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班组长
21488400000023

第23章 保障运行安全:绝不忽视,确保零事故(1)

班组长是班组安全防线的基石

“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这已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前提。倘若安全得不到保证,就无所谓生产,更无所谓销售。而班组是一个企业的基石,是完成生产任务的核心,更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因此,班组长更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任,班组的安全管理也必将决定着企业安全生产的整体效果。那么,如何通过搞好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有效保障企业的生产安全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起到班组积极带头作用

班组长作为安全生产重要责任人,既要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有很强的工作责任心,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因为班组长既要对员工的人身安全负责,还要保证所管辖的设备安全运转,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必须熟悉设备运行情况,洞悉各种事故隐患,执行和制订有关巡视、设备维护、隐患处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班组长还必须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必须做到,并且要做好,积极关心班组成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认真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学习,不但在安全上有超前意识,而且在业务上要有过硬的本领,并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摸索出事故规律,举一反三,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做好班组员工的思想工作,增强对安全意识的忧患意识

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安全生产是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前提。防止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发生是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员工思想工作,教育员工认识事故的严重性,明白违规作业不但危及自己的安全,而且还会累及他人的道理。把员工的精力凝聚到班组工作的中心任务上来,在对事和人上下工夫,做到“与其事后手忙脚乱,不如事先多做一点”,增强超前意识,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现场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生产过程中,班组长必须勇于管理,而且又要擅于管理。在工作中,我们的周围不时发生的大小事故都在提醒我们,搞好安全实属不易。“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正是安全生产管理者心理活动的写照。安全生产得之于严,失之于宽,班组长必须对安全生产有高度的认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工作期间,必须认真对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部位、场所、工器具或行为等进行分析判断,并制定出可靠的安全控制措施,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控制,以确保工作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加强安全培训,奠定安全生产基础

员工是设备的操作者和管理者,是安全生产的主力军,因而他们的素质对安全生产有着长远而根本的影响。员工的安全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减少或杜绝事故,确保安全生产的一个关键。安全工作不是单靠某一个人就能实现,必须要人人参与,才能落实安全措施。由于员工的个人素质不同,对安全措施理解不全,所以总有人不明不白地违规作业,因此对员工进行安全业务知识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开展安全业务知识教育,可以帮助员工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增强员工主人翁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提高员工的基础技能和事故处理能力。员工明白了实施安全措施的理由,才能严格要求自己,并自觉遵守各项生产管理制度。

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就是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让员工不只是做到“我要安全”,还要做到“我懂安全”,并最终做到“我会安全”。只有培养出正确的安全工作习惯,才能减少事故发生。

五、开展安全活动,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安全工作需要常抓常新,方法上不能老生常谈,一成不变。要开展多种安全活动,改变员工认为安全工作单调和枯燥的感觉,促进员工讲安全、学安全、保安全的工作积极性。

班组长可以充分利用早会的形式,向员工作安全技术交流,指出工作中的危险点和注意事项,并可以在工作中和工作后,指出员工在工作过程中正确与错误的操作,提高员工的安全观念和技术水平。同时,班组长还应与员工一起分析事故和学习《事故通报》,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充分进行调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性质,吸取教训,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改进工作,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

六、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明确安全职责是安全生产的可靠保证。在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工程中,存在着多种影响因素,但最核心的是人的因素。因此,要抓好安全工作首先必须把人员的管理放到首位,这就要明确每个员工的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相应的安全职责,抓思想、抓劳动纪律,加强员工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充分调动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班组长还必须重视纠正员工习惯性违章行为,摸清习惯性违章者的思想根源,提出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才能防止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使各项安全措施得到进一步的落实。

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的保障和前提,安全更是这样。要真正抓好班组的安全工作,班组长首先要从严制定和完善安全制度,使班组安全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使班组安全工作进入一个有序和有利的状态,使班组长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更加轻松和有效。

大致而言,班组的安全生产制度有以下内容:

一、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包括三级安全教育、特殊安全教育、现场安全教育、日常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安全考试等制度。

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包括检查内容、检查形式、评比制度、整改要求等。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包括各级管理者安全责任制,各部门、科室、车间班组安全责任制,各岗位人员安全责任制。

四、安全生产考核制度

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包括班组员工使用防护用品、遵守安全规程、规范操作、遵章守纪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一定要注意量化,不能随意制定,须有科学性和操作性,便于考核。

五、安全交班制度

安全交班制度,包括在连续生产岗位,下班员工与接班员工对生产进度、设备运行、温度、压力以及要害部位的状况等的交接情况的规定。交接班的主要方法是“三一”、“四到”、“五报”。

“三一”:对重要的生产部位一个一个的交接;对重要的生产参数一个一个的交接;对主要的生产工具一个一个的交接。“四到”:应看到的要看到;应摸到的要摸到;应听到的要听到;应闻到的要闻到。“五报”:报事故部位、报遗留问题、报注意事项、报采取措施、报处理结果。

六、安全操作确认挂牌制度

操作确认挂牌制度,是指为了防止误操作,在每次操作或作业前,对机器设备等操作对象要求必须做到确实认定、确实可靠、确实准确,并在思维中做出确切的反应。确认挂牌制的要点如下:

