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穷养儿子富养女
21596200000008

第8章 助他一臂之力,让儿子充满自信

在大多数情况下,儿童的胜任感和自卑感受到家长对他们成绩的反应的影响—男孩受到的表扬越多,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就越努力;相反,受到的表扬越少,男孩随之产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这么一打一扔,很有可能为未来的中国断送一位科学家。”一位教育学家如是说。

1、胆小不是孩子的错我们在阐述男孩的性格特征时,一再强调男孩的攻击性、冒险性、控制欲以及竞争欲,但这并不能代表所有男孩的性格特征,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男孩却非常胆小怕事,他们不敢在生人面前讲话,家里来了客人躲在角落里一言不发,大气不出,家长叫出来也躲躲闪闪;不敢在班上回答问题,更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老师点名叫他回答问题,也难于开口,或者声音细小,匆匆结束;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总说害怕,怕什么也说不清楚;不敢一个人上街办点儿事情,像买张晚报、取瓶牛奶、发封信件这些事情也依赖大人,自己不敢单独去做;不敢在晚上出屋门,即使很短的时间,很短的路,也很害怕;不敢在受小朋友欺负的

时候大声讲理,更不敢反抗,一味忍受,回家哭泣…

很多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孩子的“害怕”问题:怕黑、怕高、怕水、怕见生人等。妈妈多会担心,爸爸则一口咬定,这孩子,没出息,一点不像我!

以上种种胆小的表现,的确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因为胆小,使孩子失去了许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造成胆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保护过多过细,怕磕着摔着、怕有任何不适,总把孩子带在身边,形影不离,使孩子形成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和被保护意识。当孩子逐渐长大时,保护的惯性照样持续,结果是孩子离开大人就害怕。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做某些事,就用牛鬼蛇神等意象中的东西来吓唬孩子。大众传媒中的一些画面、一些故事讲了可怕的内容,或者生活中某些偶发事件,如着火、跑水等吓着了孩子…这些经历,在孩子心理上留下可怕的阴影,造成孩子胆小。孩子交往太少,对陌生人和群体不适应。有些孩子从小很少与人交往,除了父母、长辈,极少与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极少有走亲访友的机会。这样,使孩子交往能力萎缩,怕见生人,怕在众人面前讲话。

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如果你了解了人类性格特征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就不会再对这些问题感到惊讶。男孩的性格也是千差万别的,有时候胆小的表象下可能隐藏着巨大的力量和爆发力。我们来看看这个胆小的孩子:

一个男孩和他的哥哥实在是一对美妙绝伦的“对立统一”,哥哥天生爱动,常常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只要是谁的家长来他们家告状,一般情况下,“罪魁祸首”都是哥哥。而男孩恰恰相反,胆小,听话,几乎不会惹是生非。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阿姨故意“刁难”一下这个胆小的男孩,妈妈来接他时,将他早上带来的草帽藏起来,不还给他,这时男孩便摆出一副特有的姿势:低头不语,但也坚决不走,直到阿姨将草帽交到他手里,他才肯跟妈妈一同回家。

这个倔强、内向、胆小的男孩日后成了一名出色的作家,他就是余

华。而他的哥哥华旭成了一名经理人。

因此,对于男孩来说,一个生硬的标准会让我们的教育走向极端,每一个男孩都有自己的特质。余华和哥哥都是完完全全的男孩,性格特质截然不同的他们都找到了各自在社会上的位置。可见,胆小并不意味着内心的绝对软弱,对于男孩而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来告诉他们该如何释放自己的能量,而那些看起来与众不同的胆小男孩,也许需要的只是一个正确的能量释放点,通过释放获得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正像余华那样,正是童年的经历给了他更为细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家长对孩子胆小问题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而不是简单的说教。特别是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从转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开始,继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孩子胆小,总有认识和行为两方面的问题,因此,既要解决认识问题,又要解决行为训练问题。比如孩子不敢在生人面前或在班级里讲话,要告诉孩子,只要想好了说什么、怎么说,大胆去说,任何人都是欢迎的。为了在客人面前说话,可以先教他准备几句话,准备送茶送水,演练一下。当客人到了以后,鼓励他照着去做,客人的表扬,对他的言行就是一种强化,几次之后,就能大胆应酬了。为了在班级大胆发言,可先请几个与孩子关系较好的小朋友到家里来,练习讲小故事,一人讲一个。事先帮助孩子准备一个简短故事,讲了一次,下次就会勇敢一些。然后跟老师联系,请老师在课堂上提问他,事先让孩子准备好,回答之后,教师会表扬他,而且提出希望,下一次孩子就会跃跃欲试。也可以在孩子预习功课时,让他写出几个不懂的问题上课提问。

