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毕业3年要赚100万
21882600000026

第26章 靠死工资发不了大财,搞点副业吧(2)

作为一名身兼数职的工作者,你必须注意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如果自己身体不佳,就很容易影响你兼职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明确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为没有足够的体力和耐力,你很可能会中途放弃自己的明确目标。没有健康的体魄,你很可能抓不住那稍纵即逝的机遇,成功的概率也会大为降低。

4 谋划些“不在职收入”,不上班也可随心所欲

首先我们来区分一下什么是在职收入和不在职收入。

在职收入,在形式上是一种以时间换金钱的收入方式,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不断地工作、不断地付出,才能获得的经济回报;一旦你的工作和付出停止了,回报也就终止。工薪族就是最典型的在职收入人群,工作一月就有一月的收入,不工作就没有钱。

不在职收入,是指一种财务状况,就是你不用工作也有收入。例如,你从事个人创业。在创业初期,你需要付出努力,但当事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以后,它已经正常运行了。这个时候,即使你不去管它或是委托其他人管理它时,你仍然还会有收入,还会继续获得稳定的经济回报。这时,你就拥有了一份不在职收入。

我们平时会经常听到“财富自由”这个词,它最基本的意思就是在你拥有金钱的同时,还拥有时间。“财富自由”表现在消费能力上,就是你有钱买你想买的东西,而不必在乎价格的昂贵与否;也就是说,当你的消费完全是按照喜好和需求,再也不用看标签上的价格,那就叫财富自由。否则,就是财富不自由。

获得财富自由的核心,就是要拥有一份足够多的不在职收入。

有一份不在职收入,就等于多一个人在给你赚钱。这一点对于改善你的经济生活质量很重要。

曾先生是一家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月收入3000元左右。在孩子出生前,家庭的收支还算平衡,但自从孩子出生后,家庭开支突然加大,开始收不抵支。他本想再去兼职做一份工作,但由于孩子很小,家务和照看孩子导致没有时间搞兼职,于是他想他需要一份不在职收入。

为此,他分析了自己的情况,得出“只能获得一份利息差价收入”的结论。于是,他以自己的房产抵押向银行申请了30万元的贷款。为了分散风险,他将30万元贷款,分成两份,各15万元,分别投资到两家自己熟悉的小企业,每月固定分红。如此,两家企业的分红收入扣除银行的贷款利息后,还有3500元的节余。这就等于还有一个“曾先生”在替自己赚钱。

自从有了这份不在职收入后,曾先生的经济生活开始宽松起来,不再那么拮据了。他获得这份不在职收入已经三年了,现在回忆起来,他深有感触:“有一份不在职收入,太重要了!还好三年前做出了借款投资企业的决定,不然这三年都不知道要怎么过来。”

因为不在职收入不需要你付出时间就能给自己赚钱,而且它会持续不断地给你赚钱,所以,不在职收入很重要,拥有它就拥有了财富。

总之,从今天开始,就要积极努力为自己谋份不在职收入,给自己的经济生活上个“保险”。

拥有一份不在职收入很重要,但并不是说你想拥有一份不在职收入,你就会拥有它。不在职收入,需要谋划,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打造。有时谋划一份不在职收入可能需要几年,所以谋划不在职收入要趁早。

常见的不在职收入形式有哪些

从当前来看,最常见的不在职收入有五种:

第一种: 退休工资;

第二种: 利息收入;

第三种: 投资理财;

第四种: 版税收入;

第五种: 所有权收入。例如,属于你的企业,你可以不工作但照样每年拿分红。房产出租也是一种所有权形式的不在职收入。

下面来看两个案例,体会下他们是怎么为自己谋福利的。

案例1:

小郭是一家民营企业的会计,他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但读书考试很在行。于是,2004年大学毕业时,他就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决定用3年时间打造两份不在职收入。一是考取注册会计师,挂靠在会计师事务所,给会计师事务所充注册会计师的数量,每月拿一定金额的报酬;二是考取房地产评估师,挂靠在房地产公司,获得一定的报酬。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读书考试上,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提前一年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获得了注册会计师和房地产评估师两项从业资格,并挂靠在会计师事务所和房地产公司,每月合计收取约1500元的不在职收入。

案例2:

静娴是一个大专生,毕业后在一个中型企业上班,虽然经过自己的努力,第三年就进入了企业的中层管理行列,但收入还只是4000元左右。在大城市生活,各项开支都很高,每月省吃俭用,最多节余2000元。

穷则思变,静娴看好店铺的租金收入,很早就想购买一个商铺,以收取租金的方式获得一份不在职收入。但购买一个商铺,要交30%的首付款。静娴连首付款都交不起。但购买商铺,将租金作为不在职收入的目标已定,她决定努力实现。她开始为目标奋斗,变得更加节俭,想尽早攒足商铺的首付款。但由于房价一路走高,静娴发现所积累的资金远远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于是,她决定与朋友一起购买一个商铺。

为了提高租金,她将层高6米的店铺隔成上下两层,合理安放楼梯后分别出租,每月合计收取1.5万元的租金,扣除月供后,她与朋友每月分别获得500元的租金收入。

如何谋划不在职收入

那么,如何谋划一份不在职收入?

