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人的智慧
22103600000005

第5章 心者,道之主宰也:心态决定命运(2)

发挥理智作用,克服感情用事,要时时自警自策,处处用大局大利制约小我私利。鸦片战争中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就是这样,他为了抑制自己爱发怒的毛病,就在自己书房的墙上挂起写有“制怒”的匾额,时刻提醒自己,不使因怒坏事。在电影《林则徐》中便有这样一个镜头:当林则徐审问洋人颠地对获悉:粤海监督豫坤竟和洋人内外勾结,破坏禁烟,顿时大怒,把手中的茶杯摔了个粉碎。正当此时,他抬头看到了写着“制怒”的匾额,立即冷静下来,第二天,豫坤到府,他照常接待,不露声色,使豫坤乖乖地交出了修建虎门炮台的银两。林则俆挂在墙上的匾额,对他是帮了大忙的。我想,把它借了来,挂在我们的心中,或找了来,置于座右,也来一个遇“怒”则“制”,同样是会大获裨益的。

此外,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爱发怒的人,多是性情比较急躁的人。所以,克服感情用事,尤其是要做到“制怒”,就一定得克服急躁情绪。据说从前有个非常孝敬父母的判官,最恨不孝的犯人,判罪也特别重。一天,有两个人捆了一个嘴里塞了东西的年轻人来见判宫?说这是个不孝之子,因为他打骂亲娘,才把他捆住并塞了嘴巴。判官一听是个不孝之子,立时冒起怒火,吩咐衙役重打他50大板。这时,一位老太婆进来哭诉道:刚才两个强盗把我儿子捆走了……原来,判官打的正是她的儿子。由于性情爱怒,打了好人,跑了坏人,造成了错案冤案。你看,性子急就爱发怒,发了怒就坏了事。看起来,要制“怒”,还得先从“制急”入手,不急了,也就不大易怒了。今天想不通,睡一觉,明天再想,也许就不会动起肝火来。

遇到叫人生气的事发怒,虽然不好,无益,但总还是可以使人理解;“将军一怒为红颜”,虽然错误,也勉强算有个缘由。而有的人发怒却不然,他们发得叫人摸不着头脑,或者说毫无道理,甚至是本该怒己的,他却怒向别人,向别人瞪起了眼睛。有那么一位青年工人,平时吊儿郎当,生产马马虎虎,到了年终评奖时,大家不评他。这时,他不是责怪自己,决心悔改,却同领导和群众大发雷霆,说什么明年还要多背几次“铺板”。更有甚者,“怒从心头起,恶从胆边生”,为芝麻绿豆小事,怒得不亦乐乎,甚至吵吵闹闹,大打出手,直至伤人害命,违法犯罪。这就更是小不忍则招大祸。有个寓言说:一个豚鱼游到桥下,脑袋撞到桥柱上,它不怪自己不看路,却发了怒,气得鼓起肚子,漂上水面。结果被老鹰抓走而进了鹰腹。它就怒得叫人莫名其妙,很不值得。苏东坡借这条鱼议论说:“尝悼世之人有妄怒以招悔”者,“不知罪己”,却“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不该发怒而发怒,自己倒霉,何苦呢?

那么,是不是任何人都绝对不该发怒,任何情况下都要象一尊木雕泥塑笑眯眯的观士音呢?那也不然,正当的怒,义愤填鹰的怒,应当说,是一种可贵的感情;刘基说;“凡与敌战,须激励士卒,使忿怒而后出战,法曰:杀敌者,怒也。”这都是怒到了点子上。然而,即使正义的、正当的“怒”,同样要服从理智的安排,而依然不能以感情代替理智。单靠怒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匹夫见辱,拔刀而起,挺身而斗”,结果呢?可能是吃了更大的亏;“骂贼而死”,不如想点办法克敌制胜。

做人要宠辱不惊

“宠辱不惊”,意即得荣受宠和受侮遭辱都不感到惊异。这里的“宠”,生发开去,也可理解为得志的时候;“辱”,则可理解为落魄的时候。

有一种人,一当得荣受宠,便得意忘形。在《晏子春秋》中,有一故事;晏子是齐国的宰相,有一天他坐着马车外出,经过闹市。马夫的妻予立在路旁家门口,看见自己的丈夫高高地坐在驷马大车上,神气活现地挥着马鞭,洋洋得意地吆喝着。等马夫回到家里,妻子打起了包袱,要同他离婚。马夫慌了,忙问原因。妻子说:“晏子虽然身长不到6尺,乃是一国堂堂宰相,名闻诸侯。今天我看他坐在马车上,低头沉思,态度谦虚;而你呢,虽然身长8尺,不过一个马夫,看你赶年时那副神气和派头!我不愿跟一个自以为是的人过日子。挣马夫听了很惭愧,以后每次赶车,都十分检点自己的言行。

晏子身为宰相,实属“大宠”,然却谦虚谨慎,宠而不惊,车夫只是“小宠”,却不知轻重,当然要被他妻子责怪!