2.儿子,你是最棒的

有一段时间,启睿成绩下滑得很厉害,虽然他平时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但还是感觉在某些方面似乎差人一等。因此,他感到很沮丧。

启睿终于带着失望的心情来到爸爸的卧室,难过地说:“爸爸,我想退学。”

“为什么?”爸爸奇怪地问。

“我…我感觉比别人笨,有些课程越学越退步。”

“我觉得不是这样的,孩子!”爸爸说,“在我的感觉中,这一个月来,你虽然比以前稍有退步,但在其他课程上进步明显,在我的心目中,你是个勤奋而又成功的孩子。”

“真的是这样吗?”启睿略带惊喜地问。

“真的是这样的!照这样发展,只要你能弥补那门课程的缺陷,你一定会重新取得优异的成绩的。”爸爸继续说,“在我小时候,人们都认为我是个笨孩子,那时的我是多么的难过!后来,我摆脱了忧郁,同时也摆脱了‘笨’,你比我当年强多了。我相信,我的儿子是最棒的!”

经过这一段对话之后,启睿内心深处升起了希望。他的信心又回来了,凭着自己的努力,取得了让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孩子的自信心除了自我激励外,也需要来自父母的赏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这样,家长说他聪明,他就聪明。你要给孩子充足的自信,不断激励孩子,相信他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对他的前途充满希望。

鼓励听起来十分吸引人,但它的概念及如何实行却很不清楚。人们常常并不明白什么是鼓励,甚至以为鼓励就是说好听的,表扬一下。其实,鼓励可以说是非常简单的,如赞扬孩子几句,给孩子一个拥抱,使他们感到一些安慰。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便学会自信。”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信,做父母应该认真审视他们身上的优势,采取引导和鼓励的方法,帮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建立自信。

“你真棒!”“你能行!”“只要努力做,你一定会做得更好!”这样的话语应该经常出现在与孩子的交谈中。渐渐地,孩子的积极性高了,学习的兴趣也就强了。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

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对他,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了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以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数学考试,你儿子排49名。我们怀疑他智力有些障碍,您最好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流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的,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然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时,去得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搂着儿子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一个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的日子,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学校。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

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这个故事确实很感人,这位母亲的确很伟大。家长们都应该像这位母亲那样,就算全世界的人都放弃你的孩子,你也不能放弃,每天都对孩子说“你能行!”“你最棒!”

3、鼓励孩子追梦

美国有一个男孩,他的父母是一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从一个马厩到一个马厩,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初中时,有一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报告,题目是:《大以后的志愿》。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了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位置,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0平方米的豪宅。第二天他将他的心血之作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报告,报告第一页上打了一个又大又红的“F”,旁边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他下课后带着报告去找老师,问:“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合格?”

老师回答道:“你年纪那么小,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有钱,没有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花钱照顾它们,你别太好高骛远了。”老师接着说:“你如果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给你重新打分的。”

男孩回家反复思量了好几次,然后征询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拿定主意。”

再三考虑以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

“即使拿大红‘F’字,我也不愿意放弃梦想。”

后来这位男孩真的完完整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那位老师还曾经带着自己的学生来到农场露营,离开之前对这位已经长大的学生说:“初中的时候,我曾经给你泼冷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这样的话,幸亏你有这种毅力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梦想无论是否可能实现,都是梦想,与理想是有一些区别的,只要是孩子的梦想,就一定是世界上最具有价值的珍宝,它将带领孩子充满憧憬地去面对学习中的任何一个困难。

鼓励孩子追梦,孩子会产生强劲的内驱力,面对各种困难也会主动想办法去克服。梦想能使孩子在学习、工作过程中创造不辍,并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据对爱迪生、毕加索、达尔文等成就卓著的人物的研究表明,他们在童年时期,都有一个绚丽多彩的梦,他们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就是实现早年的梦想。

对孩子来说,梦想有着无穷的魅力,对他们的成长也具有强大的牵引和激励作用。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梦想是孩子自我形象的理想化。作为父母来说,在一个适宜的时间与场合,与孩子一起探讨一下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其效果远远胜过一日十次的重复。如今的孩子,从小生活在众人的关爱之中,不免养成了一种被动的习惯,习惯于等待外来的指令,而真正源于内心的需求与动机则显得相当缺乏,从而导致主动性与创造性水平低下。另外,父母喋喋不休的期望表达,就亲子间的交流而言,孩子仍然扮演了被动的角色。结果是,要么使孩子无条件地盲从,要么使他对什么都无所谓,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4、我来帮你,跨过去

