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刘秀称帝,建立了东汉王朝。后经过南征北战,终于统一了全国,重建了大汉王朝。在他的统治下,东汉出现了国家富庶强盛、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当然,东汉前期不仅有贤明的君主,有贤达的臣子,比如功臣邓禹、名将马援、班氏一门俊杰,还有母仪天下的马皇后等。
刘秀即位,光武中兴
自东汉王朝建立后,根据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刘秀先是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然后采取柔顺、舒缓的统治手段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从而巩固了新建立的东汉王朝。在他统治期间,国家富庶,百姓生活安康。因此后人把他统治的那段历史称为“光武中兴”。
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以“中兴”汉家相标榜。在他即位之初,就废除了王莽制定的一切制度和政策,基本上恢复了西汉时期的制度和政策。
由于战乱,社会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刘秀为了较快地稳定社会秩序,以巩固统治,于是和刘邦初建西汉时一样,也以“黄老无为”作为他的政治指导思想。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刘秀削弱三公的权力,加强尚书台的权力,东汉初年,中央最高的官职是三公,就是司徒、司空和太尉。司徒是由丞相改称的,管民政,权力比丞相小得多。司空是由御史大夫改称的,不再管监察,而是管重大水土工程。太尉管军事。太尉一职应改称司马,因刘秀曾任刘玄的“行大司马事”,为避讳而未改。三公的职位虽高,徒有虚名,并无实权。权力集中于尚书台,尚书台则直接听命于皇帝。尚书台下分六曹,每曹有尚书1人,秩600石;每曹置侍郎6人,称尚书侍郎或尚书郎,秩400石;置令史3人,称尚书令史,秩200石。这是一个组织完善的、具体而微的中央政府,尚书令的权力在日益加强。章帝以后,已有“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执重,责之所归”之说。至此时,尚书台已是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关。三公、九卿只受成事。
“退功臣,进文吏”
东汉初年,功臣众多,封侯者百余人,其中功绩较大,在明帝时得以图像于云台的共28人。列侯封地大者四县,超过汉高祖对功臣侯的封赏。
但是在政治上,光武帝则一反汉高祖以功臣任丞相执政的办法,不给功臣实权实职,剥夺他们的兵权。功臣除了任边将的以外,多在京城以列侯奉朝请,只有邓禹、李通、贾复等少数人,与公卿参议大政。鉴于王莽代汉,光武帝不让外戚干预政事,不给他们尊贵地位。马援功勋虽大,但因身为外戚,甚至不得列入“云台二十八将”之中。
所谓“进文吏”,是指选择任用懂得文法吏事的人为官吏。刘秀很重视隐居山林,不仕王莽的士人。他认为这些人既熟悉封建制度,懂得治国安民之术;又情操高尚,有较好的声誉。刘秀在东汉初年采取了这项措施而“总揽权纲”。
加强监察制度
为了强化官僚机构,以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东汉王朝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监察制度。中央的主要监察机构是御史台,自从御史大夫转官司空之后,其属官御史中丞便成了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台职司察举百官“非法违失之事”,权限极大。司隶校尉也主“察举百官”,并纠察京师附近各郡,权力也很大。在公卿朝见时,尚书令、御史中丞、司隶校尉专席同坐,号称“三独坐”。各州刺史则负责对地方官吏的监察。东汉分全国为13州,各州设刺史一人。刺史有固定治所,有庞大的僚属,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其职权比西汉刺史大得多,事实上成了地方上的最高长官。
