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穷养儿子富养女
21596200000020

第20章 聪慧女儿让你自豪无比

有足够的机会探索和到处游历的女孩,会有更好的空间能力。父母培养自己的女儿,不必仅仅限于搭积木,给茶杯配套、骑自行车和踢足球等都在使用空间能力,更有益于开阔女孩子的视野,增强女孩的想象能力…

1、走出去看看

一个女孩子如果拥有丰富的知识、广阔的视野,这样不仅会令她产生一种内在的气质美,还可以使她从容地应对复杂的社会。当她走出校外、走入社会时,她就能利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充实自己的大脑,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为了增长女儿的见识,每年暑假期间,我都会带女儿外出旅游。去年夏天,我和爱人商量选择了一条避暑的线路,并把目标锁定在云南丽江,让孩子在舒适的气候下尽情体验丽江的壮丽和神秘。

丽江古城是我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了帮助女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出发前,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寻找了大量有关丽江的资料,准备好要让女儿注意四个看点:民居、文字、古乐和

男人。

踏入丽江古城,凡是见到与这些内容相关的景致时,我都要对女儿做特别的介绍。比如丽江的民居,其特色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阁楼,将北京四合院和当地土木结构特色融为一体。当我将这些特点一一介绍给女儿听时,她显得特别高兴,比起在家里教她时要轻松得多。

在丽江古城,当我和女儿在一路上看到许多纳西族妇女忙里忙外,赚钱养家时。女儿忽然问我:妈妈,这里的阿姨为什么都这样能干,比男人还厉害。于是,我便告诉她,这是纳西族“母系社会”的遗风。在母系社会,完全颠覆了男尊女卑的地位,一切都由女性做主,男性则变成了配角。女儿听后,像是受了一场深刻的教育,一下子成熟了许多。

在丽江,我还带女儿见识了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它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象形文字。1300多个东巴文字,附以1000多种拼写组合,不仅记述了纳西族的历史、文学和艺术,更成为了今天丽江古城的一个奇迹…

和以往观光旅游不同的是,此行对于我而言,是一次绝对超值的文化之旅;而对于女儿来说,也是一次增长见识的旅行。所以,我和她爸商量,只要有时间,每年都要带女儿去一些有意义的旅游景点看看,我相信,它对女儿知识的丰富将会大有帮助。

一位南京的女士讲述了与女儿的丽江精华之旅。

当然,丰富孩子的知识,可以从许许多多的方面来实现,比如让女儿去参加夏令营,既可开拓孩子的视野,又能锻炼其自理、自助的能力。因为夏令营不仅是一次融知识性、参与性、趣味性、探索性为一体的旅游活动,更是一次内涵丰富的课外知识的实践,这种形式既能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又可以增强孩子间的合作能力及适应能力。又比如看到建筑物,可以告诉孩子建筑物的特色和历史,以及它的作用;看到古城,告诉她这座城的名字,古城的历史;不管是带着孩子探亲访友、购物逛街,还是参加音乐会、欣赏歌剧,甚至在空闲时带她去参观博物

馆、美术馆等,都可以把握机会,增长孩子的见识。

当代著名教育家马弘毅先生说:“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思想解放、心胸开阔、远见卓识,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廉洁诚信,富有高度民间亲和力,民主、宽容、创新、自立、图强的开放型,高素质,掌握现代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有为人才。”

年仅10岁的女孩马宇歌,她和同龄的孩子一样,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下学;还和同龄孩子一样,课间跟小伙伴儿一同游戏,课后一样与大家写作业。虽然她并不比别的孩子早熟,也不比别的孩子拥有更多的时间,但她却比别的孩子走了更多的路,见了更多的人,做了更多的事,也有着更大的知名度。

中央电视台的“半边天”栏目,是中国成年女性关注的权威栏目,却破例地在1997年9月27日把刚刚10岁的马宇歌请进了演播室,让她成了该节目有史以来最小的嘉宾。那天播出的整个节目就是“半边天”对小宇歌的专访,两个著名女主持人:一个是CCTV的李小萌、一个是后来成为影视界明星的曹颖。

