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每天读一点佛教常识
21993000000024

第24章 佛教的持物与法器(5)

在法器中,衣祴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在举行法会的时候,用来盛放散花所用的供养佛、菩萨的器物就被称为“衣祴”,也被称为华筥、花笼、华盛、华箧等,是佛教中的一种法器。

衣祴呈浅皿状,有很多种类,有的是竹编的,有的是金属网的,有的是在金属薄板上有花纹透雕的,还有的是木制的以及纸胎涂漆制成的。

在法器中,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磬原本并非法器,最早主要用于先民的乐舞活动,后来,它就与编钟一样,被历代的上层统治者用于配合征战和祭祀等各种活动的雅乐中,后来逐渐被佛教用来召集僧众。

磬一般是用铜铁铸成的,是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钵状物,既可以在念经的时候作为打击乐器使用,也可以用它来召集寺里的僧人。

在法器中,钟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钟是指悬挂在佛寺里面的钟,在佛教中,经常把钟作为报时、集合、报警的信号。

在佛教丛林寺院中,钟是号令的法器,因发出的号令不同,钟声也有所不同。在清晨,钟声一般是先急后缓,用来警醒大众,长夜已过,不要再继续沉睡。夜晚的钟声,一般是先缓后急,提醒大众觉昏恶,远离昏昧。所以,在丛林寺院中,一天的作息时间,都是以钟声开始,又以钟声停止的。

在法器中,引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引磬也称为手磬,是寺院中使用的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如同酒盅一样,直径大约有七厘米,放置在一根长约三十五厘米的木柄上端,使用的时候就用细长的铜棍进行敲击。

引磬被广泛用于佛教各种法事中,是佛教寺院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宗教乐器,经常被用来敲击节奏,引领僧众,例如在诵经之后,首座就会敲响引磬引领僧众。

在法器中,大鼓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在近代佛寺中,鼓的形状大多都是矮桶状的,大型鼓多数都悬挂在鼓楼之中,或者在大雄宝殿的檐角下。而中、小型的鼓,主要配以吊钟,架放在鼓架上,用于赞诵唱念之中。手鼓主要是在离位行进时执持敲用的。

我国的各大佛教寺庙在建寺的时候,多数都在山门的后面修建钟楼和鼓楼。钟楼在东侧、鼓楼在西侧,互相对应。而大鼓就悬放在鼓楼上。鼓的大小通常根据寺院的规模和等级确定,鼓面的直径大的有一百五十厘米以上,小的有六十厘米以上,僧人要站在梯子上进行击鼓。

寺院中的大鼓主要是在每年的农历初一、十五,以及佛教盛典仪式做法事时才敲击使用,平时也会在僧人早上和晚上上殿作功课,以及晚上报时的时候使用。

在法器中,铜钹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铜钹是佛教中的一种伎乐法器,主要是由响铜制成的,形状看起来就像圆盘一样,中央有隆起的丸状,然后在其隆起处的中心穿一个小孔,并且用布缕系好,两片互相击打就能够进行奏鸣。

铜钹主要用于伎乐之中,例如《佛本行集经》提到“一千之铜钹,一千之具箫,昼夜不绝于宫内”,由此可见铜钹在奏乐中使用的频率是很高的。

在法器中,戒尺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戒尺也称为尺,是佛教中的一种法器,主要是由两只木块制成的。两只木板一仰一俯。俯者在上,大约长七寸四分、厚五分,上面四边都有缕面;仰者在下,大约长七寸六分、厚六分,下面四边也有缕面。上木正中竖安了一只木钮,钮大约长二寸五分、高七分,使用的时候捉钮敲击下木。

这种尺经常用于皈依、剃度、传戒、说法的仪式上,以及在“瑜伽焰口施食”等仪式中也使用它。

杨枝可以用作法器的原因是什么?

杨枝也被称为齿木,是指用来磨齿刮舌,除去口中污物的木片。在印度僧团中,杨枝被当作日常用品,是大乘比丘随身的十八物之一。

按照《五分律》中的记载,齿木的由来是:“有诸比丘不嚼杨枝,口臭食不消。有诸比丘与上座共语,恶其口臭,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应嚼杨枝。嚼杨枝有五功德,消德、除冷热涎唾、善能别味、口不臭、眼明。”

因此,当时佛教卫生观念是很先进的,已经采取了嚼齿木的方式保持口腔清洁,去除舌苔、口臭。

净瓶可以用作法器的原因是什么?

