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通史(第三卷)
22173100000033

第33章 薄伽丘与《十日谈》

如果说,但丁是中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那么,薄伽丘可以说是中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小说家。他创作的《十日谈》是世界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

1348年,意大利中部城市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怕的黑死病。这场瘟疫将这个城市的一半人口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侥幸没有死的人为了躲过劫难也纷纷逃离家园。一时间,城内十室九空,尸骨遍野,衰草连天,生机全无,犹如一座巨大的坟墓,陷入了死一般的静寂之中……

这一事件发生后,意大利著名小说家薄伽丘被深深地震撼了。他决心以此为背景,创作一部小说。经过数百个废寝忘食的日夜劳作以后,在1350年,薄伽丘终于创作出了代表他文学最高成就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

小说的故事梗概是这样的:为了躲避黑死病瘟疫,3名男青年和7名少女在诺维拉教堂不期邂逅了。他们相约带着仆人一起离开被死神控制的佛罗伦萨城,到乡村的一所别墅暂住。他们到那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10个人中推举一人做领袖,并且商定,如果是男的,就称“王”,如果是女的,就称“后”;一切活动都由领袖来安排。领袖任期只有一天,第二天就得换人。就这样,在10天的时间里,10个人每人都轮流当了一天的领袖。他们除了玩赏风景、唱歌跳舞外,便是开故事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总共讲了100个故事。

《十日谈》取材于历史事件、法国中世纪传说和东方民间故事,通过讲故事、描写事件、刻画人物等手段,以精炼流畅的民间语言,塑造了国王、贵族、骑士、僧侣、商人、学者、艺术家、农民、手工业者等不同阶层、三教九流、各具性格和特色的人物形象,由此展示出中世纪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抒发文艺复兴运动初期的自由思想。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小说以人文主义思想为主线,把批判和抨击的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和宗教神学,毫不留情地撕下了教会神圣的面纱,嘲讽了它的虚伪和腐败堕落,把僧侣们奢侈逸乐、敲剥聚敛、买卖圣职、镇压异端等种种黑暗勾当全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在前两个故事里,作者就直言不讳地宣布:“基督教充满了罪恶、黑暗”,教廷的驻地罗马是“一个容纳一切罪恶的大熔炉”。这些思想和行动表达了当时的城市平民阶级否定神权统治、挣脱宗教桎梏而自由发展的要求。小说中还对男女之间的真挚爱情进行了热情的讴歌,指出中世纪所鼓吹的爱情是罪孽,神爱至上和天国幸福等禁欲主义观点既违反自然规律又违人性,认为“在所有的自然力量中,爱情的力量最不受约束和阻挡”,爱情可以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人有权享受爱情和现世幸福。小说同时也批判了封建特权的思想,认为人的高贵并不取决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才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决定于社会平等和男女平等。

显然,这些思想都具有较强的历史进步意义,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许多具有远见卓识进步人士的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这部小说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超越了时空和地域,是有史以来世界各国人民最喜爱的伟大作品之一。许多著名作家还把它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和创作素材的源泉。如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法国纳瓦尔的《七日谈》,都是模仿《十日谈》之作;莎士比亚的喜剧《辛白林》、《善始善终》,莫里哀的喜剧《受气丈夫》,莱辛的诗剧《智者纳旦》,都是根据《十日谈》中一些故事进行的再创作。还有许多作家,如拉·封丹、德·维加等人也都从《十日谈》中汲取过创作素材。

1313年,薄伽丘出生于巴黎。他父亲是个意大利商人,母亲是法国人。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死去了,父亲把他带回了佛罗伦萨。父亲的严厉和继母的冷酷,使他在没有丝毫欢乐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长大成人后,他的志向是在文学道路上有所作为。此后,他便把整个身心都献给心爱的文学事业。他首先潜心研究了古典文学,尤其着重研究了《荷马史诗》,并取得诸多重大成果。后来他又致力于《神曲》的注释和讲解,还担任了佛罗伦萨大学的《神曲》专职讲学工作。他用意大利语撰写的《但丁传》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著作。

薄伽丘的成就主要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是个勤奋多产的作家,一生著述极丰,留下了难以计数的长篇小说、史诗、叙事诗、十四行诗和论文。除了《十日谈》以外,他还有很多颇具影响的作品。《菲洛珂洛》这部欧洲第一部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个信仰基督教的少女和一个青年异教徒的爱情故事,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牧歌《亚美托》是一首爱情的颂歌,歌中借用神话题材,通过粗野的牧羊青年亚美托在爱情陶冶下终于变得心地高尚起来的故事,歌颂了爱情的力量。长诗《爱情的幻影》写的是诗人在他情人的引导下,会见了古代和中世纪的一些儿女英雄们。长篇书信体小说《菲娅美达》叙述了一个被恋人抛弃的女子的不幸遭遇,细腻地刻划了她的爱和怨、希望和痛苦以及翘首祈盼情人归来的心理,堪称欧洲最早的心理小说。长篇叙事诗《菲索拉诺的仙女》描写的是一个仙女和牧羊人因热恋,得罪了主张禁欲的黛安娜女神,遭到惩罚,一对恋人被变成了两条河流。但两条河最后在阿诺河又汇聚成一处,两个心心相印的青年终于走在了一起。诗中讴歌了纯洁无瑕的爱情,同时也向教会宣扬的禁欲主义提出了勇敢的挑战。这些作品为薄伽丘后来达到文学创作顶峰从各个方面都作了积极而充分的准备。

恩格斯曾经说过,文艺复兴是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巨人的时代。薄伽丘就是一位那个时代造就出来的巨人,他是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与大诗人但丁、彼特拉克一起被后人称为佛罗伦萨文学的“三杰”。如果说,但丁是中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诗人,那么薄伽丘就称得上是中世纪意大利最杰出的小说家了。他的《十日谈》堪与《神曲》相媲美,被后人看作是《神曲》的姐妹篇,称为《人曲》。

彼特拉克是薄伽丘一生中最好的知音,1374年彼特拉克去世,薄伽丘精神上受到沉重的打击。第二年,他在孤独和贫困中,悄悄地离开了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