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一个教育古国。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的出现,就让神州大地阳光普照。从汉代开始,考试制度的出现,让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找到了光宗耀祖的最佳渠道。几乎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教育一如温暖的阳光在老百姓的心头挥之不去。为了名题金榜,古往今来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用凿壁偷光、头悬梁,锥刺股的训诫教育子女,而范进中举的典故则将应试教育的高度推向了极至。
中国考试制度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汉代:察举制(由地方官吏考察推举)
魏晋:九品官人法(由中正官按照九种等级考察人才)
隋代:设进士科
唐代:完备的科举制
1905年:废除科举制
1938年:民国国立高校联合招生
1949年:维持原校仍然单独招生
1952年:全自统一招生考试
1964年:分文理两科
1966~1976年:停止全国统考招生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中国的考试制度留给我们最深的烙印有两个阶段。一是文革期间长达10年全国统考招生制度的停止,残酷地剥夺了千万青年进大学深造的权利,同时也泯灭了众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欲望;二是1977年高考制度的恢复,如经历漫长严冬之后的缕缕春光让无数的人欣喜若狂奔走相告,那情景那场面让人激动不已且难以忘怀。自1997年开始,每年的高考是亿万中国百姓心中挥之不去的一道坎。
对于众多家长来说,与孩子一同付出了许许多多的艰辛之后终于盼来了孩子参加高考的日子,其心情大都是美丽而甜蜜的。毕竟,眼看着孩子就要长大,眼看着十几年的辛劳与期待就要结出丰满或干瘪的果实。
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情同样紧张不,甚至比他们的孩子还要紧张。就是在1997年夏天恢复高考20周年之际,中国的一些城市出现了一些奇特的场景——
哈尔滨:从7月7日起,一张写有高考,车禁行字样的标语,贴在临时横卧于该市道里区上游街中央的课桌上。数百名高考考生家长守卫在第18中学所在的上游街两端,借助一条红色拦路绳,将欲经过考点的汽车阻拦住。这样的封街行动持续数天,以至按照正常规则行驶的机动车,包括多路公共汽车及一辆农业银行运钞车都被迫违章绕行。前去劝阻的哈市教委、道里区政府及交警大队有关人员均遭到围攻。家长担心汽车噪音会影响考试的孩子。声称:是老百姓自发的行动,你能咋的?
上海:一名李姓女生高考前随父母回沪,因奶奶家不宽敞,她和母亲住进附近一家三星级的宾馆,320元一天。准备住到考试结束。有报道说,杭州城内酒店、宾馆纷纷推出优惠考生住房服务项目,生意十分兴隆。一些酒店人员说,明年要早做准备。
北京:应广大家长要求,市建委高考前发出通知,在6月20日。7月10日期间要求各施工单位减少噪音污染,除抢修工程和重点工程,停止夜间施工工程。众家长高考前那颗悬着的心总算稍微往下降了降。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曾对1998年入学新生做过调查,有60%的人认为面对高考,父母比自己更紧张。主持这一调查的该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主任郑宁老师说,让学生填完问卷后,他连续翻了很多张,当时就有些震动。因为面对高考的毕竟是考生自己,而许多学生在回答家庭中谁更焦虑的问题时填的是父母,而填母亲的更多。
为什么父母比孩子更焦虑呢?郑宁老师说,可能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父母看问题比孩子更远一点、更现实一点,知道孩子考不上大学的后果是什么,因此心理压力比孩子大;再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有些甚至是把难以达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成功,特别是独生子女,好像就是惟一的希望;另外有些家长从小就对孩子大包大揽,孩子还没出生就有许多计划,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都要找最好的,而大学虽然没法替孩子找了,但孩子考得上考不上,家长也觉得是自己的责任。有的时候,做父母的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比孩子还焦虑。一部分父母担心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有什么话不敢和孩子说,甚至有学生告诉我,高考之前父母都不敢对他大声说话。但家长的这种状态无形中还是会给孩子压力。那么多学生认为父母比自己更焦虑,那是因为他们从家庭的气氛中感觉到了。
郑宁老师说,要让孩子减轻焦虑,家长首先要处理自己的焦虑。他提出几点建议:有些问题,家长可以找有关的老师咨询,做到心中有数;但更重要的是,家长要明白自己不能包孩子一辈子,同时要信任孩子。有些家长希望孩子能考出最好水平。最好水平是超常发挥,比如经常考90分的孩子,某次考了100分,就可能是超常发挥。如果把超常当成正常来要求孩子,孩子达不到,家长就可能越来越失望,家长的态度就容易给孩子造成压力。
郑宁老师的分析虽不无道理,但对于众多家长来说,他们心头的压力却并非吸烟者吐出的烟雾,可以挥之即去。因为感受到考试压力的,并非仅仅是家长和学生,同时也还有学校的老师。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压力虽由高考而来,但正由高向低传染扩散,在中考形成同样的高强度。因为中考的好坏,很大程度决定着考生能否升上重点中学,而能否上重点中学又决定着考生能否在高考这一决定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稳操胜券。
作家梁晓声在一篇文中写道:
曾有一位外国朋友问我:处在转型期的中国人,哪些人的心理负荷最大?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首先当然是政治局的成员。她又问:其次呢?
我说:那就要数我们这一代的儿女们了。
她顿时友邦惊诧起来:你们不是认为你们的下一代简直就如同小上帝,一个个幸福得都快溺死在蜜罐子里了么?
我说:那样的一些孩子是有的,但属极少数。中国还有相当多的孩子贫困得根本上不起学;而大都市的孩子们却像野兔,已经被分数这条极其凶猛的猎犬撵咬得疲于奔命,倒毙升学途中!
