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毕业3年要赚100万
21882600000025

第25章 靠死工资发不了大财,搞点副业吧(1)

1 工作中的先进者,总是财富中的落伍者

职场上,总有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但他们大多不是工作中的先进者。率先购买私家车的,不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平平;率先住进别墅的人,也不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同样平平……

于是你纳闷: 为什么我努力工作,生活却不如不努力工作的人?为什么我工资比他们多一些,却还是比他们穷?为什么我努力工作却买不起私家车?为什么我努力工作却买不起大房子?为什么我努力工作,生活还这般艰辛?

上述这些让努力工作的人不解的现象,比比皆是。

为什么?同样上班,同样领薪水过日子,也同样的工资水平,但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财富。一些人,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到了退休时还是感觉钱不够用,还是处于“挣钱”的状态,还在为钱发愁。另外一些人,上班也不那么辛苦,生活却有滋有味,家里家外的经济开支应付自如,到了退休时过上了富有的生活。

同样是上班,为什么会冰火两重天?

为什么你是工作中的先进分子,却是财富中的落伍者?

因为你仅仅是努力工作,仅此而已。你做的是“以时间或劳力换钱”的事,却因为一心想着工作,没有进行“让钱生钱”的投资,所以富裕不起来。

没钱人说: 必须努力工作才能赚钱!

有钱人说: 让钱努力为我工作!

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富翁洛克菲勒说过,在这个世界上,依靠工作一步一步地赚到富翁的人很少很少,几乎是没有的。

李忠和王聪是一个事业单位的同事,1999年,两人同时参加工作。参加工作之初,李忠就立志要在单位里出人头地,于是全力以赴地工作。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工作之外的事,他基本上不过问,以至于结婚也比别人晚。2005年,李忠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成功地当上了科长。当上科长后,他每月的工资增加了280元。

而王聪却不一样,他知道只努力工作会失去许多东西,其中包含对人生很重要的财富。因此,从一参加工作开始,王聪的脑子里就充满了赚钱意识,他整天“想三想四”找赚钱的门道。例如,在刚毕业的1999年底,他就将3000元的年终奖,和几个人凑足5万元,作为一个小股份,投资一个小工厂,当年拿到的分红就有2200元,相当于他当时一个月的工资。王聪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于是又将每年的分红转成投资本金,加大对该厂的投资。

2003年,该厂被人高价收购后改建。此时,王聪拿到了投资本金和收益共8.6万元。2003年末,王聪嗅到了房产投资的巨大投资机会。在同事们还全心全意地陷入做好年终工作、忙于编制年终报表的时候,他利用两个周末时间,考察了两处楼盘,用投资工厂赚来的8.6万元,再凑足9万元,订购了3套商品房。结果,这两处楼盘竣工后销售形势极好。王聪转让了两套商品房的预售号码,就取得5万元的收益;另外一套商品房,自己买下,到2006年8月份出售,又赚了30万元。他又花了10多万买了个红色的私家车,有时候下班后跑跑营运,有时候租给婚庆公司使用,人家的车可能是消费品,而他的车子不仅是个人消费品,还是赚钱的机器。目前,他已经是住着别墅、开着豪车了,从不为钱发愁。

但当了科长的李忠,此时还挤着公交车,过着仅靠工资收入的精打细算的生活;而且更糟的是,他原本想通过晋升来获取更多的工资收入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因为工作到一定年限,由于年龄等问题事业发展会遭遇瓶颈;在新的潮流趋势下,自己的竞争力已下降,职场的生命周期不断地接近尾声。李忠真正开始感觉到为钱工作的危机,也深深地体验了一句话:没有一本万利的职业。

因此,仅专注工作,而不思考其他赚钱的门道,会失去很多的致富机会,从而使自己陷入困境。从事还是不从事“第二职业”,是最终拉开上班族贫富差距的主要原因。上班拿薪水的同时,要学会其他的投资,那么,生活将会更美好,别人有的你也有。别人没有的,你还有。韩国的年轻一代就是在工作之余进行科学的投资,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进入韩国最富有的人群。

作为上班族,在当前“第二职业”、投资理财十分盛行的时代,在经济对人的生活质量影响越来越大的时代,在评价一个人成功标准多元化的时代,在赚钱能力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依据的时代,不能再抱着“工作努力→职务晋升→生活富裕”的老观念。

如果,你还抱着这样的旧观念,那么你离财富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远,自己会逐渐在财富生活中被边缘化。因为,作为一般的上班族,在所有能为我们带来收益的投资方式中,公司或是单位所支付给你的薪水是增幅最少的。

洛克菲勒曾说过:“只知道努力工作的人,失去了赚钱的时间。”

