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医疗保健10000个为什么(中册)
21662400000049

第49章 妇科肿瘤(2)

宫颈癌病人生存期的长短主要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分级有关。首先,同一期别、同样治疗方法、不同组织类型的宫颈癌病人,生存期有明显差别。在宫颈癌病人中,有90%是鳞癌,预后较好;剩下10%的腺癌,预后差。就5年生存率来说Ⅰ期鳞癌,可以达到80%~90%,可以说基本可以治愈;Ⅱ期可达40%~50%;Ⅲ期为30%,Ⅳ期为20%;而腺癌的5年生存率一般只有20%~30%。其次,淋巴结转移与病人的生存率明显相关。肿瘤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期别关系密切,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病人,生存率显著降低。再次,宫颈癌的治疗效果与肿瘤大小有关。随着癌灶直径的增长,病人5年生存率明显下降。此外,肿瘤的大小还和淋巴结转移、盆腔复发明显相关。

9.宫颈癌复发怎么办

宫颈癌治疗后复发怎么办,这要根据首次治疗的方法及复发部位,病变范围来综合考虑。

宫颈癌根治性手术治疗后的复发,多见于阴道断端,一般可采用放射治疗或化疗。放疗时需注意减少直肠照射量,以免发生放射性直肠炎,可手术切除者,尽可能手术。宫颈癌放疗后复发,如病变局限于宫颈(中央型复发),宫旁和阴道无浸润可采用手术治疗,切除子宫,如病变向宫旁浸润,或阴道浸润较多,这就要看放疗结束与复发的间期来决定治疗。如在5年内复发,不能再行放疗,因如再放疗可引起严重放疗并发症。手术切除也无法切除全部肿瘤可采用化疗。化疗方法可采用介入治疗或全身化疗。如期间超过5年,可考虑再行放疗,但治疗效果较首次治疗要差。

§§§第二节卵巢癌

1.怎么早期发现卵巢癌

在妇科肿瘤中,卵巢癌(这里是指卵巢上皮性癌)是造成死亡原因最高的一种肿瘤。卵巢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卵巢癌早期多无明显不舒服的感觉,有的病人仅稍感腹胀。因卵巢位于盆腔,肿瘤不易被发现,肿瘤迅速生长会引起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等肿瘤已经长大,腹部隆起,或者肿瘤破裂,出现腹痛,这时已经到了晚期,难以治愈。所以,女性应该经常触摸自己的腹部,看有无包块存在。发现包块后,无论大小,是否疼痛,均应及时就医。如果出现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时,不仅要到消化科就医,也需要及时到妇科接受盆腔检查。对卵巢肿瘤的早期发现没有公认比较好的办法,像做肿瘤标志物的检查,CA125,结合B超可以发现一部分早期的卵巢癌,但是价值有限,现在没有很好的早期发现的办法。

2.怎么认识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1)50岁以上的绝经女性。

(2)未婚或晚婚、不育或少育、不哺乳的女性。

(3)使用促排卵药物的不孕症者。

(4)喜欢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饮食的女性。

(5)具有遗传性卵巢癌家族史的女性,卵巢癌也具有遗传因素倾向,凡是家族中有卵巢、乳腺、结肠肿瘤病史者,都归属于卵巢癌高发群体,需要定期进行卵巢癌筛查。

3.怎么治疗卵巢癌

对卵巢癌来说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第一次的手术非常重要,有广泛分期的手术对肿瘤细胞的减灭术,在这个手术基础上做化疗可以好一些。对生殖细胞肿瘤来说,对化疗比较敏感,对年轻女性可以做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不必要切除没有被肿瘤侵犯的卵巢,经过化疗以后,可以达到治愈,保留生育功能。

4.为什么卵巢癌病人要用雌激素

年轻的卵巢癌病人手术后,由于没有了卵巢,常会遭遇更年期症状的烦恼,这时,适量的雌激素就成为提高她们生活质量的良药。对于年轻的卵巢癌病人来说,服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治疗手段。雌激素有助于改善卵巢癌病人手术后的疲乏、睡眠障碍,缓解潮热、出汗等绝经期症状,增强她们的食欲,促进其身体恢复。可是单用雌激素治疗可以明显增加卵巢癌病人继发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的危险性。因此如何在卵巢癌病人中用好雌激素这柄“双刃剑”是很重要的。

卵巢癌病人进行雌激素替代疗法时,一般要遵循4个原则:一是尽可能选用天然药物,如从动物尿中提取的成分;二是使用符合人体生理周期的短期药物;三是将剂量减到最小;四是根据病人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此外,虽然现在没有证据表明雌激素替代治疗会增加卵巢癌复发的风险,但卵巢癌病人使用雌激素时,仍需谨慎,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5.为什么有些卵巢癌病人术后、化疗或放疗后要再次手术

