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企业,应该有企业本身的存在之道,也应该有其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如果离开了这一点,一个企业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而一个企业的道德和价值追求,取决于该企业的老板。如果企业老板没有这种明确的意识,则企业员工会离心离德,各自为自己的私利着想,谈不上有良好的发展、壮大。
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仁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第十七》
孔子的学说称为仁学,孔子最推崇的就是仁德。具有仁心仁德,是做人的最高原则。人人都欲富贵,如果用不仁的方法去求富贵,那是君子所不取的。人人都不希望贫贱,如果用不仁的方法摆脱贫贱的地位,那也是君子所不取的。人有名声,就是以仁德博得好名声,以仁德得到赞誉。离开了仁,就没有别的成就自己的办法。君子把仁当做立身之本,当做自己的生命,当做自己的光荣使命,一时一刻都离不开仁的原则。平常的时候,是如此,紧迫的时候,也是如此,颠沛流离的时候,仍然如此。无论何时何地,都不离开仁,没有须臾之间离开仁,没有一顿饭的工夫离开仁,把仁当作和生命相伴随的命根子。
作为一个企业,也应该有企业本身的存在之道,也应该有其赖以生存发展的价值追求。如果离开了这一点,一个企业就不可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而一个企业的道德和价值追求,取决于该企业的老板。如果企业老板没有这种明确的意识,则企业员工便会离心离德,各自为自己的私利着想,谈不上有良好的发展、壮大,最终走向分崩离析。很多老板不明白这个道理,总认为所谓道德追求、价值理想,是一种玄学,是一种多余的东西,是一种可以避开不谈的东西。这种观念,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会带来致命的危害。
《追求卓越》一书的作者指出:杰出公司相当重视价值观念,公司的老板经由个人的关注、努力不懈的精神,以及打入公司最基层的方式,来塑造令员工振奋的工作环境。
美国管理学者贾德纳在《士气》一书中提到“多数当代作家都不愿意写有关价值观念的文章”。多数老板都不愿认真考虑价值体系的问题,他们认为价值观念只是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管理学者菲立浦和肯尼迪也说:“讲求实际的经理和顾问,并不在意企业的价值体系,他们认为价值观并不像企业结构、政策和手续、策略或预算那么一成不变。”
对价值观的重要性,解释得最清楚的,要算赛尔兹尼克了,他在谈到价值,以及老板应如何扮演积极与参与的角色时说:
“一个企业的建立,是靠决策者对价值观念的执著,也就是决策者在决定企业的性质、特殊目标、经营方式和角色时所作的选择。通常这些价值观并没有形诸文字,也可能不是有意形成的。不论如何,企业中的老板,必须善于推动、保护这些价值,若是只注意守成,那是会失败的。总之,企业的生存,其实就是价值观的维系,以及大家对价值观的认同。”
季辛吉也强调老板要积极参与和推动,他说:
“老板的工作,是要把他的部属带到一个他们不曾到过的境界。一般大众并不完全了解这个世界,老板必须拓展他们的视野。如果不这样做,这种老板,即使现在很受欢迎,最终还是注定要失败的。”
事实上,价值观念通常不是用很正式的方法来传递,而是用比较软性的方式,像说故事、讲传奇、用比喻一样来告诉大家。赛尔兹尼克就提到“说故事”在传递价值观念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你要创立一个公司,必须用很多方法,把公司的长期目标灌输到每天的行为上去实行,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说故事传奇。社会上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可以鼓舞员工的士气,满足大家的需要,使全体员工有同仇敌汽的使命感,使整个公司气氛团结和谐。主管人员可以在平常以说故事的方式,把这些成功的例子说给员工听,而不要只是在演讲或其他正式会议上说,这样才会产生更大的效果。”
几乎所有的杰出公司,都是由老板制订出一致的价值体系,来引导公司往前走。而这套价值体系,又往往反映出老板本身的个性。因此,一个大有作为的老板,必须兼顾思想和行动两方面。他的思想必须在最高的抽象层次上,行动必须落实到日常的世俗琐事中。老板在制订价值观念的时候,一方面必须有高超的见解,知道如何激发员工热爱工作的情绪;另一方面,要透过日常琐事,把这种热爱工作的情绪,灌输给成百上千的员工。换句话说,制订价值观念的人,也必须是一个实践者,不能光说不练。
仁道振兴企业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第十九》
