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路人:那是在战争中无可奈何时才这样做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不能骗人了。
苏格拉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种情况,当父亲的非常溺爱儿子,可是儿子生病了,父亲拿来药儿子又不愿意吃。于是,父亲就哄儿子说,这不是药,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你能说这种欺骗是不道德的吗?
过路人:(愣了半晌):这种欺骗是符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可以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什么是道德就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那么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呢?还是请你告诉我吗!
过路人:(啼笑皆非):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有道德,知道了道德就是道德。
苏格拉底:先生,你真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你的答话已经告诉我——道德就是关于道德本身的知识,这使我弄清了一个长期搞不清的问题,所以,我应该对你表示诚挚的感谢。
事实上,苏格拉底就是用诱发法连环逼问术,通过向外人“请教”的方法,来传播自己的思想。
他声称“自己无知”,因此把问题提出来请教对方。但当别人作出回答时,他又对其他种种答案进行反驳、“讥讽”,最后,终于引得对方把苏格拉底所主张的观点说出来。这种手法,从逻辑上看,极类似于请君入瓮。一环扣着一环,步步深入地提出诘难问题,说是诘难其实就是一种极具影响力的诱发。
2、拒取
通常在对方向你提出无理要求,你既无法接受,又很难拒绝时采用。它的做法是先抓住对方的悖点,用别的相关问题,联系起来向对方连连诘难,使对方在答问中顾此失彼、漏洞百出,然后再转同正题给一回马枪,以绝对的理由拒绝对方。
例如:
有一个富翁在的小饭馆前下了马,倚老卖老地对走近他身旁的小孩发号施令,结果反被那位小孩愚弄了一把。请欣赏他们的对话——
富翁:喂,看住我的马!
小孩:你的马不凶吗?
富翁:不凶。
小孩:不踢人?
富翁:不踢人。
小孩:会逃跑吗?
富翁:不会。
小孩:那要我看它干嘛?
一个小孩,一个富翁,无论在年龄还是在地位上,相差都很悬殊。富翁在小孩面前倚老卖老,颐指气使,但小孩却不因此而生畏惧。他为了不给富翁看马,肯定要找出绝对站得住脚的理由,这个富翁本以为自己指使一个小孩是顺理成章的事,却万没想到,小孩用拒取式的连环逼问空口道,使他的指使落了空。
3、借势
借对方的谬误进行逼问引申,使对方在谬误的路上越陷越深,直至山穷水尽,无法摆脱,此时你再回过头来痛击之。使用借势法,一开始应表现出大智若愚的样子,只是一味地发问,使对方在你问话的答问中一层一层地将悖点暴露出来,直到你觉得可以回击为止。所以,借势法犹如牢套法一般,只要用得机智,便很容易引得对方“上钩”。
例如:
战国时期,齐景公饮酒,田桓子陪侍,远远看到晏子来了,田桓子经征得齐景公认可,欲罚晏子酒,晏子却以其难以置辩的空口道倒打了田桓子一靶。请欣赏下面一段对话——
田桓子:国君罚您饮酒。
晏子:什么理由啊?
田桓子:国君赏赐给您的爵位使您尊贵,恩赐百万之多使您的家庭富裕,所有大臣的爵位没有比您更尊贵的,俸禄没有比您更高的。现在您穿着黑布衣鹿皮裘,坐粗劣的车,又驾着瘦弱的马来上朝,这是掩蔽国君的恩赐啊,所以罚您。
晏子:请问是饮完酒再解说还是解说完再饮酒呢?
齐景公:解说完再饮。
晏子:您赏赐我的爵位使我尊贵,我不敢为了显贵来接受,为的是国君命令能得以施行;恩赐百万之多来使我家过上富裕生活,我不敢为了富有而接受,为的是使国君赏赐能够施行。我听说,古代的贤君,对受过丰厚赏赐却不照顾他的封国或家族的人,就责罚他们;对于所担负的工作不能胜任,就责罚他们。您的臣属,我的父兄,如果有的流离失所身处荒凉偏僻的地方,这是我的罪过;您的子民,我的属下,如有流散逃向四方的,这是我的罪过;军事装备不允兄,战车没有修造,这是我的罪过。像驾着劣马破车上朝,我想那不是我的罪过吧?再说,我凭着您给我的赏赐,使我父系亲属没有人没车坐的,母系亲属没有不丰衣足食的,妻子的亲属没有挨饿受冻的,国内一些闲散的士人等着我,然后才能点火烧饭的有几百家。像这样,是掩蔽国君的恩赏,还是昭显了国君的恩赏呢?
