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
21615900000011

第11章 制度第五(2)

私人船主的人性没变,政府也不用去立法或监督,只是改变一下付费制度,一切就都解决了。这正是经济学家强调制度的原因。这种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寓言启示:

制度比人性和政府都重要。

哈耶克曾经说过,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做好事。

制度并不是要改变人利已的本性,而是要利用人这种无法改变的利己心去引导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

人的利己无所谓好坏善恶之说,关键在于用什么制度去向什么方向引导。如果只有人斗人、人吃人,才能实现利己,人就比野兽还要坏。如果只有人为人、人帮人,才能实现利己,人就比天使还要好--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如此。

6.公孙抬驴

从前,有个老爷爷带着孙子去赶集。

他们用一根绳子在身后牵了一头温顺的驴子。走了一段路之后,爷爷和孙子明显走累了,脚步慢了下来,这时,那位老爷爷听到有个路人揶揄他们说:“这一老一少,放着驴子不骑,真是傻瓜!”两个人听了觉得路人说得有点道理。于是,爷爷和孙子便一起骑上了驴背,继续赶路。

走了一段路,他们又遇到一位扛着锄头的老农,那老农张大了嘴巴,惊讶地指着他们说:“这爷儿俩真是没人性啊,两个人骑一头小毛驴,小小的牲口怎么能受得了呢,看把毛驴压得直喘粗气。”听老农这么一说,那老爷爷赶忙从驴背上跳下来,让孙子一个人骑在驴背上,自己牵着驴子步行向前走去。

过了不久,爷爷和孙子路过一间茶楼。茶楼外面站着一个妇女,那妇女夸张地说道:“这是什么时代啊,这个小孩子可真是不孝顺,自己骑在驴子上享受,让老人家走路。人心不古啊!”驴背上的孩子听了路边妇女的话,脸红地对爷爷说:“爷爷,我要下来!”说着,自己从驴背上滑落下来,爷爷坐到了驴子的背上。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一条非常热闹的街道。那里有三五个老妇人对着他们指指点点,嘁嘁喳喳:“唉,这个老头怎么这样没有爱心,自己享受,让小孩子受苦,真没有当爷爷的样子。”老爷子一听,马上脸红起来,急急忙忙从驴背上跳下来,无奈地说:“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到底怎样才是对的呢?”最后,那爷爷和孙子到临街的商铺里买了一根大绳子,又在周围找了一根长棍,将驴子的四脚绑上,两个人抬着驴子继续向前赶路去了……

爷儿俩抬着驴子向前走着,累得满头大汗,步履维艰。人们看着这千古奇观,再也无人议论了,路上只闻得一片哈哈的笑声。

寓言启示:

一项社会制度能够使社会的所有人满意,这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但是这只能是童话里才会有的事情。就像一个人,如果你想得到所有人的满意,那的确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但是这种理想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同样是不存在的,如果你追求这样的境界,你就只能什么也不做,你只能无所作为。

如果一个政府所实施的政策、制度必须使社会所有人满意,那么这样的政府必然是一个没有任何效率的政府,没有任何作为的政府,它必然是一个抬驴而行的政府。

人人都满意的事情是没有的,如果我们被这种童话所羁绊的话,我们就将永远徘徊不前。

借用但丁的话,并稍微改动了一下:骑你的驴,让别人去说吧!

7.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喜欢音乐,尤其喜欢欣赏吹竽,手下有三百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尤其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欣赏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三百个乐师在一起合奏。

有个精明的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个傻帽那里,吹嘘自己:“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了很高兴,没有进行任何考核,很痛快地收下了这个机灵鬼,把他编进那支规模宏大的三百人的吹竽乐队之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着那三百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着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不过做做样子而已。人家摇晃身体他也跟着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着齐宣王这个大傻帽的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喜欢合奏演唱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滑王继承了王位。齐滑王也喜欢竽奏,可是他和齐宣王又不一样,他认为三百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滑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三百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他将让三百人一个个轮流吹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寓言启示:

只要有机会上帝也会钻空子,何况人呢?