价值观念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诚然,东西方的价值观念有较大的差异,东西方的企业理念与价值观也有较大的差距,就东方而言,孔子的“仁”,是很多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道德追求与价值追求。“仁”作为一种道德境界,其核心便是以人为本——关心人,爱护人,把对人的重视置于一切冲突之上。涩泽荣一就被公认是一个在经济、物欲的社会中,充分实现了仁道精神的人。
三井物产的创始人益田孝、大仓财阀的大仓作郎、古河财阀的古河市兵卫等等,许多财界巨子都受过涩泽荣一的帮助,众人谈及涩泽,称赞、敬佩有加,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益田孝曾这样谈起涩泽荣一:“他实在是一个亲切和蔼的人,一旦帮助人,总要一直帮到底。如果有人求见,不论是谁,他都予以接见,并向前来请教的人耐心陈述他的意见,真是细致极了。有时对同一个问题,他要重复三遍。谈完之后,他还会把你送到门口,把刚才的事再重复一遍,给你许多提醒。”
涩泽荣一很会照顾别人,在他的生活方式中,还保留着《论语》的深刻影响。当时的第一生命保险会社社长野恒太这样说:“我这样想,像涩泽先生那样的智者并不稀奇——这么说也许有些失礼,今后也许还会出现。像涩泽那样的勇者也大有人在。但像涩泽那样的仁者以前是没有的,而且,今后也不那么容易产生吧。许许多多的人围聚在涩泽先生周围,有许多人是因为仰慕他的品德,也有人是仰慕他的财富,这样的人也不少。但最终人们渐渐明白,涩泽先生的一切都来自于仁的力量。”
1983年5月9日,东京英文报纸《每日新闻》刊登了一篇古田忠雄访问记。这篇《每日新闻》独家发表的访问记中,吉田忠雄说,YKK在国际商业上成功的主要原因,是贯彻他的“把利益还给当地人,让当地人参与经营”的方针。近年,外国人对日本企业的经营作风的批评日增,他对这种情况很关注,并且表示遗憾。
有人说,如果现在吉田忠雄是一个年青人,刚刚进入企业界,会有许多人相信,幸运之神决不会庇护他。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所持有的一套哲学,听起来像是理想主义者所唱的高调一样,脱离现实。吉田忠雄认为,任何公司都可以而且应该依照他所定的“仁慈循环”原则来经营,也就是管理阶层对待员工、供应商、客户等人,要尽量公正无私,即使付出代价,亦在所不惜。
吉田忠雄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家,也不是言而不行的空谈家,而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行动家。他在两方面把他的“仁慈循环”哲学理论付诸实施。
一方面,YKK准许本公司的雇员购买本公司的股票。这家公司的高级人员说,现在YKK50%以上的股票为本公司的员工们所拥有。
另一方面,YKK规定本公司的员工们,把工资及津贴的10%,以及奖金的50%,存放在本公司里。
吉田忠雄奉行的“仁慈循环”理论,并非百分之百为他自己所首创,而是他把美国已故大企业家及大富豪,曾经拥有“钢铁大王”称号的和德鲁·卡内基的一个口号接过来,加以补充完成的。这个口号是:“若是你不施惠于他人,你就不会成功。”
吉田忠雄的“仁慈循环”哲学思想,是指导他创业成功的理论,也是YKK业务经营成功所秉持的一个内容,看来平凡,但是行之未必容易的信条。
吉田忠雄的这一哲学思想,起源于他的童年时代。那时,吉田忠雄在上学。他在求学的过程中,有一位老师曾要他读一些伟大人物的传记。在阅读美国“钢铁大王”和德鲁·卡内基的生活故事时,他看到了一句话:“若是你不施惠于他人,你就不会成功。”这句话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也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句话在他的脑子里生根、发芽、滋长、开花、结果,产生了他的“仁慈循环”思想及原则。换句话说,吉田忠雄的“仁慈循环”哲学,是从和德鲁·卡内基的一句话演变出来的。
“仁慈循环”经吉田忠雄解释,意义变得十分单纯。他说:“老板将利润分成三部分,1/3以品质较好的产品及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大众,1/3交给销售老板产品的经销商及代理商,1/3用来改良老板的工厂。”
不过,吉田忠雄的“仁慈循环”企业经营原则,还包含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把“我”字摆在首位的人事策略。他要求他公司的员工把他们10%的薪金及50%的奖金存放在本公司的储蓄账户内,这笔资金通常用来改良及扩充厂房之用。公司按月支付利息给员工。据YKK的主管表示,这笔资金在1983年年底已积累到4200万美元之巨,YKK每月支付利息给员工的利率为7.92%,高于日本银行的定期存款利率。凡是进入YKK满5年的员工,都可以利用自己的储蓄,来购买该公司的股票,以后每年都可以获得18%的股息。
