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人骨骼保健
21976100000035

第35章 腰背部肌筋膜炎(2)

(3)小针刀疗法:明确诊断病变的部位、深浅,以痛点作为进针点。常规消毒后,使针刀的刀口线与大血管、神经及肌纤维走向平行进针,并以左手拇指按压穿刺点以分离开肌肉、神经、血管。在痛性结节中点刺人,直达痛性结节内,按肌束的走行,纵行切开、剥离。然后,在痛性结节两侧边缘纵行剥离,使痛性肌束与正常肌肉、肌腱粘连分离。最后,在痛性结节上横行切割2刀后拔出小针刀。小针刀疗法可切开、剥离、松解痛性结节,从而减轻或消除对臀上皮神经的卡压。同时,小针刀的机械刺激又可转变为热能,使血管扩张,微循环通畅,提高局部的新陈代谢。小针刀疗法又使局部组织蛋白分解,末梢神经介质增加,产生血管神经活性物质,降低致痛物质如缓激肽和5—羟色胺在血清中的含量,使组织功能恢复。

(4)注射疗法:药物组成:1%利多卡因注射液5ml,曲安奈德20mg,天麻注射液2ml,黄瑞香注射液2ml,维生素B12500gg,共12ml。按小针刀切口刺人,先将混合液5ml注入痛性结节内,后在痛性结节两侧各注入混合液1ml,最后在髂后上棘中点处刺人髂骨后10~15cm处,回抽无血,边退针边注药,直至把剩余药液缓慢注完。注完后卧床休息20~30分钟。局部注射之利多卡因不但止痛,也能松弛肌肉,从而缓解疼痛。曲安奈德能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减轻充血,抑制炎性浸润和渗出,使细胞间质水肿消退及减轻免疫反应。天麻具有镇痛、镇静减低组织间压力,使微循环改善的功效。黄瑞香注射液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作用;维生素B真:具有营养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与抑制的平衡。

(5)针刺养老穴:养老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医经理解》中云:“太阳故谓之老,此则其气所养也。”《针灸甲乙经》中言该穴“在手踝骨上一空,腕后一寸陷者中。”临床操作时,取30号l寸或15寸毫针,向肘方向斜刺05~1寸,一般施以提插或捻转泻法,以针感向肘部放散为佳。此穴较敏感,手法不宜过重,否则易引起前臂不适感。足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循肩膊内,挟脊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足太阳与手太阳经,阳相连,经气相通,故采用手太阳经郄穴养老,可祛风散寒、通经活络,并配合局部闪罐法、运动疗法以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因而经脉通畅,病痛得除。

(6)刺络留罐法:针对局部痛点(处)进行治疗。颈胸腰背部肌筋膜炎在疼痛区域常常可出现一个疼痛的敏感点,或反射痛点,或结节点,或条索状物,该点往往正是病灶之处,痰瘀阻络之所。针对病所用三棱针或梅花针或粗针头刺络放血法以祛瘀通络,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周围软组织的营养供应,解决局部缺氧缺血,松解肌筋膜,截断肌肉组织中乳酸之分泌,达到止痛效果;用拔火罐法以温经通络、消肿止痛,罐内真空吸附力的作用可增强局部新陈代谢和自身免疫力?提高病灶组织修复能力。通过刺络放血和火罐留注的配合治疗,既能使邪有出路、开门逐寇,又达到了温经通脉、和营生新的目的。

