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性说中国历代人物
22179400000053

第53章 相思树长在殉情者的墓上

中国古典爱情培植出两种相思产品:“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写的是相思豆;“不知兰棹到何山,应倚相思树边泊”,写的是相思树。

相思树的故事情节,现在看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丈夫死了妻子殉情,无非是男性社会架在女人头上的一柄“贞节”之剑,让她们虚荣地去死,类似的故事多得无法统计,但相思树的故事,却涉及到一个性尊严的问题,这或许正是人们越来越失去或被忽视的东西。我们提倡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但在可以不付出生命代价的前提下,把性尊严摆放在什么位置呢?

韩凭在宋康王手下任职,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他没有花花肠子,上班时对女人从不多开一句玩笑,下了班就回家。在他看来,生活中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与妻子小何在一起。他们有说不完的悄悄话,即使不说话,心也在交流与沟通,所以办什么事两个人都心照不宣,配合默契。

小韩的上司是个好色的男人,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女下属,有几个女人受不了他的污辱,选择了自杀。他脑子里成天装的是权力、金钱和美女,三样都是他疯狂猎取的东西,甚至把目光盯上了男下属的老婆。小韩的老婆小何很漂亮,他担心被好色的上司看上,可是这种担心真的变成了现实。上司无耻地提出:“韩凭,你把美人让给我吧。”小韩的尊严受到了伤害,小何是自己最亲密的人,自己怎么会学世上那些想升官想发财的人把老婆当礼物送给上司呢?韩凭不是这样的人,即使失去工作、地位以及生命,也要捍卫尊严!他对上司说,你有那么多女人,何必还要夺我的妻子?上司说,你的老婆太漂亮了,盖过我所有的女人,把她送给我吧,我让你升官,你想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

小韩不同意拿老婆与宋康王做这样的交易,把宋康王惹恼了。宋康王说,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他命令一帮打手把小韩捆了起来,关进了大牢。如果用珍惜生命的理念来帮助小韩,那么他就该答应宋康王,把妻子送出去,可他是个珍视感情维护名节的人,生命的天空一旦被耻辱的阴影覆盖,失去尊严的愤恨与痛苦,会让他喊出“大丈夫,可杀不可辱”!而对于某些人来说,不要尊严,把老婆送出去是很容易的事,女人不过是一种物品而已,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后魏的曹彰还用老婆去换马呢,为了一个女人,丢掉生命,多么傻啊!

宋康王走向韩凭的妻子。韩凭妻子进行反抗。宋康王占有了韩凭的妻子。韩凭妻子哭泣。韩凭自杀。……

我们对韩先生说过的话,再来向何女士说一遍,如果用珍惜生命的理念来帮助她,那么哭几天就算了,慢慢地把老公忘记。与宋康王这个男人生活有什么不好?他权力大,钱花不完,小韩的房子按平方米算,而老宋的房产却是按平方公里算;小韩的车子多年没换,老宋的车子都是名车,拉车的马都是千里马;小韩吃的是白菜萝卜,老宋吃的是山珍海味,两个人没法比啊。可是何女士是个珍惜感情、维护名节的人。与别的男人相处,日久生情,然后与丈夫离婚,这最多是道德问题,而接受一个突然闯进屋来占有自己的男人,就是性尊严问题了,有的女人会接受,而她接受不了!何况宋康王这无耻的家伙还把小韩关了起来,当她听到丈夫自杀的消息,她生存的天空被耻辱的阴影覆盖,失去尊严的愤恨与痛苦,会让她喊出“饿死是小,失节是大”!而在某些人看来,不要尊严,对新老公卖笑是很简单的事,不过充分利用自己的美色资本而已,为了一个男人,丢掉生命,多傻啊!

