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编肝胆病配餐宜忌
21821500000019

第19章 肝胆病饮食宜忌篇(4)

治疗急性肝炎时,经常要输葡萄糖,因此有的病人认为,多吃糖对治疗肝炎有利。但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高糖、高热量饮食,对肝病患者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害无益。有人曾以每日给予肝炎患者16736~20920千焦的高热量,70~150克的高蛋白质,150~200克的高脂肪,450~500克的高糖饮食来治疗,结果有1/2的急性肝炎和1/3的慢性肝炎发生脂肪肝。这是因为高糖可在肝内合成低密度脂类物质,使血中甘油三酯等脂类物质增多。体内甘油三酯增高使血流减慢,血黏稠度增加,微血管中红细胞和血小板可发生聚集和阻塞现象,重者可继发出血,使心、脑、肝、肾对氧的利用率减少而造成器质性病变。此外,肝炎患者休息较多,体力活动少,高糖、高热量饮食造成营养过剩,促使体内脂类物质增多而易发生高血脂与脂肪肝,从而加重肝炎病变,使之迁延不愈。故现在主张采用高蛋白质、低脂肪、适量糖类和热量的饮食,以利于肝炎患者的恢复,而不是糖越高、热量越高越好。

肝病患者食物的烹调方法禁忌

烹调技术直接影响食品的营养成分。如肉类食品的烹调一般有红烧、清炖和快炒3种。但从保存食品维生素着眼,清炖肉食将破坏维生素B,60%~65%,用急火蒸时维生素B1损失约45%,而炒肉时损失仅为13%。因此做荤菜时可尽量采用急火快炒的方法。至于做蔬菜则要先洗后切,切后尽快下锅,同样用急火快炒,炒时加些肉汤或淀粉,可使色香味美,而且对蔬菜中的维生素C具有稳定作用。骨头做汤时设法敲碎并加少许醋,可以促进钙、磷的溶解吸收。

在做主食时,淘米搓洗可使大米中的B族维生素损失1/4。米饭先煮后蒸可使B族维生素损失50%,所以不应该做捞饭。肝病患者宜吃焖饭或钵蒸饭。煮稀饭加碱,几乎可使B族维生素全部破坏。

用75%玉米面加25%黄豆面蒸窝窝头,可减少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损失。菜汤、面条汤、饺子汤中含有食物的30%~40%水溶性维生素,故提倡适当喝汤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另外油炸食品宜少吃,因为油条、炸糕中的维生素B1几乎都被破坏了。当脂肪加热到500~600摄氏度时,会产生致癌烃。长期多量吃油炸食品者容易患癌症。

总之,一般饮食烹调的营养要求,也同样适用于肝病患者。通常认为,烹调时,色宜美,味宜鲜,多选素油,少放盐,主食多蒸煮,副食少煎炸,是肝病患者合理烹调的基本要求。随着地区、风俗、时令、季节和肝病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只要有利于食品营养的保存和吸收,烹调技术不能要求千篇一律。

肝病患者忌长期饮用“纯净水”

纯净水包括纯水和净水,纯水中除了水以外,几乎什么物质也没有,而净水则是去除了有害物质,保留了部分对人体有用的成分。目前市场上净水很少,而纯水则被笼统地称为纯净水。

纯净水的制作除蒸馏法外,目前较广泛采用的是反渗透法,即将水加压通过孔径为0.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颗粒直径大于此孔径的各种离子、分子及颗粒物均被阻于反渗透膜的一侧。这种方法将水中的各种化合物、氯消毒副产物和其他有机物绝大部分地去除了。从营养学的角度看,长期饮用纯净水(实质上是纯水)并不合适,因为这种水不含有人体所需要的镁、钠、钙、钾等矿物质。另外,经过多层过滤之后,水的性质也发生了改变,pH值一般为6.0左右,呈酸性,而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pH值为6.5~8.5,长期饮用这种酸性水不利于人体的酸碱平衡,影响对各种营养成分和矿物质的正常吸收。

肝病患者忌长期饮用“矿泉水”