首先,不在职收入是个性化的。

谋划不在职收入不能盲目效仿,不能因为你看见某人有某种不在职收入,你也盲目地谋划与他相同的不在职收入。你的不在职收入,绝对是属于“你自己的”,你不能看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别人有的条件你不一定有,你有的条件别人也不一定有。所以,你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量身选择一份属于你自己的不在职收入。

其次,有些不在职收入需要视实际情况调整。

当不在职收入存在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你也要跟着变化。例如,小齐前几年投资一些资金到某一氧化铝小工厂获取固定分红,但从2009年起,国家政策对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不支持,开始打压了,小型的氧化铝冶炼厂也在淘汰范围之列。所以,聪明的小齐于2009年及早抽出资金,结束这份不在职收入,避开了本金损失的风险。

最后,谋划不在职收入需要克服困难,坚持不懈。

在谋划过程中可能会碰到许多困难,此时你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坚持下来,最终实现你的不在职收入。

5 八小时外,利用公司资源做自己的生意

很多时候,小心眼的你会对老板心存芥蒂,觉得他利用你的聪明智慧赚了那么多钱,每月却发你很少的薪水。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反过来利用他一把呢?

我不是教你坏,不是教你诈,不是教你背叛老板,而是教你聪明。

8小时外,和客户做“副业”

楚小姐从大学毕业在一家国有企业做文员已经三年了,工作内容始终没什么变化。平时虽然空闲,但光是打打文件,整理资料,归档什么的,在旁人看来也是枯燥乏味的。可是,楚小姐却从未跳过槽,是什么原因让她在这家公司做了那么久,是因为待遇特别的丰厚?还是其他的原因呢?

原来,她看中的是国有企业的稳定,而且,这份不算太忙的文员工作让她有了足够充分的时间来做自己的副业——花店。

楚小姐最初开花店的想法就是看到公司对鲜花的需求特别大:会客厅、会议厅、厕所等公共场合每日必换,中层以上领导办公桌上人人有份;鲜花也是公司给一千多员工必送的生日礼物,再加上各种节日活动和周年庆典,楚小姐每天都忙着买花。每次和送花的结账,都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楚小姐看到了其中的利润,她想:反正公司买谁的都是买,干吗不买我的呢?于是她就成立了自己的花店,让表妹帮忙看着,自己仍在公司上班。

如今,楚小姐不仅和自己所在的公司做成了生意,她还巧妙地利用了公司的客户呢,有些客户接待久了,打交道的时间长了,她也熟悉了,她会找时机把自己的花店介绍给客户朋友,这些客户不仅是公司的客户,也是她花店的老主顾。

一年前,楚小姐在自己的公司也曾经有一次升职的机会。但是,一旦升职后她就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压力,可能无暇顾及花店。当时,举棋不定的她也不清楚自己究竟该如何取舍。经过反复比较,她最后选择了依然留在原来的岗位,并且继续做好自己的花店。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赚钱更多啊。

楚小姐是个很聪明的白领,她懂得把握时机、充分利用在工作中积累的资源和建立的人脉关系,在工作之外做自己的副业,为自己谋福利,这是白领的一个特点,也是白领的一个优势。但是,需要提醒你的是,要注意不能将个人生意与单位工作搞混淆,将工作秩序搞颠倒,副业不能耽误正职;另外就是自己从事的生意千万别和公司里的业务有冲突,甚至只要是有利可图的生意就归自己,而无利可图或者亏本的生意就归单位。这样做不仅要冒道德上的风险,而且很有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旦时机成熟,就把“副业”转正

如果你再聪明一点,胆子再大一点,你完全可以把“副业”扶正,实现打工和创业的无缝连接。在厦门,28岁的彭小姐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赚了大钱,买了海景房,过上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好日子。

彭小姐是厦门某旅行社的导游。她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在泉州一家旅游学校上了两年职高就出来打工了。熟知这个行业的人都知道,导游行业也有不少潜规则,每次带团出去,进店购物啊,吃饭住宿啊,这些项目都有很诱人的利润点。彭小姐带团消费的返点收入要远远超过她的工资收入。这样的差异让彭小姐很高兴。尽管如此,凭这点收入想在厦门买房子依然是做梦。

这几年,随着旅游行业的升温,彭小姐认定在这个行业她可以有所作为,她给自己下达了25岁之前一定买房的任务。如何才能赚到大钱呢?彭小姐想了个好办法,她把在老家开小饭馆的姑姑请到厦门来,在台湾民俗村门口开了个特色小吃店。因为台湾民俗村是外地来厦门旅游的客人必去的地方,所以每次带团过去,几乎不用招呼,客人们都会一哄而上品尝当地美食。再加上彭小姐的一张巧嘴,每次带团过去,一天赚的钱比她一个月的底薪都要多!这样的收成让她心花怒放,激发了她进一步的想象力。

慢慢地,她除了小吃店之外,又和单位的一位部门主管合伙开了个大饭店。因为有旅行社的客源,她们的饭店从来不愁没有生意。一年四季都是旺季。

有了吃,还得有住啊,后来,她自己又涉足住宿这一块,开了个小旅馆,一开始她只有11间房间。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资金实力也有了,她投资了一个四星级的大酒店,集餐饮住宿为一体。

现在的她,已经是这家星级酒店的董事长了,导游的身份三年前就卸掉了。尽管不在旅行社工作,但有那个合伙人“垫背”,她的客源还是很有保障的。

全中国举着小旗带客人游山玩水的导游那么多,有几个能像彭小姐这样快速成长?她简直太神勇了。“良禽择木而栖”,聪明的人总是能够自动找到财路,像彭小姐这样,充分利用在工作中积累的资源和建立的人脉关系进行创业,可以大大减少创业风险。因为相当于原来工作的延续,无缝衔接。不过,为了保险起见,在把“副业”扶正之前,有些准备性工作你要做足,以免把自己闪在空里。你要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一定要辞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