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学点心计学全集
21654300000032

第32章 藏拙心计学:藏锋显拙,做个糊涂的精明人(2)

刘备藏而不露,人前不夸张、显摆、吹牛、目中无人,装聋作哑不把自己算进“英雄”之列,这办法是很让人放心的。他的种菜、他的数英雄,至少在表面上收敛了自己的行为。一个人在世上,气焰是不能过于张扬的。

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3000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魏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棋子,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坐在一旁的信陵君,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行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

过了一会儿,又有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信陵君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主今天会去打猎。”

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后来,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晚年沉溺于酒色,终致病死。

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旁人不及的优点,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祸,像信陵君这样知名的大政治家,因一时不知收敛而导致终身遗憾,岂不可惜?

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并不需要时刻在别人面前炫耀;一个人的伶俐口齿也不是表现在挖苦别人方面。要知道,笑到最后的才是最美的。“后起之秀”,“后来居上”,就是最好的例子。正所谓“亢龙有悔”,过分地暴露自己的优点同样也是暴露自己的弱点。

人人都想表现得聪明,装糊涂似乎是很难的。《菜根谭》说:“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这就是说老鹰站在那里像睡着了,老虎走路时像有病的模样,这就是他们准备捕捉食物前的手段,所以一个真正有“心计”、有才德的人要做到不炫耀,不显才华,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

糊涂人,聪明心,隐藏真正的实力,待机而动,这才是糊涂人的可怕之处。身在激烈竞争中的人们,要想不被竞争淘汰出局,要想稳操胜券,从众人脱颖而出,就学学此招吧:做一个糊涂的聪明人,隐藏实力,隐而不发,示之以弱,故意让对手认为不具威胁而轻视,等到其大意而来,弱气尽露时,则一举击溃对方,一战而定!

揣着明白装糊涂

有时,揣着明白装糊涂,这种“糊涂”,可以让你拥有更大的力量。

人之所以有聪明傻子之分,就在于知与不知,能昧与不能昧。

为人处世,在很多时候不要太较真,不妨揣着明白装糊涂。记得郑板桥在饱经世事沧桑之后,曾自书一幅“难得糊涂”用来自警,并写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糊涂更难。”但难得糊涂的郑板桥,其实是个明白人。看破官场腐败、肮脏的他,辞官回乡,写诗作画为生,潇洒人生,以怪驰名。其实,这也是他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一种智慧。

在生活中,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生的成熟和练达。只有懂得了这一点,才能挺起刚劲的脊梁,披着温柔的阳光,达到希望的彼岸。李白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叫“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揭示了糊涂学意义上的处世法,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以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其间从容行事。当然做到“明知故昧”,绝非易事,如果没有高度涵养,斤斤计较,是断然不行的。

揣着明白装糊涂是一种潇洒人生。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能够有一席之地实在不易,这时人生最难得的不是聪明而是装糊涂。有时,揣着明白装糊涂,这种“糊涂”,可以让你拥有更大的力量。

太平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就再也没有太平过。战斗机呼啸长空,军舰驰骋海面。这天,美国太平洋地区司令办公大厅内出奇地平静,所有的闲杂人员全给屏退,只剩下两位将军在密谈。

司令官海军上将尼米兹吸了一口菲律宾雪茄,扬着一张美国芝加哥刚出版的报纸,冲着美国情报局的高级官员福特发怒道:“福特将军,我简直怀疑我们的情报人员除了逮老鼠,别的什么也不会!这可是一起严重的泄密事件!”

福特双手接过报纸,一条花边新闻赫然入目:“美国的情报机构已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得到了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

还没有等福特开口,尼米兹上将心头的火却越燃越旺:“不久前,我派遣的情报小组好不容易破译了日方密码,‘以假赚真’的计谋好歹运用成功,眼瞅战局胜券将掌握在我手心。这,这一下子,岂不前功尽弃!”尼米兹的脸色越来越铁青:“福特,这消息表面上在颂扬我们美国情报机构天下无敌,其实在拆联邦调查局、中央情报局的台。这件事,罪不可恕!”

这时福特也憋了一肚气:本来部下好不容易立此奇功,偏偏给喜欢多事的新闻记者出风头!他马上抽出钢笔,“刷刷刷”写好一封信,恳求尼米兹:“司令官先生,请把它火速转交罗斯福总统,要求尽快采取措施,坚决追究泄露军事机密的法律责任!”