天宝元年,李白来到京城赶考。他听说考官是太师杨国忠,监官是太尉高力士,二人皆爱财之辈,倘不送礼,纵有天大的本事也得落第。李白偏偏一文不送。

考试那天,李白一挥而就,交了头卷。杨国忠一看卷头上李白的名字,提笔就批:“这样的书生,只好与我磨墨。”高力士说:“磨墨算抬举了,只配给我脱靴,”便将李白推出考场。

一年后的一天,有个番使来唐朝递交国书,上面全足一些密密麻麻的鸟兽图形。唐玄宗命杨国忠开读,杨国忠如见天书,哪里识得半个?满朝文武,亦无一人能辨认。唐玄宗勃然大怒:“枉有你们这班文武,竟无一个饱学之士,为我分忧。这书认不得,如何发落番使?限三日之、内,若无人认得,文武官员一律停发傣禄;六月无人认得,一概免官;九日无人认得,统统问罪。”

后来:有人推荐李白,他走上金殿,接过番书,一目十行,然后冷笑说:“番国要大唐割让高丽176城,否则就要起兵杀来。”玄宗一听,急问文武百官有何良策?群臣面面相觑,吓得一个个目瞪口呆。无奈,玄宗转向李白。李白说:“这有何难,明日我面答番书,令番国拱手来降。”玄宗大喜,拜李白为翰林学士,赐宴宫中。

第二天,唐玄宗宣李白上殿,李白见杨国忠、高力士站在两班文武之首,便对唐玄宗说:“臣去年应考,被杨太师批落,被高太尉赶出,今见二人甲班,臣神气不旺。请万岁吩咐杨国忠给臣磨墨,高力士与臣脱靴,臣方能口代天言,不辱君命。”唐玄宗用人心急,顾不得许多,就依言传旨。杨国忠气得半死,忍气磨墨,然后捧砚侍立。骄横的高力士强吞怒火,双手脱靴,捧着晚在一旁。

李白这才舒了一口气,写了一封陈述利害的诏书,番使听了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叩头谢罪。

李白受辱不惊,最后得以雪耻。后来,李白还受宠一时,但是,他却主动向玄宗上书,要求离去。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剐:》诗中写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正表达了他平生蔑视权贵的思想。

这里,以画家刘海粟的对联做为本篇的结尾: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落花开,

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做一个心胸开阔的人

心胸,又叫器量,人在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要注重心性的调养。小人悲戚戚,君子坦荡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可谓是修养的至高境界。往往一个强者的倒下,不是死在敌人的手中,而是败于自己不能战胜自己。尤其是心胸狭窄之人,更需警戒。如果一个人不能有比较开阔的眼界,不能心平气和地看问题,他就会陷入某种心结,而这种内心的小心眼,会促使一个人至于欲火攻心。所以,古人才有“宰相肚里能撑船”之劝喻。的确,心胸的狭窄,往往会导人于促狭昏暗之中,摆脱不了某种其实并无所谓的事物的纠缠。这样会使你整天消耗在无益的小事情上,郁郁而不可终日。其实,反过来,为他人想一想,为他物想一想,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他物,便是什么事也不会干忧你了。

李斯,战国时楚国上蔡人,年少时做过郡小吏,后与韩非一同从苟卿学“帝王之术”,学成,西入秦,初为吕不韦的舍人,后任为郎中,说秦王政,拜为客卿,秦王并天下,以李斯为丞相,李斯在帮助秦王政统一中国的事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他入秦不久,就曾指出秦国当时已经有条件“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

秦国为了强国,曾任用了很多非本国的能人,秦国内部的本土贵族集团,曾屡屡掀起逐客浪潮,他们心胸狭窄,过分看重私利而不顾国家的利害。恰巧,在秦王政十年,韩国为了使秦消耗国力,不能对韩国用兵,遣使劝秦大兴水利。当此事被发觉后,秦王接受了宗室大臣的建议,下令逐客。李斯也在被逐之列。于是上书劝谏。

