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四季养生秘方
21919500000016

第16章 夏季篇(8)

①注意饮用水卫生。水煮沸后再饮用,可杀灭致病微生物。

②讲究食品卫生。食物要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加热,以热透为准。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不妨加点醋和蒜。

③注意手的卫生。饭前、便后手要洗净。

④清洁环境。灭蝇、灭蟑。

⑤尽量减少与腹泻患者的接触,特别是不要共用餐饮用具吃、喝。

发生腹泻的急救三招

一旦家中出现有腹泻、呕吐的患者,首先要及时到各医院的肠道门诊就诊,以便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处理。

如果不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要在家中及时口服补液盐。发生腹泻后人体损失最多的主要是身体里的液体和电解质。人体一旦脱水,很可能引发肾衰竭,这就是腹泻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如果腹泻后想喝水,就要喝点补液盐。小孩发生腹泻后也同样需要多补充水分。补液盐在医院和药店里都可买到。

发生腹泻也要继续进食。有人觉得既然已经拉肚子,就要减轻肠道负担,所以腹泻后采用饥饿疗法。但科学的治疗方法并不提倡这种做法。腹泻导致身体营养损失,所以即使腹泻也要进行营养补充,可以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

此外,发生腹泻最好不要滥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不但可以杀灭病原微生物,也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菌群,急性腹泻有可能因此转为慢性腹泻,治疗起来得不偿失。还有些腹泻是由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抗生素对这些腹泻也毫无效力。而且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1周左右就能自愈,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耐药性,发生腹泻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如果病情严重,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

夏季谨防结膜炎

夏季由于炎热,各种病毒微生物都加快了繁殖和传播的速度,导致急性感染性结膜炎的发病率增加。专家提醒,这种结膜炎是传染性的,而且在病情的潜伏期就能够传染。一旦感染病毒,眼睛就会有特别疼痛的感觉,到医院检查时会发现结膜高度充血,还可能有弥漫的乳头和滤泡增生,或有结膜下的小出血点。如果病情严重,还可能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和眼睑肿。不过,这类结膜炎患者只要及时治疗,都能够完全治愈。

其实,大多数人都被查出患有结膜炎,只是病情的轻重程度有所不同,有的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眼睛有什么异常,而有的人则已出现了一些明显的结膜炎症状,如眼睛疼痛、红痒、流泪、畏光、充血、水肿等。结膜炎分很多种,在春夏两季主要是过敏性结膜炎和急性感染性结膜炎。引起这两种结膜炎的病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和受到了某种化学刺激,化学刺激包括染发、空气污染等。受到化学刺激又可以引起两种类型的结膜炎:机械性损伤结膜炎和过敏性结膜炎。

对成人来说,患过敏性结膜炎的多是有过敏体质的人。这类患者主要是对春夏季节的花粉、草等过敏;也有的人是对尘螨、小动物等过敏。对尘螨和小动物过敏的患者一年四季都可能犯结膜炎,但病情会有季节性的加重。过敏性结膜炎的症状轻重程度不尽相同,但一般都有眼睛痒、红、结膜苍白的症状。其诊断依据主要是根据患者眼痒的病史,同时进行结膜刮片检查,如果在检查中查到有嗜酸细胞,那么就能够确诊是过敏性结膜炎。

除了成人,十一二岁的男孩也很容易对花粉等过敏,而患上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并且症状一般都比较严重,会感觉眼睛奇痒、充血、水肿、分泌物多等,翻开上眼皮会发现有粗大的乳头,角膜缘还有环形的堤坝样的隆起。如果患者此时角膜受损则会影响视力。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患过敏性结膜炎,其治疗都是相同的,主要是用滴眼药,如“乐免敏”“眼立爽”“色苷酸钠”等,病情严重的可以加点激素配合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预防结膜炎的发生。专家认为,平时应该用一些“色苷酸钠”,尽可能地减少得过敏性结膜炎的机会;少到游泳场等公共场所,尤其是免疫力低的小孩,以免感染病菌;家庭中各人毛巾应该分开并用流水洗脸;最好不要戴隐形眼镜,除了机械摩擦,眼镜的水凝胶材料本身也有过敏机制。如已经感染过敏原,应该立即停戴隐形眼镜,同时用药治疗。