第二天下午,在静悄悄的总统办公室内,罗斯福总统的一位秘书推门入内:“总统阁下,有一件重大的军事机密泄露事件需向您汇报……”说着,就把尼米兹上将转来的信交给罗斯福总统。

罗福斯取过信细细看过一遍,笑着说:“这个尼米兹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福特也没耐心,跟着凑热闹。告诉他们,就说一切顺其自然。”

果然,芝加哥的这家报纸依旧如期出版,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而日本人虽然也曾注意到芝加哥这家报纸的“独家新闻”,不过当观察到美国政府没有兴师问罪、严惩“泄密”者,便大失所望:又是美国新闻记者在哗众取宠,假新闻一条!于是,日方对美方的盗密事件不屑一顾,一直到中途岛之战打响前,也没想过要更换密码。

最后,中途岛战役以美国人的胜利而告终。一次,罗斯福总统在白宫接见尼米兹上将时,尼米兹心中仍牵挂着那封信的事,忙问:“总统阁下,您为何不对泄露军事秘密的那家芝加哥报纸严加惩办?”

罗斯福总统目光炯炯地反问:“假如对这家报纸兴师问罪的话,那么,不正说明则‘独家新闻’确有价值吗?假如我们假装糊涂,不理不睬,日本人才会认为,这破译密码之说是纯属谣传呢。日本人在中途岛之战打响之前一直没有想到更换密码,不正好证明我们这么干自有过人之处吗?”

其实,对一件事,如果能够做到“明知”而“故昧”的,绝非易事。人之所以有聪明与傻子之分,就在于知与不知,能昧与不能昧。

春秋时,楚庄王大宴群臣,名叫太平宴。大小文武官员,宠姬妃嫔,统统出席,务要尽欢。席间歌舞奏乐,美酒佳肴,饮至黄昏,兴犹未尽。楚庄王命点烛继续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向各人敬酒。忽然一阵怪风,吹熄了所有蜡烛,漆黑一团,席上一位官员乘机揩油亲泽,摸了许姬的玉手,许姬一甩手,扯断了他的帽带,匆匆回座附耳对庄王说:“刚才有人乘机调戏我,我扯断了他的帽带,赶快叫人点起烛来看看谁没有帽带,就知道是谁。庄王听了,忙命不要点烛,却大声向各人说:“寡人今晚,务要与诸位同醉,来,大家都把帽子除下来痛饮。”

于是各官除掉帽子,庄王命令点烛,都不戴帽子了,也就看不出是谁的帽带断了。席散回宫,许姬怪庄王不给她出气,庄王笑说:“此次宴会,目的在狂欢,酒后狂态,乃人之常情,若要追究,岂不是大煞风景,岂是宴会原意。”

许姬听后,方服了庄王装糊涂的用意。这就是有名的“绝缨会”。

一个将领对自己爱妾的调戏,对于至尊无上的君主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羞辱。这在当时的社会里,绝对属于大逆不道的犯上之举。谁要是犯了这方面的罪过,不丢掉小命才怪呢!可是楚庄王却能假装糊涂,原谅属下的过错,并且还设法替他打马虎眼。

后来楚庄王伐郑,有一健将独率数百人,为三军开路,斩将过关,直逼郑的首都,使楚庄王声威大震,这位将军后来承认他就是当年揩许姬油的那个人。

在人生中,人们定会遇到许许多多令自己“难堪”的情境,对此,人们可以借助于“糊涂”,“忍让”一下,不过于斤斤计较,暂时“吃点小亏”,作点“退却姿态”。这种“糊涂”,可以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人生,具有“保护自己”的功能。

装糊涂在人际相处上很重要。心胸开阔些,宽容大度些,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意见不一致,争论一阵,见不出高低,便不必再争论了。没有多少原则性的大是大非,何必非争个清楚明白呢?你知道自己的意见正确,对方同样认为自己正确,这样,就应装糊涂,让争论在和平的气氛中结束。

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就要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要太露锋芒。

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

“才高被人忌”,这是古今社会的通病。每个人都想拥有一番成功的事业,可成功难免招致别人的眼红和嫉妒。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很好地生存,最好学会大智若愚,韬光养晦,这样才能善始善终。

龚遂是汉宣帝时代一名能干的官吏。当时渤海一带灾害连年,百姓不堪忍受饥饿,纷纷聚众造反,当地官员镇压无效,束手无策,宣帝派年已七十余岁的龚遂去任渤海太守。

龚遂轻车简从到任,安抚百姓,与民休息,鼓励农民垦田种桑,规定农家每口种一株榆树、一百棵菱白、五十棵葱、一畦韭菜,养两口母猪、五只鸡,对于那些心存戒备,依然带剑的人,他劝谕道:“干嘛不把剑卖了去买头牛?”经过几年治理,渤海一带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温饱有余,龚遂名声大振。

于是,汉宣帝召他还朝,他有一个属吏王先生,请求随他一同去长安,说:“我对你会有好处的!”其他属吏却不同意,说:“这个人,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又好说大话,还是别带他去为好!”龚遂说:“他想去就让他去吧!”