齐景公:好!替我罚田桓子。
上例事情虽鸡毛蒜皮,但由此足见晏子的睿智。晏子在这一段论辩中,运用的就是借势法。得理不让人。假如他不借“请罚晏子酒”之势造出一个悬念,而是一开始就拒罚,齐景公岂不威信扫地?而晏子不想罚酒,制造了悬念后,让田桓子和齐景公“乖乖地”朝他所没的圈子里钻,最后,他才有了开脱自己“罪”责、避免罚酒的充分理由。经一段问答后,他又抓住“罚”字,以此为纲,针对时机认为他的“形象”“掩蔽了国君对他的恩赏”展开自辩。他首先说明受赐的目的是为国为君,不是为了自已能够“显贵”、“富有”;接着指出什么样的人才该“责罚”,并以他自己为例解释哪些情况和现象才属于“罪过”,才该“罚”;继而再深入解释,他凭着国君的恩赏,使“父系亲属”、“母系亲属”、“妻系亲属”和“国内一些闲散的士人”的“问题”得到解决,阐明自己生活俭朴的原因和理由;最后“立”出自己的论点:这是“昭显”君主的恩赏,而非“掩蔽”。结构上环环相扣,娓娓道来,句句驳在点子上,使田桓子无隙可乘、无力还击,终使齐景公把酒反“罚”于田桓子。这借势之法,真可谓绝妙。
由以上三种方法可见,连环逼问空口道的最妙之处就是在一连串的提问中使对方陷入答非所问的境地,又从此境地中让人省悟出深层次的道理。其实,这种空口道是混淆个别与一般关系的提问式手法,因此,人一旦陷入这各混乱之中便很难自拔。在论辩中,这也是使对方陷人困境的一种语言技巧。
用连环逼问法时请注意以下五点:
1.要带着心里的“疙瘩”向对方发问,不能漫无目的地随意发问。
2.每个问题要贯穿一条主线,问题和问题之间要有衔接,尽量不断档。
3.既要“连环”,但又要把握住“度”,要见好就收,及时下结论,不能问得无边无际,问到最后连自己也糊涂了。
4.逼问要高屋建瓴,有如圆石滚落万丈悬崖的气势。在取胜有望时,应该乘胜追击,切不可半途而废。
5.语言表达要流畅,适当采用排比修辞法,以增强自己的语势和肯定自己观点的分量。
引申技巧训练
1、对立引申
论辩具有强烈的对抗性,论辩中有时可由同一对象为前提而引申出互尖锐对立的结论,这就是对立引申。对立引申更能使沦辩产生一种扣人心弦的效果。
比如,在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关于“人性本善”的辩论中有这么一段辩词:
正方: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在人性本恶之下,我们为什么要法律,为什么要惩治的制度呢?
反方:对呀,这不正好论证了我方观点嘛!(笑声,掌声)如果人性都是善的,还要法律和规范干什么?(掌声)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法律与惩治制度,正方从这一前提出发,与反方“人性本恶”观点相反的结论,因为人都是恶的,就不会建立法律去限制恶,就不会制订惩治制度去挟击恶,既然现实中存在法律与惩治制度,所以人性不是本恶。但是反方复旦队却由现实存在法律与惩治制度这一前提得出同一个前提,得出与人性本“善”相对立的结论,因为,人性如果本善,就不必制定什么法律与惩治制度,既然现实中存在着法律与惩治制度,所以不是人性本善,这更是对正方立论的致命打击。论辩中这种由同一前提得出相互对立的结论的场面确实是激动人心的。
2、立场引申
所谓立场,就是人们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对于同样一件事物,各人所处立场观点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就可能不同,对该事物所作出的结论也就可能尖锐对立。立场引申善于利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比如,“长虹杯”全国电视辩论赛关于“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辩论中的一节辩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