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中国教育,还等什么?
21795400000039

第39章

这种反差让周武陷人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现象?它揭示了有关学生成长和教育的何种本质?

周武决定从现在开始,跟踪调査小学生从毕业后到初中、高中、大学及工作后一连串的成长轨迹,从中找出规律!他在自己的资料中找出了天长小学87届、88届毕业生的有关资料记载。周武列上了一份学生成长过程的调查表。调查表所列项目为:学科成绩、班级排名、兴趣爱好、所获奖项等。他将这两届151名学生的各项情况一一列人调查表。

之后,他开始追访这些学生在初中的各方面情况。87、88届的毕业生开始陆续升人高中。这151名初中生每一学期的成绩及其他方面的综合状况,都列进了周武老师的调查表。当他们进入髙中,开始了更紧张的学习生活,周武老师又来到他们各自的学校做新的跟踪调查。

当天长小学89、90、91届的毕业生陆续升入初中的时候,周武又将他们列入自己的跟踪调查对象。

151、380、685……周武的跟踪调查人数在逐年上升。中小学生的生活该是天真烂漫、轻松自如的。但是功课的压力、学科分数的压力、家长管教的压力、考学的压力却使他们多了一份又一份的沉重。因此,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学生们的生活已显得单调、沉闷。而周武就是要在这种背景下,找出孩子们的成长规律,以便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一点可参考的资料。

后来,随着调查对象的增多,周武有时就把各种调查项目列好表格,交给中学的老师们填写。同时,为了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保证跟踪调査的进行,有时周武还将调查表发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填写。周武观察到,学生在填写调查表时,普遍填写最认真的是兴趣爱好栏。他从中了解到每一个孩子所独有的个性倾向和创造力,只可惜这些个性在现在的环境下不能得到更的培养和发挥……

为了使调查更为充分、准确,周武还与许多家长联系,一方面让他们填写一些调查项目;另一方面就是对一些学习成绩变化较大的学生进行全方位了解,以分析个中原因……

第十名前后的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

1993年,周武所调查的87届毕业生参加髙考。之后,周武将这些学生的升学情况列入自己的跟踪调查表之中。1994年,下一届被调査的学生高考揭榜……这时,周武的跟踪调查已露端倪。通过对这两届151名学生的跟踪调查,他发现不少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以至考大学的过程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种变化中,周武注意到:在小学期间的一些尖子生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出现了学科成绩名次后移的现象,在小学时主科成绩在班级前5名而进入中学后位次后移的占43%,相反,小学时排在7~15名的学生在进人初中、高中后却有相当一部分位次前移,这个比例竟占81.2%。

在后几届的学生中,周武在跟踪调查中竟也同样地发现了这一现象。

在总结的过程中,周武曾将调查对象分成多种组别。如各个阶段中前3名为一组,4~10名为一组,11~20名为一组,21名以后为一组;再如将前5名为一组,6~15名为一组……等等,但是不论怎么分组,位于尖子生组的名次稳定性都是较差的,而名次位于第10名左右的却在后来的学习中显示了当初意想不到的潜力,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后来一跃成了尖子生。

周武没有想到,对从87届到97届的700多名天长小学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这一现象竟谜一样地贯穿始终。

看来,第十名左右的小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有着难以预想的潜能和创造力,而这种潜能和创造力也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将来各自的社会实践……周武将这一现象命名为“第十名现象”。

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有一些小学时期的尖子生比较稳定地保持住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却有相当一部分的尖子生在进入中学后没能保持住原有的名次,而“淡出”优秀之列,有的甚至还一滑再滑。

87届毕业生丁某当年在周武的眼中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尖子生,考试名次总在三五名之前,文体却一般,但学习认真刻苦,是个用功听话的孩子。小学毕业时,她的分数还是第三名。但是到了初中之后,丁某却退出尖子生之列。第一学期在班级里勉强列在十名之内,后来便被抛出十名之外。高中之后已是一个中下学生。结果高考落榜在所难免。

像丁某这样的尖子生的“倒退”现象的确有一批。他们最终的高考成绩与当年的小学成绩大相径庭,判若两人。

和丁某相反的是,与她同一届毕业生董毅军却在中学时期后来居上。董毅军平时不大注意听讲,喜欢绘画,爱动手做一些小工艺品。小学毕业时他的名次在班里是第十三名。进人初中后第一年成绩较为平稳,初二、三年排名名次前移。到高中后已跻身前五名之列。后来他考人浙江大学。

据周武考证,像董毅军这样在小学时期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很多都在升入中学后开始进入上等生或尖子生的行列。

女十分力气九分收获与五分力气八分收获究竞哪个更值?

让孩子的成绩在班级里争占前三名(或五名),是许多小学生家长的热切希望。他们总以为只有这样将来孩子才能考上大学,才能有出息。

事实上,许多尖子生到了中学后却很难保住这个名次,为什么呢?

周武在充分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在过去,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往往很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给孩子们拉榜排名,以便知道每一个学生在班里所占的名次。而家长们则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三名”或“前五名”,搞得他们压力很大。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制约,反而束缚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又因为他们都是听话的“好孩子”,一些个性也被束缚。另外,老师们“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法,使这些尖子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削弱了他们学习上的独立性。因此后来就不适应中学期间相对较为“松散”的教学方法。这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淡出”优秀行列的主要原因。

与此相琛的是,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优秀的,但是他们大都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可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的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态中学习。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功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周武说:“这种尖子生与第十名的差别,实际上就是用10分力气得9分收获与用5分力气得了8分收获的差别。相比之下,后者分数低,但论潜力和能力,自然要胜过前者……”

髙分低能或许不是应试教育的必然,但应试教育带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却成为一种独特现象一一周武老师的这项观察和调查,又对此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我还觉得,学校里的尖子学生参加工作之后不一定有优势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在校时过分注重分数,而忽略了综合知识、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而忽略了以此为基础的创造力、生存能力的培养。中国自古就有“书呆子”的说法,而现代社会只有考试高分数的书呆子显然不可能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赢得优势。相反,那些在校时不惟分数的但兴趣广泛、注意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学生,就可能在立足社会时泰然自若甚至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