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开国第一战2
2196800000043

第43章 决心坚定 李长林冲破重围 指挥犹豫 郑其贵吞咽苦果(2)

王近山越想越不放心。可偏偏在这节骨眼儿上,兵团的电台车又被炸了。等重新与第六十军沟通联络,已是3天以后。3天后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在铁原的第三兵团司令部也许是觉得对前方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致电韦杰时语气颇为慎重,只是作为一种意见提出:“第一八师以两个团扼守驾德山阻击敌人为宜。”而这时第六十军倘能一面将详情上报,一面灵活机动地根据情况执行这个“为宜”的命令,第一八师主力本来尚有脱离险境的可能。将帅协谋,上下补台,本是这支军队的优良传统。可这时他们恰恰忽视了这个。当郑其贵发现身后本应是自己部队在昨天占领的马坪里一线出现大量美军坦克的时候,才意识到大错已经铸成。除了师直属队、后勤部门和担任掩护几个营已先期转移的近4000人外,师主力全都陷入美韩军3个师的包围之中,而且经连日战斗和冻饿减员,8000多人的部队现在只剩下不到4000人。这时韦杰也懊悔不迭。如果第一八师主力当时不返回驾德山而直接到马坪里与第一七九师并肩布防,不仅第一八师不会陷入重围,而且对全局局势也会有利得多,美步兵第七师哪能那么容易就突破第一七九师阵地?而且,25日晚上,马坪里刚好又是一个空隙,与师指失去联络的第五三九团第三营从而因祸得福,与第一八一师主力在华川至马坪里公路上会合,以及当晚通过马坪里与军主力会合的军务科科长张杰、直政处主任王一民率领的第一八师师机关和直属分队脱离险境等事实都可以说明,第一八师此时冲出险境是最为明智的选择。转瞬即逝的机会没有抓住。这也是后来突围而出的第一八师部分师团指挥员们意见最大的地方:师长郑其贵为什么不敢来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其实韦杰心中现在就在这样懊悔。他现在的临机处置是让第一八师“固守待援”。事态的发展说明,这又是一个让他再生懊悔之心的决定。

5月26日中午,第一八师师长郑其贵在驾德山召开师党委扩大会,研究是立即突围还是固守待援的问题。师政治部主任吴成德主张立即突围:“从这几天的战斗来看,我们部队的重大伤亡,并不在于与敌人真刀真枪面对面的较量上,而是吃亏在敌人猛烈的轰炸和炮击之中,部队现在没有饭吃,没有弹药,怎么固守待援?应该考虑突围!”“对,突围是上策!”参谋长王振邦也同意。

“师长,突围吧,让第五三八团和第五三九团先走,我们团留下断后,我们团阻击打援还是有经验的,当年打临汾72天,我们团就守了51天,这次完不成断后的任务,我提头来见!”第五四团政治委员李懋召又一次站出来毛遂自荐。

这是个意志坚强的共产党员。“师长,快点决定吧,粮弹都没啦,明天你让同志们拿什么跟敌人打?你忍心让第一八师拼光吗?”师炮兵主任郭兆林激动地喊道。几乎所有的团长政委们都认为应该立即突围。郑其贵这回没有固执己见:“好啦,大家的意见我清楚啦!那我们就突围吧!但必须经过军里批准,在上级没有批准之前,我们就老老实实固守待援!”大家还能说什么呢?现在分分秒秒都很宝贵的时间又过去了几个小时。

下午17时,第一八师才收到军里批准突围的报告。因为韦杰非常为难。要突围,就要有接应,而准备用于接应的第一八一师正在华川一线阻击敌人,迟迟联系不上,直到下午16时30分才与军部电台沟通。考虑到本兵团兵力调度的困难,政治委员袁子钦建议直接向志司请调增援部队接替第一八一师防务,让第一八一师全力驰援第一八师。非常时期,当非常行事,这本来不应该存在什么问题。但韦杰还是决定按级报告。在报告未回复之前,以第一八一师派出一个团沿公路方下桥(芝村里附近)攻击正面之敌,主力于公路两侧向芝岩里及其以西出击,策应第一八师突围。第一七九师第五三六团迅速占领马坪里向芝岩里出击,接应第一八师。同时批准第一八师向西北鹰峰方向突围,指定的第一和第二集结位置分别是史仓里和鸡山里。他还是想靠第六十军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结果电报经两级周转,待第一八一师接到全师出击接援的电报时,已是当晚21时30分,不巧又因与第五四一团、第五四二团的电讯电报全部中断,被迫派人徒步传达命令,又延援了一段时间。看看情况不妙,韦杰等又在当晚22时再电第三兵团,报告第一八师危急状况,估计仅第六十军力量不足,建议第三兵团主力兼程赶进,打退敌人进攻,以解第一八师之围。