小学4年级暑假马宇歌进入了10岁,在家长的赞同支持下,她独自乘火车远行4400多公里,历时28天,从北京下江南学访各处,足迹留在了小半个中国城乡的土地之上,满载而归。当时她每天写日记,光图片就拍了4本;不仅一道题不落完成了老师留的全部暑假作业,而且自觉预习了下学期的课程;路上还看完了一本41万字的课外书《红岩,并带给爸爸一篇上千字的读后感…万里途中,小宇歌天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和雷打不动地晨练早起长跑。结果她一回到北京家中,扑到父母怀里,身体更棒了。

她从8岁起,就考入并担任了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小主持人、小记者,还兼其他16家中国著名媒体的特约记者。在中国最权威的《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高层次报刊上发表过多篇佳作。她采访过数十位知名人士,诸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老院长单士元、我国著名航天技术专家梁思礼(梁启超之子)、国际奥委会第一执行副主席何振梁等

等。

马宇歌就读于后来并入北京市西城区四根柏小学的北京市西城区后广平小学六年级(3)班。她在校外虽然成了“新闻人物”,可在校内的学习却不比任何人差。她还是该校品学兼优的历年三好学生和少先队校大队组织委员。上网去查“马宇歌”,关于她的方方面面故事深入民间,一个比一个让人喜爱。

这样一名优秀的孩子,她生活的环境如何?父母又是怎样把她“雕琢”成一个孩子群中的“样板”的呢?其实,宇歌的父母都是国家普通公务员。虽然宇歌一家的生活条件并不十分优越,但她父母却有着较高的素质。长期以来,许多人教育自己的子女时,往往只局限于学校和家庭,其实大自然同样是教育女儿的好课堂。而宇歌的父母却撒开手,让女儿走出去看看,外出游玩对于女儿了解社会、贴近自然、磨炼意志、接受美的熏陶,都是课堂无法替代的教材。

在大自然中,辨识不同的植物,认出各种动物,了解自然变化的规律,都可以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她们的知识。在富有魅力的大自然中,不但让女儿领略风土人情,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优美,还可以让她们体悟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在大自然中,峻峭的山峰,优雅的白云,湍急的河流,参天的古木,动听的鸟鸣,既可以激发女儿的想象力,也能开阔她的胸襟,陶冶她的性情。

2、赏识教育出硕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任校长时,有一次在校园里偶然看到王友同学用小石块砸别人,便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谈话。放学后,王友来到校长室准备挨骂。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给他

说:“这奖给你,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来,而我却迟到了。”王友犹豫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这块糖又是奖给你的,因为我教训你不要砸人时,你马上不砸了。”王友吃惊地瞪大眼睛,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给王友:“我调查过了,你用小石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同学。”王友立即感动地流着泪说:“陶…陶校长,我…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啊!”陶行知满意地笑了,掏出第四块糖递过去说:“为你正确认识自己错误,再奖励你一块!可惜只有这一块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就到此为止吧!你可以回去了。”

学生打人了,陶先生没有训斥,没有疾言厉色,更没有打骂,却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他用四块糖就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用赏识的眼光发掘了学生的四个优点:守时、尊人、正义和勇于认错。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独立的意识,他们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兴趣爱好,如果家长以自己的好恶要求孩子,不尊重孩子个性,就会产生隔阂、对立。

这是因为孩子的心理和意志都还很脆弱,他们最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因此,每一句激励的话语都将会成为孩子精神上的阳光;而相反,每一句粗暴的呵斥,都足以将他们脆弱的尊严击得粉碎、无地自容。

父母要多用赏识的眼光赞美孩子,因为每一个好孩子其实都是“夸”出来的。

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讲,可以满足人的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这些可以促进孩子的个性结构发展得更完善,我们看看这位母亲给女儿的一封信,看看她是怎样赏识孩子的:

我最最亲爱的宝贝:

你好!

