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治疗表证的方剂,称为解表剂。
【分类】分为辛温解表(风寒表证)、辛凉解表(风热表证)、扶正解表(正虚外感证)三类。
【配伍】常配宣降肺气药,以及活血通脉、燥湿化痰、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益气温阳、滋补阴血等药。
【使用注意】
①辨清寒、热病性及体质强弱。
②不宜久煎。
③宜饭后温服。或温覆,或啜热稀粥。
④以全身微汗出为佳。
⑤药后应避风寒,禁食生冷、油腻。
⑥兼里证者,治宜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
⑦若表邪入里、麻疹已透、疮疡已溃或吐泻失水者,禁用。
辛温解表
麻黄汤(《伤寒论》)
麻黄汤中配桂枝,杏仁甘草四药齐,风寒外束表无汗,肺郁气喘一并医。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脉浮紧。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解: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臣:桂枝———助麻黄解表,又温经止痛。佐:杏仁———助麻黄止咳平喘。使:炙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非表实无汗者禁用。
麻黄、桂枝配伍:麻黄解卫,桂枝透营达卫,两者配伍,开腠之力强。
麻黄、杏仁配伍:麻黄宣肺为君,杏仁降肺为佐,两者配伍,宣中有降,平喘之力增。
桂枝芍药草枣姜,啜粥温覆微汗良,解肌发表调营卫,恶风汗出可煎尝。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或干呕,脉浮缓或浮弱。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解:君:桂枝———解肌发表,扶助卫阳。
臣:芍药———敛营养阴。佐:生姜———助桂枝解表,又和胃止呕。
大枣———助芍药养阴,又补脾益气。佐使:炙甘草———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调和诸药。
本方发汗之力稍逊,重在调和营卫,适用于风寒表虚证。
用法:①微火煮:解表宜用武火急煎,微火意在使药性和缓,以利于调和营卫。②热稀粥:一以热开腠理,助发汗;二以稀粥温养胃气,培益汗源,助卫驱邪。③温覆以助汗出。
用量之比:桂枝颐芍药越员颐员。桂枝扶卫阳,芍药敛营阴,等量合用可调和营卫。
辛甘化阳:桂枝味辛,甘草味甘,两者配伍可助卫阳。
酸甘化阴:芍药味酸,甘草味甘,两者配伍可助营阴。
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九味羌活用防风,苍草辛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兼清热,三阳解表益姜葱。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里热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方解:君: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臣:防风、苍术———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佐:细辛、川芎、白芷———助君、臣药祛风散寒,川芎又活血行气。
黄芩、生地———清热,制燥。使:甘草———调和诸药。
三阳解表:意指“邪在太阳,治以羌活;邪在阳明,治以白芷;邪在少阳,治以黄芩”。
制燥:方中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辛温易助热伤津,佐性寒之生地、黄芩可制其辛温燥烈之偏。
《此事难知》大羌活汤:本方去白芷,加黄连、知母、防己、白术,清热祛湿力强。
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香苏散用草陈皮,四时感冒轻浅宜,寒热头痛胸脘闷,治在散寒兼理气。主治:外感风寒,兼气滞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白,脉浮。功用:疏散风寒,理气和中。方解:君:紫苏叶———疏散风寒,理气和中。臣:香附———助紫苏叶行气解郁。
佐:陈皮———助君、臣药理气,又化湿行津。
佐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医学心悟》加味香苏散:本方加荆芥、防风、川芎、秦艽、蔓荆子。解表、止痛力强。
《通俗伤寒论》香苏葱豉汤:本方加鲜葱白、淡豆豉。解表力略强,主治妇人妊娠感冒风寒。
小青龙汤(《伤寒论》)
小青龙汤表里功,风寒束表饮停胸,麻桂干姜细辛夏,芍药五味甘草同。
主治:风寒束表,寒饮伏肺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清稀,舌苔白滑,脉浮。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方解:君:麻黄、桂枝———解表散寒,麻黄又宣肺平喘。
臣:干姜、细辛———温肺化饮,细辛又解表。
佐:半夏———助干姜、细辛化痰饮,又降逆止呕。芍药———敛阴和营。五味子———敛肺止咳。
佐使: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青龙:东方之本神,可兴云致雨,此喻本方所具发汗之功。
芍药功用:少配酸寒之芍药敛阴,一以制麻黄、桂枝,使散中有收;一以防麻黄、桂枝、干姜、细辛、半夏温燥伤津。
五味子功用:干姜、细辛、半夏温化在肺之痰饮,但易耗损肺气,故少配五味子敛肺气,使开中有合而不伤正。
《金匮要略》射干麻黄汤:本方去桂枝、芍药、干姜、甘草,加射干、紫菀、款冬花、生姜、大枣,解表力弱而化痰力强,主治痰饮郁肺证。
辛凉解表
桑菊饮(《温病条辨》)
桑菊饮内薄荷翘,杏仁桔草芦根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解:君:桑叶、菊花———疏散风热。
臣:薄荷———助桑叶、菊花疏散风热。桔梗、杏仁———宣降肺气而止咳。
佐:连翘———助桑叶、菊花、薄荷透邪。芦根———清热生津而止渴。
使:甘草———调和诸药。
