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
21815200000005

第5章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延安东南百余里,有一处山穷水恶的贫瘠土地,叫作“南泥湾”。南泥湾当时是延安县金盆湾区的一个乡,是几乎没有人烟的野山荒原。然而,从一批抗日军人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进入这片土地之后,彻底改变了它的面貌。正像一首人们都十分熟悉的歌中所唱的:

如今的南泥湾,

与往年不一般;

遍地是庄稼,

到处是牛羊。

……

再不是旧模样,

是陕北的好江南。

当时担负保卫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任务的八路军120师359旅,是1940年底至1942年春陆续开赴临镇、金盆湾、南泥湾、九龙泉地区执行屯垦任务的。

在日、伪、国民党顽固势力的夹击下,又由于连年遭受严重的旱灾、水灾和虫灾的侵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经济形势困难重重。

毛泽东在谈到当时的困难情形时,曾经这样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但是我们渡过了困难。这不但是由于边区人民给了我们粮食吃,尤其是由于我们下决心自己动手,建立了自己的公营经济。边区政府办了许多的自给工业;军队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运动,发展了以自给为目标的农工商业;几万机关学校人员,也发展了同样的自给经济。”“我们就用这些办法战胜了困难。”

359旅以南泥湾地区为中心垦荒屯田,开展以农业为主的生产运动,正是毛泽东所说的“军队进行”“大规模的生产运动”的成功的典范。

1943年,359旅的大生产运动达到了最高潮。当时提出了“不让一个人站在生产战线之外”的口号,上自旅长,下至各种勤杂务人员,一律参加生产。单位之间和个人之间,展开了热火朝天的劳动竞赛,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日开荒纪录不断刷新。边区特等劳动英雄赵占奎创造了日开荒4亩1分地的成绩。他所在的718团2营5连,共75人,耕种1500亩土地,收获小米320石,其他谷物和豆类49石,平均每人收粮4石4斗多。收获各种蔬菜5万3千多斤,平均每人超过7百斤。

1943年7月10日,朱德到南泥湾地区视察,高兴地赋诗赞扬359旅生产自给的成绩:

去年初到此,遍地皆荒草。

夜无宿营地,破窑亦难找。

今辟新市场,洞房满山腰。

平川种嘉禾,水田栽新稻。

屯田仅告成,战士粗温饱。

农场牛羊肥,马兰造纸俏。

就在这个月,毛泽东也前来南泥湾视察。他看到荒川野岭变成陕北江南的情景,兴奋地赞扬指战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他说:“困难,并不是不可征服的怪物,大家动手征服它,它就低头了。大家自力更生,吃的、穿的、用的都有了。目前我们没有外援,假定将来有了外援,也还是要以自力更生为主。”

毛泽东来到359旅通信连,他看到一孔孔新开的窑洞刷得雪白,问石灰是从哪里来的。旅长王震答道,是从山里取石头自己烧的。毛泽东又问窑洞里的桌子是不是战士自己做的。王震回答说,全是自己做的。毛泽东随手又拿起桌上的一个学习笔记本,看了看上面写的字,摸了摸“纸”的厚度,笑着说道:这是桦树皮吧?看,倒真像纸哩!王震说,同志们都叫它不花钱的油光纸。毛泽东高兴地说:你们这里什么都不花钱,同志们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切。

359旅的同志汇报说,我们今年做到了全部经费、物资自给,没有领公家一粒米、一寸布、一分钱,除了丰衣足食,我们每年还向政府上缴一万石公粮。

毛泽东听了,高兴地连声赞扬他们“干得好”,并且说:“我们八路军不仅会打仗,还会搞建设,南泥湾不是搞得很好吗!”

有一次,毛泽东在会见几位部队领导同志时,听说战士们对“丰衣足食”的口号兴趣很大,他说道,有兴趣就好,不过,不要片面讲“丰衣足食”,讲“丰衣足食”,还得讲艰苦奋斗,没有艰苦奋斗,哪有“丰衣足食”?“丰衣足食”是不能从天上掉下来的。

毛泽东还说,蒋介石净做坏事,但他不给我们八路军、新四军发饷,倒算是做了件好事。我们经济上受到了封锁,我们少了几十万块饷钱,使原来对蒋介石还有点幻想的人,不再幻想了。应该感谢这位委员长,他使我们找到了“自己动手”的道路,这比任何饷,任何援助都可靠。

当时,在延安的党、政、军、学各界数万人都参加了大生产运动。

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当时都亲自参加了生产劳动。在延安枣园曾经举行了边区军民纺线比赛。在中共中央领导同志参加的比赛中,周恩来同志和任弼时同志还获得了“纺线能手”的称号。

毛泽东也分了1亩荒地,他亲自挖地,分畦,上粪,种上了一些谷物以及辣椒和西红柿等蔬菜。

来杨家岭毛泽东的窑洞和他谈工作的同志,许多都曾经尝到过坡下那片毛泽东亲自耕种的菜地里出产的蔬菜。

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杨步浩看到毛泽东亲自耕种农田的情形,不愿意指挥解放区军民抗战的最高统帅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粗重的农活上,主动提出为毛泽东“三代”——代耕、代种、代交公粮。他另开了1亩荒地,细心地耕种,麦收之后,立即挑来了300斤晒干扬净的小麦,完成了第一年的“三代”任务。

毛泽东感谢他的帮助,领他到自己经营的地头,观赏自己种的玉米、黄豆、辣椒和西红柿,还随手摘了两筐西红柿,送给杨步浩作为礼品。

1942年6月,斯大林曾经派飞机送医务人员到延安,并且给毛泽东带来了一封信,以及10件皮大衣、10双长筒皮靴、10条毛毯,和一些皮鞋和纸烟。毛泽东对来帮助中国抗战的苏联同志表示欢迎,在送别客人时,他只留下了1双皮鞋和1箱纸烟,其余的礼品部分给其他的同志了。第二天,当飞机返航时,毛泽东给斯大林写了一封信,又让人缝了一个小布袋,装上了一些他亲手种的红辣椒。毛泽东微笑着说:延安这里,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我就给斯大林同志送这点礼品,表示我的谢意吧!

毛泽东送给斯大林的红辣椒虽然价值微薄,但是这些由他亲手种植、收获,生长在陕北黄土地上的农产品,却是体现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抗日军民不怕任何困难,决心把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的一种象征。

大生产运动是表现出抗日军民奋斗精神的一曲胜利的凯歌。

大生产运动不仅支持了敌后的艰苦抗战,而且使中国共产党初步积累了一些经济建设的经验,培养出了一批经济建设的管理人才。

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曾经说过,我们发起的生产运动应当“是永久性的”。他说,生产是为的要吃饭,吃饭是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子子孙孙都需要的,所以生产运动是永久性的。毛泽东浅显的语言,其实说明了非常重要的大道理。如果我们从这样的角度认识抗日战争中大生产运动的意义,可能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