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开国第一战2
2196800000011

第11章 初搏云天 刘亚楼放雏鹰飞 首开纪录 方子翼迎英雄回(2)

跟德国空军交过手的苏联飞行员就是身手不凡。11月1日,苏联空军朝鲜飞行团6架雅克-9歼击机首开纪录,在安州上空击落美军B-29轰炸机两架,“野马”式战斗机一架。苏联空军损失雅克-9歼击机两架。同日,一队正准备轰炸鸭绿江大桥的美机群意外地发现,除了异常猛烈的地面高射炮火外,迎接他们的还有米格-15喷气式歼击机,而不再是那些气喘吁吁的老“雅克”。又有4架美机栽了下来。11月8日,第二十八歼击航空兵师飞行员谢戈列夫中尉在安东上空再创战果,击落一架“野马”式战斗机。

次日,该师又在同一空域击落F-47“雷电”式战斗机和F-80“奔星”式战斗机各1架,但第一三九近卫歼击航空兵团的M.П.格拉乔夫近卫大尉在退出战斗时被一架F-80“奔星”式战斗机击中,不幸牺牲。

这是苏联空军损失的第一架米格-15喷气歼击机。F-80和米格-15的照面,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喷气机空战。

10日,第一三九近卫歼击航空兵团大队长哈里科夫斯基少校率两架米格-15在新义州附近击落B-29“空中堡垒”轰炸机1架。

第二十八歼击航空兵师三天之内三战三捷!

11日,第一五一近卫歼击航空师第二十八近卫歼击航空兵团副大队长M.П.纳索诺夫上尉率队升空迎敌,被一架F-80“奔星”式战斗机击落,不幸牺牲。

14日,第二十八歼击航空兵师哈里科夫斯基少校率8架米格-15升空迎敌,与美空军40架B-29轰炸机和20架F-80战斗机的大机群遭遇,哈里科夫斯基少校击落B-29轰炸机3架。

苏军被击落米格-15歼击机两架,两名飞行员阵亡。

11月底,苏军第五十歼击航空兵师投入战斗。

12月6日,第二十九近卫歼击航空兵团大队长C.И.纳乌缅科大尉击落美远东空军B-29轰炸机两架。

退出战斗时,H.H.谢里科夫近卫中尉被一架B-29的尾部旋转炮塔击中,不幸牺牲。

12月7日,第二十九近卫歼击航空兵团 И.A.帕弗连科近卫上尉在战斗中牺牲。

12月17日,第二十九歼击航空兵团的 Ю.Я.克列伊科夫少校率领的一个中队与10架F-86遭遇。

由于不了解F-86性能,苏军作战失利,师技术监察员 Я.H.叶弗罗梅延科少校弹出座舱获救,飞机坠毁。

这是美国远东空军F-86第一次与米格-15交手。

几天后,苏联飞行员们就找到治F-86的高招。

12月22日,大队长M.Я.福明上尉率第一七七歼击航空兵团第二大队8架米格-15歼击机起飞,接敌后,立刻迫其实施F-86“佩刀”式战斗机最不争气的垂直机动。

福明上尉首先击落1架F-86。

紧接着,他的僚机B.K.季先科上尉和另一双机编队长机 П.T.里亚博夫上尉也各击落1架。

双方都派出增援飞机赶赴战区,苏军方面B.Ф.杰涅佳中尉被击伤,第二中队中队长C.A.巴尔谢吉杨中尉牺牲,A.A.祖布中尉的座机被击落,祖布跳伞逃生。赶来增援的苏军 П.M.米哈依洛夫大尉又击落2架F-86。战斗结果5∶3,苏军占了上风。这是F-86“佩刀”式战斗机第一次在空战中被击落。苏美空军第一轮较量,苏军占了上风。这开场锣鼓敲得既热闹又响亮。

1950年12月,苏联空军参战的3个航空兵师合编为第六十四歼击航空兵军,军长为 И.B.别洛夫近卫空军少将。同时,派出以C.A.克拉索夫斯基空军上将为首的苏联空军作战组,对参战的苏军航空兵实施总的领导。

年轻的新中国空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登上朝鲜空战舞台的。在苏联空军打出开门红的1950年12月间,中国空军中能飞喷气式的,也就只有方子翼师长的空军第四师。再说得准确一点,也就是第十团。能飞是勉强能飞了,还不知道能不能打!这些飞行员飞行时数都不超过200个小时,飞喷气式的时数平均为15小时,和苏联飞行员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只是勉强能在空中编队,而且从未有过空中战斗的经历,许多人甚至连炮都没开过。就这,就想上阵去跟那些飞了上千个小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创造过骄人战绩的美国鬼子抢手过招干仗?说实话,当时这事儿跟谁说谁心里边都犯嘀咕。

