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班组长
21488400000022

第22章 班组工具管理:熟悉应用,得心应手(2)

1.利用防锈油脂防锈。这种方法是在矿物油中加入油溶性缓蚀剂,浸涂、喷刷在量、刃具产品的表面。如常用的3号溶剂稀释型防锈油、溶剂稀释型防锈脂等。

2.利用气相缓蚀剂防锈。这种方法是使用一种挥发性缓蚀剂,与金属制品不接触。其特点是防锈气体无孔不入,适用于不定型、结构复杂的制品工具。它比油脂防锈简单、清洁、包装美观。

3.防锈工艺。如刃具的油封防锈工艺,采取除油清洗、纯化、烘干、涂油、包装等手段;而气相防锈封存的工艺则采取清洗、浸涂综合型防锈液、包装等手段,也能达到工具的防锈目的。

二、工具的除锈

工具的除锈通常有手工除锈、机械除锈和化学除锈三种方法。

1.手工除锈与机械除锈。这两者除锈方法均系通过微量的切削方式消除已产生的锈,对制品本身的精度和光洁度有较大影响,故通常只用来消除精密程度要求不高的工具表面的浮锈。

2.化学除锈。这种方法是用化学药品将金属表面的锈溶解掉,比手工机械除锈的精度损失要小些,对锈渍的清除比较彻底。其工艺过程是: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除锈、中和、流动水冲洗、纯化、干燥、油封。

常用除锈液有铬研磷酸水、磷酸水和铬研硫酸水等。

常用纯化液有三乙醇胺亚硝酸钠水、重铬碳酸钠水。

除油清洗液外还有磷酸三钠、氢氧化钠、水玻璃和水等几种。

三、工具的周期检定与保养

量具的周期检定与保养是指为了保证量具的量值准确、统一,对计量器定期进行检定和修理。

量具的周期检定周期是由企业的计量中心或计量站根据有关的标准和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而编制制定的,并且将执行情况列入企业经济责任制中进行考核。考核的指标为量具周期检定送检率。

在量具周期检定中,凡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均由检定员换新的合格证和签注使用期限。对不合格的计量器,作及时的调整与修理,合格后才能发放使用,仍不合格及无法修理合格的作报废处理。计量器具使用者与有关单位应自觉执行周期检定制度,按时将器具送检。无合格证和超期计量的器具一律不准使用。

保养量具应注意以下几点:

1.操作者必须熟悉计量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保证计量器具得到正确合理的使用。

2.计量标准器具由专人使用,定期保养,严禁做一般用途使用,更不能用以敲击其他物件。

3.计量器具按规定合理摆放,严禁磕碰、跌落或受其他冲击。严禁放在潮湿或高温处,以及有腐蚀介质、磁性的部位。

4.不得擅自拆装计量器具,如使用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反映。机器开动时或工件尚未静止时禁止用测试的计量器具测量。

5.计量器具使用前应仔细清洗测量部位,使用后应恢复其正常自然状态,并做好清洗保养工作,用电的计量器具用完后应拔下电源插头,氧气表检定合格后应装入专用箱,并铅封。

6.操作精密检测仪器时应轻缓,被测工件不得超重,并要清洗、擦净和退磁后方可装上仪器,操作者中途离开时应关闭电源。

7.常用计量器具及附件每月保养一次,使用较少的计量器具每半年保养一次,近期不用的计量检测仪器应予以封存,开具“计量仪器封存证”,每年检查、保养、通电一次。

8.放置精密仪器的场所,平时要做好通风、防尘、防雷电工作。

9.为保证计量器具的量值准确,所有在计量器具应严格按周期检定日程表进行周期检定。

工具的日常管理

工具的日常管理是班组管理的一部分,是生产技术准备的主要环节。班组长必须坚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方针,实现工具日常管理的科学化和制度化。

一、工具日常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工具日常管理的任务是:

1.按着必要、保质、保量、适应需求的原则配齐班组成员所需;

2.在确保生产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具的储备量和消耗量;

3.监督工具的使用,降低修理费用,延长工具使用寿命。

工具日常管理的内容有:

1.对生产用工具进行分类和编号;

2.落实具体使用和保管对象,及保管责任;

3.搞好工具的供应服务管理;

4.降低工具消耗,加强合理使用工具的技术监督,组织工具的刃磨翻新,合理控制工具资金的占用,开展工具的标准化工作。

二、工作日常管理的方式

企业一般是通过设立企业工具库、车间工具室和班组工具保管员来实施工具的日常管理的。为了管理方便,在班组和车间的工具日常管理可以划分为在库、在用、借用工具三种管理形式。

1.在库工具管理,指班组在车间的周转储备限额内,抽出一部分工具自行储备,以替换在用和借用的磨损工具。对这部分的工具要做到特别编号,除按标准存储外,还要保证做到日清、月结,账、卡、物三者相符。

2.在用工具管理,指工具室按配备定额长期配给个人的常用工具。配备时,须在工具手册和工具卡片上登记,并经双方签字以防发生差错,配备给工人的常用工具,由技术监督和工具专管人员定期抽查保养状况,若工人长期休假或外出,须将分配的全部工具交回工具室保管,以防锈蚀和丢失。

3.借用工具管理,指在配备给操作者常用工具之外,操作者临时所需用的工具。工具室通过发给操作者一定数量的工具牌凭牌领用,归还时双方检查验收。操作者在借用专用工具时,按照工艺规程,不许代用、转借他人,用完后当即交回工具。生产操作者不得任意拆卸工具和改变工具的原来形状。

三、公用工具的管理

公用工具的管理有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1.统一管理。班组公用工具一般由工具员具体负责管理,工具员在班组长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工具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设工具员的班组应推选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强的组员兼管公用工具。

2.确保账、卡、物相符。公用工具应做到账、卡、物相符,定期将班组公用工具和个人长借工具进行核对,如有短缺或多余现象,应根据本厂有关规定重新核对配置。

3.管理好工具箱。按工具保管要求配置工具箱,目的是保证工具更妥善地得到保管。

4.节约使用公用工具。做好节约工具的宣传教育,工具员要及时向工具室和组长反映工具消耗情况,做好月、季、年及个人的消耗指标积累统计工作。

加强工具检修,以免影响正常生产

某煤气厂由于平时疏于对计量器的检修与维护,造成4号计量器出现事故,只好临时使用2号计量器。当开启2号计量器时,管道阻力突然增大,导致1号干箱“水封”被冲破,干箱顶盖的100mm放散管保险球被冲开,造成大量煤气外逸。

厂方采取了水封补水、管道抽水、减少煤气产量、降低煤气流量、增加管道阻力和疏散员工等应急措施,由于措施比较及时,企业无一员工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正当厂方领导甚感庆幸的时候,与煤气厂一墙之隔的某棉纺厂却来电反映该厂细纱车间大批职工出现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现场检查后,发现棉纺厂细纱车间两台正在运转的冷风机进口正对着煤气厂干箱煤气外逸处,造成煤气经冷风机吸入细纱车间内滞留,结果引起该车间几百名纺织女工吸入一氧化碳,其中85名纺织女工发生一氧化碳急性中毒,出现呕吐、头昏、抽筋等症状,并送入医院进行治疗。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煤气厂忽视对计量工具的检修维护,致使管道阻力突然增大,造成大量煤气外逸。厂方采取应急措施时,忽略了煤气外逸对邻厂的影响,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造成隔壁厂家大批工人一氧化碳急性中毒,酿成大祸。