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就这几招
22128100000107

第107章 失败是必交的学费

行进于人生漫漫的旅程,你或许有过多次这样的体验:成功确确实实就在不远处跳着迷人的舞蹈。但是,当你想靠近它,它却退避了,不迎上来同你握手。而你自己呢?反而陷入莫名的泥潭,被泥浆溅了一身。

为什么会这样?是世界不公平吗?是命运捉弄你吗?不是,至少不完全是。商界巨头们的共识是:不是因为别的,归根到底是因为你还没有经历过足够的失败。

如果你未曾失败过,你也许习惯于一种懒散的状态,随波逐流,几乎不想或不愿去冒险,去挑战,以免让自己品尝到失败的痛苦,而这将会使人失去可贵的进取心。你在学校里或在爱情上可能有过较小的挫折,但这不是一种伤心流血的失败,因此你对此可能不会在意。

华盛顿大学社会学教授艾特希涅说:“几乎每个人拥有相等的机会。没有一个人命中注定要过一种失败的生活;也没有一个人命中注定要过一帆风顺的生活。机遇要靠自己去探索,去把握,去牢牢地抓住。”

失败很容易被察觉,被感觉。《精明的失败》作者之一海特把失败分为三类:一是金钱的损失;二是自尊的受伤;三是地位的丧失。但对失败的最简单、最基本的解释是:没有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

《当厄运笼罩着你》的作者卡西纳说:不是没有头脑的人应该渴求厄运,而是说厄运是很好的家庭教师。它能使你学到并深刻体验到许多知识,并对此难以忘怀。“它将使你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这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

商界巨头们喜欢并孜孜以求的是那些能从失败中得益的斗士。实业家、亿万富翁帕罗特说:“连续不断的成功无形中会滋长傲慢和自满。”“我需要的是这样的职员,他热爱烽火硝烟的战场,愿意并敢于面对障碍和困境。”“从事没有做过的事,比起已做过的事,可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

失败,说到底只是一种为迎接新挑战而付出的学费。

《人生舞台巅峰的人:美国商界的新星》作者伽费尔德说:失败,是一个沉重的、意味着无望结局的字眼。有高度成就的人,很少使用“失败”这个词。他们宁愿用“搞乱”、“弄糟”、“挫折”等来代替。

尽量全面权衡可能发生的事,将有助你避开灾祸。

发展你的系统承受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哈伊特说:“对失败的判断,有时是综合性的,是从家庭、朋友和业余癖好间取得综合平衡后,才可以得出的结论。”能支撑你整个精神生活的冒险或工作是不可能存在的。

纽约组织心理学家莫因伯格曾说:“过分依赖于一项事业,你将成为一块化石。我认识一位未被雇用的国家行政人员,他深陷于烦恼中。当我问起他的打算时,他说找不着工作。”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太依赖一项工作的缘故。

休斯敦大学教授马特森开了一门课。学生们戏谑地称之为“失败101”。马特森让他的学生设计乳白色板条制的产品模型:仓鼠的热浴缸,可在飓风中放飞的风筝。

这些主意似乎是荒谬的。马特森的学生在设计中遇到过一连串的失败。结果如何?学生们觉得,无论失败了,还是终于成功了,他们敢于自如地尝试任何事了。大多数学生在找到合适的职业以前,至少经历过5次的失败。但他们不是把失败作为最后的一颗子弹。马特森说:“他们学会了把子弹重新上膛,时刻准备再次射击。”

如果有人经历的失败足以葬送一个为之奋斗的事业的话,那么,塞奥·捷曼正是战胜的人。

1984年,可口可乐公司授权他扭转同百事可乐公司竞争引起销售下跌的不利局面。捷曼的策略是改变可口可乐的配方,以“新可乐”商标面世,并对此大肆宣传。然而,却没能保住旧可乐的市场。他的错误,从某种程度上讲要归咎于他的自负。

“新可乐”是自美国闻名的Edsel汽车市场失利以来损失最严重的新产品。仅79天,旧配方的可口可乐又回到了超级市场的货架上。一年后,受挫的捷曼离开了可口可乐公司。

失败,以及由此带来的中伤、蒙耻、破灭感,也许并不像想象的那般坏。仅7年后,捷曼又杀回可口可乐公司。

捷曼正是一位有勇气面对解雇、降职,以及某种程度的失败,最后又能东山再起的人。

当今商界变幻莫测,偶尔的失利难以避免,我们必须有勇气应付面临的一切。哈佛商学院的约翰·考科教授说:“我可以想象的出,20年前董事会在讨论一个高级职位的候选人时,有人会说:‘这个人32岁时就遭受过极大的失败。’其他人会说:‘是的,这不是个好兆头。’但是今天,同一组董事会却会说:‘让人担心的是这个人还未曾经历过失败。’”

比尔·盖茨在微软公司经常冒着失败的危险,他喜欢雇用犯过错误的人。“失败表明他们肯冒险,”他说,“人们对待错误的方式是他们应变的指示器。”

许多人生探索者都有这样一种认识:尝试任何事,只有敢于冒险,敢于失败,并从失败中领悟和学到某些知识、某些经验,才有可能抓住通往成功的机会。

所以,做事不要担心失败,失败是成功必交的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