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四季养生秘方
21919500000007

第7章 春季篇(6)

杀灭蟑螂关键在春季

蟑螂是一种繁殖力极强的夜行昆虫,在气候温暖适中时繁殖力最强,十几天就可繁殖一代,每次可达40~50只。其食性异常广泛,既吃人及其他动物的排泄物,也吃各种食物,且在进食时先将胃内分泌物吐出,再吸食。其口腔和肠道内带有多种病毒和寄生虫卵,化验表明,主要有沙门菌、痢疾杆菌、黄曲霉菌等40多种致病菌,有蛔虫、钩虫等7种寄生虫卵和肝炎病毒。

蟑螂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食物和器皿进而传播痢疾、伤寒、肝炎以及引发腹泻等多种疾病,还可引起化脓性感染。

春季的气候正适宜蟑螂的繁殖,此时若消灭1只蟑螂就等于在夏秋季节除掉成百上千只。因此,在春季可采取措施,在家中集中消灭。蟑螂主要集中在厨房,应以此为重点,具体可按以下方法进行:

在橱窗与墙之间所有缝隙内、墙壁裂缝、厨房排水管道内部等喷洒杀虫剂,也可堵塞缝隙,用开水烫。

在晚间将黏纸摆放在蟑螂出没的地方,将其黏住后杀灭。

值得一提的是,杀灭蟑螂最好是邻居家一齐行动,效果才较为理想。

出游防昆虫叮咬

寄生虫有多种多样,因而人们感染寄生虫病的途径也各有不同。要达到有效的防治目的,必须在了解各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及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家庭及个人防治寄生虫主要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以及控制或杀灭中间宿主。

把好“病从口入”关:要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注意个人饮食卫生,选购各类肉食或水产类食物时要注意是否经过防疫部门检验,不吃生食或未煮熟的淡水鱼虾和溪蟹、蝲蛄等食物。

防止昆虫叮咬:在工作或生活中尤其是在野外工作或旅游时,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吸血节肢动物媒介叮刺,必要时可用驱避剂涂抹皮肤,对某些寄生虫病还可采取预防服药的措施。

老人春游“八注意”

春游,是一种很好的体育活动,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春游活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周身血液循环,使心肺功能更加强健,并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老年人缓步春游,可使腰腿部肌肉和骨髓得到锻炼,同时进行“空气浴”和“日光浴”,对健康大有益处。但老年人春游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防止意外

由于老年人身体功能渐衰,外出游览与年轻人不同,行动宜谨慎、小心,坐车、乘船、登山均需精心安排,最好有人照料、随行;历险要适可而止,游兴高时应以不觉疲劳为原则,以防发生意外。

预防过敏

有过敏史的老年人,要尽量回避有花之处,也可事先口服氯苯那敏等抗过敏药,以防花粉过敏。

饮食卫生

在外就餐时要注意饮食、饮水卫生,以防“病从口入”。

防晕动症

晕车、晕船、晕机是最常见的晕动症。空腹、过饱、疲劳及睡眠不足都是常见的诱因,要注意避免。轻微的晕动症,闭目休息或卧床后即可消除。反应较明显的可在旅行前半小时口服茶苯海明、地芬尼多或地西泮。如果发生晕动症,而又无药物治疗时,可针刺或按摩内关穴、足三里穴。

备用药物

老年慢性病患者,除了带日常服用的药物外,还须准备一些特殊的急救用药。

预防感冒

春天气候变化无常,时风时雨,外出时要备足衣服,携带雨具,鞋袜大小合适,不宜坐在阴冷潮湿的石地上,防止雨淋,登山下坡切勿迎风而立,避免受凉致病。在春游时如遇雨受凉,到家后可用生姜、葱头加红糖适量,用水煎热服,以祛风散寒。睡前用热水洗脚,睡时脚部适度垫高,以促进足部血液循环,尽快消除疲劳。