1.认定这个操作对象的名称、作用、运转方向,是否达到负荷要求和能否影响、危害到他人或其他设备的安全。

2.在认定了上一条的前提下,还要做到能读出或默诵出操作对象的名称、作用,认定无误后方可操作。对于关键性的操作按钮、开关、阀门等,要加安全防护罩或挂牌子,以便使操作者在任何情况下都可识别,不致失误。

3.上、下岗交接班时,要检查确认设备润滑、紧固、制动控制、电器供电系统是否完好,压力、温度、加热炉和干线炉的火势是否适当,易燃、易爆物质存放位置是否合适,有无事故隐患,认定确认无误后方可交接班。

七、安全用火制度

火是安全的大敌,但在生产中又离不开火。取暖、保暖以及电、气焊等很多任务、工艺都要用火。为此,企业应有严格的用火制度,明确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各单位不能随便动火,在生产施工中必须动火的,一定要分地点、分场合办理动火手续,并填写“动火申请表”后方可动火。

八、指挥联系呼应制度

指挥联系呼应制,是指在生产环境复杂、人机混杂、统一生产环节距离较远、噪声较大的情况下,为了班组长能做到指挥得当、联系呼应确切而作的严格规定。在两人以上协调操作时,必须确认只能一个指挥,不能多头指挥。指挥人或主操作人向被指挥人或配合操作人发出的操作指令要简短明确,被指挥人或配合操作人要复诵无误或作出正确回答后才能进行工作。两个人以上工作距离较远或视线较差需要有线电话、无线电话或信号联系时,除实行以上呼应制度外,涉及人身、全线、全厂性的重要生产活动,双方应将联系结果做好记录。对于来自本班组以外的操作指令或其他工作指令,要确认对方单位、地点、指令者姓名、指令发出时间和具体行动时间,做好记录,然后将指令重新校对确认无误后,才能组织实施。

当然班组长还可以根据班组生产内容和类型的不同,制定出更能切合班组实际工作的各种各样的安全管理制定。只要是对于安全生产有利的、能促进安全生产的制度,都可以制定。安全制度不怕多,不怕细,更不怕严,只要细致严谨的制度在前,才能有效地引导和教育班组员工去学习和遵守制度,保证班组的安全生产。

但是,制度的建立显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在于执行。那么,班组长怎样严格地执行班组的安全生产制度呢?

一、严格班组安全日常管理

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的方针,把班组的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对安全生产工作要按计划及时考评,坚决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杜绝出现“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三违”现象,要坚决制止,并做到严格按规章制度处理。加强消防,严格执行用火作业安全管理规定和消防气防安全管理规定。

二、抓好班组员工精细操作

安全工作要做仔细,班组在生产中安全工作要做到勤检查、细检查,使每个操作环节,每一次交接班都符合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求。班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要努力做到不忽视每一处疑点,不放过每一个隐患,及时准确地发现问题,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培育班组安全文化

班长要注意把事故分析出的原因、总结利弊得到的启示和经验,通过归纳提炼为班组安全文化理念的结晶。

通过在全班开展人人讲、个个想、说身边的人、写身边的事、开展安全评估、安全征文、安全演讲、危险点排查、事故原因分析、生命价值研讨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由浅入深地贯彻安全文化理念。

四、明确责任及奖惩

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任明确,考核项目、考核标准和奖励办法明确。努力实现“三包”,即“班组长包班员,师傅包徒弟,老工人包新工人”。在班组中实行安全岗位动态管理,使安全责任落实到人,班组成员遵章守纪,在安全生产中做出贡献的给予物质和荣誉奖励;违章违纪危及安全生产者则按条例处罚,造成责任事故者应当受到重罚重处。

五、班长发挥带头作用

班组长要在安全生产中发挥模范作用,用良好的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和带动本班员工搞好安全。班组长要不违章指挥,不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同时,班组长要检查、督促一线工人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认真负责,不违章作业。

做好班组安全检查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每一个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关系着整个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为了搞好班组安全建议,大都定期开展班组安全检查活动,以督促班组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一、搞好班组安全检查的工作要求

如何搞好班组的安全检查呢?应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矫正检查中的思想障碍

有的安全员在检查班组安全生产时,总觉得过于认真会得罪人,因为检查过严,班组出现失误会影响班组职工的工资、奖金,因此大都以“差不多”为标准,或给予警告:下不为例。如此“皆大欢喜”,孰不知这种方法是十分有害的,让职工觉得安全检查只是那么回事,只要能应付过去就行,对安全工作无须太认真,这种做法对企业非常有害,因此检查班组安全工作要有一种正确的指导思想,安全检查要对企业负责,不是针对某个班组或某个人负责,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要克服安全检查中时紧时松现象

安全工作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班组职工每时每刻都应有安全意识,但由于企业各项工作较多,每项都要兼顾,因此,对安全检查中存在时紧时松现象,班组也同样会产生时紧时松思想,安全检查紧时就抓好安全生产,检查不紧时就无所谓了,岂不知许多事故的产生都是因一时疏忽而造成的,企业应时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对班组的检查要适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发挥安全检查的监督护航作用。

(三)安全检查要点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