净瓶是指盛水供饮用或者洗濯的器物,也称为水瓶或者澡瓶,主要是由陶或者金属等制造而成的。

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中,净瓶成为千手观音四十手持物之一。在胎藏界曼荼罗诸尊中,弥勒菩萨、毗俱胝菩萨、观自在菩萨,以及外金刚部之火天等,都持净瓶。

按照净瓶中水的不同功用,净瓶有净、浊两种类型。在佛教经典中,净的是用瓦瓷制成的,主要用来饮水;浊的是用铜铁制成的,主要用来洗涮。这是把饮用水和洗手水分成了“净水”与“浊水”二瓶,是一种很符合卫生观念的做法。另外,为了携带方便,有专门的袋子放净瓶,称为瓶袋。

在法器中,云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在佛教中,云板主要是在早课或者中午饭前击打的,用于召集众人。击打时,一般会在心中默诵“南无吉祥王(菩)萨,萨萨萨萨……”。击打的时候,前七下声音很分明,菩字击打不发声,或者轻声。连续的萨字的声音逐渐降低。这样敲三遍后,再敲六下收尾,第二三声紧连,第四五声隔开。

在法器中,木鱼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木鱼是指用木头制成的鱼形法器,主要在读诵经文时叩击使用。传说鱼昼夜都常醒不眠,因此用木刻成鱼的形状叩击,目的是警醒众人不要昏沉懒惰,应该昼夜精勤修行佛法,不能够懈怠,直到成功。

到了明朝的时候,出现了头尾相接的团圆形木鱼,并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在法器中,犍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犍稚是寺院报时用的器具。传说在佛陀时代,有一次僧团布萨,没有能够及时集合,结果荒废了坐禅行道。佛陀就教导大家必须在唱言时到,并且要以敲打犍稚,或者击鼓、吹螺等形式来集合大众。

僧尼的三衣可以用作法器的原因是什么?

在佛教中,僧尼的三衣是出家人的基本衣食用具,包括:

上衣,也称为郁多罗僧衣,是专门为了掩盖上半身制作的,按佛教中的规定,只能用七块布缝成,根据其做法也称为七条。

下衣,也称为安陀衣,是专门为了掩盖腰部以下制作的,按佛教中的规定,只能用五块布缝成,根据其做法也称为五条。

大衣,也称为僧伽梨衣,是由九块布缝制而成的,以此与以上二衣相区别,根据其做法,也称为九条。

按照佛教的制度,刚出家的出家人,必须过一种质朴的僧团生活,所以在个人物品方面,只能够持有三衣一钵、座具以及漉水囊,其中,三衣一钵是出家人最重要的所持之物。

钵可以用作法器的原因是什么?

钵也称为瓦钵、铁钵、木钵等,因为佛教僧侣主要靠乞食为生,钵就是用来装食物的器具。一钵所装食物的分量正好够一位僧人食用。

按照佛教中的传说,佛成道后七天没有吃东西,提谓、波利为佛献面蜜,四大天王各自从石中得到了自然之钵,佛陀以神力将四钵合为一钵,这就是佛教有钵的开始。现在泰国等南传佛教的僧人,仍然延续着每天凌晨沿门托钵乞食的习俗。

漉水囊可以用作法器的原因是什么?

漉水囊也称为滤囊、水滤、滤水袋、滤水器、水罗等,是僧侣们在用水时,为了保护水中的生物,必须携带的一种护生用具。

佛家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所以严禁杀生,即使水中的微生物也不允许伤害。因此,根据佛陀制定的戒律,僧侣们如果要用水,不管是泉水、河水、江水、湖水、井水,在用水之前,都必须先用漉水囊进行过滤。使水中的小虫等生命能够被放生。

戒体箱可以用作法器的原因是什么?

戒体箱是指僧侣们在举行灌顶仪式时,在戒场盛放戒文或者其他物品的箱子。也通常用来盛放齿木、五色线、名香等。一般来说,戒体箱长一尺一寸,宽三寸六分。其形状主要是长方形的木箱再加上铜板,并且用钉把轮宝等五金图固定好,或者在外围铜板上加上毛雕图案,有盖,也有脚台。

念珠可以用作法器的原因是什么?