携带手杖

手杖是老年人的“第三条腿”,因此,高龄老人外出旅游时宜带手杖。

救治跌倒

一旦发现老年人跌倒,一般不要急于扶起,因为有些疾病致跌倒是不宜搬动的。首先要看跌倒的环境在哪里,这有助于估计跌倒的原因。如跌倒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则可能与道路有关;若倒在厕所里,可能因排便时引起的晕厥或脑血管意外。再观察跌倒后的反应如何,若口吐白沫、意识不清、抽搐不止,可能是癫痫;如面色苍白、脉搏沉细,可能是直立性低血压反应;如呻吟不止、不让挪动肢体,可能有骨折。在救治时,要慢慢搬动,切忌用力过猛或大喊大叫。

春季游玩防止中花粉毒

春来踏青防花毒

闲暇之余,春游成为春季里最美好的遐想。春季承载了太多来自冬日的压抑,同时,又负载了更多对于未来的期冀,所以人们愿意在这个季节里选择出游,放飞心灵。对于出游,人们的心情总是迫切的。春游不光能强身健体,还能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春游也要注意保健防病,莫因一时疏忽导致身体不适。

脚踏青青草地,沐浴和煦阳光,阵阵花香袭人,让人感到心旷神怡,然而,春季踏青需防花毒,更不能因好奇而误食了有毒的花果。有些人在花丛前待久了,会出现头昏脑涨、咽喉肿痛等症状。原来有些花会释放一种对人体有害的废气,有的花粉含有毒碱,久与花伴会造成慢性中毒。

杜鹃花:又叫映山红,其中黄色杜鹃花中含有四环二萜类毒素,中毒后会引起呕吐、呼吸困难、四脚麻木等症状。

夜来香:夜间停止光合作用时,夜来香会排出大量废气,对人的健康极为不利,因而在晚上不应在夜来香花丛前久留。

含羞草:内含含羞草碱,接触过多会引起眉毛稀疏、毛发变黄,严重的不定期会引起毛发脱落。

郁金香:郁金香花中含有毒碱,人在这种花丛中待上2小时就会头昏脑涨,出现中毒状,严重者可能导致毛发脱落。

夹竹桃:夹竹桃的茎、叶、花朵都有毒,它分泌出的乳白色汁液含有一种叫夹竹桃苷的有毒物质,误食会中毒。

水仙花:人体一旦接触到水仙花叶和花的汁液,可导致皮肤红肿;如果这种汁液不小心弄到眼睛里去,那么后果更为严重。水仙花鳞茎内含有拉丁可毒素,误食后会引起呕吐。

马蹄莲:花有毒,内含大量草本钙结晶和生物碱,误食会引中毒。

飞燕草:全株有毒,其中以种子的毒性最大,主要含有生物碱,误食后会引起神经系统中毒,严重时可产生痉挛,甚至因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仙人掌类植物:刺内含有毒汁,人体被刺后,易引起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过敏症状。

预防花粉症有“法”可依

减少与致敏花粉的接触。在花粉季节,有过敏史的人要尽可能少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在有风的天气,更不宜长时间在户外停留;尽量少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要随便去闻花草;外出时要戴口罩进行防护;有过敏史的儿童不宜任其在草地、落叶很盛的庭院或森林内长时间逗留玩耍。

掌握花粉释放规律。中午由于日晒最强,花粉的释放量最多,此时有花粉过敏的人最好不要外出,或戴口罩外出。阴雨天由于空气湿度大,花粉不易飘散,尤其是雨后花粉暂时被清洗掉,这时可放心外出。

准备脱敏药物。外出踏青郊游时,要准备好一些脱敏药物,如苯海拉明、阿司咪唑等,若遇皮肤发痒、全身发热、咳嗽、气急时,应迅速离开此地,如症状较轻,可自行口服阿司咪唑或氯苯那敏。一旦出现较重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天气变幻莫测注意保护身体

一年四季之中,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特别是清明前,天气的剧烈变化使人出现种种不适症状,很易使人患上种种疾病,外出春游时应格外注意。

春游应提前几天听天气预报,特别是远途旅行,很难选准外出的时间都是好天气,这就需要掌握一些天气变化、人体防御和保健的知识。

春天空气湿度很大,而气温又不高,湿热毒邪蠢蠢欲动,攻击人体,旅游者旅途休息不好,抵抗力差,很易受冷湿而患风湿病,使人关节疼痛,陈伤旧痛发作。高湿度还易诱发偏头痛、皮疹、胃溃疡、心脏病和精神病,此类人员应备好药物,以免到时手足无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