我亲爱的女儿,这段时间你的变化很大,进步很大,妈妈一直想把这些写下来,可由于妈妈一直很忙而没有动笔,到了今天,实在不能再

拖了,一定得写下来。

我亲爱的女儿,你知道吗?这段时间你真的很棒!想想看,你从五一放假开始学《字经》,到5月26日,也就26天啊,居然把《三字经》都背下来了,而且还背得那么快!那么准确!妈妈真要为你鼓掌!为你欢呼!孩子,你真的很棒!

还有,早段时间,你对人是那么地有礼貌!对于父母教你做的事你都会主动说“谢谢”!请爸妈拿东西时一定会用“请”,你看看啊,这些表现都是多么的好啊!对于你偶尔犯的小错误,你虽然口里没有承认错误,但是我相信你在心里一定知道自己错了!要不,你怎么会说“我以后要多吃饭,多吃饭才会有力气;要保护好身体,要多做运动,这样才不容易生病!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身体!”所以说,我亲爱的宝贝,我可爱的女儿,我深信你一定会慢慢地改掉你不爱吃饭、不爱做运动和老是踢被子的小毛病,我相信你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定做得到的!

亲爱的女儿,除了你这在些方面做得好之外,妈妈还发现你的学习能力超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一向对于学习的掌握都是非常的好!一首儿歌,妈妈念几遍,你就会了;一首歌曲,妈妈唱上七八次,你也基本学会了;一些成语,妈妈讲过几次你就能记住了。这些不都说明了女儿你有超常的学习能力吗?

除了超常的学习能力外,你运用语言的能力已经达到了知微见著、融会贯通的地步,这一点真让妈妈惊异!让我们举个例子来说吧。

记得就是早两天的早上,妈妈给你穿好衣服后,你随手拿起了一条光滑的类似丝质一样的方巾,整个盖在了头上,我知道你又想和妈妈做游戏了。于是我一边揭起你头上的丝巾,一面看着你露出的小脸唱道:

“掀起了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眉,你的眼睛圆又亮呀,好像那树上的弯月亮…”

“妈妈,你唱得不对!月亮不是长在树上的!树上是结果子的!难道月亮会长在树上吗?”没想到正当妈妈唱得尽兴时,你立刻坚决地打断了妈妈的话。

“哇,我们萱萱说得真对!树上当然不会长月亮啦!”我惊喜莫名地说。

“妈妈,你要改一下,不次不要这样唱了”一脸认真的你马上接着说。

“我女儿真是太棒了!不但知道月亮不是长在树上的,而且还知道树上结的是果子!”我异常兴奋地说。

说到这里,妈妈想说一句,你知道妈妈为什么会那么兴奋吗?因为从这句话上我不但体会出了女儿你对平常所学常识的深刻认识与融会贯通,而且你又一次学会了用“难道”这个词语,而且用得恰到好处!妈妈又一次发现了你语言的闪光灯在不断闪动!

萱萱,你知道吗?你真是一个语言的高手!在妈妈眼里,你就是个语言天才!妈妈为拥有你这样聪慧出众的孩子而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好了,妈妈今天就写到这里了,希望每天都能看到萱萱你的进步!在以后的日子妈妈和你一起成长!

最最爱你的妈妈3、增强女儿的记忆力

在开篇中我们提到,男孩的目的性很强,他们会注重结果而不是过程。在复杂的情况下,男孩比较善于单刀直入解决问题,而忽视感情的因素。因此,他们的记忆力在逻辑性方面、数学方面,都要超过女孩子,再加上男孩注重实践,那些从生活中得到的知识印象会更加深刻,这种现象就使得人们常说男孩的记忆力比女孩好,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在某些方面,女孩的记忆力要超过男孩,比如某些细节,这是因为女孩子比较感性化。

