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非常档案:揭秘历史背后的那些事儿
21657500000038

第38章 风月故事(5)

1930年8月,梅兰芳的大伯母(即祧母)过世,按风俗,梅兰芳的妻子们都应该披麻戴孝,在灵堂接待吊唁宾客。当孟小冬赶来守灵时,却被福芝芳派人拦在门口,不允许她进门。梅兰芳百般相劝,福芝芳无动于衷;转而又劝孟小冬,让她先回家。孟小冬怒而返家。梅兰芳晚上冒雨去找她,她没有给他开门。第二天孟小冬就到了天津,隐居起来。他们的婚姻也就宣告终结了。

杜月笙是上海川沙县人。幼年父母双亡,由其继母和舅父养育。14岁时到上海十六铺鸿元盛水果行当学徒。为人不守本分,嗜赌成性,常与一些流氓、歹徒厮混。后拜青帮陈世昌为老头子。经陈世昌举荐,拜在黄金荣门下,成为其亲信,成为上海青帮的显要人物。

杜月笙是个京剧票友,他的四房夫人有两房都是京剧名伶。早在孟小冬刚出道时,杜月笙就经常看她的戏,早就有拥怀纳抱之意。可是孟小冬到北平发展后,与梅兰芳结婚,他也只好放弃了奢望。孟小冬离开梅兰芳之后,拜余叔岩为师继续学戏。出徒后,杜月笙邀请孟小冬来上海演出。杜月笙的四夫人姚玉兰也是京剧须生坤伶,曾与孟小冬结为金兰之好。这次孟小冬回到上海,自然与姚玉兰往来密切,杜月笙也趁机靠近孟小冬。后来孟小冬还得知,在她与梅兰芳婚变后,杜月笙曾几次报复梅兰芳,为她出气。

情况是这样的,孟小冬与梅兰芳分手后,孟小冬登报声明,指责梅兰芳。杜月笙闻讯后,为讨好孟小冬,对来上海演出的梅兰芳处处为难,先是与上海各报馆打招呼,不准报道梅兰芳演出的消息,接着又在梅兰芳演出时起哄捣乱,弄得梅兰芳演出受挫,经济亏损很大,甚至连返回北平的路费都凑不齐,只得典当行头,才得以离开。

或许是孟小冬对杜月笙心存感激,也或许是她意识到有杜月笙这样的“老大”作保护,自己后顾无忧,经姚玉兰说合,孟小冬与杜月笙同居了。此时的杜月笙,是个“跺一跺脚上海就得颤三颤”的人物,他得到了早就钟情的孟小冬,呵护有加,钟爱无比,的确过了几年浓情蜜意,情深意重的恩爱时光。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携家眷来到香港。这时的杜月笙已经60出头,身体每况愈下。不过有孟小冬伺候左右,对杜月笙来说,也是极大的精神慰藉。1950年广州解放后,杜月笙对定居香港产生了不安全感,就决定移居欧洲。杜月笙要侍从办护照时,按人头计算到孟小冬时,她说:“我跟了去,算什么呀?”一句话提醒了杜月笙,当天晚上,这位63岁的新郎就与42岁的孟小冬举行了婚礼。移居欧洲后的第二年,杜月笙病逝,孟小冬带着分得的两万美元遗产回到香港,课徒授业以度余生,1967年移居台湾,1977年因病不治逝世。

张恨水被媒人调包娶丑女

1913年秋,皖北潜山盼来一个久违的丰年,天柱山下的村村寨寨都邀约班子唱开大戏。锣鼓管弦声里,一位30出头的妇人走进黄岭村“老三房”家的客堂。

一落座,那妇人便欢欢喜喜地告诉女主人戴信兰:“信兰嫂子,前几天你说过的那件事已经办成了,我托亲戚在娘家徐家牌楼为你家大相公挑中了一位姑娘。姑娘名叫徐大毛,今年16岁,贤淑知礼,粗细活一把抓。”

“家世怎么样?”戴信兰劈头就问。她的公公曾任清军正三品顶戴参将,丈夫生前也曾任税吏,因此对媳妇家根基格外讲究。

客人清楚戴信兰话意,笑道:“门当户对着呢,祖上出过做官的,现如今家境虽差些,不过姑娘她爹也是个教书先生,大名叫徐海山,写得一手好对子。”

“姑娘模样呢?”

