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左手三十六计,右手孙子兵法全集
21492100000040

第40章 九地篇(1)

【原文】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①,有轻地②,有争地③,有交地④,有衢地⑤,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者,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⑥,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⑦,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⑧,衢地则合交⑨,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⑩,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则听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

凡为客之道 :深入则专 ,主人不克 ;掠于饶野 ,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运兵计谋,为不可测。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兵士甚陷则不惧,无所往则固,入深则拘,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无所之。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无余命,非恶寿也。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投之无所往者,诸、刿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四彻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无所往者,死地也。

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轻地,吾将使之偻;争地,吾将趋其后;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重地,吾将继其食;圮地,吾将进其涂;围地,吾将塞其阙;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沼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四五者,一不知,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是故,不养天下之交,不事天下之权;伸己之私,威加于敌:故国可拔也,城可隳也。施无法之赏,悬无政之令,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故为兵之事,在顺详敌之意,并力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随敌,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注解】

①散地:战争发生在自己本国的国土上,因战场离家近,士兵容易逃亡、溃散,所以叫做散地。古代的士兵并不同于今天的义务兵,而是被迫服军役的,所以才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②轻地:离本国不远的敌国国境内,因为进入敌国不深,士兵容易逃散回家,所以叫做轻地。③争地:谁得到就对谁有利的地方,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④交地:我军可往,敌军可来的地方,因为道路交错、交通便利,所以叫做“交地”。