炎热夏天应该“灭火”

炎热的夏天,如果不注意养生,很容易“上火”,所以要特别注意防“火”。

一要防“外火”

“外火”,即自然界高热的气温。预防的措施是尽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外出时戴遮阳帽;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卫生,注意通风降温,以防外火内侵。

二要防“内火”

“内火”,即由于人体阴阳失衡而出现的内热症。

心火:心火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口干、舌尖红等。有虚火者可经常食用莲子大米粥,或者用生地、麦冬、五味子各适量泡茶饮服。实火主要表现为反复性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尖红等。有实火者可服用导赤散或牛黄清心丸。

肺火:肺火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痰中带血、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午后两颧发红、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舌红等。有肺火者可适当食用红枣百合大米粥,或者用沙参、麦冬各10克泡茶饮服。

胃火:胃火也分虚实。虚火表现为口渴、饮食减少、有时轻度腹胀、低热或潮热、大便干燥、舌红少苔或无苔等。胃有虚火者可适量服用蜂蜜、梨汁、甘蔗汁等。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多食善饥、口苦口干、大便干结、牙痛、牙龈出血、鼻出血、舌红苔黄等。胃有实火者可用栀子、淡竹叶适量泡茶饮服。

肝火:肝火的症状类似高血压、脑中风,表现为头痛剧烈、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易怒、两肋胀痛、烦躁难眠、肢体麻木、舌边红等。有肝火者可服用龙胆泻肝汤或龙胆泻肝丸。

凡有“内火”者,除要采取以上的治疗方法外,还应多饮水,多吃水果,以清热降火、抗炎消暑,此外还要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躁,抑怒熄火,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

夏日要防止眼睛疾病

夏日炎炎,阳光灿烂,在亲近大自然之际,不要忘了保护珍贵的灵魂之窗。阳光是紫外线最主要的来源,不只皮肤要防晒,眼睛也要防晒。

过多的紫外线,除了会伤害皮肤,也会导致眼睛的病变,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是日积月累的,由外而内会造成眼睑皮肤癌、眼翳、角膜炎、白内障、视网膜黄斑部病变。长波紫外线的穿透力强,所以伤害的部位主要在眼睛内部;而短波紫外线的穿透力较弱,主要造成眼睛表层的伤害。例如,焊接工人工作时没戴防护镜,短波紫外线会使角膜上皮坏死而脱落,引发角膜炎,出现眼痛、畏光、流泪症状。

一般室内工作时,不需要特别的紫外线防护措施。在户外,可使用遮阳伞、戴宽边的帽子及合格的太阳眼镜防晒,且应尽量避免在烈日下活动。如果必须长时间在烈日下工作,或从事登山、海边活动或日光浴时,更需特别做好紫外线的自我防护。

挑选理想的太阳眼镜也是一门学问,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有颜色的眼镜,就是能防紫外线的太阳眼镜,如果只是戴染色的眼镜,在镜片下瞳孔会变大,反而会使进入眼内的紫外线更多,对眼睛的伤害更大。

除了防晒之外,夏季里流行性角结膜炎的患者特别多,最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红、眼屎多、怕光、流泪等。除眼部症状外,偶有轻度发烧、耳前淋巴结肿痛。

流行性角结膜炎的传染途径是接触传染,眼神交流并不会染病,所以如果接触到患者用过的毛巾、脸盆,或摸过的门把、水龙头,又不小心揉自己的眼睛,才有可能被传染流行性角结膜炎。流行性角结膜炎属病毒感染,如腺病毒和肠病毒,对抗病毒并没有特效药,眼科医师一般以减轻症状及预防并发症的治疗为主,约需2周才会痊愈;患者要有耐心,不要第一个医师看完,点药水两天没好,就急着换另一位医师;或是眼睛一不舒服就点药,反而因为药水使用过度伤到角结膜;也不可以和家人共用眼药水。患者的毛巾、被子、枕头应洗干净,并在太阳下曝晒消毒。

