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便秘腹泻痔患者的饮食
22099200000010

第10章 便秘饮食选择与药膳指南(1)

饮食选择原则便秘患者的饮食选择非常重要,也很复杂,现将其基本原则概括为:①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粗粮、海带、豆类、芝麻等。②多食产气食物,如生葱、生黄瓜、萝卜等,利用其在肠道中发酵增加肠蠕动。③多饮水,适当进食含脂肪食物(如瓜子仁、杏仁、核桃等)和蜂蜜,以保持肠道中粪便的水分,增加肠蠕动,使大便变软。

药膳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日常生活中如果能调节搭配好饮食,可以很好地预防便秘;发生便秘时做几道合适的药膳服用,也可起到治疗作用:根据便秘的不同证型,列举以下药膳方,供患者参考选用。

便秘患者要多吃滑肠通便的食物,如:

(1)菠菜:又名菠棱菜、赤根菜,甘凉而滑,有下气调中、养血润肠之作用,对慢性便秘者有一定的调治作用。

(2)甘薯叶:甘润滑泄,有通便之功。以其鲜品100克,水煎服,或用油盐炒熟当菜吃,均能通便。

(3)莜麦:性质寒凉且不易消化,多食易伤胃,凡脾胃虚寒而消化不良者忌多食。

(4)燕麦:有滑肠和下行之力,可引起缓泻。

(5)花生:性质甘润,含丰富脂肪,有下行滑肠之力:大便干结生食,或煮熟食均可。炒食其通便力较差,且有香燥之嫌。

(6)芝麻:多油质润,有滑肠通便之功,还有补虚扶正、延年益寿作用,故本品特别适用于年老体虚便秘者食用。长期服用可预防便秘。

(7)黄瓜:性质寒凉,有清热下气之力,但多食易伤阳气。

(8)冬瓜:性偏寒凉,有清热下行之力,多食可影响脾胃之阳,胃虚寒者不宜多食。

(9)丝瓜:性质偏凉,有滑肠致泻作用,但多食、久食可损及脾胃纳运功能,凡脾胃功能弱者不宜多食。

(10)番瓜:又名饭瓜,性温,味甘,有补中养胃之功:含多量糖分和纤维素,有通大便作用。

(11)黑木耳:又名木耳、云耳,性平,味甘,有补气生血之作用。其性滑利,还有润肠通便之功。年老、气血不足便秘者,常食木耳大有裨益。

(12)绿豆芽:性质寒凉,有清利之力,有利于排便。但易伤脾胃之阳,且不易消化,故脾胃阳气不足者不宜多食。

(13)油菜:性凉滑润,有通便之作用;便秘者宜…而便溏、腹泻者忌食。

(14)大白菜:性质偏凉,有滑泄清利之力,便秘者食之宜。因其偏于寒凉,多食或生食可损伤胃气,加重虚寒症状,故脾胃阳气不足者不宜多食。

(15)小白菜:又名油白菜、菘菜,性子,味甘,有清热、通利肠胃的功能。它含有较多的粗纤维,食后可增加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消化,具有防止便秘的特殊效果。

(16)卷心菜:又名包心菜,因其叶能卷心而得名。性平,味甘,有益脾胃、滑肠道之作用,有利于缓解便秘。卷心菜比大白菜含的粗纤维多且粗糙,质硬,消化功能差的人不宜食用。

(17)茼蒿:又名蒿菜、蓬蒿,性平,味辛而甘,可消食开胃、滑肠通便,但多食令人气满,故有腹胀不适者不宜食。

(18)芫荽:又名香菜、香荽,性微温,味辛,有消食下气之作用,其所含的香精油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速胃肠的蠕动,有利于通便。

(19)蕹菜:又名蓊菜、瓮菜,因其梗中心是空的,二故又名空心菜。性寒,味甘,有清胃肠热、润肠通便之功,可用于便秘的辅助治疗,常食之,可预防便秘的发生。

(20)莴笋:性质寒凉,有清泄之力,多食可伤脾胃之阳。阳虚者不宜多食,脾胃虽健亦不可过食,过则损脾伤胃。

(21)茭白:性质寒凉,有滑泄之力,大便秘结者可食之。凡脾胃虚寒者忌食。

(22)萝卜:性质偏凉,有行气消张之力,有利于肠道通利。

(23)甘蔗:性质寒凉,有下气之力,多食可通便,加重腹泻,故有腹泻者忌食。

(24)竹笋:性寒,味甘,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促进肠道的蠕动,防止便秘的发生。另外,竹笋含较多的难溶性草酸钙,凡尿路或胆道结石者不宜多食。

(25)茄子:性凉,味甘,有滑利之性,可宽肠利气,通导大便。

(26)荸荠:有消积化食之力,但其性质寒凉,空腹时不宜多食,虚寒胃病食之无益,如《随息居饮食谱》言:“中气虚寒者忌之。”

