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开国第一战2
2196800000034

第34章 三路突进 中华劲旅雪兵刃 一战蒙羞 英伦王牌当俘虏(2)

他瞅准了一辆有两副天线的坦克,这一定是辆指挥坦克。只有15米了,坦克的炮口几乎顶在他的头上。一发火箭弹出了膛。“轰”的一声,火光四溅,把自己的头发和眉毛都烧着了。驾驶员刚爬出坦克,又被于怀珍扔上一颗手榴弹给炸飞了。这时,他什么武器也没有了。可敌人也吓得回头就跑,其他坦克也开足马力逃命。但一会儿敌人回过味来,又聚集过来,四面把第三营围住,机枪打得像刮风一样,坦克炮也“咣咣”地打过来。第三营伤亡越来越大,弹药也消耗殆尽。连卫生员、炊事员都拿着扁担、夹板和英国鬼子打开了肉搏战,把英军和加拿大士兵杀得尸横遍野。然而他们的处境也越来越不妙——敌人是两个旅。刘玉珠和李德章决定突围:由一个小分队向公路以东突围,吸引敌人火力,营主力则向西转移,抢占有利地形,继续阻击敌人。两人都争着掩护对方,各不相让。一个说我是团参谋长我命令你带主力转移,一个说我是营长,这儿的事情我说了算。谁也不让谁。最后妥协,两路互相掩护,谁得手谁就先突出去。要知道,这是争拼命权呀!李德章带了一个20多人的小分队首先向东突围,果然吸引了敌人的火力,小分队的战士们不畏牺牲,前仆后继,还没有跨过公路就相继伤亡殆尽。李德章也负伤,一头栽倒在路旁的稻田里。但敌人兵力雄厚,坦克众多,虽有部分兵力火力被吸引到李德章带领的小分队,刘玉珠所率的营主力仍未能找到突围的空隙。而且刘玉珠本人也在掩护李德章们出击时中弹牺牲。这是指挥出国第一仗的优秀指挥员,太可惜了。不久,营政治教导员冯仲吉也中弹牺牲。第三营的官兵们虽然失去了指挥,却并无惊惧慌乱之状,他们排自为战,班自为战,人自为战,靠从敌人尸首上收集武器,一直顽强坚持到天黑。天一黑敌人就没招了。最后剩下不足百人,他们在负伤的李德章率领下,掩埋了烈士的遗体,背负着重伤员,历经艰难,突破重围,回到自己的部队。挫而不馁,溃而不乱,旋风部队,真百战之师也。

第三五四团第三营的顽强战斗给敌人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割裂了“联合国军”东西两线的联系,英步兵第二十七旅和加拿大步兵第二十五旅在接连碰壁后被迫向清平川方向后撤。

此战的教训是:战前对“联合国军”改进了战术的速度和效果估计不足,仍沿用传统的单刀直入的穿插迂回的攻击战术。而敌人采取的“齐头并进、互相靠拢、不留空隙、步步为营”的作战方式,对中国军队这种未能及时改进提高的老套路却已具备了相当有效的防范作用。

这就叫:“敌变我不变,吃亏在眼前。”

吴信泉的进展很顺利。

第三十九军从美陆战第一师和韩军第六师结合部杀入,攻势凌厉,当日便前出到华川以南之满月岘、原川里一线,将美陆战第一师阻隔于北汉江以东,使其无法西援。

韩军第六师又一次土崩瓦解。韩六师前卫两个团在战斗打响第一夜就溃不成军败退下来,结果把作预备队的一个团也裹挟着往后跑,连刚装备上的美式重炮和大部分重装备也给扔了。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少将听得此讯气得跳脚,立即命令美步兵第七师第三十一团团长威廉·麦卡弗里上校率美军拦住撤逃韩军去路,阻止其溃逃。“把他们赶回阵地,不得已时可以朝他们开枪!”阿尔蒙德狠歹歹地说。没想到旁边的韩军第三军团军团长刘载兴中将却跳了起来:“谁敢!谁要挡住我的士兵,我就打死他!”阿尔蒙德一愣,这韩国人蛮有种的嘛,敢跟我叫板?“我要朝你的军中不停止撤退的人开枪!”阿尔蒙德的口气不由自主地软了一些。美国佬大都是这德性,欺软怕硬。美国驻韩国军事顾问团顾问弗兰克·法雷尔准将一看不好,赶紧上前左挡右劝,心说别共军没打退,你们俩倒先打起来了。两人气哼哼地谁也不理谁。最后还是法雷尔准将好说歹说让阿尔蒙德收回了成命。麦卡弗里上校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差事绝对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挡不挡得住这些潮水一般的败兵姑且不论——陆军中将李奇微司令官不是也没挡住他们吗?要是被那些无孔不入的记者在报纸头版一登出来,让我怎么担待呀?我还敢不敢在汉城的大街上走路呀?