但咳:因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邪较轻,但肺失清肃。
宣降肺气:桔梗开宣肺气,杏仁肃降肺气,两者配伍可使肺气宣降功能复常。
连翘功用:透邪。连翘辛寒而质轻,可清透膈上浮游之热邪。
辛凉轻剂:本方以辛凉微苦立法,解表清热力弱。
银翘蒡薄加芦根,竹叶荆豉桔草存,汤煎勿过轻清取,发热咽痛显效能。
主治:温病初起,表热重证。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解:君:银花、连翘———轻清透表,清热解毒,辟秽化浊。臣:牛蒡子、薄荷———助银花、连翘辛凉透表,又清利咽喉。
佐:荆芥、淡豆豉———辛温开腠,助君、臣药疏散表邪。桔梗———宣肺利咽。
竹叶、芦根———清热生津。佐使:甘草———解毒利咽,调和诸药。
辛凉平剂:本方以辛凉佐苦甘寒立法,解表清热力强。
用法:勿过煮。因“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故煎药时“香气大出,即取服”,“过煎则味厚入中焦矣”。
清疏并用:既有风热侵表,又兼热毒袭肺,故疏清两顾,但以疏为主。
辛凉配辛温:表郁无汗,可于大队辛凉药中配伍少量辛而不烈、温而不燥之辛温之品,如荆芥、淡豆豉,既增疏表之力,又不悖辛凉之旨。
仲景麻杏甘石汤,倍寒制温不寻常,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宣泄功效强。
主治:外感风寒,化热郁肺证。发热,喘急,口渴引饮,苔薄黄,脉滑数。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方解:君:麻黄———宣肺平喘,开腠解表。
臣:石膏———清泄肺热,兼制麻黄之温。佐:杏仁———助麻黄平喘。使:炙甘草———和中调药。
用量之比:石膏颐麻黄越圆颐员。
辛凉:麻黄辛温,石膏辛甘大寒,以石膏之寒制麻黄之温,二者适量配伍成辛凉之剂。
《金匮要略》越婢汤:本方去杏仁,加生姜、大枣,功兼利水,主治水邪挟热之风水。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
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羌芷桔芍草姜枣,更加芩膏清热良。
主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数。功用:解肌清热。方解:君:葛根、柴胡———解肌透热。臣:羌活、白芷———助葛根、柴胡解肌散邪,止痛。
黄芩、石膏———清泄里热。佐:桔梗———宣畅肺气助解肌。
芍药———养阴兼制疏散太过。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助解肌。
使:甘草———调和诸药。
陶氏:指《伤寒六书》的著者明代医家陶华(字节庵)。
邪在三阳:指太阳表寒未解,郁而化热,初入阳明,波及少阳,乃三阳经合病。
三阳兼治: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阳明之邪,柴胡配黄芩和解少阳之邪,羌活疏散太阳之邪。
升麻葛根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共煎尝,麻疹初期发不出,解肌透疹效力彰。
功用:解肌透疹。
方解:君:升麻———解肌透疹,清热解毒。臣:葛根———助升麻解肌透疹,内清里热。佐:芍药———和营护液(白),或凉血活血(赤)。佐使:炙甘草———解毒,调药。
透疹:即(开腠)自内而向外透发疹毒,使邪有出路,适于麻疹初起。若麻疹已透,以及疹毒内陷而见喘咳者不宜使用。
扶正解表
败毒散(《小儿药证直诀》)
败毒散中人参少,枳桔柴前芎苓草,羌独薄姜同解表,逆流挽舟法玄妙。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咳嗽,舌苔白腻,脉浮而重取无力。
功用:益气解表,散风除湿。方解:君:羌活、独活———发散周身之风寒湿邪。
佐:枳壳、桔梗、前胡———宣降肺气,化痰止咳。
茯苓———淡渗利湿。人参———益气扶正以祛邪。生姜、薄荷———助羌活、独活解表。
佐使: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
败毒:即败其邪毒,祛除疫疠之气之义,故本方常用于流行感冒。
逆流挽舟:对于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喻昌《寓意草》用本方疏散表邪,使内陷之外邪从表而解,宛如从逆流中挽舟上行,故称为逆流挽舟法。
人参功用:扶正以祛邪。外感风寒湿邪因气虚而客于肌表,配少量人参其意不单补气,而在于扶正气以祛病邪。
《摄生众妙方》荆防败毒散:本方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解表力强而无扶正之功。
再造散(《伤寒六书》)
再造桂附辛参芪,羌防芎草煨姜齐,煎服更加芍药枣,阳虚感寒无汗医。主治:阳虚外感风寒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肢冷,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功用:助阳益气,发汗解表。
方解:君:附子、细辛、桂枝———助阳散寒。臣:黄芪、人参———益气固表。佐:羌活、防风、川芎———疏风散寒解表。
炒芍药———益阴和营,兼制附子、细辛、桂枝、羌活之辛热温燥。
煨姜、大枣———温胃补脾,以资汗源。佐使:甘草———和中调药。
再造:意指使“无阳证”之人重获生机,犹如承再造之恩。
白芍炒用:方中白芍性微寒,有碍疏散表邪,炒可制约其性。
加减葳蕤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加减葳蕤用白薇,薄荷生葱豆豉随,桔梗甘草大枣入,滋阴发汗热可退。主治:阴虚外感风热证。身热,微恶寒,口燥咽干,咳嗽,舌红,脉数。
功用:滋阴清热,发汗解表。方解:君:葳蕤(玉竹)———滋阴润燥。
臣:葱白、豆豉———助薄荷散表邪。
佐:白薇———清虚热。桔梗———宣肺止咳。
佐使:甘草、大枣———甘润助葳蕤,甘草兼调和诸药。
葳蕤:甘寒,气平质润,滋而不腻,虽补而不碍邪,对阴虚有表热证者颇宜。
《通俗伤寒论》葱豉桔梗汤:本方去葳蕤、白薇、红枣,加焦山栀、青连翘、鲜淡竹叶,炙甘草改生甘草,功主疏风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