集军权于中央
为了削弱地方军权,加强中央对军队和地方的直接控制,东汉初裁省了内地各郡管理地方兵的都尉,由太守兼管。后来又废除了地方兵的更戍制度,原来的戍卒改由招募而来的中央职业军担任。中央职业军兼负保卫京师和征伐之责。各主要城市的关隘、河津也由中央派兵驻守。
解放奴婢
奴婢是破产农民转化来的。奴婢的大量存在,标志着大量的劳动人手被迫离开了社会生产,转向贵族、官僚、地主、商人的家内杂役。这对封建国家来说,是很不利的。
刘秀称帝的次年,就下令解放奴婢。从建武二年(26年)至十四年(38年),共下令六道。解放奴婢的范围,包括了因贫穷而“嫁妻卖子”
者,王莽时没入官者,被略者等。有违抗命令而不解放奴婢者,以“略人法从事”。刘秀还在建武十一年(35年)的二、八、十月中,三次下令禁止残害奴婢。如二月的诏令曰:“天地之性人为贵,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刘秀前后六次发布解放奴婢、三次发布禁止残害奴婢的诏令,对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社会经济,都起了巨大作用。
精兵简政
刘秀在进行统一战争时期,国家的财政十分困难,他采取了“开源节流”的政策。开源主要是向人民征收“十一之税”,又组织兵士屯田,以积储军粮。节流主要是精兵简政。他于建武六年(30年)六月下令曰:
“夫张官置吏,所以为人也。今百姓遭难,户口耗少,而县吏职所置尚繁,其令司隶、州牧(刺史)各实所部,省减吏员。县、国不足置长吏可并合者,上大司徒、大司空二府。”就在这年,裁并了400多个县,约占刘秀当时实际控制县数的1/3。又“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大约减少了官员数万人。至这年十二月,国家财政好转,又恢复田租三十税一之制。
第二年二月,刘秀又大量地复员军队,大批劳动力回到农业生产上来;还鼓励流民回归故乡,要官府关心他们的生活和生产;又把荒地、公田赐给贫民。这样,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在他统治十几年后,全国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历史上称作“光武中兴”。
度田令
东汉初年,在农民大起义之后,土地问题稍有缓和。当时刘秀亦未想对这一问题做进一步解决。他于建武十五年(39年)下令各州、郡,清查人们占有田地数量和户口、年纪。他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限制豪强大家兼并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数量;二是便于封建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当时,许多大地主拥有武装,号称“大姓、兵长”,他们隐瞒的田地和依附于他们的人口很多,反对清查。地方官吏惧怕他们,有的贪于贿赂,就互相勾结,任凭地主谎报;而对农民,不仅丈量田地,还把房舍、里落都作为田地进行丈量,上报充数。一些“郡国大姓”甚至公开反对度田。
青、徐、幽、冀尤甚。光武帝以度田不实的罪名,处死了曾任汝南太守的大司徒欧阳歙、河南尹张以及其他郡守10余人。接着,“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显然,这是大姓兵长对度田的抗拒。光武帝发兵威胁他们,把捕获的大姓兵长迁徙他郡,赋田授廪,割断他们与乡土的联系。经过这次斗争后,豪强武装转为隐蔽状态,割据形势相对缓和了。度田与按比户口的制度,在形式上也成为东汉的定制。
度田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豪强势力并没有被根本削弱,土地兼并仍在继续发展,广大农民生活仍然很痛苦。在这种情形下,光武帝忧心忡忡,甚至不敢贸然举行封禅,他说:“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气满腹,吾谁欺,欺天乎!”