念珠也称为珠数、诵珠、咒珠,是佛家弟子念诵佛号的一种计量用具。

念珠是在念佛时用来计数的,代表功德、佛性、慈悲、善良、吉祥、圆满、佛心,念珠不仅可以提醒自己不做坏事,也是一种好看的装饰品。

念珠的起源据说是这样的:印度的毗琉璃王请释迦牟尼佛开示消除烦恼的法门,佛陀就教他用木槵子树(菩提树的一种)的种子穿成珠串,持佛名号消除烦恼。

念珠不仅可以计数,还能安抚有杂念的心绪,手掐念珠能够遏制妄念,因此,修行的人都有念珠作为必备法物,尤其在修持净土念佛法门和修密持咒时最常用,不但能够增加定力,而且还能生智慧。

念珠最基本的是一百零八颗,另外有五十四颗、二十七颗、十四颗(均减半)的,也有四十二颗、二十一颗的,最上品的是一千零八十颗。

尼师坛可以用作法器的原因是什么?

尼师坛主要是供坐卧时铺在地上、床上或者卧具上的一种长形布,也称为坐衣、敷具、随坐衣、衬卧衣等。其颜色和三衣相同,可以用青色、黑色、木蓝色这三种颜色。如果用旧布缝制,可以作四层,如果用新布裁制,可作两层或者三层。

尼师坛是护身、护衣、护僧的床褥,根据佛教中的规定,没有敷尼师坛,就不能坐卧在大众的卧具上。

佛龛可以用作法器的原因是什么?

佛龛主要是指在掘凿岩崖后,用来安置佛像的地方。后来转变成用石或者木,做成橱子的形状,并且设有门扉,专门用来供奉佛像。

在今天的各大佛教遗迹中,比如印度的阿旃塔、爱罗拉,中国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四壁都穿凿众佛菩萨的龛室。另外,还有的佛龛用来供奉开山祖师像。

经箱可以用作法器的原因是什么?

经箱是指用来收藏佛教经典的箱子。古代的佛经可以分为“卷子本”与“册子本”,经箱就是专门用来收纳佛经的。

收藏卷子本的经箱多数附有“经帙”,就像竹帘一样能够将卷子卷起,并且分为布制的与竹制的两种。敦煌的卷子布,就是在方形布的一角附以绳带。

在禅门中,锡杖是怎样被当作法器使用的?

锡杖是僧人携带的一种道具。据说僧人在乞食时,只能用锡杖击地出声,请人出来,所以也称为声杖。锡杖多数是以木为身,高与肩齐,上面安放有铜环,在摇动的时候能够锡锡作声,所以称为锡杖。

锡杖主要在僧人行路、乞食或者驱虫之时使用,同时也代表彰显圣智,所以也名智杖;行功德本,称为德杖。根据佛教中的规定,不能够以杖指人,不能够在地上画字,不能够把锡杖横置在肩上。

在禅门中,拄杖是怎样被当作法器使用的?

拄杖与锡杖类似,多数是用稍粗的树枝削成的。据说拄杖的由来是由于有老比丘在登山时跌倒,佛陀就允许比丘使用拄杖。

在禅门中,拄杖是禅师常用的随身之物,许多禅师经常用此杖警醒弟子,开悟了不少禅众,也经常被用作禅师悟道的工具。

在禅门中,戒刀是怎样被当作法器使用的?

戒刀是僧人所持之物,主要用于裁衣、剃发、剪爪,其形状有的弯曲看起来像鸟羽,有的看起来像鸡翎,但是都不尖直。

根据资料中的记载,佛陀在室罗伐城时,看见一个僧侣准备裁三衣,并用手撕裂,结果损坏了衣财,因此,他允许僧众使用刀子。后来,由于僧众多数用杂宝装饰戒刀,因此佛陀又规定要用钝铁作刀,并且分为大、中、小三种规格。大的长六指,小的长四指,中的介于二者之间。

在禅门中,拂子是怎样被当作法器使用的?

