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北大高效学习法
21975200000016

第16章 培养创造性思维(1)

创新并不是一切让人随意操作的游戏,而是全方位的智力辐射。只有不断创新的人,才能终成战而不败的超级选手。我们相信这样一句话,谁要抓住创新,谁就能成大事,谁要拒绝创新,谁就会平庸。

§§§第一节打破常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做为一名北大的教授,我深感身边事物日新日异的变化有许多思维着的头脑在不断创新,在改变。

创新分技术创新和思想创新,不管哪种创新,都是我们所不能缺少的。我们应有技术上的创新意识和思想上的创新见解,唯有创新才是我们成就事业的源头活水。是成大事者的长生之剑。

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打破常规的决心,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不敢打破常规者,他的事业将注定不能有大的发展。只有变化,才能因创新而成功才能出奇制胜。

老子曰:“反者,道六幼也。”意思是一种反常规的做法往往是万事万物运行规律的体现,这也就说明了“成大事”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绝不能墨守陈规。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浙江出现了一伙以裘甫为首的盗贼,屡次击败前来镇压的官军。浙东地区山林海岛中亡命之徒就纷纷云集于裘甫的麾下,其部众竟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展到3万余人,裘甫自称天下都知兵马使,聚积资财粮草,雇请优良的工匠,锻造军用器械,声势震动中原。

浙东观察使郑祗德几次派兵镇压,全为裘甫所败,于是向朝廷上表告急。朝廷知郑祗德不能胜任,也正在议论选派武将去代替他。

但是在推荐人选的问题上,各位大臣却是各持己见,争论不已。最后宰相夏侯孜说:“浙东地方有山有海,阻拦通路,只可以用计谋攻取,难以用强力夺取。朝中武将没有智谋,只有前安南都护王式,儒家文士的儿子,当地华人夷人却都归服于他,其威名远近皆知,可以任用他前往浙东征讨裘甫。”诸位宰相都认为夏侯孜说得有理。于是唐宣宗任命王式为浙东观察使,替换郑祗德。

于是宣宗立刻召见王式,问他有何良策可以尽快消灭贼军。王式回答说:“只要多派军队,贼军很快可以攻破。”

有个宦官说:“大量调发军队,所花的军费太大,并非良策。”王式说:“多调发军队,将贼军迅速消灭,所有的军费反而可以节省。若少调发军队,不能战胜贼军,或者是将战事拖延几年几月,贼军的势力日渐壮大,江淮之间的群盗就将蜂起响应。现在国家的财改用度几乎全部仰仗于江淮地区,如果这一地区被叛乱的贼众阻挠,使财富输送之路不通,就会使上自九庙,下及北门十军,都没有办法保证供给,这样一来,耗费的军费岂不是要多得多?宦官无言以对。唐宣宗听了他的一番话,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颁下诏书,调忠武、义成、淮南诸道军队交给王式指挥。

王式进入浙东观察使治所越州,便开始重新修订法令、军纪。经过王式的整治,无人再敢以军饷用度不足、患病卧床为由不愿出战了,要求先升官再出战的人也不敢再说话了。

由于当时裘甫的势力很大,人们都惧怕他,所以有很多人通敌。而对裘甫派来的间谍,越州府官吏不但不将其逮捕,反而收买他们,甚至还会为之提供饮食。州府中的许多文武官吏也暗中与裘甫军通信,以求城破之日,能免死并保全妻子儿女。王式暗中察明,把主要的通敌的人逮捕处斩,并申明了纪律,严格门禁法规,规定没有经过严格检查的人不得出入。夜里安排周密的警戒,这样一来,裘甫无法再探听官军的虚实。

然后,王式命令越州所属诸县打开仓库放粮,用以赈济贫苦的百姓有人提出疑问说:“裘甫贼寇还未消灭,军粮正急于要用,不可散发。”王式答道:“这我自有缘由。”