所以,家长在帮助女儿增强记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女孩的这些

特征,用积极的方法弥补女孩的缺陷。女孩子比较感性,要让她们在生活中具体感知各种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但是增强孩子记忆的方法各有千秋,因人而异,有的擅长看(视觉型),有的人擅长听(听觉型),有的人擅长用嘴和手(运动型)等等;比较常见的是混合型的记忆方法,而这种方法的记忆效果最佳。

有位实验者曾经用这三种方法让三组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记住10张画的内容。

对第一组孩子,他只告诉他们画上画了些什么,并不给看画。

对第二组孩子正好相反,只给他们看画,可是不再给他们讲每张画画了些什么。

对第三组孩子是又让听又让看,实验者不但给他们讲画的内容,同时给他们看那些画。

过了一段时间,实验者分别问这三组孩子记住了多少画的内容。结果第一组记住的最少,只有60%;第二组稍多,记住了70%;第三组记住的最多,达到86%。这说明只听不看的孩子记得最少,只看不听的孩子记得稍多一点,又听又看的孩子记得最多。

这还仅仅是两种感觉器官并用,记忆效果就比只用其中一种好得多。因此,如果帮助孩子把所有感觉器官一齐调动起来,记忆效果会更好。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的功能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被开发和利用,人的脑细胞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人的许多能力的培养,大多要从掌握方法做起,人的记忆能力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记忆方法的差距引起的。人们通常使用的记忆方法,多是运用了大脑左半球的一部分功能而已,右半球的功能只是偶尔被利用一下。

人的记忆潜能从理论上讲是无限的。有的人记忆力出奇的好,是因为他们能天长日久地训练自己的记忆力,脑子中的记忆方法越来越多,结果,记忆力就越来越好。家长在帮助女儿增强记忆力时,要注意以下四要点:

丰富生活环境有生活经历才有记忆,有的孩子年龄很小,却因为

“见多识广”,能记住和讲述很多见闻。父母从小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给孩子玩各种颜色、有声的、能活动的玩具,听音乐,多与孩子讲话,给孩子念儿歌、诗歌,讲故事,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商店,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等,这些都会在他们的耳闻目染中留下深刻印象,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记忆力。这些印象在遇到新的事物时会引起联想,更容易记住新的东西。

布置识记任务培养孩子的有意识记能力,最简单的可以从要孩子取一样东西或传一句话做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布置识记的任务可趋复杂,如要求记住游戏规则,复述一个故事或讲出参观见闻等。

培养学习兴趣成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很容易记住,相反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则会强迫自己花力气去记住它。而年幼儿童往往做不到这一点,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很难记住。因此要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和技能,不能靠强迫命令,而是要激发起孩子的学习兴趣。有的孩子2—3岁能认识很多字,有的年纪很小就成了名家,都是因为他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能孜孜不倦地学的结果。

保持自信心记忆力的好坏不完全是天生的,是可以训练和提高的。父母要注意保持孩子的自信心,有的父母常骂孩子:“你什么都记不住,一点记性也没有,对你说了也白说。”这样的话很伤孩子的自尊心。父母要了解孩子记忆的不足之处,记不牢或记不正确的原因,耐心帮助孩子,要多给予鼓励。父母要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段,进行记忆方法的指导。

4、爱做梦的女孩

小公主们总爱编织各种色彩的故事,她们的梦通常也是斑斓多姿,她们深深地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并从中感受生活的魅力。

女孩在无边的梦境中创造自己的世界,她们在听完妈妈讲述的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后,就缠着妈妈给自己找到那双舞鞋,也要和王子结婚;看完白雪公主的故事,也会想象着自己变成白雪公主和女巫对抗的场景

想象力不仅是女孩子的安慰,也是女孩子开拓未来的一种手段,在想象力的作用下,所有的知识都有了颜色,有了味道。梦在字典里解释为“幻觉,虚悬、飘渺、易逝”,然而,偏却有这么几个女孩子把美梦紧紧抓住,她们执著于梦境的编织,最终将幻想变成现实,获得了人生价值的永恒。她们就是19世纪英国文坛的勃朗特三姐妹:

《简·爱》、《呼啸山庄》、《艾格尼丝·格雷》是勃朗特三姐妹的力作,而这些闻名于世的著作得益于她们父亲从小对她们想象力的培育。她们的父亲才智卓越,文学修养深厚,受父亲的影响,她们也喜欢阅读,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她们没有那么多的钱去买书,于是,父亲就带着她们编故事,而且父亲会时不时地对姐妹们编织的精彩故事给予肯定,就这样,她们越来越喜欢编故事。

从1825年直到后来的5年多的时间里,勃朗特一家的孩子们进行了一场持久的运用想象力的游戏。在她们丰富的想象中,安格里亚王国诞生了,为了让这个王国有声有色,她们又共同精心设计了王国的战争、政治、贵族社会以及他们的世仇和爱情。这些作品为她们三姐妹成为职业作家铺平了道路。

想象力就是借助直觉材料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然而,现在也有为数不少的家长们担心孩子过分沉溺在自己的梦想世界中不能自拔,而经常这样呵斥孩子:“现实点吧,别做梦了!”结果孩子的想象力被扼杀在萌芽中,变得呆板无趣。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测验,给我们的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分别看“0”这个图形,问:“这是什么?”结果大多数中学生说是“零”或英文字母“O”;小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这么回答,另一部分小学生则回答

是个“面包圈”、“眼睛片”;而幼儿园的小朋友却说了许多成人、中学生、小学生根本没有想到的东西—“眼泪”、“肚脐眼”、“围棋”、“表”等等,让我们不得不惊叹于他们的想象力。

难道想象力会随着年龄递减吗?为什么年龄越大的孩子,想象力越贫乏呢?这是成长的必然结果,还是教育的失误呢?

年龄、学识并非扼杀想象力的凶手,那些伟人、奇人不但知识渊博,也同样想象力惊人,因为他们学习知识,却保留着对知识的质疑,相信一定有更多超越已有知识的空间,于是想象力因为知识而变得更加有力、有方向;而我们的孩子却可能被“知识”绑住了想象力,因为成人让他们过于相信知识,因为我们忽视了孩子的想象瞬间,于是原本想象丰富的孩子变得不会去想象了,所谓“用进废退”,想象力就是这样在“不用中退化”了。

孩子虽然没有成人那么多的知识经验,但却可能更富有想象力,因为他们更少固定的“答案”与“思维模式”。想象力成长所需要的土壤是宽容的、放松的、自由的与多样的。因此,请家长允许孩子的“奇思妙想”。

有个幼儿园中班上一节关于“云”的课,老师有着明确的目标,就是让孩子认识云,了解云的形成。上课了,老师向小朋友们展现画着云的图,然后问小朋友:“这是什么?”

小朋友说:“是波浪。”

老师说:“再看看。”

又有小朋友说,“是烟。”

老师继续鼓励:“再仔细看看,想想,这到底是什么?”

终于有小朋友说:“是云。”

老师欣喜地夸赞:“对了,是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云’。”

不去管老师最终是不是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单就这一段“启发式”的问答,我们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对一个固定答案的追求。虽然老师在尝试用“启发”与“参与”的方式让孩子来学习,但实际上,孩

子仍然在老师的控制下,在一个答案的控制下。老师对前面两个小朋友虽然没有做出直接的否定,但“再看看”的启发其实就是对孩子“波浪”或者“烟”回答的否定。年幼的孩子是很依赖别人对他的评价的,久而久之,孩子就只会说老师需要的答案了,或者如果不知道标准答案干脆就不说、不想了。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周围有太多相对孩子而“博学”的成人,很多时候,只要孩子问,成人就会赶快回答,生怕破坏了孩子的“求知欲”,生怕被孩子“看扁了”,结果孩子习惯于得到一个“标准答案”,而懒得去思考,更不要说去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