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事就这几招
22128100000102

第102章 行百里者半九十

古人说:“世上的事情都有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因此,有一分谨慎就有一分收获,有一分疏忽就有一分丢失。十分谨慎就完全成功;完全疏忽就会彻底失败。”可见,为人处世只在讲究一个谨慎用心。

许多人在办事时,开始比较谨慎,过不了多久,就松懈下来了;有的人对大事、难事比较谨慎,对小事、容易事就疏忽。生活中不是常常有因忽略小事而酿成大祸的惨痛教训吗?到了困难的事情面前一筹莫展,还不是在容易事前疏忽而导致的吗?因此,如果不想失败,就要十分谨慎。

俗话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指事物进展到尾声时切勿疏忽大意,以防前功尽弃。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过这样反面的教训。

战国时,秦国国富民强,气势最盛。秦武王以为从此可高枕无忧,便以骄色示人。一谋士见势不妙,便进言提醒武王道:“诗曰,‘行百里者半九十’,指的是坚持到最后关头的困难。今天的霸业是否能成,还得看各方诸侯是否出力,然而王现在就沾沾自喜,以骄色示人,而忽视图霸的准备,若让他国知道了,受诸侯攻击的恐怕非楚而秦了。”

秦武王虽精于政治,其霸业也只维系了短短的4年,因为他没有听进谋士的忠言。

在施政方面,真正做到善始善终、居安思危的,要数唐太宗李世民了。

太宗常对左右说:“治国之心犹如治病。病人希望尽快痊愈,求医心切。如果病人能认真听从医生的嘱咐,配合治疗,病就痊愈得快。反之,恐怕就要使病情恶化,甚至丧命。治国也是同理,要想保持天下安定,就得事事谨慎,若在关键时候有疏忽,必招亡国之祸。”

“现在天下的安全置于我一人肩上,因此,我要慎重、警惕,即使歌功颂德,我还需检点自己的言行,加紧努力。但是,只靠我一人是难有作为的,希望你们能做我的耳目,发现我有所失,请直言无妨,君臣之间如有疑惑而不说,对治国是极其有害的。”

唐太宗如此开明,才引出善谏的魏征,以这种态度施政,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要想万事顺利,就要顺风满帆,不掉以轻心,以“安全驾驶”的姿势去把持最后关头。

很多人在做事时,刚开始很认真,小心翼翼地尽心尽力,随着事情的发展步入正轨,他就开始放松起来,不再那么负责了,更别提小心谨慎了,往往在这个时候,粗心大意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为了避免出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情况,做事时大家要善始善终、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