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巴巴罗萨行动
21748300000003

第3章 苏联崛起(3)

11月7日凌晨,列宁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武装起义。凌晨1时,起义军攻下邮政总局。2时,起义军攻下波罗的海火车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车站。很快,起义军关闭了政府大楼的电路,切断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电话。

清晨6时,起义军攻克了皇宫大桥。除宫廷广场和伊萨基耶夫斯卡广场,首都几乎都被起义军占领。政府总理克伦斯基乘坐美国大使馆的汽车逃亡。

上午10时,2000多名士官生仍在冬宫负隅抵抗。下午6时,2万多名起义军包围冬宫。晚9时45分,停在涅瓦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炮轰东宫,打响了进攻的第一炮。起义军越过了街垒,攻击冬宫。起义军和士官生展开了白刃战,8日凌晨1时50分,起义军终于占领冬宫。

在攻打冬宫的战斗中,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举行,大会通过列宁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各地政权一律归苏维埃。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

《和平法令》建议交战国立即停战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土地法令》规定所有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农民使用。大会选举成立了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人民委员会主席。托洛茨基当选外交人民委员,斯大林当选民族事务人民委员。

11月9日,苏维埃政府成立,苏维埃政府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3.血腥的内部大清洗

列宁曾经在他的“遗言”中明确提出:“斯大林同志成为总书记后,掌握着无限的权力。我怀疑他能否永远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列宁的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他发现斯大林有时行事专断、粗暴。

在列宁逝世后最初的那几年里,苏联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斯大林认真地接受了列宁的善意批评。他注意到自己有时行事粗暴所产生的严重后果。执政之初,斯大林变得谦虚、谨慎起来,他开始接受党内外各种不同的意见,并在很多不同的意见中寻找正确的路线。但没有机构能够限制斯大林的权力,这为以后他犯了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埋下了伏笔。

随着苏联国民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转,斯大林逐渐变得专断起来。斯大林具有钢铁般的意志,他坚信自己提出的国家发展路线,越来越听不进反对自己路线的意见。在日常工作中,斯大林失去了向不同意见者说服和解释的耐心,而将他的思想强加于人。

在斯大林周围逐渐出现了一些趋炎附势的政客,他们极力吹捧斯大林,借此得到斯大林的提拔和重用。这些政客利用人民群众出于对斯大林真挚的热爱,把斯大林加以神化。在斯大林50大寿时,苏联出现了领袖崇拜的狂潮。

苏联各大报刊发表颂扬斯大林的文章,克里姆林宫的墙上挂着斯大林的画像,全国各地的基层党组织、国有工厂、集体农庄向斯大林寄出效忠信。

斯大林的名字和画像成为苏联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尽管斯大林有时对此也很反感,但他并未采取任何措施制止这种狂潮。

与此同时,党内的不同意见者开始反对斯大林的专断,有些意见十分尖锐。为了达到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中建设苏联的目标,斯大林决心清除他在推动国家发展道路上遇到的一切反对者。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斯大林放弃思想教育的方法,采取了镇压和恐怖行动,扫清不同意见者。斯大林开展的大清洗,给苏联共产党、军队和人民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

苏联大清洗的惨剧是从基洛夫被暗杀开始的。1934年12月1日,年轻的共产党员列昂尼德·尼古拉耶夫秘密潜入列宁格勒(即圣彼得堡)斯莫尔尼宫。列昂尼德开枪打死了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省委书记基洛夫,列昂尼德当场被逮捕。

斯大林认为敌人在党内包围着他。基洛夫被暗杀一定是政治阴谋。他认为,党必须进行一次大清洗,肃清党内的敌人。

苏联政府为此成立专案组,斯大林亲自率领专案组,赴列宁格勒办案。斯大林认为,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一定能查出凶手与反对派,尤其是凶手与托洛茨基的联系。

不久,苏联政府发表公报:“杀死基洛夫的列昂尼德是从芬兰、立陶宛和波兰潜入苏联的白俄流亡组织恐怖分子之一。”几天后,苏联内务部逮捕并处决了104名“白俄恐怖分子”。苏联政府展开了清洗“窝藏在西方”的白俄流亡组织的运动。

随着对104名“恐怖分子”的处决,大清洗运动开始升级,苏联政府把杀害基洛夫的罪责推到党内 “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反对派的头上。苏联所有的报纸都揭发了反对派的“罪行”。苏联记者卡尔·拉狄克在《消息报》上发表文章;“每个党员都应该明白,党将以铁拳粉碎残匪……残匪将被党击溃,他们将被消灭,被清理出地球!”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等大批反对派分子被抓。

在苏联广阔的大地上,在“随着社会主义的深入开展,阶级斗争愈来愈尖锐”的旗帜下,“肃反运动”愈演愈烈。“肃反运动”不仅要清理沙俄时期剥削阶级遗留下来的残余势力和隐藏的敌对分子,而且要清理持有不同政见的党内敌人。在大清洗运动中,人人自危,令人不寒而栗。