何女士想要自杀,没有机会,她把一套衣服浸在水里弄腐烂,然后晾干穿在身上与宋康王一起登台游览,突然,她赴向台沿,纵身跳了下去。宋康王身边的人连忙上前抓她的衣服,可衣服一抓就断了……何女士留下了一封遗书,她说你宋某人希望我活下来陪你睡觉,可我却更愿意死。求你一件事,把我与韩凭合葬在一起。宋康王勃然大怒,他偏偏不答应何女士的请求,不给他们合葬。他叫人去把她随便埋了。执行命令的人把何女士葬在离韩凭墓不远的地方,两个墓彼此相望。宋康王说:“你们既然如此相爱,如果你们能让两个墓合成一个墓,我也不阻止。”

后来,在两个墓之间长出了一棵梓树,它越长越高,“根交于下,枝错于上”,树上出现了两只鸳鸯,人们无论怎么驱赶它们,也不离开,它们“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当地老百姓知道了韩何夫妇的爱情故事,很感动,他们把这棵树取名为“相思树”。

故事是凄美的,而性尊严的话题却是沉重的。我曾对历史上那些“殉情”者的行为很不理解,可重新审视之后,感到不可把“殉情”者一概看作是礼教文化的牺牲品。丈夫死了,妻子不改嫁,或者也选择死,才是礼教对女人生命的漠视与剥夺。妻子死了,丈夫为什么要续娶?为什么不自杀?但有些“殉情”者,他们却是因为性尊严受到公然践踏,无奈地做出以毁灭生命这种极端的形式来对抗对方,尽管礼教文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重要作用,如韩何夫妇,能简单地理解为是封建礼教害了他们吗?

宋朝绍兴年间有个叫莫稽的穷书生,他得到金先生的接济,并且把人家的女儿金玉奴哄到了手。婚后,玉奴不让丈夫干活,要他一心读书。莫先生通过努力考取了进士,可以做官了,这时他却发现自己与金玉奴不很般配,他在赴任的途中把妻子推下了水。他以为妻子淹死了,但妻子却被别人救活。丈夫对自己下如此毒手,当救命恩人劝金玉奴改嫁时,她竟然说:“奴家虽出寒门,颇知礼数。既与莫郎结发,从一而终。虽然莫郎嫌贫弃贱,忍心害理,奴家各尽其道,岂肯改嫁,以伤妇节!”(冯梦龙《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诸如此类的故事才叫人感到封建礼教杀人,而相思树的故事闻不出多少礼教杀人的气息,下面的故事也闻不出来。

那是在兵荒马乱、妇女儿童生存状况特别差的东汉末年。皇甫规娶了个既美丽又有文化的女人,她写得一手漂亮的草书,经常帮丈夫处理文案,代答复往来书札,不幸的是几年后皇甫规去世了。这时,她还很年轻,想娶她的男人不少,并且还有人拿着礼物来求爱,其中有高级官员。董卓用一百辆车子、二十匹良马、大批奴婢和钱财作为聘礼,来求婚。本来这很正常,总不能让一个女人孤独地过一辈子。但是,换个位置看,并非每个寡妇都非常渴望男人。当皇甫夫人不同意嫁给董卓时,董卓恼羞成怒,叫奴婢们一个个拔出刀子,逼她答应。他说:“我的威力正在让天下人都服从于我,难道我征服不了一个女人?”皇甫夫人的尊严遭到了侵犯。她不会轻视生命,可是当对方成为仇人之后,生命中更多的是反抗的力量,她骂起了董卓。董卓派人把她吊在车轭上,然后用鞭子猛抽她。董卓想让她屈服,可是她被屈辱的怒火燃烧着,生命意识降到冰点,她骂得更厉害了,并且说:“为什么不打重些?快打死我!……”为了性尊严,她死在了董卓的皮鞭下。

我们可以做一假设,如果换一个品质好的男人向她求爱,她不答应,也不强迫她,不报复她,那么她还会感到性尊严受到了侵犯吗?以爱心唤醒一个孤独女人的感情,她就可能漠视礼教了。这样的女人很多。当然,如果是那样的话,皇甫夫人就写不进《后汉书·列女传》了。她可没指望自己被范晔写进书中,被看作是“不失贞节”的女模范、女英雄,而其中“性尊严”问题,谁能参透?只有等到二十一世纪的何诚斌带着这个问题来重新审视她的行为了。而二十一世纪的性尊严状况又到底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