所以,上班族要抛弃“为钱工作”、“以时间换钱”的陈旧观念,重新审视和组合工作与财富两者的关系;在工作赚取薪水的同时,千万别忘记了利用业余时间想点其他致富门道。

2 一个工作有点不靠谱,兼职让你游刃有余

这年月,要想收入有保障,经济自由些,对于普通劳动者,一份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假如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个家庭只需要一个人工作就足以维持生活。因为当时消费水平低,物价也低。但是现在,如果没有两个以上的收入来源,很少有家庭还能生活得非常安逸。而在不远的将来,即使有两个收入来源可能也不足以维持生活了。

从当前的现实生活来看,拥有一份八小时工作之外的工作不仅是提高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一种经济收入的保障。在当前就业稳定性降低的大环境中,我们的收入可能不是很固定。美国一些专业研究机构提出,21世纪,社会越来越趋向无固定化职业状态,在美国普遍存在的个人破产将会被“移植”到中国。也就是说,今天不管你是员工,还是老板,如果你还自认为你现在的工作或者事业是可以终生不变的,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和不现实的一种想法。

作为上班族,如果明天你停止了上班,就会失去原先的那份收入。所以,在正职收入变得越来越不可靠,你需要为自己准备好一个“备胎”——一份兼职收入。这就好比我们开车时,都会准备一个换用的轮胎,当汽车轮胎爆了的时候,我们会非常庆幸车上有一个备胎,安上以后,马上又能继续往前走。我们的经济生活或说经济收入也是一样,需要有一个“备胎”,来抵御我们可能面对的在职收入风险。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身在职场的您,拥有一份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尽可能地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自己尽量拥有多种收入来源。

晓颖是一家广告公司的文案,因为很多广告创意和设计都是在家里做,所以工作相对自由一些。空余时间多了,和朋友们的聚会自然也就增加。有一次,一位在报社做编辑的朋友看她闲得难受,便和她商量能否给报社写一些情感方面的稿子。

这件事对于中文系科班出身的她来说自然不在话下,根据一位闺中密友的婚姻经历,她很快写出了一篇情感倾诉的稿件,刊登后报社给她寄来了200元的稿费。虽说这点钱不是很多,但这毕竟是她工作之外赚取的“第一桶金”,同时对她来说,这篇三千字的稿子只用了一天的功夫,除了获得稿酬,还可以体验文章发表的成就感,比写枯燥的广告文案好多了。从此她一发不可收拾,主动和这位编辑朋友联系,每周固定给她写一篇,这样一个月下来会有800元的“外快”。

这样写了几个月,她渐渐不满足在本地报纸上发表了,因为她看到一些知名杂志上刊登的情感文章和自己写的差不了多少,于是她跑到图书批发市场,抱回一大摞各种有情感栏目的杂志,一本本地琢磨风格,然后有针对性为不同杂志投稿。为了提高上稿率,她试着写不同类型的稿件,有倾诉,有爱情感悟,有婚姻故事,渐渐掌握了不同稿件的写作风格和窍门,投出的稿件几乎百发百中,都陆续发表。就这样,她业余时间写稿的收入很快由每月的800元,上升到了2000元。

时间长了,她认识了一帮喜欢写作的笔友和编辑,在一个笔友的指点下,她还写起了爱情婚姻的纪实稿,通过采访,对材料进行加工以及修改润色。她的第一篇纪实文章终于成功在一家知名杂志发表,并被评为该杂志当月好稿,最后收到稿费时把她吓了一跳,一篇不足3000字的稿子,稿费2000元!从此,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她的精力全用到了写纪实稿上,她的稿费收入自然也是直线上升。

富有的人很早就知道这个概念。如果收入的来源足够多,那么就算其中一个收入来源出了问题,也会有其他的来源来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不会立即使自己陷入生活困境。

对于年轻的上班一族,赚钱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由于上班一族创业有其自身的特点,要想额外创收更是困难。所以,对于大多数刚踏上社会、一无资金二无人脉的年轻人来说,对于不想冒任何风险,而又想尝一尝创业滋味的上班族来说,不妨像晓颖这样尝试一下兼职。

不过,兼职不能乱兼,我在这里得善意地提醒各位,上班族在选择兼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自己的特长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相结合。应该树立明确的兼职目标,是为了更多地积累工作经验,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换一份更理想的工作?还是为了缩短从打工者到老板的距离?而如果只是为了兼职而兼职,为赚得更多的钱而压榨自己的时间与精力,为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而忘记了对自己能力的锻炼和资源的积累,这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去做兼职,固然要眼光准确,目标远大,但也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量力而行。

