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辩论与抢答知识全集
21940900000017

第17章 辩论之体——逻辑严谨、浑然天成(7)

甲方:我们认为,中国传统的、成型的京剧,甚至连外国人都欣赏的东西,不应该旁生枝节,应该保留。……象这样改革了的现代化的艺术,终究不能代替古典艺术而存在。中国古典艺术,应当保持和完善下去。

乙方:你刚才再强调丢掉了传统的东西,但传统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京剧艺术的传统特点有三个方面:第一、就在于它的写意性。所谓写意性,就是“三五人千军万马,七八步走遍天下”。它不需要真实生活中那么多人,那么多景,演员腿到、口到,观众也就清楚了。加入电子音乐,不但没有破坏这个特点,而且由于电子音乐的丰富表现力,使写意性得到更为可靠的表现。第二,是它固定的表演程式。没有因为加入电声音乐就使演员的马步变成牛步,也没有使手中的马鞭失去马的象征。第三,是它固定的唱腔。方才已经讲过,电子音乐的表现力完全补充了京剧伴奏三大件阳刚有余、阴柔不足的缺欠。这就是说,加入电子音乐,既没有破坏京剧的写意性,也没有破坏它的固定的表演程式和唱腔,。而是使京剧艺术更加符合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心理需求,我们为什么不为这种改革尝试拍手叫好,反而要评头论足、甚至泼冷水呢?

例2.“在中国进行选美利大于弊”反方结辩词节录:

……首先,在我国进行选美是与我国国情背道而驰。一次选美比赛,花费动辄几十上百万元,大摆未富先豪的喜筵,而在这社会浮华表征之下的,是我们嗷嗷待哺的失学儿童,是我们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是我们逐渐被斥为偏科的艺术课程,是我国相当于日本国民总数的成亿的文盲。由此而来的是失落的价值观、审美观,是日益遭人淡漠的道德和高雅娱乐。支撑起选美舞台的朽木行将崩溃,难道要让人民囊中原本羞涩的身躯来扛起这个沉重的负担?当然,台上人是不知台下人的疾苦的,任凭香风醺得看客醉,直把这虚伪的歌舞升平来粉饰太平,而无视我们脚下竟没有一方足以泽沃选美的土壤!

其次,我国的选美是在给人民对美的追求进行误导,助长以貌取人的浅见短识。尽管对方辩友也大谈内在美,但是我们聪明的听众们啊,难道仅靠台上的几分钟的表演与几个用来界定弱智和正常人的常识性问题,靠几位所谓专家组成的评判团,就能断言选中的小姐一定秀外惠中吗?我看漂亮的脸蛋与“美不美,看大腿”的心理多少起了主导作用吧。而台下更有人是欲褫其华衮以为快。若是任凭对方同学将选出来的美人儿看作整体文化的共同规范,那么人与人岂不是生来不平等了吗?另外,比赛都是有输有赢的,若是维纳斯、梦露与我们的林妹妹和西施同时登台亮相,被人粗暴地分出了高低,排出了所谓冠亚军,岂不抹杀了美的丰富内涵?岂不令世代爱美的中国人民痛心疾首?

第三,我国受钱、权与种种幕后交易控制的选美场事实上是对美的亵渎。流光溢彩的舞台背后,是一只只金色的手,操纵小姐、操纵评委,操纵组委会,动辄以撤回赞助为要挟,用钱来换得大家对美的认可。也许大家不知道我国的选美都是公证人不当众表态,评委不当众亮分,事后协商座次,电子计分器在选美场上表现了从未有过的低效率,以致于九一年广州四位小姐以集体退赛来抗议,九二年选出的中国小姐又痛心地说参加选美对她来说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是的,商业化的步子要迈,但一定要迈得踏实,浮华虚假与一哄而上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商业化,人皆好之的美更不是商业化的对象。这些数典忘祖的炎黄子孙哪,从未想过他们应给后人留下些什么。金色的手蒙着黑纱,伸向了原本洁白的美,伸向了原本洁白的校园,在这片洁白中抹上了擦不去的铜锈色,在人与美之间制造隔阂。——这就是我们的选美,其对于社会的作用,利弊之间,想来显而易见。

端庄典雅的维纳斯虽然四肢不全,仍用她深沉的注视令世界人民为之倾倒。试想当我们的这位美神为了一展风采而穿上泳装,再舞动健美的双臂来搔首弄姿,请人打分,我想甚至连理直气壮的对方同学也会于心不忍,而痛心于美的失落吧!

