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非常档案:揭秘历史背后的那些事儿
21657500000022

第22章 重返现场(8)

可以想像,在樊哙进来之前,整个酒席之上的气氛是沉默的,诡异的,一边是刘邦点头哈腰,低眉顺眼;一边是项羽颐指气使,爱理不理;一边是范增老谋深算,暗含杀机;一边是张良冷眼旁观,沉着应对;一边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一边是项伯挺身而出,及时搭救……这不是宴会,这是生死场;这不是把酒言欢,这是斗智斗勇。但是樊哙的出现,使得场面稍微有些活跃了,因此,项羽有了眼睛一亮的感觉,他看着豪放的樊哙,大声说道:“再赏给他一只肘子!”手下的人递过来一整只猪肘子。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肘放在上面,拔出剑来边切边吃。此时,场上的气氛更加活跃,项羽喝彩道:“好一位壮士!还能再喝吗?”樊哙从容答道:“我连死都不在乎,一杯酒又有什么可推辞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樊哙让项羽来了兴致,是啊,酒不咸不淡地喝了半天,气氛却压抑得要命。喝酒的男人都知道,酒席之上,真正让男人佩服的就是对方的酒量,项羽似乎被樊哙的酒量所折服,几乎有了和樊哙一拼酒量的念头。然而樊哙却突然开始发表演讲:“关于秦始皇,我有几句话要说。他有着虎狼一样的凶狠之心,杀人无数,好像惟恐杀不完;给人加刑,好像惟恐用不尽,结果弄得众叛亲离。今天,沛公如此劳苦功高,您不仅没有给他丝毫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害有功之人。请问这和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有什么区别,这不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又是什么!”

刚才还在兴头上的项羽没有想到樊哙还有这么一手,顿时张口结舌,只好一个劲儿地说:“坐!坐!”

宴会上的气氛更加扑朔迷离,樊哙的演讲揭开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弄得大家尴尬不已,项羽更是被弄得心乱如麻,刘邦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借上厕所的机会悄悄逃离了杀机四伏的宴会,撒丫子跑回了自己的军营,顿时有了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因此,鸿门宴既不是革命,也不是请客吃饭,但它又是革命,又是请客吃饭,只是命没有革好,饭也没有吃好。这是一个反面案例,长期被研究革命与吃饭关系的学者教授挂在嘴边,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令后人品味不已。

吕后就从中受到过启发。

作为刘邦的亲密战友,吕后对于“革命就是请客吃饭”了然于胸,学得也是炉火纯青。

作为帝国公开的秘密,世人都知道,第一夫人吕后最恨的人就是戚夫人和她的儿子赵王刘如意。恨戚夫人是因为戚夫人夺去了刘邦的爱,恨赵王刘如意,是因为刘如意差一点夺去自己亲生儿子的太子名号。因此,刘邦去世之后,掌握了政权的吕后就开始了疯狂的报复。

让吕后大显身手的是这样一件事。

汉惠帝二年,楚元王刘交、齐悼惠王刘肥前来朝见。十月,有一天惠帝与齐王在太后面前宴饮,惠帝因为齐王是兄长,就按家人的礼节,请他坐上座。看到居然有人敢坐在自己的儿子、当今的皇上的上座,吕太后大怒,马上暗示手下斟了两杯毒酒放在齐王面前,命令齐王起来向她献酒祝寿。齐王站了起来,不知深浅的汉惠帝也站起来,端起酒杯要一起向太后祝酒。太后大惊,为防万一,急忙站起来倒掉了惠帝手里的那杯酒。齐王是刘邦的私生子,看到吕后奇怪的举动,当然也就留了个心眼,没敢喝太后的这杯酒,假装喝醉离开了坐席。事后打听,才知道太后所赐的那杯酒含有剧毒。齐王恐惧不已,揣测自己将不能从长安脱身,内心异常焦虑。手下人为他这样出谋划策:“如今大王您拥有七十多座城池,而太后的爱女鲁元公主却只享食几座城的贡赋。大王如果能把一个郡的封地献给太后,来作公主的汤沐邑,供公主收取赋税自用,太后一定高兴,您也就不必为自己的身家性命再担心了。”齐王认为有理,于是就向吕太后和鲁元公主献上了城阳郡。为了讨好太后,还违背常礼,尊自己的异母妹鲁元公主为王太后,用对待母亲的礼节来对待鲁元公主。吕太后因此十分高兴,齐王的危机才得以化解。

吕后就这样巧妙地利用请客吃饭,制服了自己的敌人,达到了革命的。

“革命就是请客吃饭”的一个反面典型是窦婴无意之中制造出来的。窦婴是一个弄巧成拙的主。

窦婴和田是汉武帝时代的官僚,只是两个人的矛盾由来已久。两个人分属两个阵营:窦婴是太皇太后窦氏一系的人马,田则是皇太后王氏一派的主力。同时,窦婴是退居二线的官员,而田 则是如日中天的当朝丞相。需要提及另外一个人,那就是灌夫,灌夫和窦婴是好朋友,也是靠边站的人物。

