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加强苗床管理,防止高温、高湿条件出现。②药剂防治:作为病害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可选用30%霉灵水剂1500~2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可杀得)600~8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2%春雷+45%王铜)可湿性粉剂(加瑞农)600~8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3沤根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沤根系生理性病害。初发期幼苗有萎蔫状,后期成片死亡。幼苗易拔起,根皮呈铁锈色后腐烂易脱落。低温积水易引起沤根。苗期较长时间低于12℃,以及营养土配制不合理或浇水过多造成土壤通透性差,引起根部缺氧,是沤根的主要原因。
防治措施:合理控制温湿度,注意保温,避免浇大水,及时中耕松土。
4烧根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烧根是生理性病害。初发期幼苗根尖发黄,须根少而短,植株生长迟缓、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顶叶皱缩,后期成片死亡。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有机肥遇高温发酵,释放大量热量和酸性物质,造成烧根。过量的施用化肥或搅拌不均匀也会造成烧根。
防治措施:肥料施用一定要适量,使用的农家肥要充分腐熟。发现烧根及时小水勤浇,同时加强通风,降低地温。
5番茄早疫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番茄早疫病系真菌性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危害叶、茎、柄、果等部位。叶片染病,初生针尖大小的黑点,后发展为不断扩展的轮纹,边缘有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有同心轮纹;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凹或不凹的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叶柄受害,生椭圆形轮纹,深褐色或黑色;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凹陷斑,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该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最适发病生育期:保护地栽培在秧苗期,露地栽培在开花结果至采收期。病菌可附着在种子和田间病株残余组织上越冬。
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②药剂防治:作为病害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可选用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标)2000~3000倍液,或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捷菌)1500~2000倍液,或400克/升氟硅唑乳油(福星)5000~60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6番茄晚疫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番茄晚疫病系真菌性病害。幼苗染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腐烂,病部以上枝叶死亡,湿度高时病部表面生白霉;成株期染病,多从植株下部老叶发病,叶尖或叶缘产生水渍状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高湿时叶背病健部交接处长白霉,叶片迅速腐烂;茎上病斑呈黑褐色腐败,引起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渍状暗绿色,后变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云纹不规则,果实一般不变软,易脱落。该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成株期至结果期最易发病。
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选择前茬非马铃薯、番茄田块。深沟高畦,及时排水,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②药剂防治:作为病害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可选用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悬浮剂(银法利)600~800倍液,或72%霜脲氰·锰锌可湿性粉剂(克露)600~800倍液,或75%丙森·霜脲氰水分散粒剂(驱双)600~800倍液,或52.5%唑·霜脲氰水分散粒剂(抑快净)1000~12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7番茄菌核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番茄菌核病系真菌性病害。幼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茎基部,也可危害叶、叶柄、花和果实。茎染病多由茎基部和叶柄、分杈处侵入,初为褐色水渍状病斑,高湿环境下生成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软腐无臭味,除在茎表面形成鼠粪状黑色菌核外,剥开茎部,可发现大量菌核,后期病部以上茎叶萎蔫枯死。叶片染病始于叶缘,初呈水渍状,湿度高时叶片表面长出少量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致整叶枯死。果实及果柄染病,始于果柄,并向果面蔓延,致未熟果实似水烫过,后外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和黑色菌核。该病对水分和温度要求较高,低温、高湿或多雨的早春或晚秋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菌核形成时间短,数量多。连年种植葫芦科、茄科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排水不良的低洼地或偏施氮肥或霜害、冻害条件下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及时清洁田园,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加强通风,少施氮肥。