夏日天气炎热,汗水淋漓,眼部化妆在美目盼兮之余,也要避免对眼睛的伤害。须戴隐形眼镜时,先戴好隐形眼镜再化妆,眼线要描在睫毛外缘,扑蜜粉不要太靠近眼睑缘,以免粉末掉进眼内,刺激眼睛;卸妆时,先拿下隐形眼镜再卸妆。夏天流汗较多,化妆品不宜抹得太厚,眼部卸妆要干净,以免阻塞皮脂腺的开口,引起眼睑发炎或眼皮色素沉积,反而不美。

天气酷热,皮脂分泌较为旺盛;如果常熬夜、作息不正常,使眼睛过度劳累,会让眼睑四周的眼轮肌收缩,皮脂腺开口堵塞,再加上不干净的手去揉眼睛,会将细菌带到皮脂腺内,引起发炎,长出所谓的针眼(睑腺炎)。

睑腺炎是很常见的眼科疾病,虽然一时眼皮红肿不舒服,但大多会随时间慢慢痊愈,也不会传染给别人。如果化脓,一定要找医师处理,不可自行挤压,否则可能引起更深部的感染,如蜂窝组织炎,甚至败血症等严重问题。

避免长针眼,平日要规律生活作息,少熬夜,多摄取清淡的饮食,保持眼部清洁,少揉眼皮;平时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泡,温水拧干后热敷双眼,促进眼睑皮脂腺畅通。洗脸的时候,可以使用稀释过的婴儿洗发精,清洗睫毛根部,防止皮脂阻塞。

夏天如何预防热伤风

夏天到了,天气热了起来,这时极易伤风感冒,因为是受热后又伤风,所以又叫“热伤风”。热伤风其实就是夏天的普通感冒,感冒的季节性特别强,但每个季节的类型都有所偏重。比如,冬春季感冒多属风寒,秋天风热型感冒多,而夏天则多由暑湿引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伤风”。中医通常将其分为风寒症、风热症和暑湿症。

热伤风大多是热的环境下,人体汗毛孔开放,汗液外泄,此时正是机体抵抗能力下降时期,感受了风邪。有的感受的是自然风,有的感受的是空调吹出的冷风,总之就是风邪将汗毛孔突然闭塞,热和汗不得外泄,热郁于人体。中医理论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肺与外界相通的皮毛和鼻孔首先遭受外邪的侵袭,邪气郁闭于人体使人鼻塞、声塞、打喷嚏、心烦、口渴、头沉、乏力。有些伴随发热的患者会感觉到即使汗出,热也不退,这是热伤风发热的特点。

热伤风的主要表现

热伤风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涨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

风寒症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

暑湿症表现为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涨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黏腻、胸闷、小便短赤。

预防办法

夏季感冒如果没有引起并发症,如头部或其他部位特别疼痛,或是长时间连续高热,那么患者只需吃点解热镇痛药,再加上足够的休息,一般1周左右就能痊愈。此外,应注意多喝白开水,因为夏季人们对水的需求量很大,再加上感冒时容易发烧,而发烧是人体与病菌抗争的过程,会消耗大量的体液。另外,睡眠对治疗夏季感冒也颇有帮助。实践证明,当人睡眠减少、劳累过度、寒冷刺激时,体内“胞壁酸”大大减少,抵抗力随之下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便乘虚而入,诱发疾病,感冒即是这类疾病之一。如果患者能增加睡眠时间,体内的“胞壁酸”就不断增多,那么人体的抗病力也随之加强。所以,夏季感冒应多喝水、多睡觉。还要保持室内通风,不要在封闭、人多的地方长时间停留,也不要在空调房久留,更不能让空调直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