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21920700000016

第16章 有品格的孩子更有竞争力(4)

这时,一位老人知道了他们的遭遇和怨恨。老人对耳聋的少年用手语比画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然后,他又对眼睛看不到的少年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两个少年听了,心里一亮。他们从此不再埋怨命运的不公,开始了新的追求。改学绘画的少年发现耳聋了可以使自己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神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少年慢慢地发现失明反而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后来,耳聋的少年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少年成为音乐家,享誉天下。

他们相约去拜见并感谢那位老人。老人笑着说:“不用谢我,该感谢你们自己的努力。事实证明,一个人只有有进取心,才会得到成功的青睐!”

一个人有了进取心,才会得到成功的青睐。进取心是成功的起点,也是最重要的心理资源。因为一个人有了进取心,才能在生命中时刻充满青春的激情和朝气,才可以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俗话说,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目光高远,时刻想着提高和进步,是成功者最重要的习惯。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将来能够成为优秀的人才,但父母需要明白,一个人所能达到的人生高度,无不始于其内心的状态,当他渴望有所成就的时候才会冲破种种束缚。如果一头牛不想喝水,你无法按下它的头。而一个不想进步的人,即使拿鞭子抽他,他也不可能有出色的表现。一个没有进取心的孩子,父母怎么能奢望他有所作为呢?

有的父母惟恐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将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成绩上,只要成绩好,孩子的一切都是好的。殊不知,一味地计较人生起跑线的输赢,是一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短视行为,一个没有进取心的孩子,是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

梦梦刚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父母就给梦梦下了硬任务:学习成绩一定要保持前三名。从此,为了梦梦的学习成绩,父母花了大量时间来进行辅导。刚开始的课本内容比较简单,在父母苦口婆心的催促下,梦梦的成绩还算理想。可梦梦不明白为什么学习成绩一定要保持在前三名。她有一次问妈妈:“学习是为了什么啊?”妈妈严厉地批评她:“你想那么多干吗。好好写作业吧!”从此梦梦再也不敢问了。

到三年级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第一学期,梦梦的学习成绩排名一下子滑到了十名之后。这对一向感觉自己学习不错的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父母的脸色也开始不好看起来。父母要求梦梦一定要努力学习,下次考试挤进班里的前三名。

然而,第二学期的考试成绩依然不理想,仍然在中游徘徊。梦梦有些失望了,不知自己是能力低,还是因为压力太大,太紧张,导致学习方法不对头。而此时爸爸妈妈的脸色更加难看起来,对她横加斥责,骂她“不争气,笨蛋一个”。有时候家里来了客人,妈妈也会指着坐在一旁的她对客人说:“我们这孩子太不争气,脑瓜不聪明,谁知道将来会不会有出息呢。”说得梦梦总是低头不语,心里很不是滋味儿。渐渐地她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自卑起来,厌学的情绪越来越深,对自己的学习完全丧失了信心……

进取心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很多孩子就是因为丧失了进取心才开始厌学的。没有进取心,孩子内心就没有成长的动力,在激烈的竞争中,谈何竞争力呢?卡内基曾说过:“有两种人绝不会成大器,一种是非别人要他做,否则绝不主动做事的人;另一种人则是即使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事情的人。”只有那些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行动起来,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才能成功,这一类人懂得要求自己多付出,而且做得比别人预期的更多。卡内基的话告诫我们:进取心,是一个人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它会使我们不断进步。

进取心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不妨看看苏秦“头悬梁,锥刺骨”的成长故事。

苏秦,东周洛阳人。他周游列国,向各国国君阐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无一国君欣赏他,苏秦只好穿着旧衣破鞋回到洛阳。洛阳的家人见他穷困潦倒,都不给他好脸色,连苏秦央求嫂子做顿饭,嫂子都不给做,还狠狠训斥了他一顿。但是,苏秦进取之心并没有磨灭,而是坚持不懈地苦心攻读。甚至把头发束住吊在房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腿,以确保自己能够全神贯注地学习。着名的“头悬梁,锥刺骨”就是由此而来的。

苏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只要有进取之心,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大文豪鲁迅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社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一个重要推动力量,就是我们拥有这只“向上的车轮”,即进取之心。一个人有进取心,才会取得成功。

从客观上来说,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呢?可问题是,在怎样帮助孩子建立进取心的方法上,有不少家长操之过急,甚至于走极端,结果事与愿违。其实,培养孩子的进取心并不难,只要父母遵循以下几个方面,就一定能培养出有进取心的好孩子。

