吧……哦,你就是啊……你儿子的工作安排好了吧……哦,那好哇!祝贺哈……哦,简主任,有这么个事情我想问哈,我们村那个萧凌风啊,听说也分在我们龙门山了?……哦……安排在山北村的哈……哦,那个地方与我们寨子村在两个方向上,是有点偏哈……那有办法重新调换个地方吧?那个娃娃还是我看着长大的呢……哦,明年再说啊……嗯,那好,我挂了哈,你们慢慢忙。”挂完电话,邓利国回过身来,一阵无言。
“国表叔,要不你和我一起再去找找教育局吧,看能不能咋弄一下?”萧凌风试探着问道。迟疑了一会,邓利国才说:“娃儿呢,你这阵去找哪一个哟……这就是给你上的第一课,县官不如现管。上面明明是把你安排在中心校的,但下面的人他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你有啥办法?老简能把他自己儿子安排在这,许乡长的侄儿也分在这,别人哪个是没有关系?唉,本来这些话我都不该给你说的,不过,说了也免得你以后吃亏。”
“那现在咋做啊,”萧凌风无力地问。“能咋做啊,要不你先回家问问你爸妈,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关系,可以帮忙说说话的。不过,按我的了解,你们家好像也没有啥过得硬的关系啊,不管怎么样,你先回去问问嘛,实在不行的话,就只有先到山北村去上班,反正那里在铁路边上,正好有一个铁路工务段的施工队正在那里施工,前几天我到那里下乡,听说他们要做一两年呢,就住在学校里的,他们有伙食团,你也可以搭伙吃饭,也不算太糟,就是回家不方便了。”
之后,邓利国带他到乡政府食堂吃了饭,萧凌风就回家了。
从乡上到他家走路得一个多小时,回到家,爸妈还沉浸在儿子已经上班了的喜悦中。在父母的追问下,他迟疑着把工作安排情况告诉了爸妈,并小心翼翼的把邓利国的意思也说了出来,因为他也知道,自己家是没有什么靠山的,说了也怕父母为难。后来,萧凌风跟爸妈说:“爸、妈,要不我不教书了,我去当兵吧,听说部队里可以考军大的。”结果,换来的是母亲的一顿臭骂和父亲的唉声叹气,也是啊,父母就他一个儿子,姐姐又出嫁了,去当兵的话也只能是说说罢了,真正想实现的话那是根本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