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的佛教
21806600000026

第26章 佛教寺院和四大名山(11)

云南上座部佛教

●一上座部佛教的形成

在中国云南省的傣(dai)族、布朗族、阿昌族、佤( wu)族等少数民族中,以及与上述民族杂居的其他民族的部分居民中,信奉着一种与汉地佛教、藏传佛教不尽相同的上座部佛教,属于南传巴利语系佛教体系。①地域上主要分布于今天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保山地区。由于信奉者以傣族为主,所以有些书上也统称“傣族佛教”。

据传,云南上座部佛教首先从缅甸孟族地区传人西双版纳,取代原先祭祀祖先的神社,建立第一所佛教寺院瓦巴姐寺,时为公元615年。此后又有勐(meng)海大佛寺和曼拉闷佛寺等的建立。至八九世纪时,佛寺在西双版纳的村寨中已并不罕见。但那时的佛经主要靠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

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上座部佛教传人之前,傣族地区盛行着原始社会流传下来的自然崇拜和精灵崇拜。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上座部佛教以它精深周密的义理,简便易行的仪轨,以及去恶行善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观念,终于赢得了人们的信仰。统治者除了自己信仰外,也把它作为精神武器,用以治国安邦。随着这一新型宗教的传人,傣族地区的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天文历法等各个文化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促进了傣族社会的发展。

12世纪以后,这一地区的佛教改由泰国传人。13世纪后期,傣族人民根据巴利文创制了自己的文字——傣文,并且有了刻写在贝叶L的傣文佛经。至15世纪中期,佛教已经在西双版纳相当广泛地流传。据《泐史》记载,傣历81 9年(1457),第13代召片领(宣慰使)三宝泐傣继位时,“人们群诣佛寺,面对佛、法、僧三宝宣誓,并将誓词铭刻于寺中”。傣历931年(1569),第19代召片领刀应勐迎娶缅甸金莲公主为妻,缅王派遣僧团随公主前来传教,带来很多佛教典籍和佛像,并在景洪地区修建r一批寺塔。这样,上座部佛教就在西双版纳得到了巩固和发展。至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上座部佛教,一般认为大约于明代初年才开始由缅甸传人(也有人以为在唐代已传人),但发展较快,至明代中期已呈“寺塔遍村落”的盛况了。进入近代以后,信奉上座部佛教的云南各民族地区,几乎村村寨寨有佛寺和僧侣,带有全民信仰的色彩。

●二上座都佛教的主要派别

在云南上座部佛教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许多派别,主要有润、摆庄、多列、左抵4派。其中润派又分为摆罢、摆孙两个支派,多列派则分出达拱旦、苏特曼、瑞竞、缅坐4个支派。这些派别都因受泰国等国佛教派别影响而形成。润派以及与润派有密切关系的摆庄派,其传人时间较早,分布区域较广,寺院和僧侣最多,经典基本齐全,教制相当完善,是云南上座部佛教的主体。

上述各派在佛教教义、学说方面基本相同。他们奉行的经典是巴利语系统的经、律、论“三藏”,僧侣念诵的是用傣文字母书写的巴利语佛经。在宗教修持上,仍然保持着早期佛教的某些戒律,主张按“八正道”修行,并特别重视禅定。

但在持戒律仪方面,各派又有所不同,其中摆庄派和润派比较宽松。如摆庄派,出家者的教规虽有75条,但最基本的只有4条,即不杀生,不邪淫,不诳语,不偷盗。其他方面则都比较自由,如袈裟可以用毛料制作;可以自由出入民宅;出门可以乘车骑马;荤腥不禁,允许吸烟。信众见佛爷也没有严格的礼节,可以自由交谈。润派的教规最为宽松,僧侣生活相当自由,行动限制极少。如允许挂长刀、骑马,可以杀生、饲养家禽家畜,乃至经商、放高利贷等。这两个教派之所以势力较强,很大程度上与戒律的宽松有关。