人在制度的约束下生存,齐宣王设计的制度适合南郭先生的生存,所以就有了混饭吃的南郭先生。

任何社会总是先有人的行为,然后才产生约束人们行为的制度。所以,任何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但是任何制度都可以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完善。

8.新警察故事

一个刚刚从警官学院毕业的学生,被分配到公安局工作。上班的第一天,心情不错,晚上没事出来看电影。

售票口排成了一个长蛇阵,他就站在队伍的最后面排队。刚刚站在那里一会儿,前面的一个人回过头来一看是警察,就问道:“你是不是新警察?”警察回答:“是啊!你怎么知道?”前面的人回答:“老警察哪有站在后面排队的!”警察又问:“老警察怎么样呢?”前面的人回答:“老警察一般都是直接到窗口去买票!”警察听了前面的人这样说,也就不排队了,直接来到了窗口:“买一张电影票!”售票员抬起头一看是警察,惊讶地问道:

“你是不是新警察?”警察说:“是啊,你怎么知道?”售票员说:

‘‘老警察哪有买票的!”警察问道:“老警察怎么样呢?”售票员说:“老警察一般都不买票,他们随时都可以进去!”警察听售票员这么一说,手就从窗口里缩了回来,他直接从入口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真的没有人和他要票。

电影刚刚开演,警察在后面随便找了个位子就坐下了。警察刚刚坐下,身边的观众侧过身来一看是个警察,马上问道:“你是不是新警察?”警察说:“是啊!你怎么知道?”观众说:“老警察哪有在后面坐着的?”警察问道“老警察怎么样呢?”观众说:“老警察一般都到二楼前排最中心的位子去就座!”警察一听不容分说,立刻到二楼找了一个中心的位子坐下了。

看了一会儿,警察要出去方便方便,就向外走,又一个观众问道:“你是不是上厕所?”警察说:“是啊!”观众又问:“你是不是新警察?”警察说:“是啊,你怎么知道?”观众说:“老警察哪有上厕所撒尿的!”警察问道:“老警察怎么样呢?”观众说:“老警察一般站在二楼直接就往下撒尿。”警察一听,也就不客气了,站在楼上解开裤腰带就往下尿。

这个时候下面又喊起来了:“你是不是一个新警察?”警察更纳闷了,这怎么也能看出来?就好奇地对下面大声喊道:“是啊,你怎么知道?”下面的人回答:“老警察一般都是一边摆动一边撒尿,哪有像你这样的,就往我一个人头上撒尿。”

寓言启示:

只要公共权力存在,寻租就无处不在。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

在官本位社会里,拥有绝对权力的人处处可以得到他们想要一的东西,公共财富就像是他们自己的财富一样,他们总是凭借国家赋予的权力通过干预某些事项,或者通过应该干预而不干预某些事项,没有成本地实现社会财富的转移。

掌握社会权力的官员们,将国家赋予的权力当成一种可以出租获利的物品,对外出租,获得租金,人们将这种行为称作“寻租”。

寻租理论认为,寻租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政府行政干预的存在。行政干预越多,管制越多,寻租的机会就越多,社会资源的浪费就越严重,负面的效益就越大。

9.鲁滨逊的木板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失业问题严重,政府为了保证全体公民都有工可做,开办了一些救济性的“国家工厂”,每天安排工人做植树、筑墙、挖土等一般性劳动,给少量的工资。当时仅巴黎一地的国家工厂就收容工人十多万人。为了让更多的工人有活干,甚至还缩短工作时间,将工作分配给不同的劳动者,并且对小生产者和农民征收新税,以养活国家工厂的工人。

杰出的经济学家巴师夏觉得这种就业政策很可笑,就拿鲁滨逊打了个比方。

话说鲁滨逊流落到孤岛以后,打算刨木造船。荒岛上没有锯,只好用斧头伐木。砍下大树之后,再慢慢削成所需厚度的木板。为了做好一块木板,他整整花了十五天的时间,胳膊也累麻了,斧头也弄钝了。

正当鲁滨逊挥汗如雨,干得起劲的时候,突然看到海浪将一块非常完美的木板送到了沙滩,条件反射使他的眼睛为之一亮,他的即时反应是冲下沙滩拾取了这块木板。回到岸上,他转念一想:不行,我捡起这块木板,只需花几分钟时间走下沙滩弯下腰,可是我用斧子一点一点地削木头,却可以工作十五天,此外还得花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的时间去磨斧头,同时又得花上几天工夫去补充食物。

众所周知,劳动创造财富,不劳而获(指捡拾木板)在财富创造上是消极的。为了创造就业,为了制造开工的繁忙景象,我还是应该自己完成这块木板的制作……鲁滨逊走下沙滩,将木板掷回大海……

巴师夏用缺心眼儿的鲁滨逊揭示了当时法国政府为就业而就业的荒谬做法。

寓言启示:

政府为失业者创造就业机会是对的,但是这种就业机会必须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而不是做样子。

10.和尚分粥

破败不堪的古庙,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群山之中。但见古庙四周古木葱郁浓密,苍翠欲滴,清风掠过,树叶婆娑自语。一条欢快的溪流从古庙的东侧环绕而过,溪水清澈而甘洌。放眼而望,山脚下是一块不大不小的田地,这正是寺庙众僧赖以生存的田亩了。

常言道:天下名山僧占多。这座古庙占据这块风水宝地也已经有几百年了,由于远离尘世,香火不旺,众僧只能依靠寺庙周边的几亩薄田聊以度日,所以也养活不了太多的僧人,目前这里一共只有七个僧人伴随着青灯黄卷艰难度日。粮食有限,遇到饥荒年景还要接济周边逃难的百姓,所以这里的和尚每餐也并不管够,七个僧人每天都要为撑不起来的肚皮彼此斤斤计较。

盛粥有先有后,粥有稠与稀,有多有少。为了填饱每一个人的肚皮,多少年了大家尝试了很多种分粥的方法,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方案。

开始,大家想到的是最原始的分粥方法,由抓阄来决定分粥人,每天轮一次。于是乎大家只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地混日子,说不上什么时候能吃上一顿饱饭。因为七个人抓阄,每次轮到自己分粥的机会只有七分之一。也就是说,一个星期之内,平均只有一天能吃饱饭,那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如果遇到自己倒霉,可能一个月也轮不到自己分粥,那可就惨了,天天都要饿肚皮。大家直摇头,比吃了摇头丸摇得还厉害。这饥肠辘辘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一个头呢?日子在艰难的境况下这样对付着,简直是煎熬,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个更好的办法来。

后来,大家决定推选出一个德高望重,大家都认可的人出来主持公道,为大家分粥。开始一段时间还不错,大家都能吃得饱,主持分粥的人也能公平地对待大家。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大家发现了问题,因为每一个人都希望主持人的勺子能关照一下自己,所以人人都挖空心思去讨好主持人,贿赂主持人,最后只有主持人撑得要死,而大家还是吃不饱,而且这只有七个人的寺庙被搞得乌烟瘴气,不断内讧,寺庙的名声很不好。

大家终于认识到了:在吃不饱的前提下,什么道德约束,什么德高望重,全是白扯,肚皮要紧!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要想根除腐败就必然根除强权。

于是,大家绞尽脑汁,再次坐下来想办法。这次大家为了避免强权、独裁,选举了一个三人分粥小组,同时规定剩下的四个人组成评选小组。每顿饭由三个人主持分粥,由四个人对三个人的分粥工作进行集体评议。开始大家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七个人都有了参与决策的机会,每一个人都有了发言权,大家的肚皮也相对比较公平。可是时间长了之后,大家又发现了这个办法的弊病:首先为了一日三餐,大家总要不断地互相攻击,不断扯皮,等到分粥过程结束,粥吃到嘴里的时候全是凉的了,夏天还可以,冬天的时候日子不好过呀,天天吃冷粥睡凉炕那不早晚是病吗?另外,一天三顿饭,大家三次坐下来分粥,时间都被分粥这件事给消耗掉了,什么事情都干不了,累不累呀?再说了,什么敲木鱼呀、诵经呀、研究学问呀、插科打诨呀,这些事都什么时候做,大家再一次抱怨起来……肚皮似乎比以前鼓了一点点,但是什么娱乐都没有了,大家觉得精神越来越疲劳了。

长此以往也不行,还得另想辙。

最后大家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

一周七天,每人值日一天。虽然自己值日这一天存在为自己多分粥的可能,但是每个人的机会是均等的,不像抓阄那样没有规律。虽然这样看起来似乎更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仍然是只有一天能吃饱,甚至还有剩余,而剩下的六天就不好过了,六天都要在饥饿中艰难度日。大家认为这种办法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不好。

怎么办?就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了吗?

日子在不断争吵和饥饿中悄悄地溜走,依然没有什么起色。

后来,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路过这里,在寺庙里借宿了一晚,见识了七个和尚分粥的过程,他很不以为然。于是,他向大家了解了一下寺庙分粥制度演变的过程,最后秀才给他们来了一个制度创新: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大家还是轮流分粥,每人值日一天,但是和以往不同的是,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选完毕之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这个制度实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大家格外惊奇地发现,在这个制度下,七只碗里的粥每次都一样多,精确得就像用天平称量过了一样。

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