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性说中国历代人物
22179400000005

第5章 共守爱的寂寞

项羽打仗是打给虞姬看的,刘邦打仗是打给岳父吕公看的。人都想得到别人承认,是为别人活着。男人是为女人活着。可老呆在温柔乡里,生产谁搞?事业谁做?于是就有“大丈夫安能雌伏”、“好男儿志在四方”等这样的话激发男人,把男人赶出暖被窝,赶出家门,让他挣钱养老婆,以及养情爱的产物儿女们。男人们虽然离开了家,但所作所为还是向女人证明自己算不算大丈夫、好男儿。

虞姬秀外慧中,知书达理,项羽一爱上她,就再也离不开她。项羽为了处理好女人与事业的关系,他两者兼顾,带着虞姬和战马乌骓一同上路。他打起战来英勇顽强,冲锋陷阵,无人可挡。他知道有一双迷人的眼睛始终在欣赏自己,给自己打分。他激情高涨,表现力极佳。出阵的时候,虞姬帮他扣好盔甲战袍,两眼含情脉脉,说:“我等着你回来。”项羽荷尔蒙上升,兴奋异常,爱的力量转化为杀敌的力量。他总是带着志在必胜的气色和虞姬话别,然后跃身上马,冲入敌阵。从战场下来,虞姬已经把酒温好,菜也摆上几案,端来一盆清水让老公把身上的血污和灰尘洗掉,然后他们就面对面地喝起酒来。她听他描述杀敌的精彩场面,不时来一句好棒、好厉害。他看她跳舞、听她唱歌,他为她的美貌倾倒,为她的歌喉陶醉……这样的日子过得多充实啊!

可是,一个满天星星不说话的夜晚,霸王帐中没有了平日高兴快乐的说笑吟唱。微弱的星光透过帐篷的缝隙窥探这一对恩爱男女为什么沉默了,发现他们在发呆,各自在想什么呢?他们陷入了寂寞,从没有过的寂寞。项羽中了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他只带回了两三万残兵,要不是心中惦记着虞姬,不让她落入敌人之手,他就可能没毅力冲出敌围了,那可是重重围兵、水泄不通啊,杀死一排又上来一排,砍杀不完的围兵啊。

这是个寂寞的夜晚。项羽从来没有受到如此大的挫折与耻辱,白天与敌拼命,是为了回到虞姬的身边;好不容易回到虞姬身边,却又感到不好意思,此时的寂寞仿佛把过去的快乐热闹划上了句号。

就在这个夜晚,那个为岳父打仗的刘邦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如果当时有手机,他会立即告诉吕公,韩信打败了项羽,战局一下子改变了,自己最后夺取江山的把握越来越大。吕公可是一个有眼力的人,当刘邦还在泗上当小小的亭长时,他就把女儿许给刘邦,说:“我把小女吕雉,许给你做老婆,请不要嫌弃她。”当时吕母不答应,觉得门不当户不对,漂亮的女儿嫁给刘邦太便宜了他。吕公说:“我看人准,不会有错的,刘邦以后一定大有出息。”就这样,刘邦很容易地娶上了媳妇。他感谢岳父大人,心想一定不辜负他老人家的厚望,让他相信女婿的确是个非常有出息的人。所以,刘邦走到哪里都不忘岳父的眼光,一切行动都是向岳父证明自己有出息或朝着有出息的方向努力。

为岳父打仗,也就是为男人打仗,刘邦也就不像项羽那样直接明朗地展示自我与表达愿望,刘邦要“将将”,即利用别人为自己打仗,他必须学会说话绕弯子,甚至说假话。他不能学项羽,被虞姬这样的小女子夸奖为英雄都飘飘然,那怎么行呢?他得藏住爱,藏住锋芒。谁不爱女人?可不能像项羽这样爱,得听智者的话:“大丈夫不可儿女情长!”那年,刘邦投奔地方谋反组织,连与老婆吕雉的招呼都没打一声,还是不久后老婆亲自找到了他。他老婆说:“君背父母,弃妻孥,躲在山中,只能瞒过别人,怎能瞒过我?”其实许多事,吕雉并不知道,例如,刘邦与她结婚不久就泡了“小蜜”曹氏,她压根儿蒙在鼓里。

项羽和刘邦,对待女人的态度,就是对待战争的态度。他们执行的游戏规则不一样。他俩当初约定,谁先入关占领秦国首都咸阳谁就可以称王,于是他们划分战区,分路攻城略池。项羽的战区在河北,刘邦的战区在河南。项羽有四十万大军,所向披靡,打败了秦国很多精锐部队,称王指日可待。可是刘邦却打得少,跑得多,生怕把自己的十万人马给葬送了,他保存实力,静观战局,然后抄近道把没有多少守城兵力的咸阳拿了下来,这样他在舆论上就胜了项羽一筹:不是说谁先攻下咸阳谁就称王吗?君子无戏言!接下来他又从咸阳撤兵,退到灞上等项羽过来,他清楚自己是打不过项羽的,占领咸阳也是白占领了,主动退出,就有理由为自己辩护。

项羽与刘邦制定的规则,项羽很好地执行着,他看到这个规则对自己非常有利。刘邦看到这个规则对自己不利,执行下去只会吃亏。他于是暗中制定了一条潜规则。李宗吾先生说刘邦是“厚黑学”祖师爷。而我看到的是,他对待女人与对待战争的态度的一致性,都执行的是潜规则。

项羽对待女人与战争的态度也是一致的,他爱虞姬,白天杀敌,晚上就与虞姬在一起相守着,他不感到寂寞,直到他遭到十面埋伏的重创,寂寞才如魔鬼一样降临了。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虞姬才一边抚摸着项羽的头发,一边问到底发生了什么。项羽深深地叹息道:“败了!败了!”虞姬心里很难过,但她还是安慰老公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但愿大王不必忧伤。”帐内的松树油脂灯又亮了。虞姬把项羽的酒杯斟满,也给自己斟了一杯,她说:“喝罢,你今天回来还没喝酒呢。”项羽本无心喝酒,可见虞姬一往情深地望着自己,就不愿拒绝她,拿起酒杯与虞姬喝起来。灯红酒绿,眉黛鬟青。在以前,有虞姬陪着喝酒,项羽是多么惬意啊,可现在,他越喝心里越感到痛苦。他们深深地爱着对方,可是却赶不走这垓下之夜无边的寂寞……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在虞姬眼里,项羽是英雄,战无不胜的英雄,可突然他走下了神坛。他失败了,败得很惨。他以为自己的形象不再光辉与完美了,心里涌起要命的羞耻感。虞姬给他打气,却不能把他胸中的羞耻感拿掉。虞姬应该知道这一点,她只能做他胜利后的分享者,而做不了他失败后的共难者。英雄是不愿自己喜爱的女人来分担痛苦的。千年后另一个女人李清照也清楚这一点,“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因为,如果拿掉了心中的耻辱,他就不是项羽了,他就会接下来走潜规则,该装傻的时候装傻,该欺骗的时候欺骗,该当孙子的时候当孙子,这样他就成了男性社会所赞赏的——“包羞忍耻是男儿”(杜牧)!可他玩不来那些。他不肯过江东,在虞姬自杀后不久,也自刎了。他的行为宣告了他与刘邦之间规则碰撞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