拂子是指在柄上扎束兽毛、棉、麻等物件,用来拂除蚊虫的用具,单称拂,或者称为拂尘。其功用和尘尾一样,主要是形状不同。

自从唐朝以来,禅门就盛行持拂子,比如住持或者代理住持上堂时,会手持拂子,称为“秉拂”。禅门把拂子看作一种庄严的器具,主要由导师使用。

另外,密教在举行灌顶仪式时,也常以拂子轻拂受灌顶人之身,象征去除烦恼、除去恶障,所以拂子也是密教中的一种法具。

作为法器,舍利塔具有什么意义?

舍利塔是用来安置佛陀舍利或者高僧遗骨的佛塔。按照佛教中的说法,佛陀在涅盘以后,他的舍利分成了八份,分别由迦毗罗卫等八国请回供养,在阿育王时代更是建立了八万四千塔来供养佛陀舍利,玄奘求法时仍然存在于世间。

佛陀的舍利传入中国后,受到了中国僧俗的信奉,舍利塔、舍利殿也随之建立起来,尤其在隋代,每一个地方修建舍利塔的风气非常盛行,尤其以江苏栖霞寺修建的舍利塔最为精致,相当有名。

在禅门中,蒲团是如何作为法器使用的?

蒲团就是坐禅的垫子,多数都是用蒲草编织而成的,呈圆形扁平状,所以也称为圆座。蒲团的种类很多,厚的称为厚圆座,菅草编成的称为菅圆座,还有的中央开洞而呈环状。总之,蒲团多数是十厘米厚,主要用天然的棉花、木棉等材料制成。

在禅门中,僧人坐禅多数都要携带蒲团,跪拜时也可以使用蒲团。

在禅门中,曲录是怎样作为法器使用的?

曲录也称为圆椅、交椅、参椅,俗称胡椅。总的来说,曲录有椅背和四脚之分,其中两脚可以交叉,由于其形状弯曲,所以称为曲录。

在禅门中,曲录通常见于禅宗公案,后来被用来指称床,有曲木禅床、曲录床的说法。

在禅门中,如意是怎样作为法器被使用的?

如意原本是古代的一种爪杖,主要用来搔抓脊背,作搔痒之用,因为可如人意,所以得名。后来被用来象征祥瑞,多数都是用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的,长约三尺,头部呈现灵芝形或者云形,柄部略微弯曲,被用来划用或者玩赏。

在禅门中,和尚在宣讲佛经时,也持如意,并且在上面记录经文,以防遗忘。

在禅门中,香板是如何作为法器使用的?

香板是用来维系佛教僧团中的规矩和秩序的木板,形状像宝剑一样。

根据使用的不同目的,香板有很多称呼:用来警醒用功的,称为“警策香板”;用来惩戒违规的,称为“清规香板”;用来警醒坐禅昏沉的,称为“巡香香板”;在禅七中使用的,称为“监香香板”。在禅门中,香板主要由方丈、首座、西堂、后堂、堂主、维那、纠察等职事持用。

在禅门中,界尺是怎样作为法器使用的?

界尺是用来画线兼镇纸的工具,与戒尺不同,界尺多数用于画界罫线,兼镇纸幅。

关于界尺的材质,并没有太多的记载,但是在《五代史·唐赵光逢传》中说:“赵光逢,字廷吉,在唐以文知名,时人称其方直温润,谓之玉界尺。”由此大约可以推知,有的是把玉作为界尺。

在密教法器中,曼荼罗的特点是什么?

在古代印度,曼荼罗原本指国家的领土和祭祀的祭坛。但是现在一般是指把佛、菩萨等尊像,或者种子字、三昧耶形等,按照一定的方式加以配列的图样。也有的翻译成曼拏罗、满荼罗、曼陀罗、漫荼罗等。意译是坛城、中围、轮圆具足、坛城、聚集等。

为了方便修行者观想,便有了绘制、雕造而成的曼荼罗,也就是形像曼荼罗征。

在密教法器中,金刚铃的特点是什么?

金刚铃也称为金铃,是密教中的一种法具,是督促众生精进、唤醒佛菩萨惊觉的振铃。

按照柄的不同样式,金刚铃可以分为独股铃、三股铃、五股铃、宝铃、塔铃五种,其中最常见的是五股铃,主要有五股素纹铃、五股种子铃、五股三昧铃、五股本尊像铃四类,在盛放法器时,一般放置在金刚盘的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