许多人认为矿泉水有百利而无一弊,其实不是那么回事,矿泉水是来自深层地下水的天然泉水或经人工方法从地下抽取的水。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各种瓶装、桶装矿泉水,几乎都是用后一种方法取得的。深层地下水经过地层的渗滤,隔除了大部分的悬浮物和微生物,同时在通过地层时溶解了多种矿物质。上述特点使矿泉水的水质比较稳定,细菌含量也少。矿泉水之所以受欢迎,主要在于与自来水相比,所含矿物质较高,对特定人群有保健作用。但是专家指出,即使是真正的矿泉水,也并非对每个人都有益,因为体内微量元素的生理浓度和中毒剂量较为接近,若不加选择,长期盲目地饮用矿泉水,甚至把矿泉水当做日常饮用水,会导致某几种微量元素过量蓄积,这同样对人体健康有害。过多饮用矿泉水,会影响胃液的分泌和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也影响胆汁的生成和分泌功能,使人体的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导致生成胆结石。矿物盐会刺激肾脏和膀胱,特别是钠盐,对慢性肾炎、慢性肝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危害很大。

肝病患者不宜以矿泉水作为饮用水长期饮用,最好的饮用水还是用合格的自来水煮开待凉后的凉白开水。

肝病患者忌吃西方快餐食品

西方快餐如三明治、汉堡包、比萨饼、油炸土豆条加上可乐饮料被营养专家斥之为“垃圾食品”。

洋快餐具有几个特点:

A.高脂肪和高蛋白质,而蔬菜量极少。

B.所用的油是氢化油,即把植物油加氢生产出来的油,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会影响人类内分泌系统,危害人体健康。

C.含有大量可致癌的丙烯酰胺。

D.高温烹饪使维生素损耗殆尽。

洋快餐制造了大量的胖子,2001年举行的全美营养会议上,美国快餐业就被指责为“制造胖子”的行业。美国10大城市的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快餐消费最多的城市--费城已成为全美肥胖患者最多的城市。费城人无论男女老幼,体重超重、糖尿病、心脏病的人口比例都高于其他城市,斯特里特于1999年当选费城市长,他的施政纲领的“首要目标”是:费城一定要摆脱全美最肥胖城市的恶名,努力把费城变为一个健康城市。为此,费城市政府鼓励市民多吃蔬菜少吃油腻食品,禁止餐饮业出售覆盖厚奶酪的牛排。现时世界各地都认为洋快餐在制造胖子的同时,制造了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脂肪肝。营养学家于是为洋快餐取了“能量炸弹”和“垃圾食品”的称号。

洋快餐目前在欧美已成为不受欢迎的食品,但奇怪的是,我国却在主动地与之“接轨”。这方面国人表现出来的惊人麻木和无知的仿效,实在是令人深感不安。在中国,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现状同时存在,其中营养不良儿童有2400万,维生素D缺乏症与缺铁性贫血仍是农村主要的营养缺乏病。而经济发达地区膳食结构西方化,洋快餐无孔不入,营养过剩和营养结构不合理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威胁少年儿童的严重问题。洋快餐的现状,国内与国外截然相反,中国人还在排着队吃,有人还以此作为奖励孩子的措施。盲目的西方化,盲目的接轨,造就了一大批胖子,而肥胖的背后便是日益增长的心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的发病率。美国政府不久前公布的《美国膳食指南》是对以往饮食方式的一种反省,至今已收到良好效果。如今老外们都知道制造胖子的快餐,以高脂肪、高糖、高热量为特点的饮食方式是有害无益的,他们正在积极地纠正,《美国膳食指南》便是很好的证明,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国人却在追求人家所丢弃的东西。

由于西式快餐的营养结构偏于高脂肪、高热量,饮食烹调以高温煎烤为主,缺少蔬菜和糖类;存在诸如反式脂肪酸、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肝病患者食用后加剧肝脏损害。因此,洋快餐绝对不宜多吃、常吃。

肝病患者忌盲目选用营养滋补食品

肝病患者多有湿热、淤滞等证,一般是忌用滋补之品的。少数迁延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脾胃虚弱或肝肾阴虚,可以适当选用滋脾养肝之品。但要注意:

①对滋脾养肝、抗衰老药的选择要去伪存真,一定不要光听广告宣传,必要时应请医生和专家协助,防止误购伪劣产品。

②选用天然食物营养最佳。沙棘、刺梨和猕猴桃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作为防治慢性肝病的保健食品。

肝炎患者吃水果忌太多

饮食要讲究营养,更要注意适量。肝炎患者每日适当吃点水果,有益于健康。如果吃得太多,就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如橘子吃多了,容易“上火”,引起咽喉肿痛、嗓音嘶哑;梨吃多了会伤脾胃;柿子吃多了,大便会干燥,原有痔疮的人就会便血;荔枝吃多了,会出现四肢冰冷、无力、多汗、腹痛、腹泻;未熟透的葡萄、苹果中含有较多的酸类和发酵的糖类,对牙齿有腐蚀性,易造成龋齿。另报道,75%的7岁以下儿童对水果中含的果糖吸收不好,家长过量给孩子吃水果及果汁,不仅影响孩子们正餐的食欲,还使大量果糖不得不从肾脏排出。患肝炎的孩子肝功能已不正常,容易引起尿液变化,出现“水果尿”,就有可能引起肾脏病理性改变,为肝功的康复制造障碍。

肝炎患者饮牛奶忌方法不当

牛奶被誉为“完美食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营养专家建议肝病患者应每日喝2杯牛奶。但怎样饮用才能使牛奶中的养分被充分吸收呢?食用方法很重要,方法不当,就会引起腹胀、腹泻。最好的方法是咀嚼饮用牛奶或用汤匙小口地品尝,使口腔内的唾液与牛奶混匀后再咽下,以免大口饮用牛奶使大量牛奶很快进入胃内,与胃酸接触形成酸性蛋白质脂肪块状物,引起肝病胃肠虚弱的人腹泻和异常发酵。

牛奶加糖饮用,蔗糖在体内分解成酸与牛奶中的钙质中和,易促使细菌发酵产气,导致腹胀。为保证牛奶最大限度地被吸收利用,最合理的饮用方法是采用牛奶和苏打饼干同时饮食的方法,把牛奶和苏打饼干一起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小口小口下咽,可使牛奶充分消化吸收。

肝炎患者忌生食毛蚶等海鲜食品

①毛蚶能传播甲型肝炎与其生物学特性有关,它每天过滤40升水,将甲肝病毒在体内浓缩并贮存于鳃中。

②南方沿海省市居民喜食毛蚶,习惯上只将它在开水里泡一下,使其外壳刚能张开,蘸上调料食用。此时毛蚶内脏温度低于70摄氏度,病毒并不能杀灭。

③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前,人群血清中甲肝抗体阳性率不高(1982年上海市报告甲肝抗体阳性率低于50%,其中10~14岁年龄组仅为15%),尤其是青壮年,意味着有大批易感者积聚,这些易感者食用毛蚶后可染上甲型肝炎致流行。

④毛蚶主要产地在江苏省启东市,该地区受粪便及污水污染严重。受甲肝病毒严重污染的毛蚶,在短时间内食用,势必会引起甲型肝炎流行。

⑤经病毒培养及绒猴试验证实,南通海区的毛蚶及文蛤污染有甲肝病毒,且呈持续地污染状态。

肝炎病人吃鸡蛋忌不吃蛋黄

肝炎患者,尤其伴有动脉硬化或怀疑有冠心病的人,害怕吃了蛋黄会促进血中胆固醇增高,所以吃鸡蛋时只吃蛋白或根本不敢吃鸡蛋。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

其实胆固醇是人体心、脑、肝、肾和组织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是肝细胞修复的基本物质之一,也是人体激素的合成原料;它在体内还能转变成维生素D3,是破坏肿瘤细胞和清除有害物质的有效介质。人体每天一定要从饮食中补充500毫克胆固醇,体内又自己合成1000~1500毫克,才能保持人血中正常的胆固醇浓度。人体对胆固醇的摄入、消化、吸收、合成、分解、排泄,具有很强的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