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主题阅读空间(自然人文卷)小博士讲教堂
21663900000060

第60章 北京崇文门教堂

解放初,上述原教会办的医院、学校皆由政府接管改为公立。1958年夏,北京市各教会实行联合礼拜,亚斯立堂暂停活动,礼拜堂及附属房屋由北京市第13女子中学(原慕贞女中,后改为第125中学)占用,礼拜堂被当作学校的礼堂。“文革”期间,堂内各种设备破损十分严重,面目全非。1982年春,北京市政府贯彻落实宗教政策,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经多方交涉,在付给125中学两万元人民币后,经大规模整修,亚斯立堂正式更名为北京基督教会崇文门堂,并于当年圣诞节重新恢复聚会活动。

崇文门堂建筑风格别具特色。整座教堂占地面积为8246平方米,堂内分为正、副两堂,正堂设有400多个座位,副堂有300多个座位,中间有可以上下活动的闸板相隔,既可分开,亦可联用。礼拜堂呈圆形,整体为木制双层伞形结构,建筑风格极为独特别致。1990年,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8月,北京市人民政府拨款人民币480万元,重新修缮了礼拜堂及其附属房屋。礼拜堂玻璃更换成了教会传统的彩绘玻璃,椅子更换为礼拜专用的长条木椅,附属房也进行了翻建。2002年12月22日举行了“崇文门堂复堂20周年暨修缮复堂感恩礼拜”。2004年正值崇文门堂建堂100周年,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崇文门堂举行了一系列的庆祝活动。

现在崇文门堂每个礼拜日早8∶00,10∶30有两堂礼拜,下午1∶30有朝语聚会,每个礼拜日约有四千多信徒参加聚会。为了方便外国友人参与上午的两堂主日礼拜,教堂设立了英语同声传译。除了主日礼拜以外,在每个礼拜二晚上7∶00有查经聚会,礼拜三晚7∶00有传福音初信栽培聚会和朝语祷告会,礼拜四上午9∶00有祷告聚会,礼拜五上午9∶00有姊妹聚会,晚上6∶30有青年聚会。

崇文门教堂是北京市目前最大的一座基督教新教教堂,也是一所涉外的教堂,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曾经接待过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克林顿,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乔治·凯瑞博士,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牧师也曾经多次来访。每个主日都有外国使馆的官员、国外信徒来此做礼拜,经常有国际教会间的交流活动。

圣索菲亚教堂位于哈尔滨市内,是哈尔滨市十七座教堂中规模较大和较早建成的一座。索非亚教堂始建于1907年,坐落在兆麟街(原水道街)与透笼街交角处。是俄国的一个富商奇斯佳科夫出资6万卢布修建的,先是木结构,规模不大,后来为了加固,又在外面砌了一层砖,成为了砖木结构。1923年拆毁重建,建成后的教堂面积337平方米,高53.35平方米,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