对于这种资金的和排方式,吉田忠雄有所解释。他说:“员工单靠工资,既无法过和稳的生活,也无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准。”
吉田说,YKK是基于这个原因,才强迫员工们储蓄的。他认为,这种储蓄的好习惯,不仅可以指出人是异于野兽的,同时对于公司及员工本身都有直接的利益。
YKK近年付出的红利中,吉田忠雄总裁本人占16%,他的家人占24%强,其余由员工们分享。吉田忠雄本着“仁慈循环”的原则,让员工们每年可以获得10%作股息。这个比率虽高于整个吉田集团企业的利润率,却对员工参与YKK的投资计划产生鼓舞作用。所以,吉田工业集团的股票在本集团的员工中大受欢迎。
尽管YKK的规模相当庞大(至少在日本来讲是如此),但是其内部的等级色彩并不明显。吉田忠雄和他的哥哥(YKK的董事会主席),在YKK设在黑部的总公司上班办公。黑部位于东京西北方,靠近日本海,从东京乘火车要6小时才能到。他们两人并排坐在总公司一个宽敞的办公室里。这个办公室内部不设间隔,没有墙壁,除他们昆仲二人之外,还容纳了许多员工,他们属于YKK的各层负责人员。吉田忠雄说:“这里没有阶级之分,高层主管是不能向下属发号施令的。下级的工作,由下级的主管自己设计。在这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提出意见。”吉田忠雄运用他办企业的“仁慈循环”哲学,使这个办公室披上了一层看来似乎没有阶级差别,“一视同仁”、“相处无间”的薄纱。
吉田忠雄认为,YKK的成功,主要原因就是靠他的“仁慈循环”思想之赐。他把这种思想贯彻于YKK企业的经营管理,加上他本人主观的努力和客观条件的配合,YKK公司的业务乃蒸蒸日上,从小到大,成为一个规模越出日本国境,工厂遍设世界五大洲的跨国公司。实质上,这位企业家的“仁慈循环”哲学是一种“和”的哲学。
“仁”就是“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第十二》
“仁”是孔子人本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在《论语》中,孔子使用“仁”这个概念达到了109次。“仁’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哲学范畴。“仁”的内涵很丰富,但它最基本的意义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请教“仁”时,孔子回答说:
“爱人。”
孟子也说:
“仁者,爱人。”
这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互爱的。这种思想源于孔子对人的基本的哲学评价。孔子认为,人为万物之灵,人是得天地之灵气而生的,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互爱互助的,只有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得到和宁和发展。
孔子认为,“爱人”首先要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开始。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是实现‘仁’的根本”,也是人性塑造、人性管理模式的开始。
《吕氏春秋·孝行》篇强调,培养仁德要以孝为本:
“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未。所谓本者,非耕耘种植之谓,务其人也。务其人,非贫而富之,寡而众之,务其本也。务本英贵于孝。”
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颐说:
“行仁自孝悌始,孝悌,仁之事也。”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在著名的旅游胜地琵琶湖畔建立了一所“松下电器商业学院”,它用孔子“仁”的哲学思想来培养他们的管理干部,把中国孔子哲学与现代企业管理熔于一炉,对学员进行严格的教育。学院的纲领是,坚守产业的本分,以期改善和提高社会生活,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贡献。学院遵守的信条是:和亲合作,全员至诚,一致团结,服务社会。
学院把孔子的经典《中庸》中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作为他们学员研修的目标。
“明德”:
“竭尽全力身体力行实践商业道德”;
“亲民”:
“至诚无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至善”
“为实现尽善尽美的目标而努力”。
通过学习《大学》、《论语》、《孟子》、《孝经》这四部孔子的经典,来确立“商业之道在于德”的思想。培养这种德行,从行《孝经》开始。每天早晨,全体学员集合,各个学员面向家乡,遥拜父母,心中默念《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