据调查,律师、高校教师、媒体从业人员、会计师等工作时间弹性大,是兼职比例较高的行业,而如果你是医生、软件工程师、动画制作员、教师,或是画家、钢琴家等,那么就更加具备得天独厚的兼职优势。为了表现自我、积累资金也罢,或为了今后的真正创业进行热身也罢,如若在工作之外能够从容兼职,实在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

3 老婆可须有一个,兼职不可以只有一个

28岁的吴先生在一家电脑公司上班,每个月的固定收入不到3000元,可是当我走进吴先生的家时,发现这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家。Loft的大房子住着,奥迪A6开着,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我开玩笑问他是不是有“灰色收入”,没想到吴先生竟非常自豪地点点头,他说,老婆可以只有一个,但工作不能只有一个,我有很多份工作。

原来吴先生之所以如此富庶,是因为他身兼数职。他的第一份“灰色收入”来自于他的业余爱好——服装设计。读中学的时候,他一有空就往堂姐的服装设计室里钻,大学虽然阴差阳错地学了计算机专业,这种爱好却一直“业余”下去了。谈恋爱后,女朋友喜欢逛街,在陪女朋友出入各大商场、各间服装店时,他总是喜欢观察那些服装的样式、风格,而且随身还带着一个小本本,看到好的设计就顺手画下来。看得多了,逐渐就有了自己的想法。同时吴先生还利用出差的机会四处收集各个地方、各个季节、各种人群的着装风格,再根据自己的心得,设计出新的式样。

慢慢地,他自己设计的服装图样集成了一个厚厚的册子,吴先生说当初也没想过要拿出去赚钱,是女友提醒了他。女友告诉他,这么好看的设计,怎么不让服装厂生产出来呢?于是他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一家比较出名的服装加工厂,没想到对方看了他的设计相当满意,一下就拍板买下了他的两项设计,2万元就“轻松”到手了,更没想到的是,厂家按照这种设计先行生产了100套服装,上市以后很快就销售一空,厂家尝到了甜头,和他签了长期合同。从此,他业余时间又可以陪女友逛街散心,又可以轻松赚钱。真可谓一石二鸟!

这份收入让吴先生手头有了闲钱,但他不敢乱花,他开始琢磨起投资理财的问题。就很关注一些理财论坛,去学习别人是如何理财的,当时进入一个理财论坛,参加征文活动,得了第一名,奖品是一部NOKIA的手机,价值2000元。当时他正需要换手机,所以急切期盼能拿第一,结果真的如愿以偿。后来就慢慢地泡在上面,也喜欢发一些帖子,最后成为了论坛的版主。通过论坛他收获了不少:有实物奖励,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平时公司不太忙,下班后及周末有空闲时间,他就上论坛学习,尽到版主义务。

看到自家先生把兼职做得如火如荼的,吴先生的老婆也蠢蠢欲动,她向丈夫学习,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出发,当起了英语资料翻译,还开起了网店卖化妆品。这两口子,日子过得好得不得了啊。

开源节流是积聚财富的灵丹妙药,假如你讲究生活品位不喜欢节流,那就要广开源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精力,多兼几分职是上好的选择。

职场中,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忠诚员工,无疑是优秀的员工。但也有些上班族,他们身兼数职,把日子过得甜甜美美,这些能量超群、角色多样的上班族正在颠覆着我们对职业定位的想法。那么上班族如何才能成为身兼数职的达人呢?

上班族只有不断地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游刃有余地做更多的兼职。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拥有一切的,而是靠从学习中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知识和技能是我们唯一不会被人剥夺的宝贵财富。

具有丰富知识经验的上班族,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宽广的知识面对你的工作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在工作时更加得心应手,还可以增强你的个人魅力,让你与人交往时游刃有余,那你就多了许多身兼数职的资本。丰富你的知识,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所有与你接触的人会因为你得体的谈吐和敏捷的思想而对你产生良好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你成功的机会要大得多。不停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如果看到一个优秀的人,就要挖掘他优秀的品质,移植到你自己身上。多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和优秀品质,会减少你走弯路。

任何一位成功者,必然会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只要你能将他的技艺或经验分毫不差地学会并应用自如,同样也能够做出和他相似的成就。向成功的人学习他们成功的方法,因为这些方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行得通的、可操作的。同时,你在学习他们的过程中,必然要直接或间接地与他们接触,可以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从而使自己积极上进。

各行各业都有可以学习的对象,你要以开放和请教的态度向这些人学习。你要想成为身兼数职的达人,不妨向那些已经身兼数职而且比较成功的人学习,这样你会少走弯路,更快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