不过韩军第六师这一溃逃,给范佛里特的中间防线上开放了一个近20公里长的大缺口。

这个缺口对范佛里特很危险,对宋时轮很有利。

可惜宋时轮根本还没来得及调集兵力钻通和扩大这个缺口,美第八集团军预备队美骑兵第一师等部就从百余公里外疾驰而至,迅速在第二线阵地上填补了这个缺口。

铁脚板还是快不过汽轮胎,这是一个铁的事实。

中央突击集团啃的是硬骨头,发展较为缓慢。

第三兵团在涟川西北三串里以东15公里的地段上发起进攻。

争强好胜的秦基伟担任西路突击,他指挥的第十五军进展很快。配属的炮兵第二十九团和坦克第一团两个连作用发挥得很充分,很好地掩护了张显扬的第二十九师和向守志的第四十四师并肩突破。激战10余个小时,于23日早晨先后占领162高地、152高地。第四十四师第一三二团将菲律宾营包围,歼其大部,将敌逼过汉滩川南岸。

23日夜,第二十九师冲过汉滩川,与敌人形成对峙。

24日夜,第十五军主力第四十四师于金谷里渡过汉滩川。

主力就是主力,第四十四师第一三一团第三营动作勇猛迅速,当夜突入哨城里东北大田里,击破美步兵第三师第七团的顽强抵抗,经40分钟激战,歼其两个连。

当面之敌全线崩溃。

东路突击的第六十军第一八一师是名闻天下的“皮旅”,师长王诚汉很有办法,他采取正面佯攻与穿插迂回相结合的办法,于23日晨在涟川以东突破土耳其步兵第一旅的防线,占领釜谷里北山土耳其步兵第一旅全部阵地。

当晚,第五四三团和师侦察连前出控制了汉滩川以北全部阵地,继续向纵深发展进攻。战至25日晨,师主力全部渡过汉滩川,进至加郎山、旺方山一线,与敌展开激战。同时,吴仕宏师长率第一七九师主力亦占领永平。

曾绍山军长指挥的王牌主力第十二军进展最为缓慢。

当面的美步兵第三师和土耳其步兵第一旅倚仗大量航空兵和坦克掩护,抵抗得很是顽强,第十二军主力打了一晚上又一个白天,才突破其防线。尔后虽与第十五军主力在涟川以南炭洞、粟隅地区包围了美步兵第三师第三十五团,军侦察支队也深入敌后将清潭川的桥梁炸断,但还是因断敌退路的兵力单薄,未能堵住这个笼子逮住这只鸡,让美国少爷和土耳其兵们在飞机和坦克掩护下冲破包围跑了。

打得费劲不说,还空喜欢一场。

左翼突击集团的第九兵团也是空喜欢了一场。

他们24日前出至云山里、坡州洞、国望峰一线,在永平、金谷(坡州洞北)、龟汀洞等地分别包围了美步兵第二十四师5个营,眼瞅着也能达到歼敌大半个师的指标了。结果还是让人家给跑了!

笔者听当时参加这次战役的许多老兵们说,那战斗打响的头一晚上全是这类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到处都说包围了一个两个团什么的。

可最后全都是空欢喜一场。

笔者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的作战地图上也看到,那表示包围敌人的圈圈很多,可最后打上一把红“Χ”的很少。

到底是家伙不如人哪!

当中央突击集团进至哨城里、宝藏山、永平一线时,敌军已全部撤至第二线阵地,与攻进的志愿军部队形成对峙。而在敌人狂轰滥炸之下,志愿军摩托化炮兵和骡马炮兵均不能及时跟进,冲得很快的步兵得不到炮火的有力支援,常常眼睁睁地看着敌人跑掉。而且“联合国军”乘车开进的预备队美骑兵第一师和英步兵第二十七旅、加拿大步兵第二十五旅部队马上就上来堵住了宋时轮和王近山费尽千辛万苦才打开的战役缺口。

最让王近山感到窝囊的是,由于照搬国内战争的经验,加上步炮兵协同不紧密,部队向前运动时队形密集,受敌人航空兵和远程火炮杀伤非常严重。

有许多战士还没跟美国鬼子照上面就伤亡了。

“王疯子”这回是没捞上打疯,却差点给气疯。相较而言,杨得志的右翼突击集团收获要大一些。

右翼突击集团的第六十三军、六十四军、六十五军和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在22日当夜扫清临津江西岸的韩军第一师部队后,第一梯队西路突击部队第六十三军第一八七师、第一八八师于23日凌晨突破临津江。