这是因为这些病人就诊时病情就偏晚,卵巢癌肿浸润组织较深或转移范围较广,手术不能把全部癌肿切除,只能切除大部分癌肿,医学上称“细胞减灭术”。术后通过全身或腹腔化疗、盆腔或腹腔放疗,大部分病人能得到临床缓解。但通过上述治疗癌肿是否被完全杀灭了呢?此时,医生就会对病人提出再次手术,但病人觉得奇怪,认为我现在身体好好的,检查也没有异常,为何还要手术呢?往往不愿意接受。那么,为什么要再次手术呢?其目的是了解残留于盆腔内的癌肿,经过化疗或放疗是否完全被灭活,同时收集腹腔冲洗液做细胞学检查,切除首次手术因无法切除的残存生殖器等。并在腹、盆腔行多处活检,以了解有无肉眼不能看到的转移灶,以决定是否需再化疗。如原残存癌肿无缩小或有增大,说明化疗方案无效,需要更换药物。

§§§第三节子宫内膜癌

1.中老年女性为什么应高度警惕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癌,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和宫颈癌,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的第三位,好发年龄为58~61岁,主要症状为各种形式的阴道出血,包括绝经后的阴道流血、围绝经期的不规则阴道流血(俗称“乱经”)和年轻妇女经血突然变多、经期变长等。

一般来说,子宫内膜癌好发于肥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妇女,因此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被视为子宫内癌的“三联症”。同时有以下特征的女性也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度危险人群:不孕不孕,多囊卵巢症病人,月经失调、初潮年龄早或延迟绝经者,摄入脂肪及油类多者,因各种原因长期服用雌激素者,长期服用三苯氧胺者,有X射线接触史者,有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以及近亲肿瘤史者,其患病危险性增高,均需要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定期进行妇科检查,排除疾病的可能。

2.为什么说子宫内膜癌可以早期发现

子宫内膜癌的症状由于病变发生在子宫内膜,所以各种类型的子宫出血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而由于50%~70%的病人发病在停经以后,所以停经后出血就成为病人最主要的主诉之一。这种出血并无规律可循,时多时少,时有时无。对于没有停经的病人则表现为不规则出血或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其次是阴道持续有不正常的分泌物,如血性白带,或者有水一样的白带,有时会有恶臭。最后,有的病人还可能出现疼痛。

出现以上这些临床表现后,要确诊子宫内膜癌,必须依靠子宫内膜的活检,就是取一点内膜或通过分段诊断性刮宫将刮下的内膜进行病理学检查。子宫内膜癌生长慢,转移晚,2/3的病人还是早期病人,其主要症状子宫出血显著,所以治疗效果比较好。经过治疗,有60%~70%者能生存5年以上,被列为妇科恶性肿瘤中预后较好的一种。

3.怎么治疗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在医学上分两型,我们通常所说的都是指Ⅰ型子宫内膜癌。Ⅰ型子宫内膜癌的治愈率非常高,因为癌症早期即有出血及分泌物的症状,子宫内膜癌也可由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癌前变化而提早预防治疗。面对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手段,很多子宫内膜癌病人都会困惑,到底选择哪种方法才会对自己最有利,如何结合这些治疗才能最大可能地获得痊愈的机会?原则上讲,只要病人身体情况能够耐受,就应该在第一时间接受手术治疗,除非病人有严重的内科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或者已经到了晚期,手术切除难以实施。子宫内膜癌对放疗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是其手术后首选的辅助治疗手段。如果病人身体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或根本不愿意接受手术,那么放疗就是首选了。而化疗,目前主要是预后差、容易复发病人的辅助治疗手段,对特殊病理类型的内膜癌,已提示有远处转移的病人,意义重大。

但有部分子宫内膜癌(Ⅱ型子宫内膜癌)并没有经过内膜增生的变化,与雌激素的刺激没有太大的关连,通常发生于年纪较大,体型较瘦者,恶性程度较高,而预后较差。这是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较低,其治疗原则参照卵巢上皮性癌。

4.怎么看待子宫内膜癌保留子宫这一问题

以往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式通常建议切除子宫及双侧卵巢,目前国内罹患子宫内膜癌妇女有年轻化的趋势。子宫内膜癌逐年增多,可能与因饮食等生活方式西化有关,未来很可能会取代子宫颈癌,成为最常见的妇科癌症。那么对于这部分有保留子宫要求的女性,经过专科医生严格的筛选适应证后,可以考虑保守治疗以保留子宫。目前保守治疗的方式主要是以大剂量孕激素治疗。但这种保守疗法,在剂量、疗效上迄今还没有定论,需待进一步研究,不过早期子宫内膜癌病人而言,如果年纪不超过40岁、还有生育要求,不失为另外一种可行的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