布哈林冤案是当时苏联大清洗运动的一个缩影。布哈林是苏联共产党的主要理论家和苏联以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888年10月9日,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出生在莫斯科,其父亲是位教师。1906年,布哈林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

1912年夏季,布哈林在波兰克拉科夫结识了列宁。在多年的交往中,他们一直保持着很深的友谊,尽管他们在理论上经常发生争吵。列宁戏称布哈林是“革命的金娃娃”。布哈林爱好广泛,他与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有着广泛的交往。

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布哈林是布尔什维克党的中央委员。他参与领导了莫斯科武装起义。苏维埃政府建立后,布哈林历任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领导成员、《真理报》主编、党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共产国际领导人。

布哈林参与制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他还参与制定了新经济政策等。布哈林一生留下了大量的理论著作,最著名的是《过渡时期的经济学》、《共产主义ABC》。布哈林多才多艺,曾当选苏联科学院院士,他的学问在今天的俄罗斯都能得到承认。

在列宁的“政治遗嘱”中,列宁说布哈林是党的最可贵的和最伟大的理论家,列宁说布哈林是全党所信任的人物。

列宁逝世前后,围绕着建设国家的发展路线问题,苏联共产党内部多次发生斗争。在这几次党内斗争中,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主要是以斯大林和布哈林为首的一派与托洛茨基的斗争;以斯大林为首的一派与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新反对派的斗争;以斯大林为首的一派与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联盟的斗争。

斯大林为首的一派战胜了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后,又开始了与布哈林、李可夫、托姆斯基联盟的斗争。

最后,斯大林夺取了苏联的最高领导权,他的观点和权力占了上风。但斯大林破坏了列宁生前所建立的集体领导制度,布哈林等人被剥夺了权力。

1934年12月,斯大林借基洛夫被暗杀一案,开始清洗政敌。苏联政府将托洛茨基驱逐出境,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等人先后被捕、被处决。布哈林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他写了一封《致未来党代表大会的信》,要求妻子背下来。在那封信中,他为自己的冤屈辩白,呼吁未来党的领导人为他平反昭雪。

据统计,在苏联大清洗前,苏联共产党有党员和预备党员350多万,但到了1937年1月时,已经降为200万以下。

1934年春季,“十七大”召开,在这次大会上,历经沙俄时期地下斗争、十月革命夺权、苏联内战等各种考验的最优秀的1966名共产党员,有1108名被投入监狱。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共139名,其中98名被逮捕和处决。

斯大林最亲密的战友、政治局委员奥尔忠尼启泽,以自杀向斯大林表示抗议。苏联报纸报道说奥尔忠尼启泽是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但为奥尔忠尼启泽联合签署诊断书的4位名医中的3位不久就被捕并被处决。

1938年2月,苏联成立特别军事法庭,公开审讯以布哈林、李可夫为首的“右派和托洛茨基联盟阴谋集团”。

总检察长维辛斯基指控布哈林派卡普兰暗杀列宁、基洛夫、全俄肃反委员会主席明仁斯基、作家高尔基。维辛维基还指控布哈林为帝国主义的间谍。

为了妻子安娜·拉林娜和儿子尤里拉林的安全,布哈林被迫承认了罪行,但他与法官进行了机智的斗争,他否决了具体的事情,这为日后的苏联政府为他平反创造了条件。

在没有任何罪证的情况下,只凭布哈林的口供,法官判处包括布哈林在内的所有被告死刑。1938年3月,布哈林、李可夫等人被处决。

就这样,苏联早期的7位政治局委员中,布哈林、李可夫、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被处决,托姆斯基被逼自杀,托洛茨基在墨西哥流亡时被苏联内务部派人暗杀,只剩斯大林一人。

武装部队的清洗是从苏军总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和其他7位将军开始的。1936年的一天,希特勒得到一份情报:“苏军参谋长图哈切夫斯基迫于大清洗的压力,很可能发动政变,以推翻斯大林的专政。”

希特勒将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视为未来德军进攻苏联的最大阻力。希特勒看着这份绝密情报,很快想出一条毒计。他决定采用“借刀杀人”之计,借苏联肃反委员会的力量,干掉图哈切夫斯基这个大敌。

希特勒决定将这份证据不足的情报提供给苏联方面,以此来换取斯大林对德国的好感,麻痹斯大林对德国入侵苏联的警惕性。这真是一箭双雕之计。

不久,希特勒指示法西斯情报头目海德里希,组织力量搜集、整理,甚至编造图哈切夫斯基准备政变的“证据”。

1937年5月10日深夜,德国最高统帅部军事谍报局的一幢办公大楼突然失火,火势越来越大。消防车来回穿梭,发出尖叫声。消防兵、宪兵一拥而上,现场一片狼藉。

大火扑灭后的结果使谍报局局长卡纳里斯上将感到震惊:“档案处封存的一些绝密文件不见了!”