例1是归一思辩的例子,例2是发散思辩的例子,这两例的思辩框架可以通过下图来明确表示:

横向思辩

横向思辩的特点是与纵向思辩相比较得到的。横向思辩没有那么严格的因果判断,也不会出现前后联系紧密的链状推理,被对方从中斩断一环,也不至于引起象在纵向思辩中那样的全线崩溃。实际上它是一种辅助的思路,通过触类旁通、旁征博引、综合对比来强化自己的论点,不过虽则只是辅助方法,用好了却可以大大地增强自己的说服力,某些时候甚至可以对辩论起决定作用。

譬如中国政府对于西方国家的人权指责所进行的回击,用的就是横向思辩。中国政府指出:美国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也曾镇压过学生运动和工人罢工,美国的种族歧视直到今天仍是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英国对于北爱尔兰的独立呼声也是置之不顾,西方国家的人权、状况本身就令人不敢恭维,相形之下,中国的人权问题要轻微得多。两相对比,便将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干涉中国内政的真实目的揭露了出来。

横向思辩能给人一种心胸开阔之感,它以宽广的思路取胜,三万里江山,数千年往事一齐奔来眼底,引证借喻,纵横捭阖,往往能够给辩论内容带来博大精深的特点,使您心中萌生“荡胸生层云”的意境。

根据其作用和特点,我们又将它分为相向思辩、平行思辩和两难思辩三个小类。

(一)相向思辩

我们也可以将这种思维方式称为类比。“相向”所表示的意思,就是从两边向中间接近,这形象地说明了类比手法的特点,从不同的事例说起,并找出共同点来相互支持,最后融入自己所持的观点。

我们再次利用“高消费”一题来加以说明。如果反方质问正方:“那么你们认为目前的中国有多少人可以进行高消费呢?你们是不是主张正在贫困线上挣扎的人民去打肿脸充胖子呢?”这时,正方完全不用作正面回答,而可以说:“我方已经说过,高消费没有一个数额标准,富人的低消费可能就是穷人的高消费,”为了把道理说透,不妨用相向思辩的方法再加上一句,“我们认为杨白劳在除夕之夜为喜儿买上二尺红头绳,就可以算是他的高消费。”这一来不但将自己的观点表达清楚了,而且可以赢得听众,创造不错的现场效果。

在《古今谭概》中记录了这样一个事例:

齐大夫邾石父谋反,被齐宣王杀了,宣王还要诛灭他的九族。艾子问道:“谋反的是邾石父一人,他宗族的人又有什么罪呢?”宣王说:“这是先王的法度,我也不敢废,法典上明明写着‘与叛同宗者杀无赦。”艾子说:“那么听说以前公子巫在邯郸投降了秦国。公子巫是大王的舅舅,那么大王也是叛臣的族人,请大王马上自尽吧,不要因为爱惜自身而坏了先王的法度。”齐宣王无奈,只得发布赦令。

类比推理的雄辩力量,使国君也不得不对臣下让步。试想若是艾子对齐宣王晓以道理,大谈“先王不合理之法也可废”之类的话,那么可能不但邾石父全族不保,恐怕连艾子的性命也要赔进去哩。

再比如这样一段辩辞:

要知礼节就一定要仓廪实吗?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周游列国诲人不倦的孔子,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陶渊明,郁郁不得志的竹林七贤,身居草堂而能惦记‘大庇天下寒士’的杜甫,举家食粥的曹雪芹,北大教授马寅初,大西北创业的两弹元勋们……直到今天的那些戌守在祖国边陲的将士们,你能说他们不深明大义、不知礼节吗?但他们‘仓廪实’么?

这段话作为“仓廪实而知礼节”一题的反方辩辞,通过一连串的典型事例,用无可辩驳的力量说明了要知礼节不一定先要实仓廪,着实让正方汗颜。

这种类型的思辩方式我们很多情况下都可以用到,比如用三十年代资本主义“自由放任”市场政策的失败,来说明市场经济必须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用深圳珠海的成功经验来说明在上海浦东开办特区的必要性,以及用成吉思汗的骑兵、希特勒的闪电战和美国的原子弹来说明改进武器装备与作战方式对于增强军事力量的重大影响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二)平行思辩

几何学里的平行线指的是同一平面上永远不相交的直线,我们这里说的平行思辩正是借用了这个意思。就好比一条直线可以通过对它的平行线方位的确定来确定自己的方位一样,通过对己方观点完全对立的观点的认识,也可以帮助我们阐明自己的观点。简言之,这就是修辞学上对比论证的方法。象前边说过的中国政府对西方“人权”问题的回击便属此例。初唐贤臣魏征为唐太宗进谏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正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才因富于辩证色彩而为世人千古传诵。晏子对楚王说的“桔生淮南为桔,生淮北则为枳”也还是用的这种思路来奚落楚国是个孳生盗贼之地,使楚王自讨没趣。话不多,却很能说明问题。

1933年3月,章士钊先生为因“危害民国”罪被捕的陈独秀进行辩护时,就用了对比的方法,他在法庭土据理力争道:“……本法庭高悬孙总理遗像,国人奉为国父,所著三民主义,党人奉为宝典。孙总理有云:民生主义即共产主义……为何孙总理宣传共产主义,奉为国父,而陈独秀宣传共产主义,即为危害民国?于理于法,能服人乎?”字字在理,掷地有声。