②药剂防治:播种前种子消毒,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按种子重量千分之四至五的浓度比例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包衣后晾干播种。再者,作为病害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可选用400克/升嘧霉胺悬浮剂(施佳乐)800~1000倍液,或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凯泽)800~10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农利灵)600~8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8番茄叶霉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番茄叶霉病系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叶面出现不规则形或椭圆形淡黄色褪绿斑,叶背病部初生灰白色霉层,后霉层变为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条件适宜时,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病情由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扩展,病叶向上逐渐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先在青果上生成暗黑色革质斑块,后病部表面密生黑褐色霉层。该病菌喜温暖高湿的环境。
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加强通风,控制浇水。②药剂防治:作为病害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可选用37%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标)2000~3000倍液,或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加瑞农)600~8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速克灵)600~8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9番茄灰霉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番茄灰霉病系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花和果实。花染病,先侵染残留的花瓣,后灰白色霉层向花托、幼果柱头扩展;果实染病,以幼果和青果危害重,发病初期病部表皮呈灰白色水渍状,中期病部软腐,后期病部长出大量灰白色霉层;叶片染病,多始于下部老叶的叶尖,病斑呈“V”形向内扩展,初水渍状,浅褐色、边缘不规则,有时生深浅相间轮纹,后干枯表面生有灰霉致叶片枯死;茎染病,开始产生水渍状小斑,后扩大为长椭圆形或长条形斑,湿度高时病斑上长出灰褐色霉层,严重时引起病部以上枯死。该病菌喜温暖高湿环境,早春温度偏低、多连阴雨、关棚时间长、通风差的保护地番茄极易发病。
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尽可能使用地膜滴灌的设施栽培,浇水选择晴天上午进行,注意通风排湿。勤整枝、摘病果叶,并带出棚室集中销毁,严禁乱扔造成人为传染。②药剂防治:作为病害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凯泽)800~1000倍液,8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新贵)1200~1500倍液,或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农利灵)600~8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10番茄枯萎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番茄枯萎病系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根茎部,一般病症表现在成株期。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中午萎蔫下垂,早晚恢复正常,似缺水状,反复几天后,整株叶片萎蔫,不再恢复,最后全株干枯死亡。剖开病茎,维管束变褐。湿度高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育苗土消毒。②药剂防治:播种前种子消毒,使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适乐时),按种子重量千分之四至千分之五的浓度比例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包衣后晾干播种。作为病害预防或在发病初期也可选用30%霉灵水剂1500~2000倍液,或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150~3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可杀得)600~8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普力克)400~500倍液等药剂浇根,每株250~300毫升,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11番茄青枯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番茄青枯病系细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成株期叶片和茎。发病初期顶部新叶萎蔫下垂,后下部叶片凋萎,最后中部叶片凋萎。发病后,叶片色泽较淡,中午萎蔫,早晚恢复正常,后很快整株萎蔫,无法恢复而死亡。病茎中下部表皮粗糙,横切维管束变褐,用手挤压有乳白色黏液渗出。该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番茄结果中后期最易发病,土壤偏酸、大雨或连阴雨后突然放晴、气温快速升高、田间湿度高等条件下,容易连片发病。
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发现发病株后及时拔除,并用20%石灰水病穴消毒。②药剂防治:作为病害预防或在发病初期可选用20%噻菌铜悬浮剂(龙克菌)400~500倍液,或33.5%喹啉铜悬浮剂(必绿)800~1200倍,或72.2%霜霉威水剂(普力克)400~500倍液等药剂浇根,每株250~300毫升(视土壤墒情而定),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