客人道:“这我倒不太清楚。我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娘家,没见过这个姑娘。明天,徐家牌楼唱大戏,我设法让你见上她一面,自己看看。”

戴信兰一直以丈夫张钰未抱上孙儿即辞世为憾事。她害怕步其后尘,加之家务活繁重,需要找个帮手,所以急切地拿定讨房媳妇的主意。媒人一走,她便把18岁的长子张心远招呼到面前,告知自己的打算。

这位张心远,便是后来名播四海的张恨水。张恨水生长在江西,一年前,其父暴病身亡,家庭失去主要经济来源,他不得不中断学业,随母亲及弟妹返回潜山老家,守着几亩薄田和数间破屋糊口度日。困守乡野的他依然做着求学梦,根本无意这么早就与一个村姑成亲,可是面对寡母慈爱的面孔,他嗫嚅再三,却说不出一个“不”字,最后只道:“先看看再说吧。”

次日,在徐家牌楼戏台下,媒人的那位亲戚指着不远处说:“喏,就是那姑娘。”戴信兰和张恨水一起抬眼望去,那边正坐着位很俊俏的女孩子。

张、徐两家迅速订下这桩婚事。

事实上,张家中了别人的调包计。戴信兰和张恨水相中的那个姑娘是徐大毛的表妹,徐大毛本人当时倒也确实在场,但那位亲戚巧妙地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了。

很快,张家用花轿迎娶了徐大毛。洞房中,面对低垂颈项、一身大红地坐在床沿上的新娘,张恨水心如撞兔。他用颤抖的手抓起秤杆子,缓缓掀去新娘盖头。然而,出现在面前的徐大毛却是一个翘嘴唇、塌鼻梁、身材矮胖的姑娘,正做着才子佳人梦的他半晌说不出话来。

不满意的婚配令张恨水郁郁寡欢。张家老屋空闲的房多,他打扫出一间窗临院中桂花树的房间作为书屋,终日关在里面翻阅线装书。

“月圆之夕,清光从桂隙中射上纸窗,家人尽睡,予常灭灯独坐窗下至深夜。”这句话取自张恨水的散文《桂窗之夜》,回忆的正是这段新婚生活。窗下的张恨水,正在月色下寂寞地思索着什么?独守空房的徐文淑,是否也正睁大双眼凝望冷冰冰的明月,无奈地想念近在咫尺却又相距遥远的夫君?

不久,张恨水模仿魏秀仁的《花月痕》创作了长篇小说《青衫泪》,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他婚姻生活的痛苦以及对徐氏的不满。

婚后,徐大毛易名为徐文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张恨水与她并未圆房。戴信兰与长媳相处了数载,感情渐深。戴信兰觉得徐文淑仅仅是模样差点儿,心眼倒不坏,向长子求情道:“娶妻娶德不娶色。你应该让文淑有后呀,也好让她老了有个依靠。

张恨水再次未违拗母亲意愿。不久,徐文淑产下一女,却不幸夭折。

张恨水与徐文淑的新婚同居生活仅仅维持了五六个月,转过年来的春暖花开时节,他只身外出,开始长达4载的漂泊,其间只是逢春节才回家。1919年,他在北京报界站住脚,与这位元配夫人愈加难得见面。这一时期,徐文淑尽到了为人媳为人嫂的职责。亲友们多年后提起徐氏来,无不夸她是个善良的好人。

1926年,徐文淑随张家移居北京城,与丈夫团聚。张恨水已在京另娶了一位名叫胡秋霞的女子,并且生下一个叫作大宝的闺女。对此,拙于言辞的徐文淑没有什么抱怨,与胡秋霞相处得如同姐妹一般。

这个时候,戴信兰仍然念念不忘让徐文淑老来有靠,常劝长子到徐文淑屋里去,“你给他个孩子吧。”

大约是1927年,徐文淑产下一子,不料刚出世便停止了呼吸。张恨水去给母亲磕头谢罪,此后很少进徐文淑的房间。

自己没有孩子,徐文淑便拿张恨水的子女当作亲生孩子。1928年,胡秋霞产下长子张晓水。由于是早产,匆忙间找不到接生婆,胎儿落地居然不会哭。徐文淑当即把孩子搂进怀里,暖了好几个钟头,他终于哭出了第一声,捡回一条命。张晓水晚年常念叨:“我的命是大妈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