解放后有一次周恩来总理回答美国记者“人口过多是一国向外扩张的主要原因”的论点时,也用了这种方法,他说:“我不同意你这种看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人口只有4500万,不算太多,但是,英国在一个很长时期内曾经是‘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美国的面积略小于中国,而美国人口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但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及全球,海外驻军达150万。中国人口虽多,却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上,更没有在外国建立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他的人口多少,而决定于他的社会制度。”一席话说得巧舌如簧的美国记者哑口无言。

平行思辩将正反事例放在一起,黑白分明,是非昭然,没有必要做更多的论证,结论就已明摆在大家面前了。因为这个特点,有时候我们为了用很简单明了的话说明一个较复杂的道理时,就常用上这个方法。譬如一些政治口号:“新旧社会两重天”、“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糟”等,用语寥寥,意义深刻。前边“高消费”一例也是,当正方无法一下解释清高消费究竟有什么好处时,可以先从低消费的坏处谈起:“大家也许没有忘记建国后那段抑制消费的年代,大把的人民币都熔进了高炉,炼成了“土钢”,去促进生产,结果呢,盲目的扩大再生产却并没有使人民的饭桌上出现更可口的饭菜。大家也许不知道在生产高度发达的前苏联,为了购买卫生纸竟也会在大街上排起长队,难道这就是对方辩友所憧憬的低消费的生产局面吗?难道我们需要的是人民公社似的‘适度’消费和大炼钢铁般的扩大生产吗?”通过对比,让人感到的确社会消费水平应该与社会生产水平相适应,于是再提出现有国情是消费品过多,消费力不足,就可以水到渠成,赢得支持了。

读过《红楼梦》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第一回里甄士隐遇见的那位疯道士唱的《好了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

当神仙的好处恐怕一时难以说清,但是凡俗之人却是苦恼太多,即便是世人醉心所求的高官厚禄、封妻荫子,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两相比较,就让甄士隐觉得尘世无可顾恋,所以被道士一番话说得抛弃了家业妻小,遁入空门。这也是平行思辩法所独有的效果。

(三)两难思辩

人最不知所措的时候也许就是左右为难的时候,因此利用两难思辩让对方陷入两难境地,左也不成,右也不是,进退维谷,就可以稳操胜券。

希腊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是我们现在有案可查的最早也是最典型的两难思辩的例子:

普罗塔哥拉是古希腊一位著名的诡辩家,他有位弟子叫爱特瓦尔。收徒之初,师徒二人谈好条件:爱特瓦尔先支付一半学费,另一半待学成再付。是否学成的标准以爱特瓦尔结业后赢得第一场官司为准。

可爱特瓦尔结业后想赖那一半学费,于是便迟迟不打官司,普罗塔哥拉催促不过,就向法庭起诉,请求公断,可这一来就难坏了法官,因为这桩诉讼中暗含了两个二难推理。普罗塔哥拉的想法是:

如果我胜诉,则依裁决,你应付另一半学费;

如果我败诉,说明你已学成,则也应付另一半学费。

总之,你应支付另一半学费。

可爱特瓦尔的想法则与此相反,他认为:

如果我胜诉,则依裁决,可以不支付另一半学费;

如果我败诉,则说明没有学成,自然也不应支付另一半学费。

总之,我不必支付另一半学费。

面对这样的推理,法官自然会伤透脑筋,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是好。

我国也有一个传说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说有一位将军兵败溃逃,沿途逢人便杀,以发泄怒气。一天他遇见一个秀才,将军见是个白面书生,心想先将他难一难,于是便说:你猜猜本帅是要杀你,还是要放你?猜对了就依你所言,猜错了便休怪本帅不客气。”事实上将军的话用了一个两难思辩:

我本是要杀你

如果猜对了,便“依你所言”

如果猜错了,便格杀无论总之不免一死

可聪明的秀才识破了将军的伎俩,他并没有猜,而是说:“晚生性命尽在将军手中,或予或夺,全由将军作主,晚生岂敢妄断?不过,若将军杀我,固能显将军之威,若将军赦我,则不失将之德。”秀才此处,也用了两难思辩之法:

若杀我——威而无德

若不杀——德而失威总之有所得亦有所失

将军心里一惦量,感到威德之间,失威事小,失德事大,再加上佩服秀才能言善辩,于是呵呵一笑,让秀才逃生去了。

从上边这两个例子我们可以体会到两难思辩的重要作用。在论辩的实战中,这种方法多用于向对方提问,使对方左右为难,最后钻进己方设下的圈套。

我们仍以大家都已十分熟悉的“高消费”一题为例,在自由辩论中正方可以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资金只有两种去向,或消费、或积累,那么请问对方同学,你们不主张高消费,难道竟崇尚高积累罗?”这个问题中有一个两难推理:

资金去向要么是消费,要么是积累

a.如果高消费低积累,那么就同意了正方的观点;

b.如果低消费高积累,那么又回到了改革开放前产业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