相比之下,多列派和左抵派戒律要严格得多。多列派普通教徒要严格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和非时不食(一日两餐)等项规定,而僧侣还需遵守不亲手接受布施、不与在家者同席用餐等传统习俗。左抵派戒律最严,教规最多。教徒一般在七八岁时就开始受戒,随着年龄的增长,除受五戒、八戒(在五戒基础上再增加不装饰打扮,不观听歌舞,过午不食三戒)、十戒(在八戒基础上再增加不坐高广大床,不蓄金银财宝二戒)外,还不准吸烟,不准从事烟、酒、铁器的生产和买卖,严禁饲养家禽家畜(除耕牛外)。该派僧侣只披一件黄布袈裟,不穿衣服;不能自由走出寺庙,更不准出入民居;如必须走出寺庙,须赤足而行,不得乘车骑马。但因戒律过于严厉,左抵派的僧侣和信众已日益减少。

但是,近40多年来,云南上座部佛教的教派隔阂已经开始削弱,各派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走向统一的趋势。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佛教徒的守戒不再十分严格。青少年进入寺院主要是履行传统义务,真正在寺庙终身为僧的已并不多见。

由于地域和派别的不同,云南上座部佛教僧侣的职称和僧阶也有差异,但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大部分地区的润派基本相同,由下至上可分为10个级别。它们是:(1)帕诺(相当于行童或侍者);(2)帕(相当于沙弥,初出家者);(3)都(相当于比丘,受过戒者);(4)都龙(即大佛爷,寺庙住持);(5)祜(hu)巴(相当于都统长老);(6)帕召祜(佛师,指阐教长老);(7)沙密(相当于沙门统长老);(8)僧伽罗阇(意为僧王,相当于僧主长老);(9)松迪(意为僧正长老);(10)松迪阿伽摩尼(意为大僧正长老)。升任祜巴已很不容易,所以每个地区、村寨以及寺院,都以有自己的祜巴为荣。祜巴要有较高的佛教修养,晋升时要举行隆重的仪式。一旦升为祜巴,则不得任意还俗。松迪阿伽摩尼是最高一级的僧阶,在西双版纳历史上,只有一位傣族僧侣和一位布朗族僧侣曾荣获过这一僧阶。

德宏和保山地区(州)的僧职,多列派自上而下分为4级,摆庄派也分为4级,只是名称并不相同。

与上述僧职等级区分相应,西双版纳傣族的寺院也有等级之分。自下而上一般可分为4级,它们是:(1)村寨佛寺(最基层一级佛寺);(2)布萨堂佛寺(由4所以上村寨佛寺组成的、行政区级的中心佛寺,寺内设布萨堂即戒堂,用以举行集体诵戒仪式);(3)勐总佛寺(西双版纳所属各勐的勐级总佛寺);(4)总佛寺(傣语名拉扎坦大总寺,设予宣慰使驻地)。真正掌有教务实权的是勐总佛寺,它有权召集全勐僧众会议,主持全勐性佛事活动,决定下级佛寺住持人选,批准祜巴以上僧职的晋升,开除违犯戒规的僧人等。

历史上,云南上座部佛教与政治密切结合在一起。傣族政治上的统治者,同时也是宗教上的统治者;统治者颁布法令,往往借助于宗教的名义。1949年以后,西双版纳等地实行政教分离,各族人民从此获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中国佛教的灿烂文化

●一佛教藏经

佛教的传播始终与经典的翻译、论著的撰述联系在一起。为了使这些经典和论著得以广泛传播,历代佛教徒以惊人的毅力,含辛茹苦,默默耕耘,先是写经传看,后又以石刻或木刻印刷方式出版。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为发展祖国的文化艺术作出卓越贡献。

