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方剂歌诀小灵通
21679200000007

第7章 表里双解剂

【定义】以解表药配合泻下药或清热药、温里药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同治作用,治疗表里同病的方剂,称为表里双解剂。

【分类】分为解表清里(表邪未解,里热已炽证)、解表温里(表邪未解,又有里寒证)、解表攻里(外有表邪,里有实积证)三类。

【配伍】常配行气导滞、活血祛瘀、燥湿化痰、养血益气等药。

【使用注意】①必须既有表证,又有里证,且表里邪气俱盛或里邪偏盛之证方可应用。

②辨清表证与里证之寒、热、虚、实性质。

③分清表证与里证的轻重主次,以权衡治表药与治里药的比例。

解表清里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臭秽,或喘而汗出,舌苔黄,脉数或促。

功用:清里解表。方解:君:葛根———解表退热,升阳止泻。臣:黄芩、黄连———清热坚阴,燥湿止利。

使:甘草———和中调药。

协热下利:因伤寒表证未解,化热内陷阳明所致,以热迫大肠之下利为主要表现,故常称为协热下利。

重用葛根:葛根甘辛而凉,归脾胃经,既能解肌发表以散热,又可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止泻利,使表解里和,故重用为君。

配伍特点:表里同治而以清里为主。

石膏汤(《外台秘要》)石膏汤用芩柏连,栀子麻黄豆豉全,清热发表兼解毒,表里三焦热盛宣。

主治:伤寒表证未解,里热已炽证。壮热无汗,鼻干口渴,烦躁不眠,脉滑数。功用:清热解毒,发汗解表。方解:君:石膏———解肌清热。臣:麻黄、淡豆豉———发汗解表,开泄郁闭。佐: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泻火解毒。

寒温兼施:指方中辛温之麻黄、豆豉与寒凉之石膏、三黄、栀子同用。辛温之药得寒凉药则发表而不助里热,寒凉药得辛温药则清里又不碍解表。

组成特点:本方可看作黄连解毒汤加石膏、麻黄、淡豆豉而成。

解表温里

五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五积麻芷干姜桂,枳壳桔梗芎芍归,夏陈苓草苍朴入,寒湿气血痰积摧。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证。寒热无汗,胸腹胀满或疼痛,苔白腻,脉沉迟。

:,,。

君:麻黄、白芷———解表散邪除外寒。臣:肉桂、干姜———温阳除里寒。佐:苍术、厚朴———健脾行气化湿。

半夏、陈皮、茯苓———行气燥湿化痰。当归、川芎、芍药———活血止痛。桔梗、枳壳———升降气机,宽胸利膈。

佐使:甘草———和中调药。

五积:指本方可用治寒积、湿积、气积、血积、痰积等五积用法:加生姜或生姜、葱白煎,热服。意在增强本方发汗之力,以疏散外感之风寒,反证本方实以寒积为主。

解表攻里

防风通圣散(《宣明论方》)

防风通圣草黄硝,麻薄荆桔芩膏翘,栀滑术姜芎归芍,表里俱实热可疗。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憎寒壮热,口苦咽干,咳呕喘满,二便秘涩,舌苔黄,脉数有力。亦治疮疡肿毒,肠风痔漏,鼻赤瘾疹。

:君:麻黄、荆芥、薄荷、防风———发汗以疏表之风热。臣:大黄、芒硝———通大便而泄里热。佐:黄芩、石膏、连翘、桔梗———清解肺胃之热。

栀子、滑石———利小便而泄里热。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血。白术、甘草、生姜———健脾和胃,益气助运。

使:甘草———调和诸药。

通圣:“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

方中麻黄、荆芥、防风均具辛温解表之功,但若与大量辛凉及苦寒药配合,则发挥解腠散邪之用,而无助热之弊。

疏散清泄通利并用:为本方主体配伍,指药用麻、防风、薄荷疏散,黄芩、石膏、连翘、桔梗清泄,栀子、滑石、大黄、芒硝通利。“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

《宣明论方》双解散:本方去大黄、芒硝,主治证无便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