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开国第一战2
2196800000012

第12章 初搏云天 刘亚楼放雏鹰飞 首开纪录 方子翼迎英雄回(3)

鸭绿江与清川江之间“联合国军”的空军活动一时锐减。这就给第十团创造了单独出动的极好机会。方子翼的兵力使用权限也因此上升到一个大队。1月21日晨,地面防空哨发现远东空军20架F-84,正沿平壤、新安州一线轰炸铁路交通线,企图阻止志愿军后方运输。方子翼当即命令第二十八大队起飞迎敌。大队长李汉率飞行员吴奇、宋亚民、孙悦昆、李宪刚、张洪清、赵明、赵志财等迅速进入座舱。这是大家第一次有目标地独立起飞迎敌,从空勤人员到地勤人员,全都兴奋得不行。结果忙中出错。2号机吴奇开车时,机械员一紧张,过早地拔掉了启动车插头,导致飞机开车未成。这下糟了,再开车起码得耽误7~8分钟,而空战时间是以秒计的。时间就是战机。方子翼当机立断,改变战斗序列,以3号机宋亚民顶替2号机位置,以6架飞机编成一个不伦不类的战斗队形升空出击。2号机吴奇、4号机孙悦昆未能起飞。出师就不顺。

一进入战区,大伙心里既紧张又激动,都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生怕把敌人给漏掉了。当飞越宣川上空时,4号机张洪清发现右上方有两架美机一闪而过,立刻就不见了。耳机里传来方子翼的声音:“F-84就在你们附近,注意搜索,发现目标立即攻击!”快接近安州时,方子翼又一次通报:“你们已和敌机接触!”与此同时,3号机宋亚民也报告:“右侧发现敌机两架。”

李汉也在右上方看见了敌机。20架F-84战斗轰炸机正以4机为单位在1000米高度上对清川江大桥轮番俯冲投弹扫射,并以双机、4机于后上方作层次配置进行掩护。李汉热血沸腾,哪里还顾得上看清敌机的兵力数量和战斗队形,也忘了自己的指挥责任,大吼一声:“攻击!”一加油门就不管不顾地冲向敌机。结果动作过猛,飞机“刷”地一声从敌机腹下冲了过去。他太激动了。

这个时候,除了勇敢,李汉他们的空战格斗素养几乎等于零。首先发起攻击的位置就不利,高度低于对方,面向阳光。早期的喷气机发动机剩余功率低,故空战格斗者们都非常重视抢占高度,以利用俯冲的位能获得较大的速度。至于背对阳光,更是谁都想得明白的道理。李汉没顾上想这个。其次是李汉压根就没指挥他的战友们,一看见敌人就红了眼,自顾自地冲杀起来。整个一个步兵班长的作风。步兵班长还知道指挥他的3个战斗小组咧。没章法!没章法也打了胜仗。骄横的美国鬼子随随便便就让没章法的李汉们占了便宜。先吓了一跳然后又是一愣,米格-15性能优于F-84,跑还是打?空战是以秒计时的,就在他们一愣神儿那工夫,冲过了头的李汉已经转圈迂回到了4架美机左后侧的400米处。李汉对准其带队长机狠狠地压下了发射按钮。“哗……”一个痛快淋漓的长点射。敌机拉出黑烟,斜着翅膀,撅着尾巴,歪歪斜斜地仓皇而遁。其他敌机转身就逃。李汉大队穷追不舍。3号机李宪刚、4号机张洪清先后向其余3架美机猛烈开炮。

可惜,这时候的他们,就像数十年后的中国足球队一样,临门一脚功夫欠佳,攻势如潮,可就是把球灌不进门。动作不稳,经验不足,连人家的边儿都没沾上。

可他们打出了永垂史册的“第一”!这是志愿军空军在朝鲜战场上第一次与远东空军交手,也是中美两国空军的第一次空中较量。新中国的空中健儿,敢打敢拼,以寡击众,击伤美远东空军F-84战斗轰炸机一架,揭开了空战之谜。事实证明:年轻的中国空军具有强大的潜在作战能力。

李汉对自己不满意,对采访的记者们说:“我只注意自己攻击,忽略了空中指挥。”战友们也对自己低劣的攻击战术和射击技术不满意。都盼着美国飞机再来。

其实用不着盼,美国飞机自己知道来。两日后,美国远东空军大机群偷袭浪头机场。第二十八大队冒着10架F-80的扫射,强行起飞,和苏联空军一起,将敌机驱逐。不过这次没战果,只是多了一次体验。

1月29日13时34分,志愿军空军前方雷达站发现美远东空军16架F-84战斗轰炸机进入定州、安州上空5000米高度盘旋活动,企图封锁、袭击安州火车站和清川江大桥。

方子翼师长命令第二十八大队立即起飞迎敌。早就等着这一刻的李汉率8架米格-15迅速起飞,赶赴战区。“一一注意,目标120度,高度6000米至7000米,距离80公里,注意搜索!”接近战区时,方子翼及时通报了敌情。“一一明白!”李汉回答。他决定抢占高度,利用阳光隐蔽接敌:“二中队高度8000米,一中队高度7200米,航向130!”