12番茄脐腐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番茄脐腐病系生理性病害。仅表现在果实上,以青果至着色前期最易发病。发病初期在青果脐部产生水渍状斑,暗绿色,后扩大为暗褐色大斑,呈扁平状,表面皱缩,病果较坚硬、不易脱落,后期湿度高时腐生其他病菌,造成病果软化腐烂。该病发生是由于田间干燥、炎热时水分供应缺乏,果实脐部大量缺水引起组织坏死,形成脐腐。再者,根系吸收不到足够的钙素、硼素引起生理混乱,也可形成病斑。
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番茄结果期注意水分均衡供应,高温时选择早、晚浇水,保护根系正常吸水。喷施高钙的叶面肥,也可使用1%过磷酸钙浸出液浇根。
13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近年来危害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由烟粉虱、蚜虫等传毒媒介引发。一般表现为植株顶部叶片褪绿或黄化,心叶皱缩、不能正常伸展,病叶中部略突起,边缘卷曲,植株矮小,分枝增多,结果少或不结果,所结果实僵硬。该病主要发生在秋季,夜温偏高、少雨、蚜虫和粉虱重发的年份发病重。
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品种。②药剂防治:在病害预防或发病初期可选用8%宁南霉素水剂300~4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胍可湿性粉剂(病毒A)500~600倍液,或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迁毒)200~5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同时,加强烟粉虱、蚜虫、蓟马防治,当秧苗上平均每株有2头烟粉虱时开始防治,可选用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更猛)3000~4000倍液,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阿克泰)2500~3000倍液等药剂均匀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2~3次。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
14番茄根结线虫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番茄根结线虫病是由植物寄生线虫侵染所致。主要危害植物根部的须根和侧根。被侵染的植株在须根和侧根上产生形状不一、大小不定的肥肿、念珠状畸形瘤状膨大。显微镜下观察肿大部位,有透明或乳白色的细长蠕虫状幼虫。病株地上部分,初发病时不明显,后期发病重时植株表现为发育不良、植株矮小、叶片变黄、结果少,高温干旱时出现萎蔫或提早枯死。根结线虫主要通过病土、病苗和灌溉水传播,雌虫分泌的唾液刺激作物根部组织形成巨型细胞,使细胞过度分裂造成根结肿大。根结线虫喜温暖干燥环境,地势高燥、含水量少、含盐低、酸碱度中性、结构疏松、通透性好的砂质壤土,线虫可反复危害,发病重。
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发病田块不要与茄果类、瓜类、豆类等蔬菜轮作,适宜与葱蒜类、水生类轮作。夏季高温时应深翻,灌水、闷棚15天左右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可一定程度减少虫口密度。②药剂防治:常规施用有机肥后每667平方米撒施50%氰氨化钙颗粒剂30~40千克,土壤耕翻后灌足底水然后盖地膜,密封大棚7~10天后,揭掉地膜再耕翻,再过7~10天种植蔬菜。因该药含氮素,施肥时要减少氮肥的施用。此种方法对根结线虫病和根肿病等土传病害有治疗作用。对初发病的作物也可选用4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每株250~300毫升灌根处理,还可选择甲维盐类农药灌根。
15番茄产生畸形果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避免?
畸形果是保护地番茄的主要生理性病害之一,也有一部分是激素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畸形果的形成主要有几个方面因素:①低温造成花芽分化和发育异常,夜温连续低于6℃,易造成冬春茬番茄1~2穗果畸形;②激素使用不当造成,为防止番茄落花落果,常采用10%对氯苯氧乙酸(红茄灵)蘸花,但浓度掌握不准、重复蘸花、蘸花时温度高、花未开展、土壤干旱等均易产生籽外露果、疤果、爪形果、桃形果等畸形果;③偏施氮肥,致使花芽过度分化,形成多心室畸形果;④肥水管理不当,忽干忽湿,易形成裂果和脐腐果;⑤高温低湿、光照不足等易形成空洞果;⑥病毒病引起的果面凹凸、着色不良的畸形果。
防治措施:选用耐低温、弱光性强的品种;加强育苗期的温光调控和肥水管理,2~3片真叶时,要防止温度过低,一般夜温控制在12~16℃,白天温度25~28℃,以利花芽分化;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使花芽分化及花器得到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加强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害虫的防治,预防病毒病。但要注意的是,点花激素类药剂在使用时要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浓度,浓度偏高往往是诱发果实畸形的主要原因,点花激素浓度主要视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高浓度低,温度低浓度高。适时喷施叶面肥,如含硼、钙等复合肥。发现畸形果后要及时摘除,减少植株养分的损耗,以利正常花、果的生长发育。
16辣椒疫病有何发生特点?如何防治?
辣椒疫病系真菌性病害。苗期染病,幼苗茎基部呈现水渍状暗绿色或褐色软腐,后猝倒死亡。成株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边缘淡绿色,中间褐色,逐渐扩大,叶片枯萎易脱落。茎基部染病,病斑初为水渍状,手搓易脱皮,后环绕表皮扩展成褐色或黑褐色条斑,病部明显缢缩,病部以上枝叶迅速枯萎。果实染病,初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扩大变褐色软腐。湿度高时病部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发病重时整株枯死,并以病株为中心,向四周蔓延。该病菌喜高温高湿环境,地势低洼、雨后积水、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早春温暖多雨、大雨或连阴雨后骤然放晴、气温升高快,有利于该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