“这是严重的失职,”希特勒指着卡纳里斯一顿训斥,“必须由你负责。”

“是,我会查清的!”卡纳里斯回答。卡纳里斯费了一番周折,可是,这个事件始终无法查清。原来,这出闹剧正是海德里希策划的。

参加这项活动的只有5个人,为首的是党卫队旗队长贝伦茨中校,其他4人是德国刑警总部的在押犯。这4人身怀绝技,制造的盗窃大案轰动整个欧洲。在贝伦茨的带领下,他们窃取了军事谍报局中海德里希想要的文件。

几天后,在柏林的一个秘密地下室中,海德里希成立了一座实验室,多位语言学家、逻辑学家、心理学专家、印章专家和笔迹模仿专家,正在秘密炮制苏联元帅图哈切夫斯基谋反的“专卷”。

在他们的手中,“图哈切夫斯基与德国将军的秘密来往信件”、“图哈切夫斯基等人给德国出具的收款凭据”炮制出来了。

伪造“专卷”的工程顺利地进行着。文件和信件的每一页上,都盖上了德国军事谍报局的钢印和“绝密”印章,德军十多名高级将领的德文缩写签字也出现在文件上!

信件表明:图哈切夫斯基正在策划里通外国的政变,图哈切夫斯基等人靠出卖苏联机密而获得巨额情报费等。

在一家舒适高级的酒店中,经常聚集着很多外国的使节和达官贵人。捷克驻德国柏林的大使马斯特内多次光临这家酒店。马斯特内是捷克的外交官,暗地里是一位间谍。一年多来,德国正在进行着分化捷克的罪恶勾当,特别是在苏德台地区,海宁所操控的苏台德德国党与德国纳粹党互相勾结,威胁捷克政府给予实行地区自治。

这时,捷克政府想了解苏德关系的动向,假如苏联站在德国一边,那么捷克在与德国的冲突中就无法得到苏联的支持。捷克政府命令马斯特内:“必须摸清德苏的发展趋势!”

马斯特内心情沮丧,一声不响地喝着酒,一脸的愁容。

“不要发愁,亲爱的,把所有的烦恼都抛之脑后吧!”贝丽尔小姐很关心地劝道。

“你有什么愁事?马斯特内。”贝丽尔娇嗔地问道,“可能我们是最后一次了。”

“你怎么了?”马斯特内不解地问。

“我很害怕……”她小声说,“大家都希望苏德和好,但愿不要发生意外……”贝丽尔想说又停止了。

“我们应该单独呆一会儿。”马斯特内对贝丽尔说。

“好吧。”贝丽尔举起酒杯,脸上掠过一丝喜悦。

“德国政府正在与苏联红军中的反斯大林集团联络,希望苏联出现混乱。”贝丽尔对马斯特内说。

这件事使马斯特内感到震惊,但他的脸上依然很平静。“亲爱的,但愿苏德能够保持友好!”贝丽尔说着,用双臂去拥抱马斯特内。

原来,马斯特内的情人贝丽尔是德国警察的一员。贝丽尔年仅24岁,她同时是德国外交部的秘书。海德里希命令她在无意之中把图哈切夫斯基的绝密情报告诉马斯特内。

第二天,捷克总统贝奈斯得到了这一情报。贝奈斯连忙召见苏联驻布拉格大使亚历山德罗夫斯基。

3天后,法国政府在巴黎召开外交官招待会。法国总理达拉第向苏联大使波特金通报了法国得知的情报:“先生,莫斯科有改变政治方针的可能。据可靠情报,德国正与苏联某些红军将领之间密谋推翻斯大林!”

“这是谣传,先生,不要上当!”波特金说。

10分钟后,波特金回到大使馆,用密电向斯大林作了汇报。这也是海德里希为增加情报的可信度,故意向法国人施放的烟幕。海德里希的陷阱已经挖好,苏联一步步地陷了进去。

海德里希的代表贝伦茨来到布拉格,通过柏米与捷克总统贝奈斯取得联系。贝伦茨向贝奈斯出售图哈切夫斯基谋反的“专卷”时,贝奈斯马上密报斯大林。就这样,贝奈斯的特使与贝伦茨直接接触。

斯大林的代表叶若夫来到柏林。贝伦茨向斯大林方面索价300万卢布,斯大林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5月20日,斯大林解除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副国防人民委员的职务。图哈切夫斯基出任伏尔加军区司令员。苏联人不敢想像,在五一劳动节上还陪伴在斯大林身边的图哈切夫斯基,这么快就失宠了!几天后,图哈切夫斯基元帅来到莫斯科喀山火车站向苏联高级军官们告别。

“元帅,请保重!”许多军官握住他的手。

“谢谢大家。”图哈切夫斯基的举手投足之间显示出病态,步履蹒跚地登上列车。

6月4日,伏尔加沿岸军区召开政治工作会议。会议刚刚结束,图哈切夫斯基元帅就被逮捕了。同一天,斯大林在莫斯科召开了苏联革命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斯大林揭露“反革命军事法西斯组织”,号召人们粉碎“反革命阴谋”。

6月12日,图哈切夫斯基和基辅军区司令员亚基尔、白俄罗斯军区司令员乌鲍列维奇、伏尔加军区副司令员帕里曼科夫、红军军事学院院长科尔克、红军干部费里德曼,埃捷曼军长、普特纳军长,全部被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