27日,彭德怀从第三兵团转来的第六十军电报中知道第一八师的危急境况,当即急电第六十军和第十五军首长,要求他们各派两个师前往救援。

第十五军却因相距太远,受敌拦阻,无法横向机动到预定位置。

而第六十军折腾到27日0时,第一八一师的先头部队才上路。

路上又遇倾盆大雨,山路泥泞不堪。

及至27日拂晓,部队才进至镇南里、论味里、华川、场巨里、原川里地区,被正在北进之美步兵第七师拦住去路。

显然,以第一八一师现有兵力再对敌人进行正面攻击已经非常不利。而第一七九师第五三六团主力伤亡过重,坚守现有阵地已是勉为其难,难以执行向芝岩里出击的任务。

结果只有第五三六团第一营冲过了西上里。但却因兵力太小,接援不成,反陷敌围。

接援计划遂告流产。

想想真是令人扼腕。

中朝军队兵员兵力优于对方,却因为没有制空权,没有白昼机动力,竟在兵力少于自己的“联合国军”猛烈攻击之下苦于招架。而“联合国军”因为拥有制空权、优越的通讯联络手段和机动能力,却能在优势兵力的中朝军队打击之下,通过高速机动堵塞中朝军队突破口,在节节败退之下仍能始终保持战线的完整和连续。

两相比较,产生了这样一个真理:

兵力≠实力。

对于现代化正规战争,中国军队在这里向对手学到了很多。

这种学习常常需要鲜血和生命作为代价。第一八师当晚18时30分突围时,得到的是很鼓舞的消息:“告诉第一八师放心,有部队接应,越过公路马坪里以北鹰峰山就是我军阵地,坚信他们一定能胜利突围。”

这是军政治委员袁子钦特意补进电报的意思。应该说,直到这时,第一八师的突围行动还是很有章法的。按师指部署,第一八师突围部队分作两路:山上第五三八团、师指、第五四团两个营为一路,由驾德山经蒙德山,向鹰峰前进,第五三八团第二营为前卫,分两路打开口子,控制山口;山下第五三九团为另一路,经纳实里、马场里、芳确屯,在27日拂晓在鹰峰山下与师主力会合。

山下行动的第五三八团打得很英勇。

团长庞克昌、参谋长胡景义把全师的反坦克手雷、手榴弹和冲锋枪集中给该团的第二营、第三营,由第二营营长李全有、第三营营长郭兴业率领,与敌人的坦克、自行火炮和摩托化步兵反复冲杀,死打硬拼,以伤亡2/3兵员为代价,击毁十多辆坦克,撕开口子,杀开血路。第五连、第七连死死挡在两边,与企图合拢口子的敌人殊死相拼,掩护师主力通过。

所有的指战员都打得很疯,重机枪干脆抬着冲进敌人堆里,在行进间辗转射击。这两个连从连长指导员至每一个兵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没有幸存者。但沟里的部队都争先恐后想冲出去与敌人拼命,你争我赶结果冲乱了自己。

部队之间没了建制,失去联络,各级指挥员控制不了自己的部队,失散和被敌人炮火杀伤也很严重。殿后的第五四团代团长刘瑶虎指挥后卫分队拦住尾追之敌且战且走,也被拥在沟里与前边部队挤在一起,局面完全失控。一些原起义部队编过来的官兵开了小差,甚至携枪投敌,还帮着敌人劝降喊话。还出现了一个连长带着两个排集体向敌人缴械投降的事情。

刘瑶虎本人也被起义部队编来的一个国民党老兵打了黑枪,不幸牺牲。第五四团天明时才冲过公路。

第五三九团稍有秩序。

团长王至诚将全团缩编为一个营,第一营参谋长周复幸亲自掌着一门八二迫击炮,集中全团火炮打掉山头上的火力点,掩护大部队从公路上敌人坦克的缝隙中冲出,经马场里到鹰峰山与师主力会合。

