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就这几招
22128100000104

第104章 承认并巧用缺点

日本川口寅三辅在他撰写的《发明学》中提出了一个观点:“善用缺点。”

台风常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把台风带来的雨水蓄积入水库,就可用来发电。因此,川口寅三辅强调说:“甚至可以认为,人类能取得多大的成就与能否巧用缺点有关。”

美国女专家波特夫人曾请一个心理学家和一个社会学家对其手下进行智力调查。社会学家向她汇报说:“你这儿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线性思考的人,一种是系统思考的人。”线性思考的人直来直去,领导叫干什么就干什么;系统思考的人能够全面看问题,很快就能抓住问题的要害,决定自己的行动。心理学家向她汇报说:“你手下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热情的人,一种是吹毛求疵的人。”

波特夫人一综合,作出了这样的人事安排:线性思维又热情的人,去做技术培训教师,他一定会乐意教书;线性思维而又爱挑毛病的人,去当警察,他一定会爱管闲事;系统思维而又热情的人,请他当领导、顾问,他一定既高瞻远瞩又埋头苦干;系统思维而又爱挑毛病的人,请他去当工头,别人干得怎样,他会一目了然。这样就做到了各得其所,各展所短。在我们看来,直来直去,吹毛求疵也许都是缺点,但波特夫人却“善用”、“巧用”这些缺点,从而使她的管理系统化、科学化了。

当然,善用缺点的前提,是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克服胆怯,提高勇气,从而从容面对眼前的一切困难。

对于有缺点者,作为领导,作为朋友,也应该伸出温暖、友谊之手,使执迷不悟者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在这方面,日本电产公司经理永守重信采用的是“批评育才法”。

日本电产公司跻身日本“超优秀企业”行列,其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了人才。然而他们所采用的人才并不是通常所说的“一流人才”,而是三流或者四流人才。那么是用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把这些非一流的人才培养成一流的人才呢?简单说就是“批评育才法”。用永守重信的话说,就是对职工批评100次才表扬1次。

其实每个人的能力并没有多大差别,通常被称为“一流”的人,都是一些具备不服输、不甘落后精神的人,由于长期发扬这种精神,才变成了一流的人才。而所谓三流、四流的人,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丧失了这种精神而成了自甘落伍的人。而对这部分人的批评,目的就是要唤起他们已沉睡的奋发向上的热情,使他们鼓起干一番事业、成为有用之人的雄心壮志。

实践证明,永守重信的“批评育才法”达到了这一目的。永守重信主张,在公司内要形成一种气氛,挨批评的应该是优秀者,是有希望和可靠的人,也就是说是值得信赖的人。在他看来,这些人只要有被信任的感觉,能体验到优胜的喜悦并学会取胜的方法,就可以达到一流甚至超一流。

当然,对人的批评也是有条件的,而不是盲目的。这里有下列两个基本点。

①要彻底掌握被批评者的个性特点,也就是说首先要了解人。永守重信自己说过,即使是像我这种脾气的人,也绝不对新进来的职工乱加批评。首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对方的个人生活、思想意识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等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和了解,并慎重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批评方法最合适。

②要看被批评者值不值得批评。永守重信把职工分为两类:值得批评的和不值得批评的。前者指的是越批评越有进步的职工;后者则是再批评也不会有进步的人。在他看来,不值得批评的人,怎么教育也大都是毫无结果。一般来说,批评过一次以后,就很容易看出有无教育的价值。

对子自己身上的缺点,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去弥补,如果是别人身上的缺点呢?

对于身边那些有缺点的人,我们不能歧视他们,更不能排斥他们,我们一方面要帮助他们去改正自己的缺点,一方面要善于运用缺点,“只要用得好,缺点也是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