田曾经派人索取魏其侯在城南的田地。魏其侯明确拒绝并且十分怨恨地说:“我虽然被废弃不用,将军虽然显贵,也不能如此仗势硬夺我的田地呀!”灌夫听说后,也大骂田 仗势欺人。田与窦婴、灌夫因此更加矛盾重重。

后来,田娶燕王的女儿做夫人,太后因此下了诏令,让上流社会的人士都前去祝贺。为了缓和与田之间的矛盾,窦婴对此事显得十分热心,不仅自己跃跃欲试,积极主动,而且还拉着自己的好朋友灌夫前去捧场。

宴会如期开始,东道主田率先敬酒。丞相敬酒,在座的宾客都离开席位,伏在地上,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但轮到窦婴敬酒之时,景象就大为不同了,只有他的老朋友象征性地离开席位表示礼貌,大多数人照常坐在那里,只是稍微欠了欠上身。这就是在职干部和离休干部的不同待遇,大家早已见怪不怪。但灌夫却为窦婴鸣不平,毕竟自己是窦婴的好朋友。于是,灌夫也起身依次敬酒,当然先敬田 ,谁知田根本就没有把灌夫敬酒当成一回事,照常坐在那里,淡淡地说:“我可不能喝满杯。”本来就一肚子火气的灌夫难免话带讥刺,但田就是不给面子。窝了一肚子火的灌夫只好在别人身上撒气,逮着谁骂谁,好好的一场宴会被灌夫搅和得不三不四。本来窦婴还准备利用这次饭局和田 套套近乎呢,谁知平地波澜,不但窦婴与田的矛盾不能解开,反而有更加激化的可能。

果不其然,看着借酒发疯的灌夫,田突然在沉默中爆发了,叫来卫兵扣住了灌夫。因为宴会是奉太后之命筹办的,灌夫在席间的无礼行为就显得情节十分严重,最后灌夫以“不敬”的罪名被捕入狱,面临掉脑袋的危险。

这次轮到窦婴不好意思了。灌夫本来不在受邀请之列,完全可以不来参加这次宴会,是自己强拉过来捧场的。这下可好,一下子被田上纲上线地给逮捕了,这场戏如何收呢?大家都等着看好戏,因为地球人都知道,灌夫之所以借酒发疯,其实全是为窦婴出头。

窦婴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反而需要出钱活动,让宾客向田求情,最终也于事无补。不仅于事无补,最后连自己的性命也搭了进去:灌夫和他的家属全部被处决,窦婴也被处以死刑,在渭城大街上斩首示众。

这是一场宴会引发的血案,可以看作是“革命就是请客吃饭”的反面典型。

我觉得真正在高层次上洞悉了“革命就是请客吃饭”真谛的是一代伟人刘邦。

公元前195年的冬天,淮南王黥布叛乱,刘邦亲自披挂上阵,将黥布打得落花流水春去也。叛乱平定,刘邦心情很好。

得胜凯旋,途经故乡。再次返乡的刘邦已经不是从前的亭长,不是从前游手好闲的刘三,此时他已是天下的主人,实现了他早年对着秦始皇的车马威仪所发出的宏伟志向——大丈夫当如此也!

那句话说得好,“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如今天下平定,海内一统,正是还乡的好时候。兴致勃勃的刘邦,路过故乡沛县时停留下来,在沛宫置备盛大的酒席,把老友新知、父老子弟请来一起纵情畅饮。革命的目的不就是过舒服的日子吗?

刘邦特别有创意,亲自在当地挑选了一百二十个少年儿童,教他们唱歌。在稚气的童声合唱中,历历往事如在眼前:自己以一介平民起事,戎马倥偬,东奔西杀,最后居然成了新一代的统治者,成了超越秦始皇的一代帝王。如果这还称不上成功,那世界上还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成功?如果这都不算富贵,那么世界还有什么可以称得上富贵?童声合唱越来越美妙,越来越令人陶醉,刘邦百感交集地说: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夜晚?一辈子能有几次不想说再见?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不知是什么触动了刘邦心里最为软弱的地方,历来最讨厌诗人的他突然有了一种强烈的冲动,有了一种想要表达的欲望,于是他自然地弹起心爱的土琵琶,唱起自己编的歌谣: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他一遍遍唱着,和着童音,盛大的宴会突然安静了下来,满座都停止了饮酒,他们为伟大领袖的才艺所折服,为伟大领袖浪漫的情怀所感染,于是他们也和着领袖的节拍唱了起来:

大风起兮云飞扬,啊——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啊啊——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啊啊啊——

在全场的伴奏声中,刘邦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地跳起了自编的舞蹈。他有些醉意,但心里却无比清醒,革命已经成功,同志们已不需努力!

宴会一直持续了十多天,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盛大的宴会场景。

革命是手段,请客吃饭是目的;请客吃饭是生产力解放之后胃口的极度狂欢;请客吃饭是革命成功之后胜利者精神的极大放松。刘邦以自己的请客吃饭将革命的意义给予了界定,显示了革命家的旷达豪放,显示了革命家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