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碰见T老师,她问我,今天怎么样啊?我说挺好的,就说了几次话。她听了说,是不错,比原来有进步。这么过了五六天后,就习惯不说话了。只要我不说话了,班里就安静了一半。主要是没有初一、初二那么多新鲜事了,那会儿大家老想听听我们旷课都干嘛去了。到了初三,不旷课了,就没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也没什么可聊。后来,我们班从年级最乱的一个班,到全校表扬,大家都觉得是为T老师争了光,特别高兴。
老师对我们好,就一定要报答她孩子的逻辑往往是最简单的。
在学校里,T老师的自行车最干净,不停地有学生去擦。有时候早上看T老师车脏了,你中午去擦时没准儿就已经干净了,不知道谁擦的。这些过去能把老师车轮卸下来的学生说。下雨了,老师车棚里的车放不下,校工也知道,把T老师的车抬出来,一会儿准有学生来擦干净。
我当时也特别感动,一下就哭了。
小A曾经在T老师面前哭过两次。当时其他老师听说小A哭了,都不相信,小A还会哭?
有次为了什么事,我和任课老师吵了起来。T老师批评我,说你真让我失望。一想T老师对我那么好,我一下忍不住就哭了。我自己都特惊讶。
原来的G老师不是批评你更厉害吗,你哭过吗?
才不呢。她说我根本不在乎。G老师一说,你今天又怎么了,去思教处,去写检查,马上就能激起我和她吵的斗志。她批评一句我顶十句,和她对着吵,能把G老师气哭。
后来一次是因为表现好了。具体什么事,小A说已经不记得了。当时T老师对他说:你真有进步,老师也替你高兴。
小A说:我当时特别感动,一下又哭了。其实也不止我一个,还有几个被原来老师认为是没有眼泪的人,后来也都在T老师面前哭过。
有一次我跟T老师说:我长大后一定会报答你的。老师说:我教你不是为了让你报答,这是老师的责任。如果你们不好,是老师的失职。如果你们觉得我好,以后在马路上能喊我一声老师我就知足了。如果你们觉得我不好,你也不用喊我,我也不会怪你。我觉得特别感动,回家和我妈说了她也特感动。
小A妈妈说:中考考完语文,小A回来之后就念念叨叨。作文题目是《我与书的故事》,他说:我跟书就从来没有过故事。他长那么大,从来没有因为考试成绩情绪不好过,这真是我第一次见他因为考试心情不好。
我没想到,老师的一句话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影响。
在新的学校里,一切都有新的开始。
高一第一学期的家长会上,有3个老师表扬了小A。小A妈妈流着泪说:从儿子上学以来,每次家长会上都是挨批的,听到表扬,还真有点不好意思呢。
初一结束时,学校召开过一次特殊的家长会。参加这次家长会的有初一年级约100个学生家长,占学生总数的1/4。小A的妈妈也是其中之一。
讲的内容都是有关中学生犯罪什么的,最后那个校长还是主任的人讲了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他说,我不希望在暑假期间,派出所有电话打到我们学校,请我们去接谁谁的孩子。当时家长们坐在底下,谁都不说话,我就觉得特别抬不起头。
我当时心里特别特别难过,好像孩子真的到了犯罪的边缘。但是有的时候我想想,自己的孩子究竟怎么坏了?他又没有打人、抢劫、流氓的那种坏,他就是淘气、爱玩、坐不住。这孩子确实个性特别强、任性,后来故意和老师捣乱,搅得课没法上。我儿子在同学中还挺有威信,同学都挺听他的,但最初就是爱玩,纪律不好。
我曾经去找过G老师,和她说能不能换一种教育方法,别只是惩罚,给他一点表扬和鼓励。我觉得他那时候已经没有一点自尊,什么都不在乎,破罐破摔了。谁知G老师说,他有什么地方值得我表扬。
小A的妈妈又求老师别不让儿子上课。你说,他早上6点离家,晚上6点回家,中间这段时间要是万一在社会上认识坏人,犯罪了,那怎么办啊?
老师不同意,说他不好好上课,影响其他同学。
后来,应学校的要求,小A的妈妈写了份保证书,保证孩子在学校出的任何事,学校和老师不负责任。这才让他上了课。
我当时特别绝望,辛辛苦苦把他养那么大,就没希望了吗?
上初三后,有天小A跑回家来,特别激动,一个劲儿跟妈妈说:妈妈,你知道老师跟我说什么吗,她说我不是坏孩子!
我没想到,老师的一句话,对孩子有那么大的影响。妈妈感叹道。
后来我给T老师打电话,她跟我说:孩子没有坏孩子,他有什么坏啊,不就是闹就是淘吗?男孩子天性就是这样,如果你把这种东西当作一种品性的坏,他当然接受不了了。她还一再和我说:千万不要打孩子,你越这样做,孩子离你越远。
我后来也转变了,现在我和儿子的关系特别好。一回家来妈妈长妈妈短,什么都和我说。给同学写贺年卡,写一份给我看一份。
小A现在像变了个人似的,张口闭口都是学习。原来的同学说。
初一、初二没有一本完整作业本的他,现在的笔记本被老师拿来当范本。原先一进家门就开电视,现在只有妈妈叫才看看新闻,一回家就复习功课。给同学写贺卡,也都是互相勉励,好好学习的话。
在小A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将来长大了,一定要报答T老师。
你想怎么报答呢?我问他。
T老师说过,想办一所自己的学校。等我有了本事,一定要给T老师建她自己的学校。这个15岁的少年,一脸认真。
老师,究竟应该怎样教育孩子?
