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活动包括编辑活动的要素、运动方式、手段、目的等方面。对编辑活动的研究既可从纵向展开,例如研究古代编辑活动与现代编辑活动的不同特点等,对编辑活动历史发展进行梳理、总结,也可进行横向剖析,如分析编辑活动的构成具体要素、总结编辑活动规律等。
现代编辑活动与信息学、传播学、文化学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编辑活动却不能归入其中任何一门学科的范畴,也不是它们的分支。现代编辑活动是一项独立的文化信息收集、编辑、传播、积累活动,其实质是将文化信息通过一定载体形式流传给人类,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因而,编辑活动区别于教育、新闻、营销等其他活动。
编辑活动
编辑活动是编辑主体影响编辑客体及其外部环境的一种或若干种行为的方式,是编辑个体存在的基础,没有编辑活动就没有编辑,也就没有编辑客体。编辑主体所展开的各种形式的活动都是在物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编辑活动区别于编辑运动,它不是自发的,而是由编辑主体心理成分参与的积极主动的运动形式。
编辑是编辑主体作用于编辑客体的活动。编辑客体作为编辑的对象进入编辑活动,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作者的原始文字初稿可以是客体,一种或多种文字的报纸、期刊可以是客体,非纸质形式的图片、影带等可以是客体,还有广播、网页等同样都可作为客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编辑活动日益丰富,编辑对象也日益增多。
其实,凡是进入编辑活动被编辑主体处理的客体,不管其具体形式如何,只要是经过某种劳动创作的文化物品,都可以称其为作品,都是编辑的对象。
在编辑实践中,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产生了对立统一的关系,即整理加工与被整理加工的对立。编辑主体的存在是因为编辑客体的需要,一旦主体不再存在,也就无所谓客体。离开主体,客体无法成为标准“宗本”进入流通渠道,没有客体,主体的生存及活动都无法存在。在编辑实践中,编辑主体与客体还具有相互推动、相互发展的统一性。随着编辑主体文化及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会对客体的出版选择产生更高要求,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编辑客体的电子文稿的出现,又对编辑主体的加工与校对等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相互适应的过程也就是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编辑活动的性质
研究编辑活动必须注意到当代编辑活动的复杂性,与相近学科的兼容性和多学科的交叉性。传统的编辑活动具有明显区别于当代编辑活动的特点,在认识编辑活动的某一特征时,不可孤立地抹杀其余特征。由于时代发展的多元化,编辑活动的复杂性也逐渐增强,自然表现出多方面特征的综合。在认识到编辑行为既是一种著作行为也是一种传播行为的双重性时,也应认识到它绝对不会是编辑活动的最终和最完整的表述。
1.物质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编辑活动的物质性表现在以下方面:编辑主体性质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这种精神活动最后必定在客体物质上得以反映。没有编辑客体——物质载体,精神的永远只能是意识,物质客体是承载编辑主体精神的物质。编辑活动是以其物质表现形式而呈现出来的,否则便只是空中楼阁。
2.时代性
每一历史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编辑活动特征,它不仅表现在编辑主体开展编辑活动所需要采用的手段与方式上,而且客体的内容与形式也呈现鲜明的时代特色。前者如传统的手工撰修、编著合一、电脑编辑、数字化编辑活动等,后者指简单的记载事实与复杂的科学论著之内容。简策、竹帛、册页书本式文献与磁带、光盘、网络化知识之表现形式,无一不体现出时代性。
例如中国古代最典型的编辑活动特点就有编著合一,个人编著,书籍校雠性较强;官方组织编撰,传道性质与标准性较强;等等。
中国古代编辑活动与著作活动常集一人之身,甚至著、编、印、发集一人之身。西汉刘向校雠先秦古籍,就是集编校著于一身。近代学者孙德谦(1879~1935)把刘向校雠工作概括为23条。其中“定书名”、“叙源流”、“撮要旨”等属于编著工作,既包括著者的一部分,也包括编者的一部分;另外,如“辨异同”、“订脱误”、“删复重”、“增佚文”等工作也是编辑与校对工作的结合。或许是因为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图书形式——竹简既不易流传,也不易阅读,更不易修改,因而决定了著、编、校难以或不能截然分开,“编校合一”自然有其合理的一方面。再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同样也是作者与编者集于一人之身,书中图文并茂、文注统一的格式既可看做是作者所作的工作,又可看做是编者的杰作,特别是他组织人力、物力刻版、印刷,甚至最后还为《本草纲目》的发行四处奔波。这是一种典型的著、编、印、发合一形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细致,因为编辑出版书籍是一批量生产的、重复性的工艺活动,与作者分离可以成倍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使作者更专致于自己的工作,著作者便从出版中分离了出来,作者不再是出版者,出版者成为专门出版他人作品的人。