还有人请求建烽火台,用来警报贼寇的来犯,以及报告来犯贼寇。王式只是笑了一笑,而不予答应。

王式又挑选出懦弱的士兵,让他骑上强健的战马、配以很少的武器,作为侦察骑兵。这一回,虽然部下又感到惊讶百分,但谁也不敢再多加过问了。

众将士不知道王式妙计何出,有人甚至怀疑王式会不会用兵。

官兵在王式的指挥下,几次与裘甫军交锋,最后裘甫被围困在剡县城中。贼军城中无粮,水源被断绝,裘甫被迫出城投降。

于是王式大摆庆功宴,与众将士痛饮,但大家对他克敌致胜的奥秘而仍不明白。有人问:“您刚到越州赴任时,军粮正紧张,而您却将官府仓库的仓粮散发给百姓,赈救贫困乏粮者,其中用意是什么?”王式解释说:“这个道理十分简单,裘甫贼众聚谷米引诱饥饿人民,我分发粮食,饥民就不会被裘引诱入伙为盗。况且诸县守兵极少,如果不分粮食给民众,裘甫贼军赶到,官府的谷米正好成为贼寇的资粮,为盗贼所用,岂不是一举而二失?”

又有人问:“那您又为什么不设烽火台呢?”

王式说:“设烽火台不过是为了求取救兵,我手下的军队都已安排了任务,全都开拔,越州城中没有军队可用作援兵,设置烽火台不过是徒费功劳,惊扰乡民,使我军自乱溃散而已。”

诸将又问:“您派懦弱的士兵充当侦察兵,而且给他们配以很少的武器,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王式笑着说:“如果侦察兵选派勇武敢斗的士兵,并配给利器,遇到敌人就可能会不自量力上前搏斗,如果都战死了,就没有人回来报告,我们就不知道贼军的到来,这样的侦察兵有什么用呢?”

众将士听完王式的解释后,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从这里我们要以看出我们必须能打破常规,就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才能有所突破,达到成功。

汉朝末年,贾诩曾经在董卓手下任职,贾诩是个很有谋略的人,后来董卓被刺杀,他就投奔到张绣队伍中出谋划策,但没有受到重视。

建安二年(197年)正月,曹操征讨驻守在南阳的张绣,还没有取胜,忽然得知袁绍将乘虚进攻打曹军的大本营许都,曹操只得收兵撤退。张绣一看曹操撤退,立即决定追击。

贾诩连忙劝阻:“千万不要贸然追击,否则有可能吃大亏。”张绣认为敌人已经退却,哪里有不追赶的道理?他不听劝告,联合刘绣的队伍一同追击曹操的军队。大约追赶了十多里路,追上曹军断后的部队,结果曹操的士兵奋勇应战,张绣、刘表大败而归。张绣倒是能够承认错误,他惭愧地对贾诩说:“这是你说得对啊!我的力量确实比不过曹操,所以不能取胜,后悔没有听你的话。”这时贾诩却说:“现在你应该赶快掉过头去追曹操,肯定会打一个大胜仗!”张绣、刘表疑惑不解:“我们乘胜追击反而吃了大亏,现在我们打了败仗,您却说应该果断追,这是为什么呢?”贾诩胸有成竹地说:“情况已发生变化,与以前不同了,你们只管追去,越快越好,如果不胜,我拿脑袋担保!”

刘表不相信贾诩的话,坚决不愿再出兵。张绣虽有疑虑,还是相信了他的话,重新整顿了败兵残将,再回去追赶曹军。这一次,两军接触,厮杀一阵,果然曹军越战越弱,抵挡不住,一路丢下许多车马粮草,慌忙逃走了。张绣大获全胜,缴获了一大批战利品,满载而归。

张绣急切地问贾诩:“第一次我用精兵去追曹操的退军,你说追不得;第二次你却劝我用败兵去追击取胜的曹兵,反而能取胜。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贾诩解释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啊!曹操是个非常懂得用兵的人,他一定不会不作防备就随便退却的。你虽然很善于用兵,但还是不如曹操力量强大。曹操退却时,必定会作好防追击的准备,我估计他会亲自率精兵断后。你去追他,当然要吃亏了。但是曹操打了胜仗却还是急着撤退,这就很不正常了。我猜想很可能是有人进攻许都,或是朝廷内部出了问题。你第一次追击,他已将你打败,他就放心了,他自己一定亲率主力军队先走了。即使留下断后的部队,也不会是什么有战斗力的部队了,不是你的对手。你第二次是出其不意地追击他们,你想,这怎么能不打胜仗呢?”