下面的三种观点,是2000年4月我在网站上看到并下载的,现转录于此以飨读者,也权当对师德回归的进一步呼唤:归来吧,师德!
听话就是好孩子的教育观念必须改变
在新世纪,科教兴国战略家喻户晓,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情况下,真该认真探讨一下:到底应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新世纪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栋梁。中国要在E1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战略上的主动地位,关键是人才。怎样教育好孩子,于国于家,都是头等大事。鲁迅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在教鞭和辱骂声中,在扼杀孩子自我意识和是非判断能力的情况下,怎么能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怎么经受21世纪竞争的考验?当然,上述事件只是极端的特例,出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社会问题,有师资素质、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方法问题,甚至也有文革遗风。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核心都是两个字:听话。这类为人师者一定要把学生弄得低眉顺眼,对老师绝对服从,才算是好学生,对学生毫无平等思想,从不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至于用什么手段整治学生,似乎越是愚昧专制的老师,其手段越有创新,直至违背《教师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而受到惩处。
问题还不仅在此,听话就是好孩子这样的教育思想,恐怕在更多的教师乃至家长中存在着。他们出于一片好心辛勤教学严格要求,但他们总是按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强迫孩子,使孩子精神上很受压抑,没有个性发展的空间。经常听到有学生因没做好作业或成绩不理想而受罚或受侮辱性言语训斥,有的老师竟让三年级学生一天交一篇作文,既不修改,又无评语,连题目也不出一个。将教学变成整治学生,学习还有什么兴趣?只能损伤孩子的自尊和人格。
近日以来,《文汇报》名师讲坛栏目推出许多优秀教师,他们的生动教育体验就是把学生当成人,当成朋友,培养学生的自尊、自爱、自立的意识,用无私的爱教育激励新人。他们努力培养学生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真正成为一个有自立能力的独立的人。
教育,应该把塑造变成帮助
帮助孩子们成长吧!而不是命令他们的成长。
我们总是对孩子们要求得太多,我们给他们规定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内容。我们总是忽略孩子们的个性。我们说了很多要与孩子们交朋友的话,但我们却做得很少。
我们不满于上司的颐指气使,可我们却都曾以不容商量的口气跟孩子们讲过话。我们的生活很乱,我们的事情很多,我们该怎样处理与孩子们的关系呢?就像我们曾为处理与上司、同事之间的关系而大动脑筋一样,让我们也为如何与孩子相处动动脑筋吧!
我们总说塑造这个词。其实想一想,这个词包含了一种主动与被动的关系。
孩子是被动的,就像是一团泥在我们手中,由我们按照我们的想法去使他们成型。
这就是不公平。我们总要求公平,我们要求公平的待遇,我们要求公平的社会地位,我们要求公平的享受。但我们对孩子却是不公平的。
换个词好吗?比如说帮助吧!帮助他们的成长,就像是帮助孩子学会明辨是非,帮助一个过早吸烟的孩子戒掉烟,帮助一个喜欢混迹街头的孩子热爱生活。
这其中包含的是一种对话,而不是我塑造你、你塑造我。就像是我们与同事之间,如果同事犯了错,我们不会去命令他如何纠正,我们会去谈一谈,摆明利害,因为我们知道我们没有资格去命令他,我们只能去帮助他。对待孩子,我们就有资格去命令他吗?
其实,我非常想强调的是一种心态,权且称之为帮助的心态。我们有对待同事的心态,就是和平共处,互不侵犯;我们有对待上司的心态,就是力争做得最好,表现最好。我们对待孩子的心态呢?
感谢《未成年人保护法》使孩子们有了可以申辩的依据,也使我们有了再思考的契机。孩子是人,我们是他们的朋友。
没有人格魅力怎么能当好教师?
亘古及今教师这两个字留在人们心中的感觉是神圣的。可是,老师对学生的暴力行为于最近屡见报端,在人们惊叹、忧虑的同时不禁要问:老师们这是怎么了!
教师为什么非要对天真可爱的孩子动武呢?难道就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孩子听话吗?当然不是!我认为:做好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极强的人格魅力。据一本杂志上对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看,近98%的学生认为:塑蔼、幽默、塑主畦富的耋盟盔型擅曲耨黜。这也就是说,只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不断地丰富自己,充实自己,和学生之间做朋友式的交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孩子们的心,让他(她)们喜欢你,服气你,这样学生自然而然的就听话了。
做好一名教师还有一点就是要宽容、有爱心。不要把学生当孩子看,他们幼小的心灵对许多事情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们的观点很有可能是错误的,怎样对待这些错误就要看老师的了,如果给一棍子打死,甚至从一个错误做法就否定整个人,那么师生关系就会出现矛盾,这时有权又有力的老师在极其冲动的情况下就容易做出违反师德的暴力行为。此时,如果老师肯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的错误,并正确地加以引导,类似的暴力事件就不会发生了。
真心希望在今后的报刊上,能够看到有关教师的报道是某个优秀教师感人的事迹,而不再是又有哪个小学生受到身体上乃至心灵上的伤害。
我们期待这一天的早日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