现代编辑活动与古代编辑活动的“收集资料,整理成书”已有较大的不同,不仅在内容上有较大扩展,其收集资料与整理书稿的方式方法由于借助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也都发生了根本变化,绝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编辑活动过程因为注入了诸多新的因素和观念,其编辑活动与规律也必然带有时代特性。
3.间接性
编辑活动区别于工农业生产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根据工农业生产活动成果形式基本上可以判定其作用大小,而编辑活动产生的成果作用是间接的,甚至是在当代不被社会所接受的。编辑活动最终只能是在接受者接受了客体内容的基础上将其内容吸收、融化,再转化为工作生活动力后方才发挥作用的。从接受客体到接受者的理解消化,再到潜移默化融入接受者工作生活中必须经过一个阶段,时间或长或短,作用或大或小,但极少有类似于某些工农业产品成熟即吃、成形即用那样直截了当产生作用的。
4.制约性
编辑活动受诸多因素制约。从编辑主体而言,受主体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制约,从编辑客体而言,制约因素来源于读者(听众、受传者、观众)和出版物(磁带、图书、唱片、广播、网络)两类。一方面受读者阅读水平、欣赏能力、兴趣爱好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出版物形式大小、制作手段、记录信息方式、阅读使用方法等条件的制约。此外,对于文献史籍的整理,还受作品原稿、作者水平的制约。这些制约都从多方面要求编辑主体适应与调整。
而由于这种种制约因素,编辑活动的范围、深度、数量、质量均会受到影响。
5.创造性
编辑活动是一项极具个性、发挥主体创造能力的活动。尽管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但在客体内容、编排形式、记录手段、外形制作上都可突破旧有程式,予以创造。出版物内容的创造重在开发新意、延展思想、增加新绪方面,在深刻性上下功夫,而形式的创造则多是侧重技巧性。没有创造性的编辑活动不会产生活力与生命力。
6.系统性
编辑活动是一个综合运行的系统。无论系统的哪一部分都是整体的必要子系统。即若干个子系统构成母系统,母系统是各个子系统的发生地。子系统每一细微部分的变化积累下来,便会以“堤溃于蚁穴”或“千年陈酿”来影响母系统。子系统之和必定大于母系统。
编辑活动是一个矛盾系统。各种矛盾的互相作用和运动构成了编辑活动的矛盾运动系统。现代编辑活动在实践中常会碰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问题,长期形成品牌与短期利益的问题,编辑素质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所有问题都是矛盾,汇集所有矛盾即显示最基本的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之间的矛盾。这一对矛盾构成了编辑活动矛盾系统的基础。其他诸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间的矛盾都在此基础之上。编辑主体和客体的存在及其对立统一的关系,决定和推动了编辑活动的存在和发展。这一对矛盾的解决将使其他编辑活动中的矛盾迎刃而解。同时,也会使编辑活动进一步向前推进。从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的这一基本矛盾生发出的编辑活动矛盾系统是编辑理论的基本内容,编辑理论研究就是要理清这一矛盾系统中的各种关系,给出正确处理矛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二、编辑活动基本要素
何金南先生曾用场强叠加原理和多元耦合强度模型定量分析编辑活动系统的增值与减值问题,其中提到“编辑活动场”与“编辑六元”。据此分析法可将编辑活动要素作进一步细分。
构成编辑活动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具有能动性的“三者”,即作者、编辑者、读者;二是“三者”的工作对象——“三本”,即稿本、加工本、出版本。“三者”和“三本”构成编辑文化关系的六个基本元素。一切编辑活动都是在这“六元”基础上围绕着“四场”——作者场、编辑场、读者场及社会文化产品定位场来展开的。这种编辑活动场论源于奥裔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K.R.Popper)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第三世界即人类文化世界学说。
编辑活动围绕着“四场”、“六元”持续旋转,可用四环模型定量分析计算(见图2-1)。编辑活动场是作者、编辑和读者以稿本、加工本、出版本为中心的共同参与的文化创造体系。
1.作者
作者是具有较大创作自由的人。写作发自主观内心。围绕某一主题全面系统地发表见解、陈述观点、明确概念、自成体系。创作时以自己的观点学识、研究成果、思想感情为基础,提交的稿本是自己心目中的定本。
2.编者
编者是对作者稿本进行编辑的人。任何阐发都必须在作者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须兼顾读者心理,在综合各方欣赏、理解、阅读能力之后进行加工。