徐信师长指挥第一八七师突破临津江前,亲自徒涉踏勘,准备周密,部队在白天分散隐蔽地接近江边的进攻出发阵地,在战术上达成了突然效果,因而突破非常顺利。仅10多分钟就从多路突破临津江,攻占了江南要点绀岳山和瓮店洞以南398.1高地,歼灭英步兵第二十九旅一部,并将该旅与美步兵第三师的联系割断。尔后,穿越15公里的崎岖山路,以迅猛动作向磨叉山、神岩里的英步兵第二十九旅主力扑去。

第一八八师突破江防后,连续打退纵深之敌的多次反扑。可第六十四军在攻占长坡里、马智里后在高士洞地区受到英步兵第二十九旅和韩军第一师部队顽强抵抗,前进受阻。杨得志这个时候也急眼了,屡屡电催。还直接与第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通电话,甚至还使用了“革命纪律制裁”这样非常刺耳的字眼儿。这在很厚道的杨得志身上是很罕见的。

急迫之中,第二梯队第六十五军两个师也被调上来投入战斗。不到20平方公里的地域,一下子挤了5个师。真成了人海战术。可对手有“火海战术”,美第一军的坦克集群和远东空军的航空火力猛烈突袭,达到了极致的发挥。5个师伤亡惨重,进展仍然迟缓。只有第十九兵团侦察支队和第五三八团第三营在混战中突入敌人纵深60公里,于24日下午14时进占议政府西南侧的道峰山,造成了合围敌人的有利态势。为配合主力合击敌人,他们在道峰山坚守了几个昼夜。第六十三军第一八九师也在土桥场包围敌人2000余人。可惜第六十四军主力在敌人航空火力威胁之下,行动迟缓,终于还是把敌人的大头给放跑了。运气比较好的是第六十五军第一九四师,他们在熊潭里逮住英步兵第二十九旅一个营,打掉了大半。预计的迂回包围,全都打成了正面平推。

战至25日,中国军队左中右3个突击集团连续突击了3天,前进30~60公里,将当面“联合国军”逐至锦屏山、竹叶山、县里、加平、春川第二线阵地。但伤亡很大,却没有什么大油水。

朝鲜人民军小有斩获。

志愿军突击集团发起攻击的同时,东线朝鲜人民军第三、第五军团亦向杨口、元通里一线韩军发起猛攻。23日,第五军团在麟蹄以北西湖里地区歼灭韩军第五师第三十六团大部,24日又在麟蹄、县里间歼灭北援之韩军第七师第五团大部。

西线的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22日冲过三八线,占领了朝鲜古都开城,23日占领长湍,各歼韩军第一师一部,随即向汶山发展进攻。韩军遇上人民军,一般都没脾气。

在整个志愿军突击集团连续3天的突击中,只有第六十三军第一八七师包围的英步兵第二十九旅一部,在战役结束后的作战地图上那个被圈圈套住的绀岳山和雪马里,被打上了非常醒目的一把红“Χ”。

不到30岁的徐信师长指挥第一八七师打了个不大不小的歼灭战,把英国女王陛下的王牌劲旅数百名官兵请进了碧潼的战俘营。

4月23日,是英格兰民族的传统节日——圣乔治守护神节。第六十三军第一八七师突破临津江时,英步兵第二十九旅格罗斯特郡联队第一营正在为次日的祝祭仪式进行准备。炮声一响,祝祭场立马变成了血肉横飞的战场。格罗斯特郡联队第一营是英军中一支有历史荣誉的部队,1801年,在远征埃及的殖民战争中,曾在埃及军队优势兵力的夹击之下顽强作战转败为胜,因而名声大噪,受到皇室的特别嘉奖。因其是在两面夹击下克敌制胜,所以特许该团每个官兵头上缀两个帽徽。

他们的帽子既可正戴亦可反戴,这在特别讲究绅士气派的英国军队中实属罕见。

第一天,这伙英国佬还算硬气,在配属的皇家炮兵第四十五团第七十队的炮火和皇家哈萨斯第八骑兵坦克团A连的支援下,钉在雪马岭主峰阵地上跟第一八七师第五六团的部队打得昏天黑地,关键时刻甚至还能跟中国士兵比画两下白刃格斗。那当然是班门弄斧啦。

打到第二天,在突过临津江的第六十三军第一八八师的猛烈进攻下,英步兵第二十九旅抵挡不住,眼瞅着就有被正向侧翼迂回的中国军队包围全歼的危险。

旅长汤姆·布罗迪陆军准将扛不住了,急电美第一军军长米尔本少将,请求派兵驰援,想救出格罗斯特郡联队第一营后再赶紧撤逃。

可是广水院赶来接应增援的菲律宾营残部、比利时营和美第六十五波多黎各步兵团在坦克飞机支援下足足折腾了一天,始终无法突破雪马岭一带第一八七师的阻击阵地。

相距不过两公里,就是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