“老大哥”首先就不信。斯捷潘·克拉索夫斯基空军上将告诫刘亚楼:“刘将军,不行啊不行!你们要与美军作战不是不可以,但那应该是许多年以后的事情,绝不应该是现在!你们与美军相比,实力太悬殊了!空中战斗是一种抗争性和竞技性很强的角逐,而你们迄今为止尚未打过一次仗。这好比一个重量级专业拳击手和轻量级业余拳击手之间的较量,是不公平的!太冒险,太不科学啦!”

听俄语和说俄语都毫不费劲的刘亚楼完全听明白了。

废话!许多年以后?许多年是多少年?多到咱头发都白完了才去打?那多没劲!没有打过咱才要去打嘛!不公平?这有什么新鲜的?咱从打土豪分田地那会儿起,什么时候在公平的状况下跟人家打过仗?

不过人家克拉索夫斯基上将是苏联空军元老级人物,人称“斯捷潘大叔”,在卫国战争中曾先后担任过第五十六集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空军司令员、第二空军集团军和第十七空军集团军司令员,率部参加过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攻克柏林等重大战役,战功卓着,威名赫赫。刘亚楼在人家面前是小字辈儿,只能执弟子礼。况且人家也是一番好意,所以刘亚楼用俄语回答得也挺客气:

“我们和美国空军相比,确实处于劣势。但形势逼人,要求我们志愿军空军迅速开赴前线与美军作战,不能等一切条件都成熟了才打。只能是边打边建,边打边练,在战斗中锻炼成长……”

上将耸肩摇头作不可思议状:

“我不能理解中国同志为何这样固执,明知二者之间的空战绝不是势均力敌的,却硬要拿鸡蛋碰石头。这是新兵与将军之间的较量,你们要吃亏的。”

刘亚楼客客气气跟“老大哥”打哈哈,心中的主意却不可动摇。

其实人家“斯捷潘大叔”是真替中国空军着急。

截至1959年10月底,以远东空军第五航空队为主力的美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空中力量,连同海军航空兵在内,共拥有14个飞行联队和独立大队,其中2个战斗截击机联队、3个战斗轰炸机联队、2个轻型轰炸机联队、3个中型轰炸机联队、一个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联队、3个舰载机大队,各型作战飞机1100架。

还有英、法、澳大利亚、南非及韩军的大约100余架作战飞机。

飞行员呢,全是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激烈空战的飞行痞子,平均飞行时数在1000小时以上,多的达3000小时。50%的飞行员能飞复杂气象,由于技术水平极为突出,其整体战术水平与作战样式也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而中国空军中最早飞喷气式的第十团第二十八大队在喷气式上平均飞行时数仅15小时。

随便找一本当今航校的训练大纲翻翻就知道,这个时数仅仅达到了放单飞的水平。现如今这些连空靶都没有打过的飞行员,却马上要去参加激烈的空中格斗,能不让人提心吊胆吗?

别说敌人没把嫩得出水的中国飞行员放在眼里,就是朋友,手心里也都帮着攥着一把汗。

其实人家刘亚楼心中最有数,自己这批飞行员他大多都能叫上名字,许多人还跟他成了朋友。他们都是陆军选送来的连排干部,跟敌人鼻子碰鼻子玩命打过交手仗,都是些迎面撞见老虎也得仔细瞅瞅是公是母的角色。

敢打敢拼是他们的最大优势。刘亚楼在战术上也很重视敌人,他与空军党委其他同志商定了一个既勇敢大胆也很谨慎求实的作战方针:

逐步积蓄和锻炼自己的力量,待达到一定数量时,也就是至少能出动100~150架飞机时,选择适当时机集中机动地出击,直接给敌人以最大限度的杀伤,发挥空军的最大威力。

在正式参战前不宜过早地、零敲碎打地使用兵力,而应以先组建的大队为单位,进驻前沿机场,选择适当的时机,在苏联空军的带领下进行实战锻炼。从小仗打起,打好第一仗,解决能不能打的问题,揭开空战之“谜”,用事实来为部队树立克敌制胜的勇气和信心。

12月3日,志愿军部队向美第八集团军猛烈攻势结束的第二天,刘亚楼将这个设想报告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次日,毛泽东批准了刘亚楼的报告:“刘亚楼同志:同意你的意见,采取稳当的办法为好!”