吃一堑,长一智。13点40分,编队飞临定州以西,耳机里又传来方子翼急切的声音:“一一注意,你们和敌人在一起了……”大家全紧张起来,调节视神经,屏住呼吸,仔细搜索。“一一,左前方发现目标,两个!两个!方位45度,高度比我们低。”

绰号“千里眼”的7号机孙悦昆兴奋地报告。大家顺着他指示的方位仔细看去:哈,4个、8个、16个黑点,16架F-84战斗轰炸机,他们正寻找地面攻击的目标,尚未察觉已经被人盯上了。先敌发现在空战中是相当重要的,战斗尚未打响,第二十八大队已夺得先机。但这次李汉抑住紧张和激奋的心情,没有急于攻击。他想敌机高度虽处劣势,但数量占优,必须设法造成敌人的错觉,创造更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态势,然后予以突然打击。对,“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扩弩,节如发机”。他率队继续平飞迅速向美机后方迂回,并暗中做好战斗准备。聪明了,聪明了!长本事了,长本事了!片刻间,经验老到的美国鬼子也发现了李汉他们,立刻转向太阳方向飞去。“一一,敌机向太阳方向转来!”方子翼再次通报。“一一明白!”狗日的美国鬼子真是不善哩!不过这时的李汉也不是一周前的李汉了。他将计就计,装作没发现,继续向前飞,顺着阳光居高临下正好看清敌机的阵势:16架敌机分作6000米和5000米上下两层,每层8架,都是4架在前,左右侧后方各有双机掩护。典型的楔形编队!李汉心中发出一声冷笑。他决定待敌机爬升到我编队右下方时,集中兵力攻击其最上层,以奇取胜,打它个措手不及。好,时机到了。“投副油箱!二中队掩护,一中队攻击!”李汉现在指挥得有板有眼很像那么回事儿了。

第一中队向右急转弯120度,一推机头向上层的8架敌机猛压下去。这下像捅了马蜂窝,敌机七零八落地扔掉副油箱,然后分两边转弯掉头,其中4架向第一中队反扑过来。敌机意图很明显:利用高度差,从一中队的机腹下穿过,然后抢占高度咬尾攻击,陷李汉们于被动。在一般空战中,这不失为一高招。可万万没想到这几架米格机与从前遇到过的米格机完全不同,竟然毫不踌躇地猛压机头迎头挡住了他们的去路。美国鬼子大惊失色!上帝啊,这是什么战法?什么战法?土八路玩命的战法!

太险了,太悬了!两个编队相向运动,速度亦相对倍增,稍有差池,就会撞到一起同归于尽。这叫“打对头”,一般的空战,没人敢用这招。这是对双方的意志品质最严峻的考验。双方越飞越近,眼瞅着就要“对车”了。美国鬼子扛不住了。在双方相距1000米的时候,为首的美机慌忙向右一侧身,避开迎面冲上来的米格机。就这“一侧身”,双方优劣态势立即明朗。“面对面”变成了“面对背”,李汉占据了“咬尾攻击”的主动地位。经验丰富的美机编队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立刻全部向左转弯准备“反咬尾”。编队配合默契,动作协调舒展,如果是飞行表演绝对叫座。可惜这是战争!李汉已看破了这个,也敏捷地登舵向左急转弯,猛切半径,从敌机飞行弧线的内侧截了过去。几秒钟的时间,李汉的米格-15划出一条半环形的弧线,从右后方冲向敌带队长机。角速度太大,前置量拉不出来。李汉当机立断,改变攻击目标,紧紧咬住了敌人的3号机。

哈,看你往哪儿跑!几乎与此同时,上层掩护的4架敌机从右侧翻转上来,从右后方悄悄地滑向李汉。“坚决掩护一一攻击!”第一中队其他3架飞机立即转身扑了上去。美机一看对方来势凶猛,扔下自己的长机中队就逃命去了。李汉已经把敌人的3号机稳稳地套进了瞄准光环。近点,再近点!只有400米啦!好!开炮!李汉狠狠地按下炮钮。3门航炮火光交加,雷鸣电闪,像3条火蛇一样,裹住了敌机。冒烟,起火,下飘,坠地!玩儿完!