这是两个孩子和两位父亲的真实故事:

第一个孩子是班级的优等生,可每次考试总会有几个同学的成绩排在他之前,这个孩子从未拿过头名,他很沮丧。

“爸爸,为什么我的学习成绩总也超不过前面那几个同学呢?其实我真的很嫉妒,您说我该怎么办呢?”孩子一脸愁云地向父亲讨教。

父亲没有回答,而是拿来一张白纸,在上边画了一条长长的直线,说:“你有办法让这条长线变短吗?试试看!”孩子绞尽脑汁,想了许多让长线变短的办法,结果都无济于事。父亲依然没有说话,只是拿起笔,在那条长线下面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直线。

“哦,爸爸,我懂了!要胜别人一筹,要超过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努力使自己做得比别人更出色,更优秀。”孩子恍然大悟。

第二个孩子是班级里的小队长,他总想着怎样尽快熬到中队长的位子,却每每事与愿违,他很忧郁。

“爸爸,我真的很想快些进步,我真的想当中队长。可我做的却总比现任中队长差一些,您说我怎样做才能超过他呢?”孩子忧心忡忡地向父亲请教。

父亲没有回答,而是兴致勃勃地和孩子下起跳棋来。其实,孩子的跳棋下得绝不比父亲差,可到最后还是在父亲面前败下阵来。父亲望着孩子大惑不解的样子解释说:“这里有个诀窍,要在下棋中获胜,只想着在自己的前行中搭桥还不行,还必须善于在关键时刻拆别人的桥,让他举步维艰…”

“哦,爸爸,我懂了,要超过别人最有效的办法不在于如何为自己搭桥尽快地前行,最根本的是善于阻止别人超过自己。”孩子茅塞顿开。

多年后,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也收获了不同的人生之果。

第一个孩子以父亲的“长线”理论指导自己,以争强好胜的进取精神迈好前行每一步。

第二个孩子则以父亲的“拆桥”理论做航标,不思进取,不求作为,而是埋卡设绊算计别人,结果不仅没有功成名就,而且根本就没有哪个

单位愿意接纳这种小人。

两种家教,换来的是两样人生。他们是众多家庭的一个缩影,导致孩子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其中的道理和缘由耐人寻味。

孩子面对失败、挫折或成功时的心态往往不能摆正,主要是因为孩子缺乏生活的经验,当孩子遇到挫折前来“求助”时,家长应针对孩子的难题,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孩子跨过这个坎儿。

5、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儿子很懂事,从不轻易向爸爸提要求。有一天,儿子眉头紧锁,细心的父亲关切地问儿子,开始儿子什么都不肯说,最终禁不起爸爸的再三追问,才吞吞吐吐地说:“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只有我没有…”父亲沉默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

过了几天,儿子欣喜地跑回家:“爸爸,给我两块钱吧。我要玩转盘游戏,奖品有自行车。”父亲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神,马上掏出了两块钱。一会儿,只见儿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父亲又一次沉默了。

第二天,父亲让儿子再去试一下运气。儿子有点迟疑不决,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还是拿着钱去了。这次,儿子蹦蹦跳跳地跑回家:“我中了自行车了,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了…”

若干年后,儿子事业有成,拥有了不薄的家产,那辆自行车也一直被他保存着。每当他受到挫折时,他都会想起那辆自行车,想起他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儿子经常梦见那辆自行车,梦见自己使劲蹬,朝着自己的明天飞奔。

父亲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你知道那辆自行车是怎样中的

吗?”儿子困惑地看着爸爸。“其实那辆自行车是爸爸买的,我从亲戚朋友那里借钱买下了那辆自行车。因为我不想破坏你的感觉,让你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为此,我花了整整10年,才把钱还清…”儿子早已经是满脸泪水了。

儿子就是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多湖辉。他的一个著名信条就是:让孩子觉得他是最幸运的人,那么他就一定能成为最成功的人!

无疑,多湖辉的父亲懂得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有这样一个父亲,多湖辉确实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然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像多湖辉那样幸运。有很多父母虽然不辞劳苦,对于孩子的培养和教养十分下工夫,但却往往没有取得相应的成效。究其原因,父母并没有以一个实践者的心态来教育孩子,不会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所以才使这些父母的教育方式无法有的放矢地按照预计的目标实现,甚至大人的一番“好心”不被孩子感受到,或者根本不会使孩子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