以笔墨在纸上书写佛教经典,称之为“写经”。东汉以后,写经之风逐渐盛行。当时人们对写经的态度十分慎重,不仅端正地抄写某经的经名和全部经文,还要写上卷数、字数以及抄写人的姓名、抄写时间、用纸张数,乃至校对人、审阅人、监事人的姓名。为了保护纸张不致皱折、损毁,往往在最后一张纸的左端粘一圆木棍,称作“轴”,然后从左向右卷起,成为一卷。经书的这种装帧形式,称之为“卷轴式”。由于写经相当艰苦,费时费工,所以自六朝以后,一些大型寺院十分注意收藏为数庞大的写本经卷。可惜,由于战乱等原因,这批古人几十年如一日抄写而成的藏( zang)经①,绝大部分已遗失或毁坏。近代从教煌藏经洞中发现的六朝及隋唐写经,虽然是残篇零帙,但也堪称无价之宝了。

写经因年代久远,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从内容上讲,如果抄写的是大藏经中已收入的经典,则可提供校勘之用;如果抄写的是大藏经中未被收入的经典,则它既可弥补大藏经的不足,又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价值更高。

自唐代起,寺院和民间还流行着墨汁写经以外的其他写经,如用金银字写在绀(gan)青纸上的“金经”,以刺血方式书写的“血经”。这两类写经由于装帧精致,书法优美,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石刻佛经,就是将佛教典籍镌刻在石头上,石刻的佛经称作“石经”。石刻佛经,具有永世长存的意义,设锈刻石经被佛教徒视为动德无量的事。后来,又由于毁佛运动的刺激,佛教徒更把它当作保存佛法的最好办法了。

从形态上说,石经大约可区分为以下4种。(1)摩崖石刻。即刻在山崖上的石经,其代表是山东泰山经石峪的《金刚经》和徂徕山映佛岩的《大般若经》。(2)石柱石经。即刻在石柱上的石经(藏于石洞之中),其代表是山西太原风峪的《华严经》。(3)经幢石经。经幢,是一种建立于寺院内的柱形佛教石幢,有特定的形制。主要刻写各种经咒,大多用汉文,也有用梵文或其他文字的。(4)碑版石经。即刻于碑版,镶嵌在寺院墙壁或保藏在山洞中的石经。前者的代表,有杭州西湖孤山的《法华经》、苏州重玄寺法华院的《法华经》等;后者的代表,当数北京郊区房山云居寺的石经。

房山石经的开雕,由隋代僧人静琬于隋朝大业年间( 605- 617)发起。此后,历代僧人前赴后继加以续刻,直至清代康熙三十年( 1691)才停工。20世纪50年代,中国佛教协会对房山石经进行全面发掘和整理,计保存石经刻版1.5万余块,其中完好的1.4万余块,刻有佛典1 000余种,3 400余卷,包括题记6 000多则。这是国内现存数量最大的文字铭刻。

房山石经内容主要是已翻译过来的佛经,其中辽、金两代所刻的石经主要为《契丹藏》,由于《契丹藏》久已失传,所以这一部分石经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此外,房山石经还保存了88部、174卷其他各种大藏经所没有的佛教典籍,这当然更为珍贵。至于6 000多则施刻人题记,则对研究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职官、地理等,都有重大意义。总之,它是东方文化的一份宝贵遗产。

8世纪前后,中国发明了刻板印刷术,它很快为佛教所利用。敦煌发现的唐懿宗咸通九年(868)由王玢(jie)出资雕刻的卷轴本《金刚经》,是现存最早的木刻印书。随着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全部大藏经刻印条件已经具备。宋开宝四年(971),宋太祖命宦官张从信往益州(今四川成都)开雕全藏,太平兴国八年(983),完成全部刻板13万块,名为《开宝藏》。全藏共5 000余卷(后有3次修订,增至6 600余卷),现仅存数卷残本。