张绣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连连称赞:“高明!高明!”从此以后,贾诩便获得张绣的信任了。

《草庐经略》上说:“虚实在我,贵我能误敌。”兵法上有实则虚之谋略,然则,这都没有一定之规,关键要看个人的识量和悟性。兵者,“诡道”也,所谓“诡”和“谲”之类的词语,在兵家那里是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的,而这类词的意思无非就是一个,那就是变化。谁能变化得宜,谁就会取得胜利。在军事上,与其说是斗勇,不如说是斗智。而智,就是变化。所以我们要善变,不可拘泥于一格,否则就无法有所创新。

但是,“变化”谁都会,在你变化的同时对方也在变化着,因此,要取胜,就必须要掌握别人的变化,这就要采取反“常”的策略。也许从此入手更容易理解“反者,道之动也”之类的话。也只有敢于打破常规,敢于突破创新,我们才能在任何环境中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节创新突破能力是前进的发动机

创新可为历史开辟一个光辉的时代,创新的能力也可开启一个人的辉煌人生。

不断进取的创新开拓能力,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时代在前进,如果一个人没有旺盛的进取心,就会被时代所抛弃;没有开拓创新的能力,就只能因循守旧,墨守陈规。有了不断进取的创新能力,永不衰竭的进取心,任何艰难困苦,落后保守势力都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就如伟大的文学家鲁迅所说:“苟有阻碍这个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三坟》、《五典》,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药,秘创膏丹,全都踏倒他。”

历史上,有许多千古传颂的成大事者都是极富开拓创新能力的。从汉高祖的“休养生息”到唐太宗“贞观之治”;从“文景之治”到“王安石变法”;从孙中山的辛亥革命到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革命……每个伟人都有自己超凡的开拓创新之举。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更是一位极具创新开拓能力的杰出国家领导人。1978年,我国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挂帅”的疯狂的政治斗争年代中走出来,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就是由于邓小平同志却在对中国的阶级斗争和经济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现阶段阶级斗争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的结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从而在当时其他一些人还在墨守成规,抱着“阶级斗争”的教条不放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在大胆开拓创新,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在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以他的开拓创新否定了那种荒谬的“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口号,开拓性提出“草”和“苗”没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是世界文明的成果,我们要大胆吸收、学习,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他提出从闭关锁国转向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国外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我国之所以能对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改变单一的计划经济成份,提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全民所有制为主,其他所有制成份为有益补充的制度。这都是邓小平同志看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制约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抑制了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许多同志还因循守旧地认为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的时候,大胆创新,首先提出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使生产力得到了解放。1992,国内政界、学术界正为计划经济是否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等于资本主义争论不休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就为我国后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扫除了思想障碍。可见,我国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指导下,彻底抛弃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次伟大的创新。

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伟大的创新能力,我国就不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不会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就没有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著名的资产阶级政治家罗斯福也是一位极具创新能力的领导者。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迄今为止最严重、最持久的经济大危机,其中以美国所受的危害最深。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只知道墨守陈规,还是一味推崇亚当·斯密提出的,一百多年来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过大推动作用的“看不见的手”理论,奉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1932年在竞选中,胡佛除了毫无根据地发表盲目乐观的演说外,拿不出任何新政策来摆脱经济危机。而罗斯福则针对经济危机,深刻地分析其原因,大胆提出“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要用政府力量调节和改革经济。后来,他采纳凯恩斯理论彻底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罗斯福总统为美国人民实行的新政,是一种超凡大胆创新之举,“新政”使美国逐步摆脱经济危机,获得新的经济增长,也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和国家调节干预经济政策的开始。罗斯福实行新政,也是他能够成为二百多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总统的原因之一。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都需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胡佛总统在经济危机面前正是缺乏创新能力,所以连任竞选失败。而罗斯福正是依靠他的创新能力,当上总统,并成为一代杰出的领导者。

§§§第三节培养创造思维的方法

常听到身边有人抱怨“我有造思维也成发明家了”。事实上创造思维是可以培养的,只要你注意观察,归内不断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一、观察力是创造的前提

很多有成就的科学家都是以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著称的。

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但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上,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瓦特通过观察水蒸气冲动壶盖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发明了蒸汽机,大大促进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推动了两个时代的更替。巴甫洛夫也是从精心观察狗的唾液分泌等现象入手,创立了高等神经活动学说。

巴甫洛夫一生都非常重视观察,为告诫自己以及自己的学生,他在实验室的墙上,写了发人深省的几个大字:观察、观察、再观察!

观察力是创造力的基础,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事物之间、知识之间细微的差别,发现别人不易发现或容易忽略的信息,从而找到新方法,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

现在我们都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是怎样被发现的?它就是观察的结果,最初发现分子运动的是植物学家罗伯特·布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