(7)刮痧疗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暴露患部皮肤,常规皮肤及刮痧板消毒,用消毒棉棒蘸取刮痧介质(藏红花油与20%的甘油混合液)均匀涂于患部,医者右手持刮痧板与皮肤成45。角,沿着背部两肩胛骨的内侧区域,重点在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的一、二侧线进行刮拭,从上而下、由内而外的顺序进行操作,用力要均匀、适中、由轻渐重,足太阳膀胱经脉循行线、压痛点、条索状物处要重刮、多刮,刮拭面尽量拉长,点线面三者兼顾,点是刺激穴位,线是经脉循行线,面是作用于皮部。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度,使刮拭的作用力传达到深层组织,而不是仅在皮肤表面进行摩擦。患处可出现紫红色或暗红色斑点,重者呈斑片状,触之略有阻碍感或隆突感,这就是所说的“痧”。一般第1次出现的痧较多,随着病情减轻,痧也逐渐减少,2~3天后可自行消退。一般隔日治疗1次,每次约20分钟,初次手法不宜太重,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刮至患者自觉背部有温热感为佳,5次为1个疗程。若刮痧与针灸同时治疗时,先进行刮痧,然后进行温针灸治疗。

5手术治疗对慢性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病情严重,痛苦甚剧,严重影响生活、工作者,可行腰部、臀部软组织松解术,臀上皮神经切除术,有痛性筋结或痛性筋束者,应将其切除。

五、预防与调护

中医学历来主张治未病,重视养生之道。对于颈胸腰背部肌筋膜炎患者,调摄是预防复发的关键问题。嘱患者注意适度锻炼身体,注意坐卧姿态,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寒湿之邪,注意调节饮食。哎素问针解》中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对于脾肾阳虚者常嘱其用猪尾或猪脊骨加北黄芪30g,杜仲30g,花生适量慢火煮汤分服。用猪尾或猪脊骨有依形补形之意;北黄芪能培后天之本(脾阳);杜仲能温先天之本(肾阳);花生叮引药人肾。本方常服不温不燥,是患者巩固疗效之根本。

对腰背部肌筋膜炎的病人可采用下列措施预防:①加强病人腰背部肌肉力量的练习和伸展性练习,以肌肉小力量练习和伸展性练习为主,静力性力量为辅。其预防效果良好。②重视腰背部肌肉筋膜的放松及疲劳的恢复,主要方法是推拿按摩和理疗(温热式低周波治疗器)。按摩是非常好的缓解肌肉紧张和疲劳的方法,它可加强局部气血循环,促进局部组织温度升高,提高组织的痛阈,缓解紧张的肌肉。

六、预后

对急性损伤者一定及时处理和治疗,尽力减少由急性损伤转变为慢性损伤。对急性损伤的及时处理和正确治疗也是对病人慢性损伤的最好预防。鉴于本病易复发的特点,故应嘱患者注意防湿保暖,保持良好的工作姿势,避免同一姿势久坐久站。可结合广播操、太极拳等活动以防复发。

七、注意事项

本病预防的措施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强教育,提高认识,重视创伤的预防。②体育锻炼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情况掌握好运动量。③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④锻炼后做整理放松活动。

八、最新进展

目前认为腰背部肌筋膜炎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的疼痛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其慢性患者较难治愈。属中医“痹证”、“腰背部的伤筋”等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发病部位是位于督脉与其络脉,受袭而痹阻不通,致卫阳不振,腠理疏松,并且使足太阳膀胱经不能达到辅助其卫外的功能。《灵柩本藏》中曰:“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故治当调和营卫、祛风除湿、温通经络。

目前关于腰背部肌筋膜炎的发病机制认为,肌肉酸痛是由于肌肉组织中的微细破裂,代谢过程紊乱而致无氧代谢增加,血乳酸堆积和缺钙性肌痉挛,最终导致组织损伤后血流动力学改变,肌肉组织细胞的变性,局部损伤组织细胞崩解和细胞周围环境改变,形成细胞毒性物质而致氧代谢和营养代谢障碍,发生了组织细胞变性。根据这种肌细胞变性的病理基础,利用维生素E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改善肌细胞的氧代谢作用,改善微循环和局部组织营养状况,从而加强组织的抗病损能力和修复能力。另外,临床应用超声波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取得满意的疗效。超声的温热作用可增加血液循环、加强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降低肌肉和结缔组织张力、缓解痉挛、减轻疼痛,同时又可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也起到镇痛作用。此外,超声波的弥散作用可提高生物膜的通透性,增加其弥散过程,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