“过去穆公访求贤才,西边从戎族那里选拔了由余,东面从楚国的宛县得到了百里奚,从宋国迎来了蹇叔,从晋国请来了丕豹的公孙支。这五个人,不出生在泰国,可是穆公重用他们,因而吞并了十几个小国,于是称霸西戎。孝公采用商鞅变法的主张,移风易俗,百姓因此兴旺富足,国家因此繁荣富强,百姓都乐意为国出力,各国都对秦国亲善归服,战胜了楚魏的军队,占领了上千里的土地,使得国家至今还保持安定强盛。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攻取了川一带,向西并吞了巴、蜀,向北收得了上郡,向南夺取了汉中,拿下了广大夷族地区,控制着楚国的鄢、郢,向东占据了成皋的天险,取得了大片肥沃的土地,从而拆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面向西方奉事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罢黜穰侯,放逐华阳君加强王室的权力,限制豪门贵族,蚕食各国疆土,帮助泰国完成了帝王的基业。这四位君主,都是凭借着客人的功劳。从这些事例看来,客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当时四位君主拒绝客籍人不肯接纳,疏远人才不肯任用,那就使国家不会收到富足的效果,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名声了。

“如今陛下弄来了昆山的宝玉,有了随侯珠、和氏壁,悬挂着如明月的珍珠,佩带着太阿宝剑。乘着名叫纤离的骏马,竖立着作翠懈作装饰的彩旗,安放着鳄鱼皮蒙的大鼓。这几件宝物,秦国一种也不能出产,可是陛下却非常喜爱它们,这是为什么呢?一定要秦国土生土长的才以能用,那么,夜光的珍珠不该装饰朝廷,犀角象牙的器具不该做玩赏的东西,郑卫两国的美女不该住满后宫,骏马良驹不该关满外面的马栏,江南地区的铜、锡不该用作器物,西蜀一带的丹青,不该用作彩饰。凡是装饰后宫、充满廷堂、娱乐心意、悦人耳目的东西,一定要生产在秦国的才可用,那么,嵌着宛珠的簪子,镶着小珠的耳环,东阿丝绸的衣服,锦乡的边饰,就不该进呈到您的面前。还有那些打扮时兴、姿态优雅、妖艳苗条的赵国姑娘就不该站立在您的身边,敲打着瓦钵、弹着竹筝,拍着大腿,哇哇地歌唱呼喊,让耳目感到快乐,这才真是秦国的音乐。郑国、卫国的民间歌曲,舜的韶虞,周的武象,这些都是外国的音乐,如今抛弃敲打瓦器而欣赏郑卫的音乐,撤走竹筝而选择韶虞的乐曲,这样做是为什么呢?为了眼前的称心快意、适合观赏罢了。如今用人卸不肯这样做。不问适宜不适宜,不论正确不正确。

“我听说,土地广的粮食就丰富,国家大的人口就众多,武器精良,兵士就勇敢。因此,泰山不拒绝土壤,所以能够形成它的高大;河海不挑剔细流,所以能够形成它的深广;帝王不排斥百姓,所以能够兴在他的道德事业。因此说地不分东西南北,民不分本国外籍,能够四季都富庶美好,鬼神都来保佑。这是五帝、三王无敌于天下的根本原因。如今您却抛弃百姓去资助敌国,驱逐客籍人去辅助诸侯成就功业。这就使得天下有才能的人都退缩畏惧,不敢向西,停住脚步,不进入秦。这种做法就叫做给敌寇武器,送给强盗粮食啊。”

“物资不出产在秦国,其中值得珍贵的很多;贤士不出生在秦国,其中愿意给秦国效忠的不少。如今驱逐客籍人去帮助敌国,损害百姓去增加对手的力量,使得内部空虚,树立仇怨,想求得国家没有危险,是办不到的啊!”

秦王念了李斯的书信,便撤销逐客的命令,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古人说:量宽富厚,器小禄薄,如何做到心胸豁达呢?小窗幽记中列举了一个人“无远视、无卓见、无气节、无笃实、无文雅”的原因,引录于此:“多躁者,必无沉潜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笃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慎而戒之,戒躁,戒畏、戒欲、戒言、戒勇,是为策略,也就会达到“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