27日拂晓,第一八师两路突围部队均冲出包围,越过公路来到鹰峰山下。这时,全师已不足2000人,仅牺牲的营以上干部就有:

第五三八团第一营营长刘吉耀、政治教导员赵国太;第五三八团第三营营长郭兴业、参谋长秦国太;第五三九团政治委员韩启明;第五三九团第一营副政治教导员郭春玉;第五三九团第三营政治教导员杨彬;第五四团代团长刘瑶虎;第五四团第三营政治教导员任振华;师直政处宣传股长杨长彩;……此外,第五三八团政治委员赵佐端失踪。战后才知道,赵佐端政委因走错了路,遭敌埋伏负伤被俘。不过部队好歹总算冲了出来,前面就是鹰峰山。军里的电报说,这是我军控制的阵地。不光是郑其贵,其他又累又饿辗转血战了一夜的人也以为到了自己部队的阵地。很多人一头倒在地上就睡过去了。可无情的事实又一次粉碎了他们的希望。刚掩埋了烈士的遗体,包扎好伤口,就听得鹰峰山上响起了激烈的枪声。接着,前卫第五三八团传来报告:“鹰峰主峰和东南诸高地已为敌占领!”第一八师再次陷入合围。

这时,接援计划流产的消息也传到了第六十军指挥所。韦杰知道自己判断情况失误,悲愤万分,两眼一黑,晕倒在地。当他醒来的时候,参谋长邓仕俊拿着一封电报问他:“王副司令来电,询问第一八师突围和第一七九师、第一八一师的解围情况。怎么回电?”“如实汇报,解围部队出现意外,第一八师突围到鹰峰遇敌,现正孤军作战,我军正积极设法救援。”韦杰苍白着脸一字一顿地说。

郑其贵师长听到鹰峰山上是敌人的消息也是两眼发黑。

不过他得稳住,还有近2000名战士在看着他。他跳起身来喊道:“同志们,振作精神,打下鹰峰!”“师长,让我们吃顿饱饭,你指哪儿我们打哪儿!”疲惫的战士们苦笑着对师长说。郑其贵喉头一阵哽咽,多么好的战士,我愧对他们!把他们带入陷阱,他们现在要求的只是一顿饱饭。而前面还是生死未卜的沙场。他现在根本拿不出任何东西来给他的战士们。但到了这份上,不打怎么办?又累又饿的战士们还是迅速聚拢在师长身边。第五三八团团长庞克昌把全团班长以上的共产党员集中起来,编成一个突击队,由第一营参谋长潘辉带领,全部带上冲锋枪,先攻占了主峰东侧的东台峰高地。

第五三九团团长王至诚、政治处主任李全山,集中全团所有能战斗的约5个排兵力和政治处的干部及警卫排30余人,在第一营参谋长周复幸指挥下,夺取了主峰,击退敌人两次反扑。

一个小时后,鹰峰及东台峰高地被第一八师部队占领,残敌退入密林。但两翼敌人仍继续向北突进。第一八师仍然被围于鹰峰山东南丛林中,山谷里到处是失散呻吟的伤员和饿晕倒下的战士。还有手榴弹响——那是不愿当俘虏的伤员们给自己拉响的。“活着的人比死了的人更难受。”多年后,许多突围而出的幸存者一说起来还悲愤难抑,“这么多年了,常常一闭眼就想起这些战友,那时谁也管不了他们,就在山上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走上绝路,那心就像被乱刀子在扎。”“联合国军”的直升机也在上空盘旋,上面响着一个女人的声音:“第一八师的弟兄们,不要作无谓的抵抗,你们的师长郑其贵已经被俘,投降吧,联合国军优待俘虏……”大家悲从中来:咱第一八师也落到了被人劝降的地步。不一会,那飞机上的女声突然变得激昂起来:“同志们,刚才喊话的就是我,我是负伤被俘的志愿军女战士!刚才那番话是敌人拿枪逼着我说的。我告诉你们一个真实情况,今天上午他们集体屠杀了你们师的两批伤员,一批130多人,一批220多人,中午,又在明月里杀害了你们师包扎所里的280名重伤员,真是惨无人道!同志们,好兄弟,千万不要投降,赶紧寻找空隙冲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