东汉初年社会经济的发展
刘秀统一中国后,在社会经济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东汉时的农业生产比西汉时有了提高。北方出土的东汉铁农具锸、锄、镰、铧等,数量之多,大大超过西汉。犁的铁刃加宽,尖部角度缩小,较过去的犁铧坚固耐用,便于深耕。大型铧比较普遍,其他农具,一般也比过去宽大。东汉的曲柄锄和大镰,便于中耕、收获。回转不便的耦犁在某些地方已被比较轻便的一牛挽犁所代替。比较落后的淮河流域和边远地区,也在推广牛耕和铁铧犁。南方的一些地方还发展了蚕桑业。
东汉时期,手工业也在发展,冶铁业取得了飞跃的进步。铁制农具需要量愈来愈大,促进了冶铸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光武帝时,南阳太守杜诗在劳动人民实践的基础上创制水排(即水力鼓风炉),能够加大风量,提高风压,增加风力在炉子里的穿透能力。这样不仅增高炉温,提高冶炼效率,而且可以扩大冶炉的有效容积,大大增加了生产,为制造廉价的铁农具创造了条件。这项技术的开始应用,比欧洲早了1100年。
名家回眸
着名史学家范文澜评价光武帝说:“这个以南阳豪强为主体的刘秀军,在政治上有优势,在军事上有谋略,再加上禁止掳掠,争取民心,这就决定了它的必然胜利。刘秀既是地主阶级的代表,自然是农民起义军的死敌;但是他也代表着社会的共同要求,完成了国家统一的伟大事业。他在推倒王莽的战争中,在削平割据的战争中,都起了极大的作用,因之,他是对当时历史有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
所以,他能成功是个人品质使然,也顺应了历史潮流。
击败匈奴,再通西域
随着东汉王朝的政治、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加强,以及边疆各民族力量的消长,东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匈奴分裂之后,东汉王朝变防御为进攻,最后击败了北匈奴。
王莽天凤五年(18年),匈奴乌累单于咸死后,他的弟弟左贤王舆继立。这就是呼都而尸皋道若鞮单于。单于舆对汉朝持敌意的态度,曾对刘玄派去的汉使刘飒表示:过去匈奴内乱,汉宣帝辅立呼韩邪单于,匈奴称臣尊汉;如今汉朝大乱,匈奴出兵进攻王莽,该是汉朝尊匈奴了。言外之意,匈奴将征服汉朝,态度强硬,立场始终不变。从此匈奴内部反汉的敌对势力抬头,加上匈奴自西汉末年以来力量逐渐强大,对汉朝的分裂和骚扰活动日趋猖獗,汉匈曾长期和睦友好的关系,到东汉初又再度紧张起来了。
东汉初年,匈奴利用中原战乱之机,扶植割据的傀儡政权,分裂汉朝。建武元年(25年),据有安定三水(今宁夏同心县东)的割据势力卢芳,自立为西平王。卢芳派人与匈奴勾结,单于舆随即迎卢芳兄弟入匈奴,而且立卢芳为“汉帝”,并在军事上予以支持。单于舆企图通过立这位“汉帝”,变中原为匈奴的属地。不仅如此,匈奴还利用在边郡起兵的李兴、随昱、田飒、石鲔、闵堪等割据势力的力量,拉拢他们支持卢芳回内地称帝。建武五年(29年),李兴等人派兵到单于廷迎接卢芳,并在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建立傀儡政权,占领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此后,匈奴与卢芳连兵攻掠,北部边郡不堪其苦。
那时候,东汉王朝刚刚建立,力量比较薄弱,而且统一战争正在进行,无暇顾及北部边郡。对匈奴的骚扰,东汉政府只能在边郡修障固塞,以防御为主。建武六年(30年),刘秀先后派刘飒、韩统出使匈奴,并送去大量金币,试图重修旧好。然而,单于态度倨傲,攻略如故。建武九年(33年),刘秀派吴汉、王常等人率兵出击,但经年无战功,匈奴对边郡的侵扰,反而变本加厉。在这种情况下,刘秀只好在边郡屯兵防守,派朱祜屯常山(郡治今河北元氏西北),王常屯涿郡(郡治今河北涿县),侯进屯渔阳(郡治今北京密云西南),王霸为上谷(郡治今河北怀来东南)太守,以防备匈奴的侵扰。同时,在边地大筑亭候,修烽火,又将幽、并的边民迁徙常山关(今河北满城西)、居庸关(今北京昌平)以东,以免遭受匈奴的杀掠。但是这种以防守为主的方针,并不能有效地制止匈奴南下。
