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便秘腹泻痔患者的饮食
22099200000016

第16章 便秘患者的预防

因为粪便主要是由消化后的食物构成的,所以通过饮食调节来防治大便秘结是简单易行的方法。

一、基本预防措施

1.首先,要注意饮食的量,只有足够的量,才足以刺激肠蠕动,使粪便正常通行和排出体外。特别是早饭要吃饱。其次要注意饮食的质,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吃些粗粮和杂粮,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增加对肠管的刺激量,利于大便运行。副食要注意多食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正常人每千克体重需要90~100毫克纤维素来维持正常排便。可多食油菜、韭菜、芹菜、番芋等。因为纤维素不易被消化吸收,残渣量多,可增加肠管内的容积,提高肠管内压力,增加肠蠕动,有利于排便。还有就是要多喝水,特别是重体力劳动者,因出汗多,呼吸快,水分消耗多,肠管内水分必然被大量吸收,所以要预防大便干燥就得多喝水。早饭前或起床后喝一杯水有轻度的通便作用。足量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的通过。另外,可有意多食含脂肪多的食品,如核桃仁、花生米、芝麻、菜子油、花生油等,它们都有良好的通便作用。还可以早晚以手掌按摩下腹部,沿正反方向各揉50~100次,促进肠道运动。

2.食疗法预防便秘

(1)红薯粥:将红薯半斤洗净,连皮切成小块,粳米100~150克,加水适量煮粥,待粥成时,加白糖适量再煮二三沸即可。

(2)紫苏麻仁粥:取紫苏子、麻子仁各10~15克,捣烂如泥,加水慢研,滤汁去渣,再用粳米100克煮为稀粥食用。老年或产后服用较为适宜。

(3)柏子仁粥:柏子仁10~15克,去皮捣烂,加粳米50~100克,水适量,煮粥。待粥成后,加入蜂蜜适量,再稍煮一二沸即可。

(4)郁李仁粥:郁李仁10~15克,粳米100克,将郁李仁捣烂煎汁去渣,加粳米煮粥,清晨或早晚分服,

(5)菠菜粥:鲜菠菜、大米各50克,大米水煮成粥后加菠菜至熟,喝粥,用于胃肠积热证。

(6)冰糖炖香蕉:香蕉1~2只,去皮,加冰糖适量,隔水炖服,每日1~2次,连服数日。适用痔疮便秘、滴血等疾患。

(7)冰糖杏仁糊:南杏仁15克,北杏仁3克,清水泡软去皮。大米50克,清水泡软,与杏仁一起捣烂,加清水及冰糖适量煮成稠糊服食。适用于老年人肠燥便秘。

3.情志调养异常的情志变化引起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是导致便秘的主要原因之一。已患便秘之后,不良的情绪又会加重病情,或诱发便秘并影响便秘的治疗效果。因此,在便秘的治疗和调养过程中,应注意情志调养的作用。情志调养的原则是:保持心情舒畅,制郁怒,避免思虑太多。乐观的情绪能使气机通畅,气血调和,阴平阳秘,有益于健康。调畅情志有很多方法,比如漫游山水之间,登高远眺,会使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音乐歌舞也有不同的感化人的神情作用,可多多徜徉在音乐的殿堂中陶冶一下情操;其他如听琴赏月、养鱼、垂钓等,也是不错的消遣方式。4.规律排便正常排便有其规律性,一般是早晨早饭后,也有习惯于其他时间的。要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这样就能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5.积极锻炼身体俗话说:活动活动,大便自通。散步,跑步,做深呼吸运动,打太极拳,转腰抬腿,参加文体活动和体力劳动等都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加,隔肌、腹肌、肛门肌得到锻炼,提高排便动力,预防便秘。经常劳动的农村老年人很少便秘,而懒于活动、养尊处优的城市老年人便秘者较多,正说明了这个道理。

二、老年人预防便秘措施

老年人便秘是由于人老气衰,体质虚弱,肠道功能下降,肠黏液减少,肠蠕动缓慢,致使粪便在结肠滞留时间长而引起的。一旦发生便秘,往往容易引起头晕、恶心、乏力、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如坚持按以下方法去做,就可防止便秘和保持排便畅通。

1.坚持参加锻炼对60岁以上老人进行的运动与排便关系问卷调查发现,年老体弱、极少行走。者便秘占40%,而坚持锻炼的老人便秘仅占2%。因此老年人应多锻炼,参加力所能及的-运动,如散步、走路,或每日双手按摩腹部肌肉数次,以增强胃肠运动能力;长期卧床患者,予勤翻身,环形按摩腹部或热敷均可。卧床患者如身体允许;可在床上进行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如收腹抬腿屈伸、仰卧起坐及提肛收腹等运动,或顾时针方向腹部按摩,早晚各20~30次。待病情好转后早日下床活动。因为全身运动尤其是腹部运动有助于增加肠蠕动,促进排便。

2.养成每天定时或随时排便的习惯匣欲到来,若不及时排出,久而久之,直肠对这种压力的敏感性就会降低。练习每晨排便一次,即使无便意,亦可稍等,以形成条件反射,同时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及选择坐式便器。