(27)胭脂菜:味酸性寒,有滑肠缓泻之功,可用于便秘的治疗,常食可保持大便通畅。

(28)香蕉:性质寒凉,有润肠通便之力,常食可保持大便通畅。有大便秘结时,于空腹食香蕉4枚,多可通便。

(29)梨:性凉,味甘微酸,有生津止渴、润燥、止咳之功效,对津亏便秘有辅助治疗作用。

(30)松子:性子,味甘,富含油脂,有补养和润肠通便之时,对病后体虚者、老人、产妇便秘,尤为适宜。

(31)西瓜:性寒,味甘,清热消暑、生津止渴,因瓜内粗纤维多,故还有通大便作用。吃西瓜后,大便量多,并带有瓜瓤颜色,这即是瓜内粗纤维多的缘故。

(32)蘑菇:性质寒凉,有润肠通便之力,且具滋补之性,尤其适用于老年、体弱等患者。

另外药膳在我国有几千年的历史。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日常生活中如果能调节搭配好饮食,可以很好地预防便秘;发生便秘时做几道合适的药膳服用,也可起到治疗作用:根据便秘的不同证型,列举以下药膳方,供患者参考选用。

一、实秘

1.肠胃积热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腹中胀满,疼痛拒按,身热面赤,口干口臭,口舌生疮,心烦不寐,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干,脉滑数。

施膳原则:泄热通便。

用膳宜忌:多食含粗纤维的粗粮、蔬菜、水果、凉淡盐开水、蜂蜜、植物油;常吃芹菜、青菜、萝卜、黄瓜、香蕉、梨、荸荠、甘蔗、蒲公英、银花、火麻仁、番泻叶、芒硝、决明子、百合等寒凉食物及药物。忌食辛辣、浓茶、咖啡、白酒。

药膳良方

(1)萝卜朴硝饮

组成:鲜萝卜2500克,净朴硝15克。

制法:鲜萝卜切片,取500克与净朴硝一起加水2500毫升同煮,萝卜烂捞出,余汤再加入萝卜500克,煮烂捞出:如此连煮5次,得萝卜汁1000毫升。

吃法:分3次温服,1日服完。

功效:清热行气,软坚通便。

注意事项:朴硝中医为治疗里热燥结之要药,虚性便秘及老年体弱者忌用。

(2)决明子茶

组成:决明子500克。

制法:将决明子洗净,晒干或烘干,入锅,置火上炒至微有香气,取出,放凉,瓶装备用。

吃法:每次取炒决明子30克,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一般可冲泡3~5次。或用水煎沸代茶饮。

功效:清照明目,泻热通便。主治热积型便秘,对合并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急性结膜炎者尤为适宜。

(3)番泻叶茶

组成:番泻叶5~10克,白糖适量。

制法:用沸水冲泡后代茶饮用。

吃法:代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

功效:泻热导滞,行水消胀。

(4)内金元明散

组成:鸡内金、元明粉各30克。

制法:将鸡内金烘干或晒干,研成细粉,与元明粉混合均匀,装瓶备用。

吃法:每次3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功效:清热通便,消石排石。主治热积型便秘,对合并有泌尿系结石者尤为适宜。

注意事项:元明粉苦咸大寒,胃病者慎用,年老体弱者忌用。

(5)白糖煮葛粉

组成:葛根粉30~50克,白砂糖适量。

制法:将葛根粉加水适量,调成糊状,放入锅中,用小火煮成稠糊状,趁热调入白砂糖,待糖溶化即成。

吃法:当点心,随意食用,当日吃完。

功效:清热通便,解酒除烦。主治热积型便秘,对合并醉酒、酒精性肝硬化、胃火牙痛、口疮、咽痛等症者尤为适宜。

(6)生地黄粥

组成:生地黄汁50毫升,粳米100克,蜂蜜30克。

制法:新鲜生地黄洗净后切段榨汁,或用于地黄煎汁。先用粳米加水煮粥,沸后加入地黄汁和蜂蜜,煮成稀粥。

吃法:日服1~2次。

功效:清热生津,润肠通便。

2.肝郁气滞

主要症状: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出不爽,肠鸣矢气,腹胀甚则腹中胀痛,胸肋满闷,精神抑郁,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施膳原则:顺气行滞通便。

用膳宜忌:宜食清淡滑润、顺气行气之品,如萝卜、莱菔子、苏子、杏仁、木香、降香、火麻仁、郁李仁、槟榔等;忌食滋腻产气的事物。

药膳良方

(1)三子通便茶

组成:苏子15克,莱菔子20克,牵牛子10克。

制法:将以上三味药,放入有盖杯中,用沸水冲泡。

吃法:频频饮用,一般冲泡3~5次。

功效:行气消积,润肠通便。

注意事项:年老体弱者慎用。

(2)糯米粥

组成:糯米100克,槟榔(炮,捣末)15克,郁李仁(去皮,研为膏)15克,火麻仁15克。

制法:先以水研火麻仁滤取汁,再入糯米煮作粥,将熟时人槟榔、郁李仁搅匀。

吃法:早晚分食。

功效:行气散结,润肠通便。

(3)麻仁茴香汤

组成:大茴香7个,火麻仁15克,生葱白7根。

制法:将以上三味共研烂,加水煎20分钟,略沉淀,取上面清汤喝。

吃法:上下午分饮。

功效:行气润肠通便。

3.阴寒积滞

主要症状: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腹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施膳原则: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用膳宜忌:宜食核桃仁、麦麸、荞麦、肉苁蓉、羊肉、羊肾、狗肉、韭菜、牛乳等温阳散寒的食物与药物;忌食浓茶及生冷、寒凉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