⑤衢地:四通八达的地方。指几国交界处。

⑥三属:连接。三属即三国交界的地方,泛指我和其他诸侯国连接的地区。

⑦无止:不要停留。止,停留。

⑧无绝:不要断绝。绝,隔绝、断绝。

⑨合交:结交。

⑩前后不相及:前军、后军不能相互策应、配合。及,策应。

众寡不相恃:军中的主力部队和小分队不能相互依靠和协同。众,大部队。寡,小分队。恃,依仗。

贵贱不相救:军官和士卒不能相互救助。贵,军官。贱,士卒。

上下不相收:这里指军队的建制被打乱,上下之间失去了联络。收,联系、聚集。

兵合而不齐:士卒即使集合起来,也无法统一行动。合,集合。齐,整齐。

听:使动词,使敌人听任我的摆布。

虞:预料。

戒:警戒、防备。

为客之道:深入敌境作战部队的用兵规律。客,进入敌国作战的部队。

深入则专:深入敌境后,军心一致。专,整齐、一致。

主人不克:在本土作战的军队,无法战胜客军。主,在本土作战的军队。克,胜利。

饶野:指有丰富、丰厚粮草的野外。

死焉不得:士卒死都不惧怕,那还有什么做不到的呢?焉,疑问代词,何、什么的意思。

甚:很、非常。

无所往则固:无路可走则全军心性稳固。

禁祥去疑:禁止迷信和谣言之事,避免士卒疑惑。祥,吉凶的预兆,这里指占卜之类的迷信活动。

非恶货:并非不爱惜钱财。恶,厌恶。货,财宝。

偃卧者涕交颐:士卒们仰卧在地上,泪流满面。偃,卧倒。颐,面颊。

诸、刿:均指人名,专诸、曹刿。

率然:古代传说恒山地区的一种蛇。

常山:即恒山。西汉时因避讳汉文帝刘恒的“恒”字而改为常山。

相恶:讨厌、不喜欢,引申为仇恨。

方马埋轮:束缚住马匹,停止车轮前进,这里引申为坚守的决心。

齐:齐心合力。

将军:主持军事。将,用作动词,主持、指挥、率领。

静以幽,正以治:静,沉着冷静。以,同“而”。幽,幽深莫测。正,严正。治,治理、有条理。

易:变更。

革:改变、变置。

机:弩机的扳机。

屈伸:指部队的前进和后退。屈,弯曲。伸,伸展。

四彻:参考自《竹简本·九地篇》。也作“四通”、“四达”,皆因避讳汉武帝刘彻之“彻”字。

偻:快速、疾。

涂:通“途”。

过则从:曹操注:“陷之甚过,则从计也。”也就是说陷入绝境的情况。

预交:与诸侯结交。预,通“与”。

四五者:指九地。《九地篇》中四为主兵,五为客兵。

霸王:实行王道,称霸诸侯。

隳(huī):通“毁”,毁灭。

悬无政之令:悬,悬挂,引申为颁布。无政,不合常规。

并力一向:参考自《竹简本·九地篇》。亦有版本作“并敌一向”,经分析下文可知后续版本为误。

夷关折符:夷,封锁。夷关,封锁关口。折,毁坏、废除。符,通行证件。

厉:通“砺”,有反复推敲的意思。

诛:治,这里指研究。

开阖(hé):开门,比喻有可乘之机。阖,门扇。

微与之期:不要与敌人预约战期。微,小,这里作“无”解。期,约定。

践墨:践履绳墨,指暗中窥探敌人的动静,以寻找战机。

开户:开门,指放松戒备。

脱兔:脱逃的兔子,比喻行动非常的迅速。

【译文】

孙武说:按照一般战争的法则,战场地形地理位置可分为:“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战争发生在本国境内的地区,叫做“散地”。进入敌国境内但没有深入的地区,叫做“轻地”。我军得到有利,敌军得到也有利的地区,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可以前来的地区,叫做“交地”。同几个诸侯国相毗邻,先到达可以结交周围诸侯,争取到多方援助的地区,叫做“衢地”。深入敌国境内,背后有很多敌人城邑的地区,叫做“重地”。山林、险阻、沼泽等难于行走的地区,叫做“圮地”。进路很狭窄,退路又迂远,敌军用少数兵力就可以攻击我多数兵力的地区,叫做“围地”。奋勇作战就能生存,不奋勇作战可能全军覆没的地区,叫做“死地”。因此,在“散地”上,不宜作战;在“轻地”上,不宜停留;在“争地”,不宜进攻;在“交地”,应使队伍相连,不要失去联络;到了“衢地”,就要加强外交活动,结交周围的诸侯,取得他们的支持;深入“重地”就要掠取粮食,取得军需物品;遇到“圮地”就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就要运用计谋,千方百计突围;到了“死地”,就要奋勇作战,死里求生。

古代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能使敌人的前后部队失去联系,从而不能相互呼应,主力部队和小股部队不能相互依靠,官兵不能相互救援,上下级之间失去联络不能协调、合拢,兵卒散乱集合不起来,队伍虽然集合起来却不整齐。能造成有利于我的局面就打,不能造成有利于我的局面就停止行动。试问:“如果敌军众多而且阵容齐整地向我军进攻,那该怎样去对付它呢?”回答是:“抢先夺取敌人的要害,就能使他陷入被动局面,从而使敌人不得不听从我军的摆布。”用兵的关键是要求迅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

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当我军深入敌方的国境,官兵就会军心一致、精诚团结,使敌军不能抵抗;我军在富饶的田野上掠夺粮草,就能使得全军上下得到足够的给养;要注意休整,使士兵不过于疲劳,而能够鼓舞士气,积蓄战斗力;部署兵务、巧设计谋,使敌人不能猜测到我军的动向和意图,而感到高深莫测。把自己的部队投入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兵们就会拼死往前冲锋宁死不退。既然士兵只能拼死才能求生存,又哪有不打胜仗的道理?那样,全军上下必将竭尽全力与敌人作战。兵卒深陷绝境,反而不会恐惧;无路可走,军心反而能巩固。深入敌国,我军士兵行动就会小心谨慎;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只好坚决战斗了。因此处在这种情况的军队不用等待修整却懂得加强戒备;无需强求,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不用约束,都能团结一致,亲密协作;不用三令五申,也都会遵守纪律。在军队中禁止搞迷信活动,以免引起不祥的情绪,出现不吉的预兆,消除部下士兵的疑惑,让他们直至战死也没有什么可怨恨的。我军士兵没有多余的钱财,不是士兵们都不爱财物;我军没有贪生怕死的人,不是士兵们都不想长寿。当发布出征命令的日子,士兵们坐着的泪湿衣襟,躺着的泪流满面。把他们投到除了向前拼命再也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会像像专诸和曹刿一样勇敢了。

因此,善于用兵作战的将领,能使部队像“率然”那样。“率然”是常山的一种蛇。这种蛇,当你打它的头时,它的尾就来救应;打它的尾,它的头就来救应;打它的腰,它的头尾都来救应。试问:“可以使军队像‘率然’一样吗?”回答是:“可以。”当时吴国人和越国人本来是相互仇恨的,可是当他们同舟共济过河遇到大风暴时,他们互相救援就像一个人的左右手那样。因此仅仅用捆缚马匹、深埋车轮的方法来稳固部队、防止士卒逃亡是靠不住的。要使部队全体士兵同心协力,一起奋勇作战,靠的是治理军队方法得当;要使强弱不同的士卒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靠的是合理地利用地形。因此善于用兵的将帅,总是能使全军携起手来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这是因为他被逼迫到了不得已的境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