出征前,朱德总司令和刘亚楼乘坐专列来到辽阳机场,为出征的空军航空兵第四师第十团第二十八大队送行。第二十八大队全是东北老航校的学员,是新中国空军的精华。大队长李汉是个标致英俊的小伙子,腿长个高,很有男子汉魅力。笔者听当时的老同志们说,苏联空军中好多俄罗斯姑娘都很喜欢他,每当他甩着两条长腿潇潇洒洒地走进机场时,都能引来在场工作的众多苏军女官兵温柔多情热辣辣的目光。

李汉先代表第二十八大队发言表决心,完了站到朱总司令身边面对大家喝问:“有决心没有?”“有!”人不多,气势挺逼人的。“有孬种没有?”“有!”声音洪亮整齐。

轰地爆出一阵哄笑。朱德、刘亚楼也笑了。醒过味来的第二十八大队齐刷刷地站起来涨红着脸大声吼道:“有好汉,没孬种!”不信就练一把看看!动员会一结束,马上就给朱总司令和刘司令员作表演。米格-15刚一滑上跑道,朱德就看得目不转睛,还不知不觉地站了起来。一股强大的气浪从机尾喷出,顿时搅起漫天积雪,遮天蔽日,把主席台上的桌椅板凳掀得东倒西歪。朱德、刘亚楼也被掀翻在地。全吓坏了,刘亚楼一爬起来就骂:“这愣头青,把总司令摔坏了看老子收拾你!”哪听得见呀!朱德爬起来哈哈大笑:“好厉害的喷气式哟!”飞机落了地,朱总司令笑得嘴都合不拢,和小伙子们一一握手:“好样的好样的,到前方去为祖国争光!”“我们跟美国飞行员打仗,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关公能耍,别人也能耍,你们就是要耍给美国佬看看!”刘亚楼火上再添一瓢油。

12月21日,师长方子翼、政治委员李世安率第二十八大队进驻安东浪头机场,与苏军第六十四歼击航空兵军部队混合编队。刘亚楼给方子翼的兵力使用权限是一个中队,超过一个中队必须向空司报告。

方子翼虽然才34岁,却也是个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曾在新疆学习过飞行。他对这个命令在心中是有保留的,一门心思就想凑到苏联空军战斗值勤的队伍里去。

12月26日,第二十八大队利用美军飞机活动的间隙,分两批进行了第一次战区航线飞行,经安州、熙川返回安东,完成了熟悉战区空情地形的任务。现在该说打的事情了。

可人家苏联空军一直就不怎么搭理第二十八大队。

12月28日,美国飞机没有大批出动,只有4架F-80奔星式战斗轰炸机进入朝鲜新义州一带攻击地面目标。

米格-15对付F-80应该是有优势的,按照与苏方的协同计划,苏联空军起飞8架为前后中队,第二十八大队起飞4架为中间中队,组成大队梯形队形向战区出击。

这是第二十八大队第一次战斗出航。集合动作迅速,出航队形整齐,这些都没得说。可初出茅庐的中国飞行员们没有实战经验,地面已经通报说你们接近了敌机,可他们愣就看不见。眼大漏神。加上与苏方协同不好,结果让美国鬼子跑啦。你说“老大哥”怎么会把他们往眼里放?以后带他们出动与敌人遭遇时也不向他们下达出击命令。平心而论,人家好意的成分还是居多,怕中国同志吃亏。

方子翼师长看看这样也不是事儿,就盘算着自己来操练。他带几个参谋,在机场北端搭了简易棚子,设立了指挥所。里面陈设很简单,1部电台,1个标图板,1部电话机。简直不像个指挥所。你不下命令我来下!1月5日,大队长李汉率一个中队随苏军4架飞机出战。待到达作战空域,方子翼自己向李汉通告敌机位置,直接下达攻击命令。

李汉等迅速向敌机冲去。苏军地面指挥员见状大惊失色,马上要方子翼命令中国飞行员退出战斗,以免误伤。方子翼装作没听见,继续指挥李汉攻击。美机见对方8架米格-15飞机猛扑过来,掉头便跑。李汉他们使劲儿撵也没撵上。什么收获也没有,但总算跟敌人照上了面。苏联空军也开始对这些中国飞行员刮目相看起来。不过大家心里明白,最终要让人家瞧得上,还是得揍下敌机来。正在地面进攻的陆军战友们为他们创造了一次机会。

1950年年底,中朝军队沿三八线全线发起进攻,一周内,把“联合国军”驱逐到三七线附近。远东空军在朝鲜最靠前的基地水原、金浦机场相继被中朝军队占领,其前进机场被迫后移至大邱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