到了长安后,这位王先生还是终日沉溺狂欢,也不见龚遂。可有一天,当他听说皇帝召见龚遂时,便对看门人说:“去将我的主人叫到我的住处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龚遂还真来了。王先生问:“天子如果问大人如何治理渤海,大人当如何回答?”

龚遂说:“我就说任用贤才,使人各尽其能,严格执法,赏罚分明。”

王先生连连摇头道“不好!不好!这么说岂不是自夸己功吗?请大人这么回答:‘这不是微臣的功劳,而是天子的神灵威武所感化!’”

龚遂接受了他的建议,按他的话回答了汉宣帝,宣帝果然十分高兴,便将龚遂留在身边,任以显要而又轻闲的官职。

做人,最忌讳自表其功,自矜其能,凡是这种人,十有八九要遭到猜忌而没有好下场。当年刘邦曾经问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兵?”韩信说:“陛下带兵最多也不能超过十万。”刘邦又问:“那么你呢?”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这样的回答,刘邦怎么能不耿耿于怀?

韬光养晦是聪明人之举。在某种不利于自己得到往某一优势方面发展的环境下,采取这种大智若愚,韬光养晦的处世态度,这正是普通人做不到的。

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很会假装“病猫”,甚至可以说,他已经将自己当成“死猫”来装了。勾践因在会稽山兵败于夫差,以赦越国百姓无罪为条件进吴国宫中给夫差当了低等侍从。在夫差宫中,勾践忍受夫差对他的种种羞辱,有一次夫差生病,勾践为了表明忠心,竟亲自尝了夫差的粪便,也就是说夫差让他“食屎”,他都去做。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勾践由于做奴才“表现优异”,很快就被遣送回国,并在十年的卧薪尝胆、修生养息后一举消灭了吴国。

受过宫刑的司马迁最终编著成《史记》,在家待业、求职屡屡遭拒的萧鼎写成点击率超过三千万次的玄幻修真小说《诛仙》。那些真正有非凡胆识、雄心壮志的人,在成功的道路上谁没有遇上挫折,谁没有身陷逆境,除了忍,他们也已经无从选择,只要保持那份顽强的斗志和执著的真心,成功其实只是在等待机遇的出现,到时就可虎啸山林震了。

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会同一个“温顺”之人计较的,所以,一些识时务的能人俊杰,面对各种可能的嫉妒,常会采取圆滑稳重的处事方法来保全自己,以免招来各种暗箭的伤害。

老子说:“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智若愚。”这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个人成熟、睿智的标志。而《周易·上经》之《坤卦》篇:“六三,不显露、炫耀才华,固守柔顺之德,即使辅佐君王,亦不居功自傲,会有善终。”这些古训都在告诫我们,一个人想要有所成就,就要时刻注意检点自己的言行,不要太露锋芒。对于取得的成绩不要张扬,这样的处事原则会让你远离很多的是非。

如果你锋芒太露了,很容易惹祸上身,打江山时,各路英雄汇聚一起,锋芒毕露,一个比一个有本事。主子当然需要借这些人的才能实现自己图霸天下的野心。但天下已定,这些虎将功臣的才华不会随之消失,这时他们的才能成了皇帝的心病,让皇帝感到威胁。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可能注意到,刘备死后,诸葛亮好像没有大的作为了,不再是刘备在世时那样运筹帷幄,满腹经纶,锋芒毕露。在刘备这样的明君手下,诸葛亮是不用担心受猜忌的,并且刘备也离不开他,因此他可以尽力发挥自己的才华,辅助刘备,打下一份江山,三分天下而有其一。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刘备当着群臣的面对诸葛亮说:“如果刘禅可以辅助,就辅助他;如果他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你就取而代之吧。”诸葛亮顿时冒了虚汗,手足无措,哭着跪拜于地说:“臣怎么能不竭尽全力,尽忠贞之节,一直到死而不松懈呢?”说完,叩头流血。刘备再仁义,也不至于把国家让给诸葛亮,他说让诸葛亮自立为君,怎么会没有杀他的心思呢?因此,诸葛亮一方面行事谨慎,鞠躬尽瘁,一方面则常年征战在外,以防授人“挟天子”的把柄。而且他锋芒大有收敛,故意显示自己老而无用,以免祸及自身。这是韬晦之计,收敛锋芒是诸葛亮的大聪明。

大智若愚、韬光养晦不仅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人在领导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务他人。而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韬光养晦需要一个人的智慧,有了这种智慧,你才能应变自如,无所不能。

该装傻时就要装傻

有些事情,与其严肃认真地去面对,还不如故作不知。

傻人多福而聪明人易败,初看是天道反侧,其实是一种必然。

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其实有时候糊涂一点,比耍小聪明好。

有些事情,与其严肃认真地去面对,还不如故作不知,因为一旦表现得很严肃,就会引起对方同样的高度重视,当事情已经发生而无法改变时,要想不引起对方重视,装傻有时不失为一种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