3.读者
读者是对作品进行最后评价的人,也是接受作品并使之产生效能的主体。
4.稿本
稿本是作者完成作品前的原始底本,具有史料性,是寻找作者思想轨迹及作品形成的源地,是编辑工作的基础。
5.加工本
加工本是编辑工作的对象,为作品正式出版进行从内容到形式系列编辑的客体,是最能体现编辑思想的作品。
6.出版本
出版本是进入市场正式流通的图书形式,是出版物的完整形态。
没有文化的作用,作者A、编者(辑)B 和读者C 分别静止地处于各自位置,并不发生联系。一旦参与文化活动,则A、B、C 三种角色在主体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支配下,便各自发挥作用,形成各自的活动创造域,三点变成三个创造性的“圆场”。这样,A创造稿本x,B 创造加工本y,C 能动地接受出版本z,“若考虑社会文化积累和沉淀影响,即社会文化品位场中作品D 的能动作用与导向作用,则形成以文化信息O 为中心的四个圆场互为交叉的运动格局。在OABC 文化信息活动场中,A、B、C 三者的共同作用产生了x 与y、y 与z、z 与x 的交叉区。
由此可见,在一个完整的编辑活动中,作者、编者和读者三种角色不仅共同介入,占据各自位置,而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面体现社会文化产品形成的机制和条件”。
值得说明的是,作者、编辑和读者三种角色虽然共同介入社会文化创造性活动体系,但各自创造方式不同,能量大小也不同,所以上图中用等距、等径、等强度来表示编辑活动场中三方面创造作用的发挥不尽客观,只是用于解释三者而已。
三、编辑活动的规律
关于编辑活动规律,阙道隆同志曾提出“两个区分”和“两个了解”,即区分编辑工作的方针、任务、要求和编辑规律,区分编辑活动的本质和编辑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了解编辑活动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辩证统一关系。他提出了编辑活动的四条规律:
(1)尊重作者创作个性与编者选择把关相统一规律;
(2)传播已有文化成果与文化创新重构相统一规律;
(3)保证文化产品质量与掌握最佳传播时机相统一规律;
(4)编辑活动的内容要求与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相统一的规律。
有人主张研究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要从分析编辑活动的矛盾入手,认为编辑活动的矛盾很多,但基本矛盾是两个,即编辑与作者的矛盾、编辑与读者的矛盾,其中编辑与读者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在这个主要矛盾中,编辑与作者同处在矛盾的一方,即都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都是为读者服务的,而读者是被服务的。同时提出主要矛盾的状况、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可以作这样的概括:编辑以众多的精神成果为基础,用优选、优化手段,生产新的精神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要,促进社会文明的发展。由此认为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即是优选、优化规律。
所谓规律,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旦条件具备,总是以相似的形态反复出现,并产生作用。编辑活动是编辑对精神产品作选择、加工,并使之达到出版条件的文化实践活动。与其他实践活动一样,编辑活动也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掌握这些规律,可以使编辑活动朝着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发展。
1.编辑活动是不断寻找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联结点的活动
不论哪一类编辑活动,它都不断地在组织出版一本又一本的图书或期刊等。图书或期刊的上源来自于作者,下源是读者,所出版的图书必须有作者创作,也必须有读者阅读,这是编辑工作的基本要素所决定的,周而复始,使这一活动长存于世。可以说,所有的编辑活动,从选题、审稿到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等都是不断寻找作者与读者之间联结点的过程。没有作者的图书是不存在的。
没有读者的出版物也不需要编辑。从选题来说,编辑策划选题必须要能落实完成这一选题的作者,也有不少书稿是作者自己投到出版社或编辑部的,这就是上源落实。再看审稿,编辑在审稿中考虑的所有问题都与作者和读者相联系:能否出版这本书;如果出,有多大市场;读者读后会有一种什么评判;社会将有什么反响。直至编辑加工、校对、装帧设计等所有环节也都与作者和读者相关:读者喜欢什么样的版式,什么样的封面;作者会有什么意见;等等。
所有的编辑活动都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不会有编辑活动的存在。
2.编辑活动是不断寻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点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