一位初三学生给报社投寄了一篇题为《老师,请不要再倒计时了》的呼吁,会使你感受到中考那令人窒息的压力。
3月5日是学雷锋的日子,3月5日是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可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这一天您没有跟我们讲这些,这一天您在我们黑板的左上角挂上了醒目的距中考还有100天的倒计时牌。
从此,我们的老师,您就天天对我们说,您就一天几次对我们说:距中考还有XX天。
老师,不知您是怎么想的。总之,这中考倒计时牌跟香港回归倒计时牌,在我们的眼里,在我们的心中,是大不一样的。香港回归的倒计时牌,我们越看越想看,越看越兴奋,越看越激动。可是这中考倒计时牌,我们越看越不想看,越看越心烦意乱,越看越心惊肉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老师,不知您想到这一点没有。
早晨,当我们正兴致勃勃地读书时,您突然敲着倒计时牌对我们说:距中考还有X天!顿时,我们的兴趣全没了。一直到下课,那原有的浓厚的读书气氛就再也形成不起来了。您说得越早,我们浪费的时间就越多。一日之计在于晨。唉,多么可惜啊!
中午,当我们伏在桌子上正想休息一会儿时,老师,您又走进教室,敲着倒计时牌对我们说:距中考还有XX天!一下子,我们刚要松弛一点儿的心弦又绷紧了。睡意虽然暂时被赶跑了,可是带来的却是整个下午难以忍耐的瞌睡。老师,您可知道,就是那么几分钟,就是那么十几分钟的睡意被您赶跑了,我们的下午是多么难熬啊。我吝惜睡不敢,我们欲听不能。即便是强打着精神听讲,可是听着听着,我们的耳边就会响起您敲倒计时牌对我们说话的声音;即便是我们硬撑着眼皮看黑板,可是看着看着,我们的视线就被倒计时牌吸引过去。
晚上放学,老师,您可知道,此时此刻,我们是多么希望您正在家里吃晚饭或正在家里看电视。可是,当我们背着沉重的书包,拖着沉重的脚步准备回家时,老师,您又不辞辛苦地赶到教室更换着倒计时牌的日期对我们说。
好了,您这一说不打紧,可我们的心整个这一夜却再也不得安宁了。
吃晚饭时,吃着、吃着,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倒计时牌,就会想起您说的那句话。于是,我就默默地放下碗筷,再也无法咽下父母为我准备的美餐。父母看到我这样,也只能噙着泪,摇着头,叹着气为我收拾碗筷。看到父母这样,我的心情就更加难过。父母不知道我的苦衷,为了您。老师,我也没向父母诉说这苦衷。
做作业时,想着想着,您的那句话又在我的耳边响起,那个倒计时牌又在我的眼前浮现。于是,我的思路就再也无法清晰起来,不是把题目看错,就是把答案写错没有办法,只好睡觉。临睡前,我曾告诫自己,不去想您挂的那个牌子,不去想您说的那句话。可是一躺到床上,您说的那句话,您挂的那个牌子又魔鬼般地出现了。尽管我是那么地想睡,尽管我拼命地数着12345可是我就是无法入睡。烦躁极了,我就疯狂地挥出我的拳头使劲地捶自己的胸膛,使劲地敲自己的脑袋,然后再歇斯底里的大吼一声啊只有这样,我的心里似乎才觉得好受一点。然而却又容易引来父母的惊慌失措,我的内心又感到十分的不安。
后来,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可我仍模模糊糊地看到老师您在教室里敲着那块牌子对我们说恶梦中,我的耳边有无数种您的声音在对我怒吼;恶梦中,我的眼前有无数个倒计时牌在飞舞好几次,好几次,我都是从这恶梦中惊醒。尽管也算是睡了几个小时,可是醒来后,我的头脑更加迷迷糊糊、昏昏沉沉。醒来后,发现父亲和衣卧在我的床边,母亲已在橱房里为我准备早饭。看到可怜可敬的父母,我心如刀绞,泪如泉涌敬爱的爸爸妈妈,您的不孝儿子让您操心了,儿子对不起你们!
吃早饭时,只隐隐约约听父母说什么休学的事。休学,我是多么想休学啊,可是休学的机会已经错过了。我又不想休学,休得了今年,还休得了明年吗?谁还能说准明年的这时,老师您不再挂那个牌子呢?您不再喋喋不休地说那句话呢?
那个倒计时牌,是一个魔牌,是一个鬼牌!
老师,您可知道,多少次,多少次,我们曾想把那个倒计时牌砸掉,或偷偷拿掉再藏起来。可是我们忍住了,没那么做。不过,我们还是有了一点表示的。老师,您还记得,有一次倒计时牌倒转着身子朝里吗?您还记得,有几次倒计时牌子上数字被擦掉一位吗?您还记得,有一次倒计时牌下面的黑板上写着这样的诗句:长夜难明考试天,百日计牌舞蹁跹,学生五十不安宁。
老师,还知道吗,我们班上曾有人打算逃学,曾有人打算出走,曾有人打算自杀。多么可怕!老师,您不要以为我这是在骗您,您不要以为我这是在吓唬您,这些打算确确实实是有过的啊,有的甚至已付诸了实施,只不过被家长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了罢了,只不过没让您知道罢了。老师啊,您可要警惕啊,您可要当心啊!
老师,我们也到其他班级看过,我们也向其他学校的同学了解过。他们的班上也进行倒计时,只不过形式不完全一致罢了。我们敬爱的老师,在大声疾呼素质教育的今天,你们为什么还这么做,你们为什么都这么做?你们到底是怎么啦,你们到底想把我们学生怎么啦?
老师,求求您,请不要再倒计时了,为了我们。求求您,老师,请不要再倒计时了,也为了你们。请救救我们吧,请救救我们的老师吧。因为还有一些日子,因为还有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