当全国基本统一之后,眼看东汉政权日益巩固,匈奴企图另立傀儡政权、分裂汉朝的阴谋即将破产,单于舆恼羞成怒,便转为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建武十七年(41年),匈奴与鲜卑、乌桓几次连兵入塞,杀掠吏民。建武二十年(44年),匈奴两次攻略上党(郡治今山西长子)、扶风(郡治今陕西兴平)、天水(郡治今甘肃通渭西)一带。第二年,又与乌桓、鲜卑连兵攻略北边,代郡(郡治今山西阳高)以东受害最大。接着,又再次侵扰上谷(郡治今河北怀来东南)、中山(郡治今河北定县)等地。匈奴大肆骚扰,“杀略抄掠甚众,北边无复宁岁”(《后汉书·南匈奴传》)。直到匈奴单于舆死后,这种情况才发生变化。
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单于舆死,弟蒲奴继立,匈奴因争位,内部矛盾很大;加以当时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旱灾蝗灾连年不断,以致人畜死亡过半,使匈奴的力量大大地削弱了。匈奴不得不暂停军事进攻,并派人请求和亲,以缓和汉匈紧张的关系。两年之后,统领南部匈奴八部的日逐王比,被当时的八部大人共立为单于。日逐王袭用其祖父之号,也称为呼韩邪单于。从此,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力量进一步削弱,使汉匈关系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南匈奴遣使请求内附,表示愿意称臣为藩。东汉政府派中郎将段郴等出使南匈奴,在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西部塞80里处,帮助他们建立南单于廷。后来,南匈奴又遣子入侍,东汉对南匈奴赏赐甚厚,双方关系很好。
南匈奴内附之后,原受匈奴控制的乌桓、鲜卑也转向东汉。北匈奴因力量大为削弱,只得远徙漠北,后来也遣使请求和亲。东汉北部边郡,暂时得以安宁。
到东汉明帝时期,北匈奴力量逐渐强盛起来,又与南匈奴少数叛者勾结,并在河西等边郡大肆攻略。他们“焚烧城邑,杀略甚众,河西城门昼闭”(《后汉书·南匈奴传》),边郡再度受到威胁。当时东汉国力日盛,明帝改变昔日以防御为主的策略,采取主动出击的方针。
永平十六年(73年),东汉王朝大发边兵,由诸将率军分四路出塞,北征匈奴。窦固与耿忠一路,出酒泉塞至天山(今新疆吐鲁番北),击败呼衍王,追至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占领伊吾卢城(今新疆哈密西),并在那里屯守。其余三路,因匈奴闻风北逃,都无所获。
此后北匈奴力量日益削弱,至和帝时,又发动大规模进击。永元元年(89年),和帝派窦宪、耿秉等出朔方,与南单于联合作战,在稽落山(在今蒙古国阿尔察博克多山)大破北匈奴。北单于逃走,汉蒙缴获杂畜甚众,降者20余万。窦宪等出塞3000里,登燕然山(今蒙古国杭爱山)刻石记功而还。
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耿夔、任尚等出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大破北匈奴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这次汉军出塞5000余里,是北征匈奴最远的一次。经过这次打击,北单于率余部西逃,远走康居,又入欧洲。从此匈奴退出漠北,汉边郡不再受它的骚扰。
第二,与北征匈奴同时,又派班超通西域。
早在东汉建立之前,由于匈奴势力转盛,西域诸国因不满王莽的统治,先后与中原断绝关系,而且大多数为匈奴所控制。东汉统一全国之后,西域诸国不堪匈奴的奴役,纷纷要求恢复与汉朝的关系,请求重建西域都护。但是,当时东汉政府需要对付北边的匈奴,没有力量顾及西域,就将此事暂时搁下。
到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窦固出击匈奴,在攻打伊吾卢,大战蒲类海时,班超率兵立下了战功。窦固欣赏他的才能,便派他与郭恂一起,出使西域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