自《开宝藏》起,历代都有大藏经的木刻本问世。至清代《龙藏》为止,在近800年内完成将近20部官、私大藏经的雕刻。其中宋代除《开宝藏》外,还有《崇宁藏》、《毗卢藏》、《资福藏》、《圆觉藏》、《碛砂藏》;辽代有《契丹藏》;金代有《赵城藏》@;元代有《普宁藏》、《弘法藏》、《元代官刻本大藏经》;明代有《洪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武林藏》、《万历藏》、《嘉兴藏》;清代有《龙藏》。上述版本中,只有《龙藏》的木刻版至今尚存,文物出版社近年已重新印刷。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近代汉文大藏经已采用铅字排印出版,如国内的《频伽藏》、《普慧藏》,日本的《弘教藏》、《卐字藏》、《卐字续藏》、《大正藏》等。

从1982年起,在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的领导下,中国大陆学者编辑、出版了迄今为止最为宏富的汉文大藏经《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正编》。1997年由中华书局出齐全部106册,2004年又出版了《总目》。它共收入经典1 939余种,1亿多字。它的出版,为佛教界、学术界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全面的佛教研究资料。《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正在编纂之中。

藏文大藏经在13世纪以前,也以抄写本形式流传。元皇庆二年至延祐七年( 1313-1320)间,在江河尕布主持下,雕印了第一部木刻本藏文大藏经,称为“奈塘古版”。此后续有刊刻,前后不下10余种版本。目前,《中华大藏经》的藏文部分也已陆续出版。

傣文大藏经有3种(傣泐、傣纳、傣绷),主要为贝叶刻写本和枸皮纸抄写本,近代以来则已普遍便用纸张书写佛典,只是目前还没有印刷本。

古代敦煌,地处中西交通的要冲,是中外文明的交汇点。在西夏统治时期,当地僧侣曾将大量经卷、画卷等秘藏予莫高窟的一个洞窟复室之中,此后即长期被人们遗忘。直至20世纪初,因偶然的机会,莫高窟的藏经洞才重见天日,其中的宝藏( zang)(包括写本文书、织绣、绘画、法器等)得以再现于世。物件数量之多,至今仍无法弄清。一般估计,仅文书总数就在40 000件以上。

藏经洞文书和其他宗教艺术品的出土,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历史、宗教、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提供了大量珍贵的资料。从发现之日起,人们便给予它充分的重视,把它连同敦煌石窟建筑、雕塑、壁画等作为专门学科来研究,形成世界性的“敦煌学”。

敦煌文书,以写本卷子为主,内容可分佛教和非佛教两大类。佛教方面的文书包括;(1)大藏经已收入的经、律、论。由于它们早于流传世间的刻本藏本,未经转抄,脱落错误较少,因此能反映这些经典的早期形态,有较高的校勘价值。(2)未收入大藏经的经、律、论。这些著作从未被人所知,因而可以借它们解决一些学术问题。(3)疑伪经典。据有关学者统计,藏经洞共保存疑伪经典有七八十种,它们为研究中国佛教思想的变化、发展提供丫大量重要资料。(4)三藏章疏。传统大藏经通常只注意收入翻译的经典,对中国佛教学者撰写的有关经、律、论的章疏并不重视,其实这些章疏是了解中国佛教思想不可或缺的资料。(5)反映寺院宗教活动的材料。如变文、讲经文,是寺院宗教集会上演绎经义常用的材料;授戒的牒文、布萨(检查僧徒遵守戒律情况)的记录以及僧众名单,则是寺院具体宗教活动的材料。(6)反映寺院经济生活的材料。敦煌文书中有大量借契单据,从中可以看到当时寺院的阶级关系和经济形态。

敦煌藏经洞稀世瑰宝的问世,当时并未引起清政府的重视。与此同时,西方冒险家却趁机纷纷涌入敦煌,疯狂劫掠宝藏。首先到达的是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他买通监守人,获取了大量写本文书。接着来的是法国人伯希和,他也掠走了大批写经。其后,日本的大谷光瑞探险队如法炮制,也弄去不少宝贵资料。俄国人勃奥如切夫和美国人华尔纳不甘落后,相继借考古之名,盗走大批文物。据统计,他们总共劫掠去将近30 000卷敦煌写本卷子。后来,清政府迫于国人压力,才命人将劫后残余的8 000多卷运往北京,保存于京师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