1.父母要肯定孩子的才能

如孩子确定要干某件事时,做家长的应给予支持肯定,相信孩子的才能,并鼓励说:“你行,你真行。”这样,孩子会备受鼓舞,努力进取的决心可想而知了。这里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它说明了父母的肯定对孩子的进取心有多大的作用。

一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这位家长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三分钟都坐不住。”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妈妈,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妈妈鼻子一酸,差点儿掉下泪来。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到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别的家长都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饭,而且没让妈妈喂。在第二次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学生,你儿子排在第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能带他到医院查一查。”回去的路上,妈妈流下了眼泪。回到家,看到儿子惶恐的眼睛,她又振作精神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再细心点儿,一定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发现儿子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发愁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了。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都要早。上初中的一次家长会,老师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些危险。快到家的时候她装作高兴得不得了,一进门就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她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当儿子拿着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进入大学后,给母亲的第一封信是这样写的:“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但你的肯定和鼓励让我下决心做一个让妈妈骄傲的人。”

2.要让孩子有对现状永不满足的精神,时刻激励自己前进

鲁迅先生说过,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父母要教育孩子适时地学会不知足,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然后去追求新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得以发展。人们不满足刀耕火种,通过不断的劳动实践,才出现了铁犁牛耕,进而发展到现在的机械化播种;人们不满足于茹毛饮血,多方改进烹饪技术,才出现如今南北多种菜系的、多姿多彩的饮食文化;人们不满足于穿树叶兽皮,经过几千年的改进,才发展到现在绚丽多彩的时装文化;人们不满足手工抄写,才在实践中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进而发明了印刷机械,后来又实现了办公自动化;人们不满足只在地球上活动,又把足迹拓展到月球、宇宙、太空,甚至更远的空间。

很多年前,当记者问球星贝利哪个球踢得最好,贝利意味深长地回答:下一个。也正因为他对自己永不满足,球艺才不断提高,才塑造出了自己在球迷中的形象。

3.要让孩子树立远大的目标

俗话说,想爬山的人,才能最终到达山顶。人生也一样,如果心中没有“山”这个目标,又怎么会有进取心呢?要想有进取心,就必须让孩子有一个远大的目标!

4.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

只有这样才能不畏艰险,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确保创造性地完成任务。

洛克西德·马丁公司董事长诺曼·奥古斯丁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企业:一类在不断进取,另一类被淘汰出局。”要么进取,要么出局,这是市场游戏的规则,也是人生成败的规则。要么进取,要么出局,对于一家企业如此,对于一台机器如此,对于一个人,更是如此。

八、比天赋更重要的是勤奋

很多聪明的孩子自持聪明,认为自己天赋高,而忘记了“勤奋”两个字。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学业不够出色,甚至整个人生都在庸庸碌碌中度过,无所作为。殊不知,相比起聪明,勤奋才是获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

一家中国的报社记者采访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教授。记者问:“美国大学要读4年,研究生院要读5~6年,才能取得博士学位,据说您总共只用了5年左右的时间,是吗?”丁肇中答:“确实是这样。在那样困难的逆境中读书,就得用功。”记者又问:“您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丁肇中说:“成功的秘诀只有三个字:勤、智、趣。”

这里的“勤”指的就是勤奋。丁肇中认为获得成功的第一个秘诀就是勤奋。

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然而,是否聪明就可以成功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杨杨从小就表现出了在数字上的天赋,比如学习一些简单的数字加减,很快就能掌握;在幼儿园大班的时候,就能做很多小学一年级的数学题目。有一次,妈妈给杨杨出了一道数学题:小明和同学们站成一排,共十个人,小明的左边有5个人,那么,小明的右边有几个人?