3.早晚坚持各做一次扭腰运动反复转动,每次做5~10分钟,即可促使肠道蠕动加快,起到排便怍用。

4.合理饮食饮食与便秘关系密切,据凋查,凡每日进食适量粗纤维(蔬菜和水果)者不便秘。因此,老人应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谷类、豆类等:多饮水,每天至少2000亳升,并适当喝些淡盐水或蜂蜜水,尤其是每日晨起或饭前饮一杯温开水,可有效预防便秘。因为水分能增加肠内容物,刺激胃肠蠕动,并使大便软化,同时反射性引起排便。此外,应食用一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黑芝麻、蜂蜜、香蕉等。少吃或不吃麻辣、酸咸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和豆制品以及细软流质类食物,促使大便变软而易于排出。

5.热水坐浴可有效地促进肠蠕动。

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防便秘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吸氧、病情观察以及卧床休息、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对疾病的恢复有影响外,大便是否通畅也直接影响着病情,处理不当甚至可危及生命。所以,早期预防便秘,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十分重要。常用预防措施如下:

1.让患者多进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及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因高纤维素膳食与水果的果胶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应根据病情食用,早期预防为宜。

2.指导患者逐渐适应床上使用便盆,解除污染床铺的思想顾虑,协助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应从入院的当天起常规口服些缓泻剂,对两日无大便的患者要主动处理,可使用小剂量甘油或等渗盐水灌肠。必要时用手指取出大便,以保持大匣通畅,预防便秘产生,而不应等到出现便秘后再用药,以防造成不良后果:

四、骨折患者预防便秘措施

1.心理指导多与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床上排便;解释必须床上排便的原因;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排便有顾虑的患者可提供隐蔽的排便环境。

2.饮食指导食物中的纤维素能刺激肠运动,缩短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并增加粪便的体积;大部分多糖纤维可与水结合形成凝胶,限制水分吸收,从而使肠内容积增大而促进排便。因此在保证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的基础上,鼓励患者适当增加含纤维素多的水果和蔬菜,如芹菜,白菜、萝卜、红薯、香蕉、苹果等。少吃或不吃酸辣食物;对有便秘倾向的患者,可口服适量蜂蜜或每日晨喝一杯淡盐水。

3.加强床上运动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可协助患者床上运动,如上下肢屈伸、收腹抬腿、提肛收腹等,以牵拉腹部肌肉,同时可增强腹压,以促进肠蠕动。

4.腹部按摩腹部按摩能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方法为:双手重叠,在腹部依结肠行走方向,由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做环形按摩。指导患者或帮助患者每天按摩腹部1~2次,每次5~10分钟:按摩对由轻到重,稳而持续。

五、中风患者预防便秘措施

便秘是中风患者经常遇到的肠道问题,肠道不能顺利地排污去浊,同时肠道细菌分解产生的胺大量积聚,被吸收入血液,于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作用,从而严重影响中风患者大腑功能的恢复。因此,中风患者一定要预防便秘。

1.中风患者每日要定时排便。

2.进食要适量,饮食要容易消化,食用高纤维的软质饮食。

3.补充足量的水分。多数患者生活不能自理,饮水量少,造成体内津液不足,导致便秘,因此,应嘱患者多饮水,保持每日饮水在2000毫升以上。

4.指导患者进行腹部肌肉收缩功能锻炼,每日指导患者进行腹部环形按摩,一般早、晚进行顺时针、逆时针按摩各100次,可促进肠蠕动,有利于粪便排出。

5.如有便意后15分钟仍不能解出,可于肛门内塞甘油栓、肥皂栓、开塞露等。

6.经上述处理仍不能排便者,可给0.1%的肥皂水灌肠,也可用大泻液治疗,方剂是大黄2克,番泻叶4克,加沸水200~300毫升浸泡20分钟后去渣饮水,隔日1次,此法作用柔和,方便安全。

六、小儿预防便秘措施

1.注意增加水分的摄入,让小儿养成喝水的习惯。

2.训练小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选择一个较固定的时间让其排便,最容易建立规律。3个月以上的婴儿即可开始训练,清晨喂奶后或晚上喂奶后即让小儿排便,连续按时执行半个月至、1个月即可养成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习惯养成后不要随意改变时间。

3.母乳喂养的婴儿较少发生便秘,如果发生,可添加润肠辅食,如加糖的菜汁或鲜榨的橘汁、番茄汁等,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或煮熟的水果泥。

4.保证小儿每天有足够的体育运动。家长应训练小儿(3岁以上),每天对其腹部做旋转按摩运动以刺激肠蠕动。

5.人工喂养儿较易便秘,如果发生,可进行如下调理:

(1)将牛乳加糖增加到8%。

(2)换用含双歧杆菌增殖因子或双歧杆菌的奶粉可调节小儿的胃肠蠕动。

(3)添加辅食时,小于3个月的小儿可加喂番茄汁、橘汁及其他果汁。4~8个月可加菜泥、水果、稀粥类辅食。9~12个月可加较粗的谷类食物。1岁以上小儿可多吃粗粮、胡萝卜、蔬菜及琼脂果冻等。

七、妊娠期妇女预防便秘措施

1.孕妇应坚持适量的户外运动,并坚持做一些家务劳动。

2.饮食不要过于精细,而应多吃水果、蔬菜。

3.主食以标准米、全麦面、玉米、小米为主,轮换着吃。

4.养成每天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并按时大便的习惯。

若能做到这些,绝大多数孕妇不会发生便秘,万一发生便秘则可服用缓泻剂,如液状石蜡20~30毫升,睡前服用;或从肛门使用开塞露一个。需注意的是孕妇不能用硫酸镁、大黄、芒硝等泻剂,也不能灌肠,以免引起流产。应增加活动,以改善饮食,预防便秘为主,不能依赖药物,以免影响消比吸收,导致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