贪心不足的李汉接着攻击敌4号机。到底还是嫩了点,冲速过大,一下子冲进了敌4号机的尾喷管处,还没来得及开炮,就被敌机尾喷管的强大喷气涡流把飞机冲了个大翻转。距离实在太近了。李汉随即改平,向后方警戒。下层的8架敌机从后方钻上来盯住了李汉。还没来得及做出动作,在高空监视敌掩护机群活动的副大队长李宪刚就带着第二中队疾驰而至,12门航炮爆出一条条火链。谁还敢靠过来?美国鬼子精神彻底崩溃了。保命要紧,还要什么队形哟!纷纷把速度加到极限,各自逃命。不过,还是有一个勇敢者咬住李汉紧追不舍。李汉攻击动作过猛,战友们全被甩掉,他成了光杆司令,还被人家咬尾,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米格-15优越的爬升性能救了李汉。他把油门加到最大,以最有利的迎角上升摆脱。这下把F-84甩掉了。敌机一看撵不上,只好悻悻然掉转机头退走。可李汉还不干了。他转弯180度转而向敌机冲去。美国鬼子压根儿没有料到这个刚才还被撵的猎物竟在突然之间杀了个回马枪,转瞬之间角色移位,又变成了猎人。慌乱中他竟然没做任何机动规避动作,直直地向南奔逃。简直是个送上门来的良机。可不知是高兴过度,还是惊魂未定,李汉乒乒乓乓3炮齐发打光了所有炮弹,愣没把人家打下来。只是打冒了烟。后来经胶卷判读,定为击伤。

第二十八大队编成整齐的队形穷追猛打,一直追到海边。再往前就不敢追了,这些雏鹰全都没经过海空作战训练,看天看海都是一片蓝。再追就露馅出洋相了。

如果说12月21日击伤敌机多少带那么点撞大运的意思的话,那么这次“一·二九”空战则是一场货真价实的斗智斗勇斗技术的高水平空战角逐。李汉和他的第二十八大队,为新中国的空军又打出了一个“第一”。在整个战争期间,李汉共击落敌机4架,两次荣立一等战功,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这就像平型关大捷一样,是一场里程碑式的空中战斗。李汉,为新中国空军实现了“零”的突破!

方子翼师长、李世安政委率领地勤人员敲锣打鼓地迎接李汉大队安全返航归来。喜讯立刻传遍四方。周恩来总理喜气洋洋地对刘亚楼说:“你们是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刘亚楼开心地笑啦!他感觉自己现在才真正是个空军司令员了。

李汉后来的军中生涯比较坎坷,生活上也走过一些弯路,离休前最后一个职务为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副部长。老了老了还不消停,在石家庄空军干休所家里,他用废旧航空材料和配件组装了一台有点像F-1方程式汽车大赛那种赛车,在地上过上天的瘾。他说这是“米格跳蚤”。一跑在石家庄大街上,人家不看“奔驰”,看“米格跳蚤”。1997年9月1日,李汉因患癌症逝世。今天的人们都不应该忘记这位实现零的突破的空中英杰。

美国远东空军对这些使用“从未见过的战术”的米格机飞行员极为头痛,不知他们是何方神圣。对他们那种“打对头”的战术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有点像二战中德国空军的战术,有人说这是日本零式飞机的自杀攻击。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后来,一位被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击落的美国飞行员说:“我们费了很多工夫研究一个问题就是:共军用的究竟是什么战术?研究了很久,终于明白了,原来中共的空军没有战术!”当年日本鬼子也说土八路战术的不懂,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破击战挑帘子战统统的坏了坏了的!都是傻帽,让人搞不懂的“战术”才是最好的战术,知道不?特别是你只能看不能练的“战术”!

1951年1月17日,空军第四师第二十九、第三十大队进驻浪头机场,在苏联空军第五十歼击航空兵师帮助下进行实战锻炼。1951年2月3日,空军第四师第十二团进驻浪头机场进行实战锻炼。1951年3月2日,空军第四师结束实战锻炼,撤出第一线机场。

至1951年2月底,苏联空军第五十歼击航空兵师战斗出动1200次,进行40多次编队,280名飞行员参战,共击落敌机61架,被击落7架,击伤12架,牺牲飞行员5名。

在整个实战锻炼过程中,空军第四师共战斗出动28批145架次,其中4批21架次与美国空军进行了空战,击落美机1架,击伤美机2架,被美机击落2架,牺牲飞行员1名。

另外,空军第四师第十二团因求战心切,连续发生事故,损失飞机4架,牺牲飞行员4名。从这个数字来看,中国空军初期参战效益很低,似乎得不偿失!但是,凡我同胞当思量:正是因为这些浴血的战斗,一个空军大国从此飞向了世界。民族的巨龙,是从这里向天空腾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