“4个人!”杨杨毫不费力地就喊出了答案。

“为什么呢?为什么是4个人?”妈妈很惊奇地问,她似乎不相信儿子能这么快就得到正确答案。虽然这是一道在成人看来很幼稚、很简单的问题,可孩子毕竟才3岁,刚在幼儿园学完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当然是4个人啊,一共10个人,小明左边是5个,小明算一个,他右边不就是4个人嘛!”杨杨的思路很清晰。

“哇,宝贝,你太聪明了!”妈妈激动地抱住了杨杨。

然而,杨杨上小学以后,表现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甚至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难以按时完成。他的理由是老师讲的都听会了,不想做那些无聊的作业。特别是抄写生字、词的作业,杨杨更是讨厌。可是,每次学校测试,杨杨的成绩却并不理想。原来,虽然杨杨听会了老师当天讲授的知识,然而,掌握的并不牢靠。等过了一段时间,慢慢就忘记了。特别是一些生字、词,杨杨觉得自己聪明,不屑反复地练习,学习浮躁,不够勤奋,结果,很多应该掌握的知识遗漏了。

很多聪明的孩子自持聪明,认为自己天赋高,忘记了“勤奋”两个字。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学业不够出色,甚至整个人生都在庸庸碌碌中度过,无所作为。殊不知,相比起聪明,勤奋才是获取成功的最主要因素,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离不开勤奋两个字。

因为勤奋,安徒生从一个鞋匠的儿子变成了童话之王;因为勤奋,爱迪生才有了一千多项伟大的发明;因为勤奋,爱因斯坦才得以创立震惊世界的相对论;因为勤奋,中国古代先贤才给我们留下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积雪”的千古美谈。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许多家长经常夸奖孩子聪明,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十分明智的举动。

聪明属于先天的特质,长期肯定孩子聪明,可使孩子逐渐形成过于良好的自我感觉,使自己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与自己的实际能力发生偏离,并且只有成功的打算,没有失败的准备,必然会反复遭受失败的打击。而且孩子一旦认为自己聪明,就会认为努力不重要,靠着自己的小聪明来应对一切。

曾经有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一个学生在一次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发试卷时,老师特地表扬了他。正当老师对他大加赞赏并希望别的同学向他学习时,他却得意地告诉周围的同学:“嗨!这是智商的问题!因为我聪明、智商高,不用学习也能得高分……”教室里顿时一片哗然。

研究证明:那些被表扬很聪明的孩子,平常做事总是局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喜欢去挑战,不够勤奋,容易满足于现状。这样的孩子即使能在某次考试中表现突出,但又怎能保证在以后的人生中出类拔萃呢?又怎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竞争力呢?

被誉为“台球神童”的丁俊晖,连续挫败了包括史上最伟大的台球手亨得利在内的三位前世界冠军,不仅让世界职业排名赛冠军榜上有了中国人的名字,而且还成为职业台球界持外卡夺冠第一人。丁俊晖成名后,包括国外媒体在内的很多人都把丁俊晖称为“中国神童”,但在丁爸爸的眼里,儿子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勤奋远比天赋来得重要,就像昆明“丁俊晖台球俱乐部”墙上的那句话——“平凡中的坚持!成功”。

父亲认为,儿子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勤奋,小时候丁俊晖每天练球的时间都在八个小时以上,在他看来苦与累甚至枯燥乏味都是值得的,时至今日他依然如此,因此在同行中他有“第一吃苦球手”之称。

虽然勤奋不等于成功,但要获得成功则必须勤奋。勤奋会使有天赋的人才能更出众,平凡人也能通过勤奋弥补缺陷。下文中的小林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林不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孩子,甚至比别的孩子还显得笨一点儿,别人学半个小时就会的东西,小林也许会花一个小时才明白。但是在学校,小林总是能考出好成绩,常常拿着满分的成绩单开心地向父母报喜。

别的父母都很奇怪,为什么看上去不怎么聪明的小林总能取得好成绩呢?

原来是因为小林的妈妈总会适时地鼓励孩子,她常常对小林说:“好成绩都是努力得来的,其实别的孩子都没你学得快,只是他们都躲在家里偷偷学呢,你要是和他们一样努力你也是很聪明的孩子。”

于是,小林深信妈妈的话,做任何事情都十分努力。有的时候,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小林不太懂,下课后就把不懂的地方拿去问老师,让老师再讲一遍,作业错了,就再做一次直到做对为止。

小林的勤奋让妈妈十分欣慰,也获得了老师的偏爱,常常给小林做一些指点,开开小灶,小林的学习越来越棒,信心也越来越足,慢慢地没有人说小林是个笨孩子了,人人都夸奖他的勤奋与聪明。

爱因斯坦说:“在天才与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她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父母一定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勤奋的美德。

现实生活中,很多沉湎游戏、网络的学生确实聪明无比,但也正因为自恃聪明,忽视勤奋的重要性,把过多的精力用在玩乐上,以致荒废学业,等到发现想用聪明去弥补挽救已为时过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